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馬謖成功在街亭堵住張郃,結局會怎樣?

亭殿閣


馬謖即使成功在街亭堵住張郃,那麼也改變不了第一次北伐失敗的結局,不過諸葛亮會有機會多遷走一些隴右的居民。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隴右,南安、天水、安定三郡響應,關中震動。因此很多人覺得諸葛亮這次北伐勢如破竹,如果不是丟失街亭,那麼必然可以取得更好的戰果。

不過實際上這只是劉備死後魏國認為蜀漢弱小,不可能北伐,所以準備不足。而且諸葛亮命趙雲、鄧芝率疑兵出斜谷道攻打郿縣,吸引了魏軍注意力,而自己則率軍出祁山,打了魏軍一個出其不意而已。並非是蜀軍的實力強於魏軍的結果。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在兵力上並不佔優勢

在史書上並沒有記載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出動了多少部隊,不過我們可以從相關資料推測一二。

在劉備剛剛奪取益州以後,孫權發兵荊州,想奪取荊州。劉備率軍五萬趕往荊州,和吳軍在湘水對峙。劉備所率的五萬大軍,應該是當時蜀軍可以機動的兵力。此後劉備雖然在漢中擊敗曹操,奪取了漢中。但是曹操遷走了漢中的居民,所以劉備的實力並沒有得到多少加強。此後蜀漢經歷了荊州之敗、夷陵之敗,損失慘重。

諸葛亮輔政後,經過幾年休養生息,蜀軍實力得到一定的恢復,但是應該比劉備時期還要弱小些。

而且此時李嚴鎮守永安,手下的部隊諸葛亮是沒法調動的。直到曹真伐蜀時,李嚴的兩萬大軍增援漢中,諸葛亮此後才逐步掌握了這支軍隊。所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所率的部隊最多也就是五萬左右。

而魏國雖然並未想到諸葛亮會北伐,在關中等地防禦薄弱。但是雍州和涼州胡人眾多,時有叛亂髮生,所以魏國在雍涼二州還是有相當數量的駐軍。此外長安是魏國在關中的主要支點,因此也有不少守軍。

而在諸葛亮北伐以後,魏明帝曹叡又親自率軍五萬增援關中,因此在總兵力上魏軍佔據明顯優勢。

而在戰鬥力上,蜀軍此時也不佔優勢

夷陵之戰蜀軍損失慘重,蜀軍精銳損失殆盡,很多將領也死在此戰中。諸葛亮輔政以後雖然勵精圖治,苦練兵馬,但是蜀軍的戰鬥力較魏軍來說,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在街亭之戰時,馬謖雖然犯了很大的錯誤,但是此時曹真統帥魏軍主力還在箕谷和趙雲作戰,曹叡坐鎮長安肯定也留下了相當數量的部隊,張郃所率的魏軍應該不多。馬謖僅僅面對魏軍偏師就一敗塗地,顯然蜀軍此時的戰鬥力還是遠不如魏軍。

而且此時隴右雖然有三郡已經歸順,但是隴西郡並未投降,雍州刺史郭淮也率領一支魏軍駐守上邽。諸葛亮派兵攻打隴西郡,卻被魏軍擊退,而郭淮則率軍也在列柳城擊敗高翔所統帥的蜀軍。

所以蜀軍此時的戰鬥力上並不佔優勢。

即使守住街亭,也只是暫時遲滯魏軍的攻擊

馬謖即使守住街亭,擊退的也不過是魏軍前鋒而已。而在曹真擊敗趙雲以後,魏軍的主力部隊就可以西進增援隴右。面對有絕對兵力優勢的魏軍,馬謖還能堅持多久是個問題。

此外魏軍能機動的部隊遠不止五萬,根據史料看,魏國起碼可以動員十萬大軍,有了絕對的兵力優勢,魏軍能選擇的方案很多:

除了走街亭外,魏軍還可以走張郃當初走過的陳倉狹道直取祁山,威脅蜀軍的後路。或者是北上安定,和涼州的魏軍匯合以後南下攻擊蜀軍。甚至可以分兵攻擊漢中,迫使諸葛亮回援。

