12.01 新增65起訴訟 業績研發雙下滑 爾康製藥難恢復元氣?

《電鰻快報》文 / 楊力

11月29日,爾康製藥發佈了關於涉及訴訟事項及訴訟進展的公告,公告顯示,除了法院裁定2起訴訟金額為7.2萬元的案件按原告撤回起訴處理外,爾康藥業新增65起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涉及新增訴訟金額546萬元;81起訴訟案件(包括上述新增65起案件)將於2019年12月16日一審開庭,涉及訴訟金額879萬元。

《電鰻快報》注意到,截至該公告日,共有901名原告以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為由,分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公司就信息披露違法行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累計訴訟金額為5.5億元。法院已對其中820起案件進行一審判決,判決爾康製藥向原告賠償損失的金額合計7048萬元,公司應承擔的案件受理費合計87萬元。

此外,截至該公告日,爾康製藥已就相關訴訟事項累計計提預計負債7560萬元。截至本公告日,325名一審原告向法院提起上訴,該公司就97起一審判決的訴訟案件向法院提起上訴,81起訴訟案件暫未進行一審開庭。

爾康藥業目前的處境可以用自作自受來形容,該公司因為違規信批、財務造假,捲入了鉅額訴訟旋渦,且涉訴案件不斷新增,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業績幾乎腰斬。

該公司10月30日發佈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9.5億元,同比增長26%;扣非前和扣非後的淨利潤分別為1.7億元和1.6億元,同比分別下滑了43.96%和42.04%

自2017年被自媒體揪出財務造假後,爾康製藥從此就陷入了業績下滑的泥潭。2017年和2018年,該公司扣非後淨利潤分別下滑了38.18%和43.2%。從目前的情況來看,2019年該公司的業績將可能繼續下滑。

事實上,除了因深陷訴訟而導致業績下滑外,爾康製藥自身業務也將面臨眾多挑戰。

財報顯示,爾康製藥主營業務集中在藥用輔料、成品藥、原料藥三大領域。而其輔料營收比重最大,約佔80%左右。從某種意義上講,應歸屬藥品行業中的中上游企業。

首先,創新投入不足。由於經營業績下滑,使得該公司創新投入相應減少,市場競爭力必將下降。今年前三季度,爾康藥業的研發費用為1395萬元,同比下滑了9.9%,儘管同期該公司的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分別增長了32%和12%。由此可以看出,該公司的研發投入正在縮水。

而且,因為醫保目錄調整,爾康製藥服務的客戶可能不再需要大量供貨或停止供貨。

4+7帶量採購擴面,使下游藥企經營面臨戰略選擇,如果爾康製藥服務的藥企不選擇以量換價,該公司生產經營又將遭受較大影響。

業內人士認為,儘管9月底的4+7帶量採購實行了擴面,但是,總體而言,目前帶量採購涉及的品類有限,僅佔醫保目錄的十分之一左右,未來,在擴面的基礎上,會不會擴容,也就是增加帶量採購的品類,如果增加品類,對於爾康製藥這樣的企業來說,市場前景是難以預估的。

此外,《電鰻快報》注意到,爾康製藥11月11日發佈公告,該公司的收到公司控股股東之一致行動人曹澤雄遞交的《股份減持計劃告知函》,計劃以集中競價方式或者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5724萬股,佔公司總股本不超過2.77%。

公告顯示,曹澤雄是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之一致行動人。截至該公告日,曹澤雄持有該公司股份5724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77%。曹澤雄從2018年7月16日起未在公司任職。

深陷財務造假訴訟泥潭,業績持續下滑,研發投入縮水,實控人之一清倉所持股份,爾康製藥何時能走出困境?

本文源自電鰻快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