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蘭州獸研所96人布病隱性感染:疫源仍未知 或與實驗鼠有關

文|蔡家欣

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以下簡稱“蘭州獸研所”)學生的記憶中,布魯氏桿菌病(以下簡稱“布病”)隱性感染事件事發突然。

據蘭州獸研所官網消息,11月28日至29日,蘭州獸研所口蹄疫防控技術團隊先後上報4名學生布魯氏菌病血清學陽性。截至12月6日,共檢測蘭州獸研所263人份血液,經甘肅省疾控中心確認65人血清學陽性。

1天后,這個數字上升到96。蘭州疾控中心告訴央視新聞,截至12月7日中午12點,已經對蘭州獸研所 317名師生進行布魯氏菌檢測,其中96人呈血清學陽性,目前均為隱性感染,無明顯症狀。

布病是一種布魯氏菌引起的人獸共患傳染病,人由於接觸患病的牲畜及其產品或其汙染物而感染。以畜傳染人為主,人與人之間幾乎不傳播。

蘭州獸研所官網信息顯示,血清學陽性表明檢測對象接觸過布魯氏菌,機體產生了免疫反應,呈隱性感染,不表明健康會受到損害。

蘭州獸研所是中國農業科學院的院屬單位,專門從事預防獸醫學研究,擁有多個國家、部委重點實驗室及檢測中心。

據官網信息,布魯氏菌病的科學問題、關鍵技術曾被納入到研究所畜禽重要人獸共患病創新團隊的研究範圍。

“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一個專門做動物傳染病的研究機構,讓人覺得非常奇怪。按理說,一所國內頂級的科研機構,應該是最懂得防護知識,也最有條件進行防護的。”北京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免疫學系副主任王月丹說。

蘭州獸研所96人布病隱性感染:疫源仍未知 或與實驗鼠有關

蘭州獸研所。圖源: 蘭州獸研所官網 。

感染

蘭州獸研所位於蘭州市城關區,佔地面積360畝。目前,在研究所就讀的、屬於農科院系統的研究生有80多人,博士生不到50人,在職職工257人。

此外,還有來自哈爾濱獸醫研究所、上海獸醫研究所,以及四川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等農林院校聯合培養的學生和客座學生,全所接近500人。

平日裡,研究所學生的生活很簡單:上午8點從宿舍樓步行到實驗室,除午飯和晚飯休息時間,一般做實驗到夜裡11點,甚至12點。

“突然間,(研究所)同學之間的談話都是關於布病的。”蘭州獸研所在讀學生劉玉龍回憶,大概11月下旬,他聽說有同學感染布病,原因不明,“大家都說要去查一查(抗體)”。

蘭州獸研所12月3日發佈的文件,《中國農科院蘭州獸醫研究所關於成立疑似布魯氏菌感染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的方案》稱,疑似病例最早於11月末上報:從11月28日到29日,口蹄疫防控技術團隊先後上報有4人疑似感染布魯氏桿菌。12月2日,納米材料與應用課題組也上報有疑似感染病例。蘭州獸研所決定成立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並查封相關實驗室。

最開始傳出有人可能感染布魯氏桿菌時,劉玉龍並沒有在意——他所在的實驗室並未直接與小動物接觸。直到11月30日,劉玉龍下定決心要去做個檢測,因為“當時已經很多人恐慌了”、“周圍做的人越來越多”。

當天下午,他獨自前往13公里外的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西站院區,在感染科抽血做檢驗時,他看到大概有30個蘭州獸研所的學生,他們都是自發到醫院做布魯氏桿菌的抗體檢測。

24小時後,檢查結果出來,兩項均是陰性。劉玉龍鬆了一口氣。

陳明明的女友沒有劉玉龍的運氣。她是蘭州獸研所在讀研究生,檢查的起因同樣是所內的緊張氛圍,“研究所範圍不大,(如果)有人檢查出雙陽性,其他人可能會想,我也得去排查一下,結果又發現新病例。”陳明明說。

12月3日,陳明明的女友在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西站院區拿到檢查結果——血清學呈雙陽性。隨後,她又被研究所安排到另一家檢測機構檢查,結果不變。

雙陽,指的是虎紅玻片凝集試驗(RBPT)和試管凝集試驗(SAT)兩項抗體的檢測項目結果均呈陽性。RBPT和SAT是國際上應用較廣的、針對布魯氏桿菌的血清學檢測方法。根據2017年《中華傳染病雜誌》發佈的《布魯菌病診療專家共識》,由於存在假陰性和假陽性的情況,RBPT或者SAT陽性者應通過更進一步的確診試驗以證實。