在這種情況下,五萬蜀軍一面要平定隴右的魏軍,一面要多處設防防禦魏軍來援,是難以持久的。

所以第一次北伐能輕取三郡,不過是蜀軍突襲成功的結果,並非蜀軍真實實力的體現。一旦魏國增援部隊趕來,蜀軍難以繼續擴大戰果。不過如果馬謖守住街亭,那麼魏軍的增援部隊就不會來的這麼快,諸葛亮有更多的時間遷走天水和南安的居民,這次北伐的獲益會增加。


不沉的經遠


一樣會失敗的,諸葛亮不顧蜀魏巨大的實力差距,為了一己之私而強行北伐,更因為諸葛亮自己在軍事方面的無能,在佔據了突然襲擊,天水,南安,安定三郡不戰而降的有利條件下,卻舉動失宜,不知道下一步該幹什麼,在長達20多天的時間裡,再沒有任何進展,曹魏隴西郡太守遊楚,以區區一群類似城管的州郡兵和臨時徵招的壯丁,硬是把諸葛亮堵在城下20多天,岐山堡的高剛也頂住了諸葛亮的進攻,力保城池不丟,曹操的涼州刺史徐尊,雍州刺史郭淮也組織廣魏郡,金城郡的兵力向蜀軍反擊,魏明帝親自坐鎮長安指揮戰事,張郃率領的關東援軍也迅速的到達了關中地區,實際上此時諸葛亮已經是焦頭爛額,顧此失彼,充分說明了諸葛亮並不具備統攬全局的能力,不自量力的伐魏已經是戰略上的失誤,實戰中的戰術安排又是顧此失彼,而且諸葛亮還私心作祟,”違眾拔謖,統大眾在前,大為張郃所破”。

實際上,即使是馬謖守住了街亭,對於整個戰局來說,也是於事無補,雖然張郃的部隊比馬謖多了一倍,但是因為長途跋涉,實際到達戰場的兵力並不多,但是,曹魏的雍州刺史郭淮擊敗了蜀漢的高翔,佔領了列柳城,已經截斷了馬謖的後路,馬謖即使當時不被張郃擊敗,也最終會成為張郃,郭淮的甕中之鱉,同時,曹真也擊敗了趙雲,蜀漢軍隊在曹真,張郃,徐尊,郭淮四路反攻之下,已經是瀕臨土崩瓦解,已經沒有任何獲勝的希望,如果不是諸葛亮跑的快,蜀漢政權的這點家底子就算交待了。


狼的影子716


街亭守住了!諸葛亮聽到這個消息,立馬就笑醒了,出來趴你家窗戶!

言歸正傳,街亭如果守住了,這對當年的蜀國來說,那就天大的好消息,歷史真的要改寫了!且看蜀國的格局變成什麼樣子了!

首先,不說別的,諸葛了不用六出祁山了,這個肯定不會出現在歷史上了!馬謖在街亭繼續對抗張郃,繼續打防守戰,把魏國5萬兵馬,留在山溝溝裡,喝山泉水,吃土豆泥!沒事王平、馬謖和張郃三個人一起逗逗地主!

諸葛亮這邊呢,活捉了一個姜維,有這個強大的外援,在加上魏延這個老傢伙,把天水、安定、南安三郡應該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搞定!

趙雲呢,這邊壓力本身就比較小,沒事就帶著人馬,從斜谷道、陳倉道,原來漢高祖劉邦走的道路,走一走,嚇唬嚇唬魏國,給魏國造成一個危機四伏的局勢,牽制一下魏國主力!

此時呢,等諸葛亮完全佔領了天水、安定、南安三郡之後,諸葛亮北伐戰略的第一步就基本實現了!


切斷魏國與西涼的聯繫,建立天水、隴右到漢中這條大通道,實現物資供應一體化,蜀國以漢中為根據地的戰略就基本實現了!

第二步,就可以來完成,攫取西涼的戰略。

西涼本是扶風人馬騰的地盤,雖然此時馬超死了,但是還有一個人活著呢,這個人就是馬超從弟馬岱,他對西涼非常的熟悉,而且是一個能征善戰的武將,一個對地形比較熟悉的人,加上諸葛亮善於謀劃的軍事才能,攫取西涼的願望是可以實現的!

