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我為什麼找不到工作



孟浩然 || 我為什麼找不到工作

孟浩然

生卒:唐(689-740)

身份:唐代著名山水田園派詩人

代表作:《春曉》、《過故人莊》

千古名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如果要說我們的啟蒙詩單,除了《詠鵝》、《靜夜思》,肯定也少不了這首“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啟蒙詩歌的特點就是通俗易懂,孟浩然的這首詩也是如此,一覺睡到自然醒,聽聽鳥叫,看看落花,也不急著去上班,因為他壓根就沒工作!


孟浩然 || 我為什麼找不到工作



按理說,孟浩然文才不俗,人脈也不錯,為什麼找了一輩子工作都無果呢?


其實幸運之神也是光顧過孟浩然的,在他18歲那年,第一次參加科舉便通過了縣試,本想著一鼓作氣、青雲直上,可惜幸運之神只是在他這裡開了個鐘點房,之後他的科舉求仕之路便一路紅燈,到39歲他還是沒考上進士,根據他多年隱居山林的經驗,如果一條大路走不通,那旁邊肯定有不少小路,根據粉絲提供的經驗,他想到了其他求仕之路。


孟浩然 || 我為什麼找不到工作


這位提供思路的粉絲就是李白,李白對杜甫的熱情無動於衷,但是對孟浩然是真愛,而且愛的很赤裸: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贈孟浩然》


孟浩然面對這位比自己小12歲的狂熱粉絲,一向人淡如菊的他對李白恣意豪放的詩沒啥感覺,倒是對他干謁求仕的路子很感興趣。他縱觀朝野,無論從權勢還是對人才的態度來看,宰相張九齡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於是寫了一首詩自薦: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孟浩然《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 我為什麼找不到工作


這首詩很出名,用意也很明確,“欲濟無舟楫”、“徒有羨魚情”,想過河卻沒有船隻,好羨慕那些有人釣的魚兒啊!就差直接說我想做官了。張九齡自然看到了這首詩,但他是否有向皇上舉薦,還是舉薦未果就不得而知了,反正結果就是孟浩然的這次干謁以失敗告終,工作依舊沒著落,不過幸運的是,他結交了很多朋友,除了李白之外,張說、王昌齡、王維都是他的好哥們兒,尤其是王維,兩人皆愛山水田園詩,孟浩然可以說的上是除了裴迪之外王維最愛的同性友人了,甚至主動為他找關係謀取仕途。


孟浩然 || 我為什麼找不到工作


開元23年,王維撮合襄州刺史韓朝宗與孟浩然面基,希望能有舉薦的機會,但是這次是孟浩然自個兒作,約會的前一天喝個酩酊大醉,第二天直接放鴿子不去,他覺得張九齡都沒能辦成的事兒,韓朝宗一個小小的省長估計更沒戲,就這樣再次和“公務員”失之交臂。不過這還不是他離做官最近的一次,最近的一次是在和王維喝酒聊天的時候,唐玄宗突然駕到,孟浩然一介布衣,嚇得鑽到了桌子底下,但是桌子上的酒杯騙不了人,王維也不敢欺君,只能再鑽出來面聖,唐玄宗對孟浩然也略有耳聞,就想給他個機會,讓他現場來一段freestyle,孟浩然yo yo yo 寫了一首: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孟浩然《歲暮歸南山》


王維:我覺得可以。唐玄宗:我覺得不行!什麼叫不才明主棄?朕壓根沒見過你啥時候就棄了?科舉就擺在那兒你自己不會去考嗎?既然你這麼說,那我就成全你。被集團最高領導面拒,孟浩然的仕途徹底沒戲,還是回家養雞種地吧。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莊》


孟浩然 || 我為什麼找不到工作



人生不過幾十載光陰,為了求取功名這件事,孟浩然苦苦追求了大半生,卻總是差那麼一點。兜兜轉轉,孟浩然還是回到了原點,襄陽老家。幾年後,不幸染上了毒瘡。本來,經過大夫的醫治已經快要痊癒,卻在款待摯友王昌齡時,沒管住嘴,吃了鯿魚,導致毒瘡復發身亡,終年52歲。



搜索關注吉時太學公眾號:jishitaixue,即可訂閱更多有趣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