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酒鬼酒“甜蜜素”門直擊 王浩的文化與質量拷

導 讀


年味將近,白酒業迎來傳統高光時刻。


遺憾的是,酒鬼酒扮演了攪局者。


12月20日,酒鬼酒被經銷商舉報:一批2012年的老酒鬼酒甜蜜素超標。七年之後,酒鬼酒再掀風波,這將會給企業及行業帶來哪些風險呢?



12月23日,酒鬼酒股價“一字跌停”。截至收盤,酒鬼酒跌停板封單已達15.9萬手,公司市值蒸發12.7億元。


整個白酒板塊也被躺槍。截至23日收盤,Wind白酒指數下跌2.01%。17只白酒股中,15只股票下跌,金徽酒下跌4.54%、迎駕貢酒下跌4.36%。


禍起蕭牆 誰在說謊?


一個二線酒企的甜蜜素超標疑雲,為何有如此影響力?


一定意義上說,市場的強烈反應在情理之中。

這不是酒鬼酒第一次產品風波。


回眸7年前,2012年,酒鬼酒爆出塑化劑超標,白酒板塊市值當日蒸發超過320億元,酒鬼酒自此跌出一線白酒陣營。


相比上一次的媒體爆料,這次酒鬼酒緊密合作方的禍起蕭牆。


據媒體報道,近日,北京來今雨軒文化傳播公司法定代表人石磊,向多家媒體及湖南湘西州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中心實名舉報,稱來今雨軒公司代理的“54°500ml老酒鬼酒”中被檢出添加白酒中禁止添加的甜蜜素。其提供3份報告,內容為有檢測資質機構對54°500ml老酒鬼酒的檢測結果,均顯示酒內含有“甜蜜素”。


所謂甜蜜素,是一種合法的食品添加劑,其廣泛用於飲料、休閒食品等加工食品中。不過,在白酒中被禁止添加。


12月20日,石磊稱,酒鬼酒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要拉走他封存的5萬多瓶涉嫌問題產品,進而進行實名舉報。


2019年12月21日,酒鬼酒發佈聲明表示,公司嚴禁添加甜蜜素,也從未採購過甜蜜素。


2019年12月22日上午,石磊又向相關媒體表示,如果酒鬼酒繼續否認這批產品有問題,他還會繼續實名向省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舉報。


12月22日晚間,酒鬼酒再發澄清公告,表示公司從未採購甜蜜素,也從未向 54°500ml 老酒鬼酒中添加甜蜜素。同時,酒鬼酒表示,已提請市場監管部門對公司市場流通產品全面檢驗,並第一時間向社會公佈檢測結果。但檢驗的酒品是否含有石磊當初2012年購買的那一批次並沒具體說明。


顯然,事件陷入口水戰,究竟誰在說謊?


酒鬼酒“甜蜜素”門直擊 王浩的文化與質量拷


值得注意的是,酒鬼酒在公告中表示,因原經銷商石磊與公司有經濟糾紛,其為謀求不正當利益,利用媒體炒作侵害公司利益。


咋一聽來,這種陰謀論有其合理性。問題在於,這場實力不對待的正面剛,需要多少利益牽扯?


根據酒鬼酒公告,2012年4月19日,石磊控制的來今雨軒與酒鬼酒簽訂《買斷產品總代理合同》,獨家定製並銷售54°500ml老酒鬼酒產品。此後,由石磊提供該產品酒瓶及包裝盒等包裝材料,並以3000萬元價格先後購買全部產品,共計125624 瓶。


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酒鬼酒生產8萬瓶54°500ml老酒鬼酒(40噸酒水),作為市場政策支持,無償贈送給石磊。


2013年至2015年,石磊及其公司無償佔用酒鬼酒資金1400萬元,並於2015年9月,以酒瓶及包裝盒等包裝材料償還部分資金,差額部分以庫存的28670瓶54°500ml老酒鬼酒抵償。


