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自控系統中,繼電器產品是否可完全被PLC取代?

螞蟻ling


在自控系統中,繼電器產品是否可完全被PLC取代,我們都知道PLC控制系統是在原來的繼電器電路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我們先看下PLC控制系統對比傳統繼電器電路的幾個優點:

1、擁有著成千上萬個編程軟元件(中間繼電器、定時器、計數器等)供我們控制使用,能夠實現十分複雜,功能強大的控制系統。

2、電路設計、安裝調試、維修工作量少。

3、故障率較低,由於觸點使用的少,觸點不良造成的故障大大降低。

4、編程方便,無論是前期設計還是後期升級都很簡單,而且其特有的梯形圖編程語言很適合我們工控人員快速掌握。

5、支持網絡通訊功能,可實現遠程控制,方便生產管理和現場維修。

上圖就是一個繼電器控制的配電櫃,裡面由接觸器、中繼、熱繼電器、電流繼電器等組成,控制系統完全這些繼電器的靠觸點去完成,我們可以看到中繼上、接觸器上的輔助觸點都用的滿滿的,一旦一個觸點出現問題將造成整個系統的癱瘓,而且故障出現的問題不是很快能夠解決的。那麼是否可完全被PLC取代,我認為是在功能方面上完全可以,但還是要分情況的,比如在一些控制系統較為簡單、成本很低的設備都就不需要PLC來控制了,從價格方面看一臺小型的PLC少則幾百塊,多則上千,繼電器控制電路則完成能夠實現控制功能就不需要PLC了。

上面是PLC控制的配電櫃,基本上一個輸出對應一個繼電器(個別接觸器需要互鎖),它的電路就很簡單,故障很好找,從PLC輸出LED燈到各個繼電器的指示燈、吸合情況一對照就知道哪裡出現問題了。

從上面的對比分析,PLC控制系統與繼電器控制系統需要在功能、控制複雜度以及設備成本價格方面去考慮選擇,不能單單說明完成代替,希望能幫到你!


工控人


這樣說應該更確切一些,自控系統中PLC是和繼電器一起結合使用的。PLC出現之前,要實現一臺設備的自動或者半自動運行,需要大量的大大小小的中間繼電器、時間繼電器、按鈕等等,要做成一個大大的配電箱,密密麻麻的控制線叫人一看著就感到頭暈。


出現故障以後,比如一個繼電器壞了,既有線圈電源線,還有控制負載的電線。接在常開上的、接在常閉上的……,沒點維修電工基礎的人,還真是不容易修好。

PLC出現以後,上述繼電器啥的全部以程序的方式“放進”PLC內部,只要滿足了PLC自動運行的條件(比如設備的各種位置信號等),按下自動運行的按鈕,PLC就會自動運行事先輸入的程序,輸出各種控制信號,驅動電磁鐵、電磁閥等,設備自動完成相應的動作。

然而這並不能說PLC完全取代了所有的繼電器。我們以繼電器輸出的PLC為例說明一下。

繼電器輸出的PLC,不論是繼電器的觸頭的額定電流還是線路板上的供電線路的電流,都是設計的比較小的,通常是五安培以下的。這麼小的電流直接去驅動電磁閥等用電設備的線圈倒是也可以,但是,最可怕的是PLC驅動的外部線路或者負載短路。

短路電流會毀壞PLC輸出繼電器的觸頭。觸頭被燒住,PLC即使不上電,繼電器也處於輸出狀態。觸頭如果被燒沒了,那麼即使PLC上電,繼電器的線圈得電,PLC也無法輸出控制電壓。並且短路電流還會燒燬線路板上的印刷電路,會給PLC造成嚴重的危害。這種情況不論是設備的製造商還是使用方都不願出現的。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最好的辦法就是用PLC的驅動繼電器去驅動一個外部的繼電器,再用外部的繼電器去驅動設備上的用電器具。這樣即使發生外部短路,短路電流流經外部繼電器的觸頭,而不流經PLC內部,就可以很好的起到保護PLC的作用。

