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提高思維邏輯能力?

獵趣物


我是明哥,前麥肯錫戰略諮詢顧問,埃森哲管理諮詢顧問,14年職場經歷,一個喜歡用思維導圖架構PPT的老司機,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一起成為職場精英。

邏輯思維,反映的是說話做事有條有理、步驟清晰嚴謹,作為一名麥肯錫顧問,我建議你可以學習一下麥肯錫式邏輯思考術,比如、邏輯思考7種武器、邏輯思考解決問題、邏輯思考溝通交流、邏輯思考規劃致勝等,今天詳細介紹邏輯思考的7種武器。


(1)邏輯是通往解答的捷徑

有邏輯,可以系統地切分問題、按理引導出結論、視需求提出使結論正常化的論證,而通過邏輯思考,可以掌握、整合事物的整體及其部分之間的關係並依循道理進行思考。

(2)邏輯不是詭辯,是用證據說服人,邏輯最主要的作用有:

  • 提出「理由的有效性」

  • 讓讀者瞭解提案是:為了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可以帶來什麼樣的便利?有什麼證據能支持?


工具1:金字塔原理


工具2、MECE法則(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要點:資料分類不牴觸、不遺漏,是論點正確的前提

報告撰寫的幾點建議:

陳述報告的幾點建議:


工具3:「So What?/Why So?」原則

要點:說明結論與證據的關聯,完整表達推論過程


工具4:事實基礎+假設基調

要點:預先假設、迅速驗證,提升思考速度


工具5:邏輯樹狀圖

要點:系統拆解問題,找出解決對策


工具6:七何分析法(5W2H)

要點:從各種角度想問題,面面具到,事半功倍


工具7:80/20法則分析

要點:明辨關鍵少數、無用多數,建立工作優先順序


麥肯錫方法論系列

資源編號:2216


方法比努力更重要,學習方法,套用方法論,才是最有效的訓練邏輯思維方法,當然,邏輯思維的訓練不是一日之功,需要不斷的訓練。

學習、實踐、轉授,按照這3個步驟刻意訓練,假以時日,小白也能成大神。

更多分享、更多收穫!


思維導圖PPT


#閃電時間管理# 陪你一起職場成長,每天學習一點,高效提升一整天。

提高邏輯最好的辦法是讀書和寫作,讀書可以不斷提升和內化新的知識,

而寫作可以將自己所學所思記錄下來,這個過程不僅是自己思考的過程,還是鍛鍊邏輯思維。


看什麼書?從哪些書看起?

很多人也喜歡看書,但是最終沒有系統,不知都自己看了哪些書,相當於一無所獲。

想要在某個領域有所進步和持續學習,可以先看下這個行業或者專業最權威和經典的書籍,

然後去選擇權威專家的文章和書籍,有了一定的量的積累之後,可以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開始的話,不建議從非常生澀的書開始,這樣會打擊你的積極性,可以從經典簡單的書籍開始,

有利於自己的堅持和持久學習。那麼,看完了書如何寫呢?

寫的部分分為靈歌部分,第一部分是筆記,第二部分是自己的感受。

記筆記是自己能夠打好知識基礎,寫自己的思想感受才是真正的看過這本書,

如果能夠記住書中的理論,將其與自己的現實生活有效結合,那麼才是真正學有所得。

因為知識學習就是拿來用的,只記筆記還是別人的東西,與你無關,與你看過書也無關。

記筆記可以選擇思維導圖來幫助自己記憶,現在的一款app叫做“幕布”也是非常好用的軟件。

總之,看書是持續學習的最佳捷徑,堅持寫作是保持自己思想進步的最好方法。

將兩者結合起來,每天練習1-2小時,堅持下去,你的邏輯思維能力一定會有所提高。

同樣道理的還有練習演講,也是不錯的方式,將自己的所學所想演講出來,也會幫助你提升。

同時,還能夠鍛鍊你的臨場發揮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應變能力。


祝福你,加油。


閃電慢時光


想要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批判性和獨立性思考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美國作家布朗在《學會提問》這本書中給出了批判性思考的具體步驟。

1,要確定一個核心的論題。

在和別人進行溝通的時候,我們經常會陷入這樣的一種尷尬局面,就是聊著聊著不知道對方在說著什麼,除了表達語言不清晰之外,對方可能更缺少一個核心的論題。

所謂的論題,就是引起對話或討論的問題抑或爭議,是後續所有討論的驅動力。

缺少論題,別人會不知道你想表達什麼;太多論題的話,別人又會將彼此搞混。所以最好就是在一次溝通中,只確定一個核心的論題。

2,對方的理由是什麼?我可以相信嗎?

你提出來的論題,我憑什麼要相信你?你需要擺出自己的理由,我經過思考之後,覺得有道理,我才會相信你。

現在很多人在別人還沒有擺出理由的情況下,他們就已經開始相信了,盲目追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前一陣子薛之謙不是深陷輿論的泥潭嗎?不少人還沒有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就開始盲目發表言論了:

我相信老薛!你肯定沒有幹過這些事情!你是無辜的!