在加上,東漢政府對待西涼的態度一直是防範!害怕羌人叛亂,採取了很多的策略,但是基本國政是,在平羌事務上只用關東人擔任主將,而且也以內郡兵為主力,對待西涼的豪族和當地武裝一直是棄之不用!雖然在東漢末年國家政局動盪,不得不啟用部分羌人武裝,來鎮壓農民等起義,但是對待西涼豪族、羌人採取的策略依舊是壓制,因此西涼人對待洛陽政府,是沒有感情的!尤其是西涼豪族對洛陽政府是沒感情的,原因是西涼豪族在朝廷多次的官吏徵辟中,西涼豪族都被拒之門外!


但是從歷史根源上來講,西涼的豪族和羌人有著不間斷的貿易關係,西涼豪族和羌人一直是親密的合作伙伴關係,董卓部將郭汜、李傕就是典型代表,他們倆人手下的鐵騎大軍,大部分以胡人為主,就是證明!西涼豪族是一支強大、但無所依附的勢力!這將是諸葛亮爭取的重要對象!

諸葛亮代表的蜀漢政權,雖然是一個冒牌的漢政府,但是在西涼來講,卻是大漢的延續,曹丕代表的曹魏政權卻是一個偽政權,西涼人士對待漢政權的感情,自然要比對待魏政權更親近一些!關於自以為傲的“漢壽亭侯”,就是當時人們對漢政權的感情,它代表著正統,被朝廷所認可!

因此,如果街亭守住了,諸葛亮順利拿下西涼地區,和當地的豪族打成一片,那麼西涼鐵騎這支作戰勇猛的部隊,將成為蜀國重要的作戰力量!這對蜀國來講,那將是如虎添翼!

從上圖可知,此時的曹魏政權,所處的位置,就完全變了,蜀國就基本上完成了對曹魏的“C字型”包圍,蜀國的兵力限制將大大緩解,再加上天水、南安、安定以及蘭州以東地區,作為糧食的主產區,可以大大緩解蜀國的糧食危機!

到此時,魏、蜀、吳才是真正的三分天下,誰是真正的天下之主,真的是為未可知!

如果街亭真的守住了,不能再假設下去了,假設下去真的不知道天馬行空到何處了!

總之,如果街亭守住了,那麼會有一千萬個可能,但是歷史只有一種結果,至於什麼是對的,只有歷史知道!

以上是小人物的觀點,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小人物F


街亭根本守不住,馬謖不論怎麼做,是否當道紮營,諸葛亮只派給他五千人是萬萬不夠的,街亭戰場是一個寬達兩公里,長達十公里的乾枯河谷,馬謖平均每米正面只能分到2.5個人,他上山紮營,實比當道紮營牽制魏軍的時間更久。守街亭前,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己經失敗,否則,他不會將天水三郡百姓遷入漢中,馬謖守街亭的時間不足以保證諸葛亮臨時決定遷移的時間,只可能是在派馬謖守街亭之前。馬謖就不是小說裡的什麼先鋒,而是墊後,他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的替罪羊,諸葛亮派他守街亭,實是在害他。《魏略》更是記錄諸葛亮大軍就在馬謖身後十里紮營,等於說他本人就在街亭,說他聽說馬謖被圍,起兵救援時,行軍慢慢悠,坐看馬謖滅亡,最後還是丟了街亭。實際上當年劉備固守漢中不與曹操大軍交戰,就迫使曹操放棄奪回漢中,劉備己知從漢中出兵伐魏,只是諸葛亮的紙上談兵,後來司馬懿用了劉備同樣辦法,令諸葛亮的北伐夢都成了泡影,毛主席批評說:蜀漢始誤於《隆中對》。被文人、君王們吹捧的《隆中對》除了剽竊魯肅的三分天下論,其他全是錯的。


沉140769451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街亭之戰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候的關鍵性的戰役,也是決定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直接成敗的關鍵性因素,在街亭失守之後,諸葛亮不得不停止北伐,將部隊全部撤了回來,失去了之前獲得的一切戰果。

