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大便不成型,怎麼治療?

2809844671


大便經常不成型,很是令人尷尬,同時也不免為自己的健康擔心。

正常的大便,呈黃色軟便,沒有大量寄生蟲,沒有白細胞及黴菌等,且隱血檢測陰性;每天正常排便次數為1-3次,視食物量的多寡而有所區。正常大便易於排出,不會在便池上粘住,如果用大量水衝也是“難捨難分”,且臭味熏天的糞便,則視為不正常。

瞭解大便不成型原因,由因至果,逐一攻破

1、進食刺激性或不乾淨食物

俗話說“病從口入”,如果經常吃一些不乾淨的食物,就會導致大腸桿菌、沙門菌、志賀氏菌等細菌感染,嚴重影響腸道內正常菌群的分佈,繼而導致大便不成形,甚至拉稀。如今路邊攤小吃層出不窮,花樣也是千奇百怪,總有人抵制不住誘惑。偶爾解解饞可能並無大礙,但如果經常吃這些垃圾食物,則容易導致胃腸道受損,引發慢性炎症反應。

這種情況,如果要改善,則需要做到三餐規律、合理飲食;多吃蔬菜、水果、五穀雜糧等纖維豐富的食物,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此外還要避免辛辣刺激及油膩食物的攝入,緩解大便黏膩狀態。

總之一句話:關注嘴邁開腿,腸壽則人才能長壽。

2、結直腸炎發作

患有慢性結直腸炎的患者,腸道內會分泌大量粘液,食物內水分的重吸收也會出現障礙,兩者相交輝映下,則會導致腸道功能紊亂,影響大便成形。往往在排便之後不能酣暢淋漓,總覺得排不乾淨,便便黏在馬桶上也不容沖洗乾淨。這種情況,需要做腸鏡明確後,才能對症下藥。

明確是結直腸炎,該殺菌便殺菌,該調菌就調菌,飲食規律的情況下,症狀會逐步改善。

3、腸易激綜合徵

很多中青年大便不成型,經常腹瀉、腹痛,如果腸鏡檢查沒有問題,主要考慮是腸易激綜合徵引起,簡單點說,就是腸道太敏感,稍有不舒服(冷飲、辛辣食物等),便會引發較大反應。

腸易激綜合徵是由於腸內神經過敏、腸內肌肉紊亂和腸內壁炎症等導致的一種疾病,常常會改變一個人的排便習慣,如腹痛、腹瀉、腹脹。

這個疾病會隨著年紀增大,隨著心性的穩定而逐漸得到緩解,如果合併有腹痛等情況,則要解痙止痛對症治療。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