2016 年初,酒鬼酒提出對經銷商存有疑慮的2013年前所有庫存產品予以退換,並在友好協商的基礎上給予合理補償。同時拒絕石磊提出的“再贈送 8000瓶54°500ml老酒鬼酒”要求。


2017年4月,石磊向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酒鬼酒就未銷售的125509 瓶54°500ml 老酒鬼接受退貨,並返還購酒款2997.15萬元;判令酒鬼酒賠償損失2512.69萬元。但法院判決僅支持酒鬼酒以“238.8 元/瓶”的價格結算來今雨軒的退貨。


2019年4月,來今雨軒向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2019年10月25日,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做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梳理之下,一些疑問點值得注意。


酒鬼酒所說的“8萬瓶酒贈予”出於什麼考慮?“疑慮”是什麼?“友好協商”背後是否存有貓膩?2016年糾紛爆發時酒鬼酒是否有自行檢測甜蜜素?為何在經歷“友好協商”、法院判決、公開舉報後,才走上產品檢測這一程序?


姑且拋開事件本身對錯,諸多疑問背後,作為一家知名酒企、一家上市企業,無論對消費者還是投資者,酒鬼酒的一些經管漏洞值得關注。


業績變臉背後


實際上,早在9月末,似乎已有問題先兆。


總體來看,2016年至2018年,酒鬼酒業績一片大好。公司營收增速分別為8.92%、34.13%、35.13%,歸母淨利潤增速分別為22.60%、62.18%、26.45%。


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為9.68億元,同比增長27.34%;淨利為1.84億元,同比增長14.27%。


但2019年第三季度,酒鬼酒營收2.59億元,同比增長9.48%,歸母淨利潤2817.69萬元,同比下降39.50%。


營收增速放緩,淨利出現下滑,業績變臉引發行業關注。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酒鬼酒規模較小,作為區域型白酒企業在大品牌企業的擠壓下,第三季度業績下滑是正常的。總體上,前三季度接近十個億對酒鬼酒來說已是不錯成績。”


據Choice數據顯示,這是酒鬼酒13個季度以來首次淨利潤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年初,酒鬼酒曾高調立下目標:短期銷量30億,中期50億,遠期銷售100億。目前來看,實現該目標並不輕鬆。


對此,酒鬼酒稱是由於本季銷售費用同比大幅增長。


合併報表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酒鬼酒銷售費用2.79億元,2018年同期2.03億元,其中2019年第三季度,公司銷售費用為9719.61萬元,2018年同期為6464.53萬元。從核心數據看,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長9.75%,而銷售費用率同比增長37.45%。


為何有如此高增表現?


近年來,酒鬼酒不斷衝刺高端化和全國化市場,作為公司的高端白酒品牌,內參酒被大力推。酒業分析師蔡學飛認為,酒鬼酒高額的銷售費用與其高端化和全國化佈局有很大關係。


具體來看,2018年公司在央視12個節目中投放廣告,其中內參酒廣告投入高達近5000萬元,該產品還冠名《對話》欄目。


除廣告投入,公司還在多地舉辦內參酒全國巡迴研討會,有意推進“內參”品牌全國化進程。


遺憾的是,酒鬼酒的高端護城河並不成功。品牌缺乏高端屬性、自身塑化劑風波的餘溫、西鳳酒事件的波及影響,都讓其市場影響力受到掣肘。


放眼行業,頭部競品的集聚效應也是一個重要考量。


資料顯示,傳統名酒茅臺、五糧液和國窖1573依然掌握95%的高端白酒市場。而酒鬼酒受制於自身體量和馥郁香型的小品類限制,其內參酒表現不盡人意。


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表示,對於酒鬼酒這樣的小區域、小體量、小品類的“三小”名酒來說,大規模的投入費用是有必要的,但是這種費用的投入方式要符合酒鬼酒的發展路徑。如果想單一的通過高額費用投入來催熟一個品牌,這不是一個成熟發展。酒鬼酒的費用投入可更精細化和精準性,這樣的銷售費用投入才能對酒鬼酒未來的業績有所幫助。


不過,激進銷售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拖累業績。但讓銷售費用全部背鍋,也不合理。


有業內人士分析發現,2019年第三季度,即便扣除銷售費用影響額,公司的淨利潤也是下滑的。


且在2019年二季度,酒鬼酒的銷售費用同比增長29.10%,而二季度的營收增速40.49%,淨利潤增速60.14%。


不止一個“鍋”


那麼,酒鬼酒的業績變臉還有哪些因素?