那麼為什麼街亭這麼重要呢?我們首先看一下街亭的關鍵性。

街亭的關鍵性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戰略目標並不是攻佔長安,而是攻佔隴右地區。對於當時的魏國和蜀國來說,魏國有500多萬人口,蜀國只有100萬不到,雙方的動員能力不在一個層次上。蜀國最多能夠動員10萬人參戰,而魏國可以動員50萬人,當然也不會50萬人都對付蜀國,其中20萬人用於對付東吳,10萬人在各地防守,尤其是北方,要防止遊牧民族的南下,能夠在長安地區對付蜀國的軍隊,應該不下20萬人。以10萬人對戰20萬人要短時間內獲勝而攻下長安是不切實際的。

所以諸葛亮選擇了先攻佔隴右地區,然後以隴右為基地進攻長安。

那麼如果能夠拿下隴右又將如何呢?

第一,隴右地區產糧,拿下隴右後,大軍的糧食補給就能夠到位,就不用後來北伐時候因為糧食不足供應不上而撤兵的尷尬了;

第二,隴右地區產馬,這樣蜀國就可以建立一支騎兵,後來在進入中原的時候騎兵在中原平原作戰,會大大增加蜀軍的戰力;

第三,從隴右進攻長安,都是大路,適合行軍和後勤補給,而漢中進攻長安基本都是小路,路途險阻,不適合大兵團作戰,糧草運輸也往往跟不上;

第四是拿下了隴右地區,蜀國就增加了不少人口,兵源也就增加了,進攻長安的時候可以發動更多的軍隊。

因此,諸葛亮選擇拿下隴右是切合實際的。

那麼我們看一下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情況。

他首先出動了趙雲和鄧芝帶領一支偏師佯裝成主力進攻陳倉。魏國上當,派大將軍曹真帶領魏軍主力在陳倉和趙雲對峙。

然後諸葛亮帶領主力兵馬走了祁山大道(這條道路非常平坦,適合大兵團作戰),直撲隴右地區,而隴右地區根本沒有做好準備,面對氣勢洶洶的諸葛亮大軍,很快就大部分失陷,大城只剩下了隴西城。

得知情況的魏國皇帝曹睿馬上坐鎮長安,從荊州調來了大將張郃和他的五萬精銳騎兵,以支援隴右。

此時的情況是,從長安到隴右有兩條道路一條是陳倉渭水道,諸葛亮在這裡和郭淮對峙。而當時來說,魏延和吳懿正率軍攻打隴西城,蜀軍已經隔斷了隴右和長安之間的聯繫,只要魏延和吳懿能夠圍困一段時間,隴西就會斷糧從而拿下隴西以至於整個隴右地區也只是時間問題。

對於張郃來說,他要快速馳援隴右就只能走另一條道路,隴山道。街亭就在隴山道上的必經之路上,守住了街亭就阻斷了魏軍支援隴右的路線,從而隴右就拿下來了。

守住街亭的情況發展分析

如果當時馬謖守住了街亭,那麼隴右就必然被蜀軍拿下了。

拿下隴右的蜀軍實力會增加許多,我們分析一下。

如果拿下隴右,那麼諸葛亮必然會集結蜀國全部的力量發動一次對長安的進攻,此時的魏國也必然會嚴陣以待。

就拿蜀國曆次北伐來說,出動軍隊最多的一次是在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出動了12.5萬人,拿下隴右之後,至少可以增加2萬多人的兵員,這樣蜀國進攻的力量,極限情況下能達到15萬人。同時,進攻長安有兩條大道,隴山道和陳倉渭水道,都適合大兵團作戰,並且隴右的糧食也充足,這樣的話也就不會有糧草運輸上的問題。

