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無雨水淋洗、高溫、高蒸發量的溫室大棚如何改善土壤環境?

蔬菜大棚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目前我們餐桌上琳琅滿目的蔬菜一部分就是由此而來。傳統大田種植蔬菜每年只能種植、採收一季到兩季,蔬菜大棚因其溫度控制較好,一年至少兩季到三季,生長週期短的如小青菜之類甚至能夠達到七到八季。高複種、高產出不僅保證了餐桌時令蔬菜的供應,又能在不同的時節給我們一年四季的菜品選擇。

無雨水淋洗、高溫、高蒸發量的溫室大棚如何改善土壤環境?

蔬菜大棚屬於設施農業的一種,是指在環境相對可控條件下,採用一定的工程技術手段,進行動植物高效生產的一種現代農業方式。早在公元618-907年前的唐朝,詩人王建就在官前早春詩中寫道:"酒慢高樓一百家,官前楊柳寺前花,內苑分得溫湯水,二月中旬甸已進瓜"。明朝王世懋在《學圃雜疏》中又寫道:"王瓜,出燕京者最佳;其地人種火室之中,通生花葉,二月初,即結小實,中官取以上供。"說明在400多年前,北京就已經能夠利用溫室大棚進行黃瓜的栽培種植,並順利結瓜以食用之。

直到上世紀中葉,技術人員對中國傳統的北京陽畦、北京改良溫室大棚的結構性能和蔬菜栽培技術進行了系統的調查研究和總結,並出版了相關調查研究報告等,大大促進了陽畦、溫室設施和栽培技術在我國北方大中城市迅速推廣應用以及改善冬春季節的蔬菜供應。

無雨水淋洗、高溫、高蒸發量的溫室大棚如何改善土壤環境?

20世紀下半葉我國的設施蔬菜得到迅速發展。目前設施蔬菜生產主要以日光溫室及塑料大棚為主,主要分佈在環渤海地區及黃淮海、陝甘寧蒙和長江流域等地區。北方主要以日光溫室為主,南方則以大中型塑料拱棚多重覆蓋及夏季簡易設施栽培為主,還有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建設了現代化溫室等。

設施蔬菜能夠不受傳統種植條件的制約,控制環境如水分、空氣及溫度等條件從而縮短蔬菜生長週期,高投入高產出等特點得到快速發展,但大部分設施大棚現在都面臨著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肥料施用一年比一年多,農藥噴灑一年比一年多,但病蟲害卻也越來越多!作物產量越來越低!果實口感越來越差!

無雨水淋洗、高溫、高蒸發量的溫室大棚如何改善土壤環境?

大棚種不出好的農產品,原因就在於土壤出了問題。由於設施栽培中土壤經常處於無雨水淋洗、高溫、高溼、高蒸發量的狀態中,改變了其生態環境、光照、溫度、水分等各個環境因子。加之菜農對連作障礙缺乏認知,茬口多,複種指數高,品種單一等,給土壤造成了很大問題,如連作障礙導致的病蟲害加重;土壤次生鹽漬化、板結酸化導致的作物根系生長不良;作物根系分泌物的化感自毒作用導致對同茬或下茬作物產生抑制作用;同一作物連續種植導致的土壤養分不均衡等。

無雨水淋洗、高溫、高蒸發量的溫室大棚如何改善土壤環境?

無雨水淋洗、高溫、高蒸發量的溫室大棚如何改善土壤環境?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必須要加以重視並採取一些綜合性的防治措施進行改良,新棚要注意科學合理的管理栽培方法,老棚問題較多,較為複雜,更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去管理、修復。

我們在這總結了以下幾種方法供大家借鑑。

  • 選用抗病耐重茬型品種

對於已經出現問題的蔬菜大棚來說,土壤性質在逐漸變差,需要選用高效優質的抗病品種,從栽培管理的根源做起。

  • 高溫悶棚

在上半年前茬採收完成清棚以後,7~8月份,氣溫達到35攝氏度以上時,可在大棚內撒施農家肥,然後翻耕、平整,用塑料薄膜覆蓋表土,密閉棚室半月以上,這時大棚內土溫可升高至50~60攝氏度,此種方法可殺死土壤及農家肥中的病原菌。或者大棚內灌水,水面高出地面,覆蓋薄膜,嚴格保持大棚的密閉性,使地表以下10釐米溫度達到70~80攝氏度,能夠有效抑制田間病蟲害。

無雨水淋洗、高溫、高蒸發量的溫室大棚如何改善土壤環境?

  • 嫁接育苗

蔬菜作物嫁接是選用和接穗有一定親緣關係的砧木,砧木要求是與接穗同科。蔬菜幼苗組織比較柔嫩,均有很強的分生能力,兩者保持緊密接觸後,其削麵細胞會分裂生長,使之能夠迅速癒合。蔬菜嫁接能夠增強作物的抗病性,以及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等。如西瓜容易感染枯萎病,而瓠瓜不容易感染;番茄易感染青枯病,茄子則不易。生產中常分別用瓠瓜、茄子做砧木,西瓜、番茄做接穗,從而達到預防西瓜枯萎病及番茄青枯病的目的。

  • 輪作、間作套種
無雨水淋洗、高溫、高蒸發量的溫室大棚如何改善土壤環境?

連作障礙的原因就是同一種或同科作物連續種植,導致土壤病原菌積累,土壤養分不均衡等狀況的發生。生產上可將對養分需求差異大的兩種作物實行輪作,如消耗磷鉀肥較多的根菜類作物和消耗氮素較多的葉菜類輪作,茄果類、豆類等深根性作物與蔥蒜類等淺根性作物輪作等。土壤鹽漬化嚴重的地塊可採用水旱輪作的方法將土壤中的高濃度的鹽分洗去,防止下茬作物根系脫水,抑制生長。

  • 加強耕作管理
無雨水淋洗、高溫、高蒸發量的溫室大棚如何改善土壤環境?

對土壤進行深翻,目前土壤耕翻一般都只在耕作層進行,導致植物根系積累的自毒物質還是大量充斥在耕作層,深翻可以將下層的土壤翻上來,對這些物質進行一定程度的稀釋,同時將其一部分深埋土中,失去傳染機會。

  • 生物有機肥的施用

作為一種新型肥料,生物有機肥在含有氮磷鉀、有機質的同時還包含一部分有益菌,這些菌種可以是針對某種特定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菌群,在充當外源微生物添加進土壤的時候,可以佔據病原菌的生存空間,形成競爭關係,從而減少病原菌的繁殖,減少作物土傳病害;另外還有解磷、解鉀菌,可釋放被土壤固結的磷、鉀等營養成分,菌肥含有的有機質可以為有益菌群提供營養物質,其繁殖也會抑制病原菌的生存空間,從而減少作物病害。

無雨水淋洗、高溫、高蒸發量的溫室大棚如何改善土壤環境?

良好的設施土壤環境帶來的才是安全、綠色的農產品,及時改善修復才能讓大家吃的安心、吃的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