招商證券研報分析認為,次高端酒鬼系列產品停貨影響不容忽視。


酒鬼酒相關人士也透露,公司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降跟公司的市場戰略調整有關,因需要維護市場,公司進行必要的停貨控貨,


公開信息顯示,當前酒鬼酒已形成“內參”、“酒鬼”、“湘泉”三大品牌矩陣。其中,次高端酒鬼系列是公司重要營收來源,2019年上半年酒鬼系列貢獻4.69億元,佔總營收66%。


而為消化渠道存貨,酒鬼酒紅壇自6月28日下發停貨通知,9月才恢復發貨,渠道庫存消化至2個多月。


顯然,酒鬼系列停貨必然影響整體業績,也會導致自身存貨有所增加。


財報顯示,此前酒鬼酒的存貨長期在8億元左右,截至2019年9月30日,酒鬼酒的存貨9.05億元,同比增長12.3%。


白酒行業專家孫延元表示,一般來說,白酒企業停貨控貨行為是高端酒的一種營銷策略,通過影響市場上的產品供求關係,來維持產品價格與品牌價值的穩定。此外,停貨控貨也能給消費者對產品產生“一瓶難求”的神秘感。但是這種停貨控貨行為,需要白酒品牌具有一定影響力,而目前來看,酒鬼酒可能還缺乏這種影響力。


換言之,如果產品高端屬性、市場號召力不足,那麼“控貨”未必是一件好事,極易被外界認為終端表現不佳,從而引發投資者與經銷商恐慌。


不過,酒鬼酒相關人士表示,此次停貨控貨,雖導致盈利在正常幅度內波動,但並非是公司營銷受到阻礙,公司全年規劃也不會受到影響。


經驗告訴我們,話說太滿,容易打臉。


話音剛落不久,甜蜜素超標事件爆發,酒鬼酒的業績何去何從?


漲價潮VS全國化困境


不止是業績,酒鬼酒的漲價算盤恐怕也要受波及。


2019年,隨著消費經濟持續高熱,白酒行業的漲價潮也被一波波掀起,酒鬼酒的身影也遊蕩其中。


據悉,52度500ml內參酒是公司核心單品之一,價格可比53度飛天茅臺,之前終端零售價為1499元/瓶。2019年11月中旬,公司對該產品提價20元/瓶。


並且,公司還對外展示了旗下高端品牌內參的首款生肖酒——內參己亥豬年生肖酒,售價1999元/瓶,限量生產1萬箱、銷售限量6000箱、發展客戶數量不超過60家。公司對外介紹稱,以後每年都會出一款生肖酒。


一邊漲價內參酒,趕超飛天茅臺;一邊推出單價2000元的新品生肖酒。顯然,酒鬼酒的價格再次登頂。


只是,會有多少實際消費力呢?


來看看其銷售現狀。


2019年10月底,酒鬼酒發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解散酒鬼洞藏酒銷售有限公司。


企查查顯示,該公司註冊資本5000萬元,酒鬼酒和珠海市塔鑫酒業有限公司各持有50%的股權。


酒鬼酒表示,目前已對該參股子公司失去控制,且該公司業務拓展不理想,主營業務萎縮,自2015年開始已基本陷入停滯狀態。


酒鬼酒的市場格局,也存不少隱憂。


即便酒鬼酒將山東河南、廣東等地規劃為戰略市場,但作為湘酒,湖南仍是其“革命根據地”。不過,由於競爭激烈,酒鬼酒的根據地優勢正逐漸動搖。


一方面,從地方品牌來看,武陵、湘窖、瀏陽河、開口笑等搶佔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從一線酒企來看,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等酒企下沉渠道。