就魏國來說,50萬人的動員能力,20萬人對付東吳,10萬人駐紮在各地,在長安戰區能夠集中20萬人左右的兵力。

所以那將會是一場蜀軍15萬人對戰魏國20萬人的一場決戰。

蜀國這邊自然是諸葛亮為主帥,大將有趙雲、魏延、吳懿這些人。

魏國方面估計很可能是皇帝曹睿坐鎮,大將還有司馬懿、張郃、郭淮等人。

所以雙方旗鼓相當,在兵力上魏軍略佔優勢,士氣上則是蜀軍更為高昂。

所以接下來的情況還要看雙方的發揮了,大戰不可避免,結局就定於長安附近的決戰,勝率來說,雙方都差不多,看具體發揮了。


老威觀史


守住街亭,諸葛亮北伐便成功了一半。

蜀國是一譚“死水”,拯救蜀國的唯一方法,便是為蜀國注入新鮮的血液。

首先要強調一點,蜀漢與曹魏國力差距巨大,諸葛亮北伐的目的並不是一口氣消滅勢大力強的曹魏,那樣無疑是天方夜譚。如果諸葛亮有次雄心,他也不會在佔領隴右三郡之後,便早早地將三郡百姓遷入漢中,很顯然,他就是想撈一把。

諸葛亮地計劃是吞併隴右,徹底切斷漢中與關中地聯繫,進而圖謀雍州、涼州,開疆擴土。

如此便是在擴大增強蜀國實力的同時,一步一步的削弱魏國對周邊領土的控制。

最為有利地一點便是,拿下隴右之後,蜀國便有了圖取關中地基地。

這裡可是好處多多啊,屆時諸葛亮北伐便不需要再搞什麼木牛流馬這樣迫於崎嶇山路地運糧方式,費時費力,貽誤戰機。

而且這個地方和羌人離得很近,當年曹魏可沒少帶著羌人一起進攻蜀漢,所以佔據了這個地方就意味著可以切斷曹魏與羌人的少數民族的聯繫,免除後顧之憂。

當然,還有一點最為關鍵,這個地方離河西走廊非常近,而河西走廊產戰馬,西涼鐵騎可不是浪得虛名。

總之,拿下隴右之後,蜀漢就舒服了,可以實現與曹魏真正意義上的對峙。

換句話說,其實第一次北伐並不能算是真正意義地舉國伐魏,其就是想開路,開一條出漢中地坦途大道,進而佔據主動權。這其實有點像劉邦當年地暗度陳倉,還定三秦。

益州是個好地方,天然封閉,易守難攻,給了蜀國天然地防守優勢。但同時也是壞地方,其天然封閉地地形阻礙了蜀國擴張地道路,想要有所發展,那就得拼一條出去地路來,否則僅僅憑藉益州這一州之地,如何爭霸天下,逐鹿中原,被滅只是時間問題。

所以,諸葛亮此次是戰略目標很明顯,那就是拿下隴右。其親率數萬大軍進攻隴右。此番北伐,事出突然,魏國事先準備不足,被諸葛亮打了個措手不及。頓時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陷落,包括麒麟兒姜維在內地諸多守將投降諸葛亮,主管隴右軍事地雍州刺史郭淮不得不退往上邽固守待援。

自此,隴右五郡(隴西、南安、天水、廣魏和安定)有三郡投降了諸葛亮,僅有廣魏郡和隴西郡拒不投降。隴西郡太守遊楚堅決抵抗。曹魏整個朝廷“朝野恐懼”,向隴西太守遊楚下達“死守隴西”的軍事命令。

遊楚打好了棺材,準備率領全城將士與諸葛亮決一死戰。

然而諸葛亮卻並不想硬攻隴西,諸葛亮計劃截斷隴道,隴道一斷,魏軍的援兵便無法支援隴西,一個月後得不到魏軍支援的隴西必然會發生內亂,屆時隴西將不攻自破。

諸葛亮命令馬謖守衛街亭,自己則率軍進攻祁山。

倘若馬謖能守住街亭一個月,諸葛亮率領主力大軍,完全有能力吞下隴西、祁山,以及涼州的大部分地區。

而隴西被攻下之後,諸葛亮將在隴西、隴右地區建築防禦攻勢,派兵佈防,並且在隴西外圍設置陷阱。之後,諸葛亮將主動放棄街亭,讓魏軍打通支援隴西的隴道,一旦魏軍進入隴西必然會掉入諸葛亮事先佈置好的陷阱,魏國數萬大軍將有去無回。

