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2019年全國草原產草量較去年減少1.7% 新疆內蒙古等牧區需防範冬季低溫雪災

2019年全國大部草原主要生長季(4~9月)氣溫偏高、降水偏多,水熱條件明顯好於常年,但總體不如水熱條件匹配較好的2018年

(見附圖)。其中,新疆西南部和東北部、青海中西部和東北部、西藏中東部、內蒙古大部、雲南大部等地草原受生長季階段乾旱、低溫的影響,生態氣象條件總體較2018年差,尤其內蒙古中東部偏北的部分草原區生態氣象條件明顯偏差,不利牧草生長髮育。

2019年全國草原產草量較去年減少1.7%  新疆內蒙古等牧區需防範冬季低溫雪災

草原生態氣象模型綜合估算結果表明:2019年全國草原長勢好於常年、低於2018年,預計2019年全國草原總產草量較2018年減產1.7%。其中,內蒙古中北部、新疆西南部和東北部、青海東北部、寧夏中北部、雲南南部等草原區較2018年減產1~2成,部分草原區減產3~5成;西藏西南部和東部、青海東南部和西北部、四川西部今年牧草產量出現不同程度增加。

預計今年冬季(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全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或偏高,但新疆北部、內蒙古中西部、甘肅、寧夏、陝西西北部等地氣溫偏低,降水偏多,可能出現階段性強降溫、強降雪過程,對牲畜覓食和防寒保暖不利;明年春季,全國大部草原區氣溫正常偏高、北方大部降水偏多,總體利於牧草返青生長,但新疆南部、青海西部春季氣溫偏低,西南地區南部溫高雨少,不利於牧草生長髮育。

建議:今年牧草減產的內蒙古中北部、新疆西南部和東北部等地需做好飼草調運和儲備工作,適當提高牲畜出欄率,並做好以草定畜;冬季可能遭受低溫、雪災影響的新疆北部、內蒙古中西部等牧區,需加強牲畜棚舍維修、加固和保暖,確保牲畜安全越冬。另外,各地要做好冬春季草原防火和鼠蟲害監測防治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