為擺脫不利局面,酒鬼酒也進行了多方努力。


2012年和2014年,公司分別成立酒鬼酒河南有限責任公司、酒鬼酒河南北方基地銷售有限公司,主打低端產品,這兩項投資是酒鬼酒北上實現全國化佈局的重要一步。


然隨著白酒行業深度調整,上述兩家公司並不好過。


酒鬼酒“甜蜜素”門直擊 王浩的文化與質量拷


2017年第一季度,兩家公司均已資不抵債。


2017年5月,酒鬼酒宣佈上述兩家公司進行破產重整,到2019年4月,正式宣告破產,並於之後的8月進行資產拍賣。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兩家公司拍賣標的評估價約7761萬元,拍賣起拍價7000萬元。雖有近3000人圍觀,且起拍價較評估價值700餘萬元,卻沒人願意出價。


很明顯,酒鬼酒的全國化佈局陷入瓶頸。


蔡學飛表示,目前酒鬼酒的銷售主要集中在華中市場,酒鬼酒作為中國區域名酒,產品結構相對高端,擁有一定的發展機遇。但整體來看,體量較小、品牌影響力較弱。在名酒復甦的大背景下保持快速發展是有可能的,但是百億目標還是過於遙遠。


一定意義上說,酒鬼酒面臨的困境,也是不少二三線區域酒企的共性瓶頸。


從行業整體看,據國家統計局和酒業協會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1月至8月,納入國家統計局範疇的規模以上白酒企業1175家,其中虧損的有146家。


王浩的文化與質量拷


可見,行業大繁華之下,洗牌仍在繼續。


從競爭對手看,茅臺、五糧液和洋河依舊強勁,口子窖、老白乾酒、順鑫農業(牛欄山)、金種子等雖然也有所下滑,但競爭勁頭不減。對酒鬼酒來說,無論是進軍高端市場還是走向全國,都不是易事。


從管理層看,對於酒鬼酒的表現,市場對其管理層,甚至是董事長王浩的質疑聲不斷。


據悉,2018年3月,王浩正式接任酒鬼酒董事長一職。其掌舵後,酒鬼酒的營收和利潤增速開始放緩、甚至經營現金流也一度罕見下滑。


對此,招商證券表示:酒鬼酒改革深化至次高端酒鬼系列,待釐清問題更多更復雜,管理層對白酒行業營銷經驗尚不足,改善持續性和幅度大小則更考驗團隊執行能力。


以此來看,無論是如今的甜蜜素疑雲、業績變臉、高端化瓶頸、全國化失利還是曾經的“塑化劑”風波,都暴露了酒鬼酒發展的不確定性。如何精進產品品質、控制費用、改善業績、精化管理、戰略佈局、提高核心競爭力,對企業還是王浩都任重道遠。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初的酒鬼酒戰略發佈會上,酒鬼酒董事長王浩表示,

在以高質量發展戰略規劃的引領下,確立“中國文化白酒第一品牌”為戰略願景的發展方向。同時,不斷加大科技投入,質量的設備硬件、檢測水平、技術力量、質量保證體系有了巨大進步,生產技術設施條件和現代化水平快速提升,居同行業領先水平,為保證產品質量和企業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然一個“甜蜜素”事件,不但讓產品質量再陷疑雲,更讓其文化白酒第一品牌蒙上陰影,當家人王浩的尷尬感想必自知。


查看官網,酒鬼酒所標榜的產品文化,一個顯著特點便是麻袋陶瓶的包裝,這幾乎成為酒鬼酒的代名詞。尷尬的是,這個包裝的知識產權並不歸屬於酒鬼酒,而是此次爆料方石磊文化。換言之,酒鬼酒用上述高企的營銷費用,打造的文化白酒第一品牌,很可能再為別人做嫁衣。


顯然,友誼小船說翻就翻,背後的看點卻越發濃郁。質量話題怎麼談,文化白酒第一品牌如何打造?各自表現,銠財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