“感染和患病屬於兩個概念”,甘肅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布病防治科科長王鼎盛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說,目前蘭州獸研所的學生雖抗體呈陽性,但並無明顯症狀,屬於隱性感染。上述學生出現發熱、多汗、關節疼痛等症狀,才能確診。

陳明明說,針對血清學呈雙陽性的學生,研究所目前的安排是分(研究)團隊治療,給出的意見是“觀察看有無症狀”。根據上述《布魯菌病診療專家共識》,對於隱性感染病例,是否治療目前尚無循證的醫學證據,但仍建議給予治療。

多數學生和陳明明的女友一樣,選擇保守的“觀察治療”,“沒有臨床症狀,只有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陽性結果,而且抗生素對肝臟的損傷特別大,現在肯定不能亂用藥。”

蘭州獸研所96人布病隱性感染:疫源仍未知 或與實驗鼠有關

事件發生後,工作人員在學校園區內進行消毒。圖片來源網絡。

疫源未知

布病發病後,會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燒、多汗、乏力、關節疼痛和肝、脾、淋巴結腫大等症狀。如果病情沒有得到及時治療,轉為慢性,會持續反覆發作,患者會精神不振,全身無力,民間又稱“懶漢病”。

在《傳染病防治法》中,布病和非典、艾滋病、炭疽等傳染病一併納入乙類傳染病。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2018年中國布病發病數為21735例,2017年為38554例,死亡人數為1。從2015年到2019年,在全國26種乙類傳染病中,布病發病人數一直排名前10。

當陳明明女朋友的檢查結果出來時,不在蘭州,但同屬相關專業的他,也被要求做了抗體檢查——今年,他曾幾次前往蘭州找女朋友。目前,陳明明的單項血清檢測結果是陽性,另一項結果未知。

“非常擔心,但也只能強行鎮定”,陳明明說。進入相關行業之前,這些醫學生對於感染風險已經有一定的心理預期。這些風險通常包括,被實驗小鼠咬傷手指後感染;解剖動物時被手術刀割傷後細菌感染;為保證手術環境無菌,近距離靠近酒精燈手術,導致手套和手被燙到,一旦有傷口,更容易感染。

“沒出事之前,我們對這個病只是比較謹慎,真正發生到自己身上,非常崩潰”,陳明明說。

對這些動物醫學領域的學生來說,由於操作不規範而染上布病的教訓並不陌生。2010年,東北農業大學就發生過一起實驗室成員集體感染布病的事件。

根據當年的《調查報告》,東北農業大學實驗室採購人員在購買實驗動物時,未按照《實驗動物管理條例》,要求養殖場出具有關檢疫合格證明,4只帶有布魯氏桿菌的山羊因此進入實驗室手術檯。另外,實驗過程中指導老師並未嚴格要求學生做好防護措施。最終,參加以上4只山羊解剖實驗的27名學生和1名老師均染上布病。

進入大學以後,陳明明不止一次聽老師提起過此事。在實驗室和養殖場,他們會被要求作好防護,包括戴口罩和手套,儘量遠離動物,尤其是正在生產或解剖的羊。如果需要接觸相關畜類,有些團隊會要求學生提前吃抗生素。

最初,陳明明並未察覺到蘭州獸研所事情的嚴重性。“按照常識,一般是接觸活羊、活牛才可能感染布氏桿菌。我們既不吃生肉,也不做相關實驗。看到它們,不用手直接觸摸,也儘可能離得很遠,那麼應該是不會染上病的。”

但此次蘭州獸研所的事件顯然比2010年東北農大感染事件要複雜得多,“畢竟那麼多人被感染。”陳明明說。

王月丹也覺得此次事件比較罕見。由於布魯氏桿菌幾乎不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一般患者需要直接與患病動物接觸,所以大規模的傳染並不常見,“短時間內要傳染至近百人,還是有點難度。”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布病變化趨勢由聚集暴發向散在發病轉化。根據公開資料,近年來關於布病大規模、集中暴發流行主要和職業相關。在2013年國家發佈的《職業病分類與目錄》中,布病被列為職業性傳染病。

2011年3月,在一次大規模開展的對羊的採血檢疫工作中,內蒙古超過百名檢疫員感染布魯氏桿菌。

一名獸醫告訴《極晝》,在牧區疫區布病通常是呈現點狀分散發病,如果研究單位在防護上出現漏洞,就會出現這類大面積、集中感染的情況。

王月丹分析,“東北農大隻是一次實驗課,傳染範圍僅侷限在相關實驗室,感染源很快就被找到”。他指出,像蘭州獸研所這樣大規模的感染情況,有一種可能是,群體共同都可以接觸到的東西受到了感染,比如說飲用水和食物。

