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A股已有上證、深證和創業板,科創板有存在的必要嗎?為什麼?

自由自在3801217


我國擁有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兩大股票交易所,通常我們所瞭解到的市場則為上證、深證和創業板。

其實,還有一個市場,普通投資者有聽說,但是瞭解的不多,就是三板市場。

那麼,為什麼說現在已經有了上證、深證、創業板,還要成立一個科創板呢?

目的則是,填補我國公司上市的缺陷漏洞,更大程度的優化我國上市公司結構,讓更具有潛力的公司獲得資金支持。

上證與深證為主板市場,通常是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的上市融資渠道,擁有高標準、高規格,通常公司要通過層層審核才能夠上市。

但是,在日益快速的經濟發展中,有的上市公司達不到主板上市的要求,但是有著很高的未來預期以及很強的成長性。這個時候企業需求資金,應該怎麼辦?

所以,創業板為了解決暫時無法在主板上市的創業型企業、中小企業和高科技產業企業等提供上市,放寬了主板上市的要求,門檻降低了。

那麼,所有的上市公司要是從零開始進入上市,太麻煩了。所以,新三板得到了普及,2013年12月31日三板市場向全國接收企業掛牌申請。並且地域性給予了大量的扶持。一時間眾多的企業都爭相進入新三板市場。

新三板市場開放的目的則是以規範企業為主,能夠在平臺之中實現股轉,能夠為未來的企業去創業板、主板上市提供更大的便利性。

但是,三板市場卻呈現著兩極化,不僅僅數量眾多,流動性也是欠缺,並不能很好的實現銜接創業板、主板市場的功能。

那麼,在這種背景下,三板市場與創業板、主板市場仍舊有著一定的空檔,中間存在缺乏空間的銜接。並且,就上市制度上存在著順應時代的需求。

所以,科創板應孕而生,獨立於現有的主板市場,並在該版塊內進行註冊制試點,與現有的A股存在著大不同:

1、上市股票價格,取消直接定價,打破了23倍市盈率上市的束縛,以詢價的方式定價;

2、上市以後的五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第六個交易日開始幅度為±20%;

3、允許紅籌公司發CDR上科創板;

4、允許虧損上市。

這樣的模式與主板市場的方式有著大不相同,但又不同於三板市場。從新三板至主板市場,科創板的到來,是中間很好的補充。

從對於新三板至主板市場流程的過程看,科創板的到來,至關重要。並且,也填補了:

1、資本市場實現註冊制上市(新三板的註冊制,太多了);

2、上市之後更長時間不設漲跌幅限制;

3、日常漲跌幅限制放寬至±20%;

4、允許虧損的公司上市。

從填補制度的角度講,科創板未來的變化可能仍舊存在,比如完全取消漲跌幅限制,更大程度的允許虧損的公司上市,迎接海外公司迴流國內上市等等,雙肩抗重擔的作用。

總結:科創板的到來具有著必要性,能夠填補現在新三板至主板的缺陷,並且具有著試點意義,能夠具有先導性,並且能夠最大程度的為企業融資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