下次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多問一句:

對方的理由是什麼?我可以相信嗎?

3,弄清楚哪些詞語表達不明確。

商家在做電視廣告時,會用一些模稜兩可的詞語,然後把你搞得雲裡霧裡。

比如有一個安眠藥廣告是這樣的:

XXX,服用後,30分鐘見效。

上述的表達中,「見效」是一個極其不明確的詞語,它究竟是想表達,吃了它之後,30分鐘就昏睡過去呢?還是說僅僅有一點睡意呢?它都沒有仔細跟你說明白,就只是很含糊地說:

會有效的。

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對於一些不明確的詞語,一定要事先把它們給搞清楚,這樣才能避免後續的麻煩。

4,推理過程中,有沒有謬誤。

一個論題,除了要有理由之外,還得保證推理過程是合理的,所謂的謬誤,指的是推理中的欺騙手段,別人有可能利用這個欺騙手段來說服你採納其結論。

常見的推理謬誤有以下的這些:

1,稻草人謬誤:是指歪曲對方的觀點,使它們容易受到攻擊,這樣我們攻擊的觀點事實上根本就不存在。因此,如果有人攻擊一個立場的幾個方面,一定要經常查看一下他是否公正全面的表現了這個立場。

舉個例子:

男生跟女生抱怨說:你有事情做得不是很好。

女生本來就想和他分手了,於是就去和自己的閨蜜埋汰自己的男朋友:

他竟然說我什麼事情都幹不好,想不到他對我的要求這麼高,不行,我要分手。

2,一廂情願謬誤:形式是我希望X是對的(或錯的),因此X是對的(或錯的)。一廂情願謬誤混淆了應然與實然的差異。

舉個例子:

女人被男人騙了,她如果有這種推理謬誤的話,心理活動是這樣子的:

他不會欺騙我的,誠實是一個男人應當具備的,而且我們的感情時間那麼久了。

3,以偏概全謬誤:是指一個人僅根據群體中極小部分人的經歷就得出有關整個群體的結論。

舉個例子:

我見過的天鵝都是白的,所以全天下的天鵝都是白的,哈哈哈!

這個世界上,還真的有黑天鵝!

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曾少賢


你所說的“不能把一件事說的清清楚楚的”,並不一定是邏輯能力的問題。

邏輯包括思考問題的邏輯和表達觀點的邏輯。比如很多程序員,邏輯能力非常強,不強的話根本也寫不了程序。可一旦跟大家溝通,就前語不達後語,你能明顯的感覺 到他的思維非常的跳躍,讓人抓不住重點。

邏輯能力在思維層面的提升,那就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了,但邏輯表達能力卻完全可以通過一定的訓練,在短期內有一個明顯的提高。

所以,我就介紹你一個提升邏輯表達能力的60秒訓練法,也就是說,要培養自己在1分鐘之內,清晰地表達一件完整的事情或觀點。

為什麼是“一分鐘“呢?這是日本溝通大師齋藤孝根據自己的實驗得到的結論。他給一群大學生一項演講任務,要他們在一分鐘和三分鐘之內完成。齋藤孝發現,人能夠自我控制的最佳時間就是1分鐘,一旦超過這個時間,人就開始說廢話,如果讓人做一個三分鐘的講話,學生就沒有時間概念了。不提示時間,大部分人都不能在三分鐘之內說完。

所以,想要提高自己的表達邏輯,就要訓練自己一分鐘說話的“意義密度”,告別前言不達後語,告別廢話。

正常語速下,1分鐘可以說200個字,如果希望這200字完整表達一件事、沒有任何廢話、也沒有語義的跳躍,你需要很好的規劃這200個字。

比如說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一句話提煉出你的核心觀點,50個字左右。就像絕大部分新聞報道都會採用的“倒金字塔”結構,第一句都是“發生了什麼”一定要一句話,簡潔、明確,然後對方的大腦就會圍繞這件事進行理解。

更多時候,你以為你說過結論了,但別人並沒能感覺到,就覺得你在繞啊繞,所以第一句話最重要——你的觀點。


第二部分,對觀點進行展開,100個字,包括你最重要的一兩個證據、對觀點的補充說明,事情大概的經過。注意,只能100個字,也就是兩三句話,所以一定是和觀點最直接的內容。

第三部分,結果,包括你打算做什麼,你希望對方做什麼,等等。一定要強化行動本身,否則,你說完別人還是不知道要做什麼。

在平時的溝通中,經常有意識的控制自己在1分鐘內表達完畢,達到一定的意義密度,那麼,再加上一點必要的過渡、提示、回應,等等,你就可以在別人可以感知的範圍內,把意思表達的非常有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