這些推測目前未得到確認,蘭州獸研所布病隱性感染事件具體的疫源調查工作仍在進行。

蘭州獸研所96人布病隱性感染:疫源仍未知 或與實驗鼠有關

事件發生後,蘭州獸研所邀請北京醫學專家團隊進行布魯氏菌病專題講座。圖源蘭州獸研所官網 。

蘭州—哈爾濱

多名相關專業的學生認為,在這次布病隱性感染事件中,小白鼠的出現超出常規認知。

布魯氏桿菌最常見的動物宿主是羊、駱駝和水牛。據《新京報》採訪的多名獸研所學生表示,11月底,口蹄疫防控技術團隊發現小鼠不孕不育,便對小鼠進行檢查,發現了布魯氏菌感染。此後,不同課題組的學生都出現了布魯氏菌隱性感染病例。

甘肅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布病防治科科長王鼎盛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稱,實驗室裡的小白鼠也是敏感傳染源之一。

因為蘭州獸研所具有生產實驗老鼠的資質,這在蘭州高校的動物醫學圈造成了緊張氛圍。包括甘肅農業大學、蘭州大學在內的多校醫學院、動物醫學院學生均前往醫院進行血液檢查。

蘭州獸研所官網信息顯示,該所實驗動物中心年生產各類小鼠60000只,豚鼠2000只,實驗兔1000只。

在甘肅省,擁有使用實驗動物資質的機構多達13家,包括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甘肅中醫藥大學、甘肅政法學院等高校相關專業。

來自蘭州某高校食品方向的學生說,他於去年曾向蘭州獸研所購買過實驗小鼠。12月6號,學校所有的實驗室已將最後一批實驗老鼠處死,“包括不是從蘭州獸研所購買的小鼠也都處死了,通過高壓滅菌之後才能處理掉。”

緊張氛圍蔓延到距離蘭州2600公里外的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以下簡稱“哈爾濱獸研所”)。

蘭州獸研所和哈爾濱獸研所都屬於中國農業科學院京外院屬單位。按照規定,蘭州獸研所的碩士新生在入學前的暑期,會提前到蘭州的實驗室實習。在接下來一年的學習時間裡,他們統一被安排到哈爾濱獸研所上課。

在此次布病隱性感染事件中,這種跨校區統一教學的方式,為布魯氏桿菌的傳播埋下了隱患。

12月6日,正在哈爾濱獸研所上課、屬於蘭州獸研所的研究生接到通知,統一到黑龍江農墾總醫院做抗體檢測。當天,哈爾濱獸研所的學生王丹丹在醫院感染科看到了10來個蘭州獸研所的學生,她所在的實驗室氣氛一度緊張——9個人的團隊已經有7個人自費做檢查了。

12月8日,哈爾濱獸研所也啟動應對機制,在各個學生群裡發表格,要求學生主動填寫體檢情況。

昨日,黑龍江衛健委通報部分學生布魯氏菌抗體陽性情況。通報顯示,共49名學生到省農墾總醫院就診,均來自於蘭州獸研所,其中37人今年8月份在蘭州獸研所實驗室有短期動物接觸研究工作。截至10日17時,37人中,布魯氏菌抗體陽性者13人,其中布病確診病例1例、疑似2例、隱性感染10例。

另12名8月份未到蘭州獸研所工作過的學生均未感染。

儘管專家反覆強調,人與人之間不傳染,不會造成疫情傳播,只要得到及時治療,布病並不可怕。但學生們仍處於迷茫和困惑中。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發佈的《布魯氏菌病診療指南》,急性期病例經規範治療多可治癒,部分病例治療不及時或不規範可轉為慢性。“對大多數人來說,在急性期進行抗生素治療,效果還是很好的”,王月丹說,只有少數患者會出現生殖系統、神經、胃腸道等併發症。

學生們擔心的問題是,一旦感染布魯氏病菌,是否會終身攜帶這一杆菌?

原青海省衛計委副主任王虎以及天津市衛健委健康教育專家、《中國感染控制雜誌》編委馬嘉睿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終身攜帶的說法並不準確,只有轉為慢性感染,一旦人體血清抗體下降,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存在反覆發作的情況。

陳明明和女友本打算一年後結婚。拿到檢查結果後,由於擔心生育狀況,女友向他提出了分手。

那些拿到陰性結果的學生,也被困於學業的阻滯之中。他們親手處死培育許久的實驗小鼠,學校實驗室關停,實驗課取消,這對他們專業“影響非常大”。蘭州某高校一名研三學生表示,明年5月份之前要答辯,“得不到結果,有可能會延遲畢業”。

據蘭州獸研所官網信息,在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疫源調查工作外,該所正在做好職工、學生的安撫與心理疏導工作。在嚴格落實生物安全措施的前提下,儘快恢復正常的科研生產工作。

(文中劉玉龍、陳明明、王丹丹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