另外,PLC控制的電梯等安全性要求很高的設備,需要外部的電器有互鎖、聯鎖等保護電路,也得靠外部的接觸器、繼電器等電器去實現。

所以PLC並不能完全取代所有的繼電器 ,至少目前是這個樣子的。


可就小蜜蜂


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PLC越來越多的成為自控系統的大腦了,所以它經常是處於一個電壓較低較好被人接觸和控制的環境中,很多的工廠都中控室,而PLC的CPU模塊一般也在中控室或者很近,所以相對於繼電器接觸器這些利用線圈去驅動觸點的設備,它處於一個更優越,或者說對人來說更安全的環境。

而繼電器產品,不管是中間繼電器,還是接觸器,他們其實都是實現弱小的安全電壓對一個更高更危險的電壓等級的控制,因此我們啟動380V的電機時候一般用一個220V的接觸器線圈去實現。


所以,就目前的發展形勢來說PLC和繼電器產品的分離趨勢並不會改變,當然不排除一些特例的廠家生產24V能直接驅動380V輸出的PLC。但是,我個人對電氣控制和安全的理解來說,PLC系統和繼電器系統必然還將繼續長期分離,相互配合,不斷細分下去。

除非某一天,科學技術有大的跨步,用電安全已經是不用考慮的問題時,那麼它們就有走向合一的趨勢。


控制研究控


在自控系統中,繼電器產品是否完全被PLC取代?

雖然說現在PLC的應用越來越普及,但是完全取代繼電器不太現實。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如今的工業技術相比以前大有提升,可是一些企業用的機械設備還是用傳統的繼電器控制系統,既然採用傳統繼電器控制系統固然有其優點,如成本低、易於製造等優點。

繼電器控制系統

它主要是以通斷觸點為主的時間繼電器、計數器、中間繼電器元件觸點的通斷邏輯組合來實現自動控制。它的不好之處就是通斷觸點多、線路複雜、使用時間過久這些元件的機械觸點容易磨損甚至損壞。還有就是隻要在繼電器控制系統中某個觸點有不良狀況,則整個控制系統都受到影響,由於線路複雜,所在設備出現故障查找問題也比較麻煩。造成的影響不僅是花費時間多,還導致維護成本增加,也影響生產正常運作。如今雖然很多設備都採用PLC控制,在一些企業中的某些老舊設備依舊採用傳統繼電器控制系統。用慣了這種控制方式只是其中因素之一,還有有些企業淘汰老舊設備不情願,但主要因素還是經濟方面的,因此更新起來很困難。

PLC,它是繼電器控制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產物,其起初的目的也就是為解決傳統繼電器控制系統如此繁瑣而設計的。只是用PLC的程序軟邏輯來代替了繼電器控制系統的硬邏輯,這樣的好處是極大的簡化線路的複雜,減少機械觸點,因此相比傳統繼電器控制更加可靠。

綜上所述,PLC完全取代繼電器在工業自動化控制中的作用是不太妥當的。雖然PLC能有效的解決繼電器控制的不足之處,而且控制效果越加明顯,但是經濟方面的因素是考慮的重點,因此能用最經濟的控制就儘量用最經濟的。


Talk工控小白


不可以。

自控產品,如:PLC等,輸出電流較小,工作電流超過兩安培就會持續發熱,導致PLC易出故障並影響壽命。

如你所知,受體積所限,PLC的優勢在於自動控制,不在於傳輸大電流,不可能在PLC內部安裝大繼電器。

所以,對於驅動大功率用電器,如小型以上電機,發熱元件等,還需要繼電器作為中繼元件進行驅動。

大型用電設備會用到接觸器等進行驅動,大型接觸器的線圈甚至PLC都驅動不了,中間還必須用到繼電器連接。


小月非丘八


不行,pIC是大腦,繼電器是拳腳


若水3171


告訴你可以取代,那你就馬上不用繼電器?

告訴你不可以取代,你就不用PLC?

一切都在發展中,鑽這種死角無意義。


北斗1102


不可以,很多輸出用繼電器轉接控制或並聯多路控制。


Leon128


當然不可能了,首先弱電控制強電必須要繼電器轉接控制,另外簡單的邏輯控制繼電器成本低廉。


咔ka咔ka


不能,簡單的自控只需要一個或幾個繼電器就可以了,接線簡單,成本低;PLC需要編程可能運行,要求使用者專業技能強,且成本高,只適合特定場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