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提高思维逻辑能力?

猎趣物


我是明哥,前麦肯锡战略咨询顾问,埃森哲管理咨询顾问,14年职场经历,一个喜欢用思维导图架构PPT的老司机,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一起成为职场精英。

逻辑思维,反映的是说话做事有条有理、步骤清晰严谨,作为一名麦肯锡顾问,我建议你可以学习一下麦肯锡式逻辑思考术,比如、逻辑思考7种武器、逻辑思考解决问题、逻辑思考沟通交流、逻辑思考规划致胜等,今天详细介绍逻辑思考的7种武器。


(1)逻辑是通往解答的捷径

有逻辑,可以系统地切分问题、按理引导出结论、视需求提出使结论正常化的论证,而通过逻辑思考,可以掌握、整合事物的整体及其部分之间的关系并依循道理进行思考。

(2)逻辑不是诡辩,是用证据说服人,逻辑最主要的作用有:

  • 提出「理由的有效性」

  • 让读者了解提案是:为了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带来什么样的便利?有什么证据能支持?


工具1:金字塔原理


工具2、MECE法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要点:资料分类不抵触、不遗漏,是论点正确的前提

报告撰写的几点建议:

陈述报告的几点建议:


工具3:「So What?/Why So?」原则

要点:说明结论与证据的关联,完整表达推论过程


工具4:事实基础+假设基调

要点:预先假设、迅速验证,提升思考速度


工具5:逻辑树状图

要点:系统拆解问题,找出解决对策


工具6:七何分析法(5W2H)

要点:从各种角度想问题,面面具到,事半功倍


工具7:80/20法则分析

要点:明辨关键少数、无用多数,建立工作优先顺序


麦肯锡方法论系列

资源编号:2216


方法比努力更重要,学习方法,套用方法论,才是最有效的训练逻辑思维方法,当然,逻辑思维的训练不是一日之功,需要不断的训练。

学习、实践、转授,按照这3个步骤刻意训练,假以时日,小白也能成大神。

更多分享、更多收获!


思维导图PPT


#闪电时间管理# 陪你一起职场成长,每天学习一点,高效提升一整天。

提高逻辑最好的办法是读书和写作,读书可以不断提升和内化新的知识,

而写作可以将自己所学所思记录下来,这个过程不仅是自己思考的过程,还是锻炼逻辑思维。


看什么书?从哪些书看起?

很多人也喜欢看书,但是最终没有系统,不知都自己看了哪些书,相当于一无所获。

想要在某个领域有所进步和持续学习,可以先看下这个行业或者专业最权威和经典的书籍,

然后去选择权威专家的文章和书籍,有了一定的量的积累之后,可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开始的话,不建议从非常生涩的书开始,这样会打击你的积极性,可以从经典简单的书籍开始,

有利于自己的坚持和持久学习。那么,看完了书如何写呢?

写的部分分为灵歌部分,第一部分是笔记,第二部分是自己的感受。

记笔记是自己能够打好知识基础,写自己的思想感受才是真正的看过这本书,

如果能够记住书中的理论,将其与自己的现实生活有效结合,那么才是真正学有所得。

因为知识学习就是拿来用的,只记笔记还是别人的东西,与你无关,与你看过书也无关。

记笔记可以选择思维导图来帮助自己记忆,现在的一款app叫做“幕布”也是非常好用的软件。

总之,看书是持续学习的最佳捷径,坚持写作是保持自己思想进步的最好方法。

将两者结合起来,每天练习1-2小时,坚持下去,你的逻辑思维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同样道理的还有练习演讲,也是不错的方式,将自己的所学所想演讲出来,也会帮助你提升。

同时,还能够锻炼你的临场发挥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应变能力。


祝福你,加油。


闪电慢时光


想要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和独立性思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美国作家布朗在《学会提问》这本书中给出了批判性思考的具体步骤。

1,要确定一个核心的论题。

在和别人进行沟通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陷入这样的一种尴尬局面,就是聊着聊着不知道对方在说着什么,除了表达语言不清晰之外,对方可能更缺少一个核心的论题。

所谓的论题,就是引起对话或讨论的问题抑或争议,是后续所有讨论的驱动力。

缺少论题,别人会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太多论题的话,别人又会将彼此搞混。所以最好就是在一次沟通中,只确定一个核心的论题。

2,对方的理由是什么?我可以相信吗?

你提出来的论题,我凭什么要相信你?你需要摆出自己的理由,我经过思考之后,觉得有道理,我才会相信你。

现在很多人在别人还没有摆出理由的情况下,他们就已经开始相信了,盲目追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前一阵子薛之谦不是深陷舆论的泥潭吗?不少人还没有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开始盲目发表言论了:

我相信老薛!你肯定没有干过这些事情!你是无辜的!

下次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多问一句:

对方的理由是什么?我可以相信吗?

3,弄清楚哪些词语表达不明确。

商家在做电视广告时,会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词语,然后把你搞得云里雾里。

比如有一个安眠药广告是这样的:

XXX,服用后,30分钟见效。

上述的表达中,「见效」是一个极其不明确的词语,它究竟是想表达,吃了它之后,30分钟就昏睡过去呢?还是说仅仅有一点睡意呢?它都没有仔细跟你说明白,就只是很含糊地说:

会有效的。

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对于一些不明确的词语,一定要事先把它们给搞清楚,这样才能避免后续的麻烦。

4,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一个论题,除了要有理由之外,还得保证推理过程是合理的,所谓的谬误,指的是推理中的欺骗手段,别人有可能利用这个欺骗手段来说服你采纳其结论。

常见的推理谬误有以下的这些:

1,稻草人谬误:是指歪曲对方的观点,使它们容易受到攻击,这样我们攻击的观点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因此,如果有人攻击一个立场的几个方面,一定要经常查看一下他是否公正全面的表现了这个立场。

举个例子:

男生跟女生抱怨说:你有事情做得不是很好。

女生本来就想和他分手了,于是就去和自己的闺蜜埋汰自己的男朋友:

他竟然说我什么事情都干不好,想不到他对我的要求这么高,不行,我要分手。

2,一厢情愿谬误:形式是我希望X是对的(或错的),因此X是对的(或错的)。一厢情愿谬误混淆了应然与实然的差异。

举个例子:

女人被男人骗了,她如果有这种推理谬误的话,心理活动是这样子的:

他不会欺骗我的,诚实是一个男人应当具备的,而且我们的感情时间那么久了。

3,以偏概全谬误:是指一个人仅根据群体中极小部分人的经历就得出有关整个群体的结论。

举个例子:

我见过的天鹅都是白的,所以全天下的天鹅都是白的,哈哈哈!

这个世界上,还真的有黑天鹅!

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曾少贤


你所说的“不能把一件事说的清清楚楚的”,并不一定是逻辑能力的问题。

逻辑包括思考问题的逻辑和表达观点的逻辑。比如很多程序员,逻辑能力非常强,不强的话根本也写不了程序。可一旦跟大家沟通,就前语不达后语,你能明显的感觉 到他的思维非常的跳跃,让人抓不住重点。

逻辑能力在思维层面的提升,那就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了,但逻辑表达能力却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在短期内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所以,我就介绍你一个提升逻辑表达能力的60秒训练法,也就是说,要培养自己在1分钟之内,清晰地表达一件完整的事情或观点。

为什么是“一分钟“呢?这是日本沟通大师斋藤孝根据自己的实验得到的结论。他给一群大学生一项演讲任务,要他们在一分钟和三分钟之内完成。斋藤孝发现,人能够自我控制的最佳时间就是1分钟,一旦超过这个时间,人就开始说废话,如果让人做一个三分钟的讲话,学生就没有时间概念了。不提示时间,大部分人都不能在三分钟之内说完。

所以,想要提高自己的表达逻辑,就要训练自己一分钟说话的“意义密度”,告别前言不达后语,告别废话。

正常语速下,1分钟可以说200个字,如果希望这200字完整表达一件事、没有任何废话、也没有语义的跳跃,你需要很好的规划这200个字。

比如说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一句话提炼出你的核心观点,50个字左右。就像绝大部分新闻报道都会采用的“倒金字塔”结构,第一句都是“发生了什么”一定要一句话,简洁、明确,然后对方的大脑就会围绕这件事进行理解。

更多时候,你以为你说过结论了,但别人并没能感觉到,就觉得你在绕啊绕,所以第一句话最重要——你的观点。


第二部分,对观点进行展开,100个字,包括你最重要的一两个证据、对观点的补充说明,事情大概的经过。注意,只能100个字,也就是两三句话,所以一定是和观点最直接的内容。

第三部分,结果,包括你打算做什么,你希望对方做什么,等等。一定要强化行动本身,否则,你说完别人还是不知道要做什么。

在平时的沟通中,经常有意识的控制自己在1分钟内表达完毕,达到一定的意义密度,那么,再加上一点必要的过渡、提示、回应,等等,你就可以在别人可以感知的范围内,把意思表达的非常有逻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