殲滅支援隴西的魏軍之後,諸葛亮一定會趁熱打鐵謀取西涼,西涼鐵騎威震天下,一旦蜀國得到西江,蜀軍的實力將會得到大幅度提升。

換言之,只要馬謖守住街亭一個月,諸葛亮的北伐大計,便成功了一半。

所以當初諸葛亮給馬謖地任務是堅守,街亭這個地方雖然不是什麼易守難攻地險要之地,但是其地形頗為狹窄,不利於大隊人馬地展開。蜀軍雖然兵力處於劣勢,但是憑藉地形是有機會將張郃拖住地,不過馬謖這個人有點飄,非要上山以求險戰。

其實他完全是搞錯了戰略意圖,此戰需要地是穩,贏不贏無所謂,拖住就行。就算被壓得抬不起頭,只要拖住了,那你馬謖就是大功一件。所以馬謖其實老老實實據道而守就行,非要好大喜功,最終釀成大錯。

但話說回來,即便馬謖守住了街亭、諸葛亮得到了隴右,蜀國也依舊無法和魏國正面抗衡。

蜀國的國力、軍力與魏國相比差距甚大。蜀國就像國足,魏國就像“阿根廷”,雙方實力差距擺在那裡,即便國足蒙進了一個球,也改變不了整體局勢的走向,所以街亭之戰並不能直接影響魏強蜀弱的固定局面,諸葛亮也不可能一口氣吞併曹魏。

其最多隻是像劉邦當年一樣,有了主動出擊地機會。屆時蜀漢只需要休養生息,靜觀其變。只要曹魏內部出現問題,即所謂的“天下有變”,便可揮軍直指中原。當年劉邦也是如此,如若不是項羽在齊地平亂,他又哪兒來的機會揮軍東進,一路高歌猛進,那些彭城呢?


白話歷史君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對馬謖說:你守住了街亭,就是北伐第一功。(功勞在先鋒官之上)

毛主席對街亭的評價:亮宜自臨陣(諸葛亮應該親自前往)。

從上面的圖上可以看出,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很快就佔領了關外的一大半領土。

兩位偉人的評價,足以證明了街亭的重要性——戰略咽喉。這個地方而且不是守不住——諸葛量已經給了馬謖指示:守!

這是失去荊州之後,諸葛量離克復中原,興復漢室最近的一次,勝利理離他只有1釐米的距離,但是就是即將觸碰到的一剎那,他失敗了。可是歷史沒有如果,曹魏不會再給諸葛量再來一次機會。

隆中對的策略是:佔領荊州和東西兩川;等待天下有變,則中路荊州一上將北伐;劉備帥領蜀中大軍出祁山,而且諸葛量安排了第三路兵馬——上庸,劉封孟達的上庸距離宛城(今天南陽)距離最近。就好比鬥地主,蜀漢手裡握了三個炸,其中一個還是王炸——九省通衢的荊州;北能幹掉曹操,南能控制孫吳。此外就是西川幾乎沒經歷什麼戰亂,就投降了。蜀漢集團可以說冰槍馬壯。故事的發展大家都知道了,關羽大意失荊州——相當於丟掉了湖南湖北兩大塊地方;劉備夷陵戰敗,蜀漢危在旦夕;但是諸葛亮都一一化解了。通過數十年的繁衍發展,諸葛量終於有了北伐的資本——最後的資本。

這也決定了諸葛亮不能輸,至少時無功而返。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攻擊還算順利,出其不意的攻佔了秦州、陳倉等重點城市;把這些城市與蜀漢連接起來,就能發揮巨大的戰略作用。即使不出戰,也能逼迫魏國屯兵防範這幾座城池。將會對魏國產生巨大的戰略消耗。

我們做一次大膽的假設:馬謖成功在街亭堵住了張郃。

1、最直接的就是糧道沒有斷,蜀漢的軍需、兵力可以遠遠不斷的輸送到魏國的地盤上。把佔領的幾個州迅速武裝到牙齒,成為克復中原幹掉曹魏的前線陣地。而曹魏為了防範將不得不增加兵力,從中原腹地運送糧草兵力過來,形成巨大的消耗。

2、戰略飛地,這幾個州都在西面,佔據著重要關隘,直接威脅長安的安全。曹魏正面攻打,時肯定大不了的。不然早就打了。這塊戰略飛地,進可攻,退可守,前提條件是與蜀漢不能斷絕聯繫通道。

3、這個地方和羌人離得很近,佔據了這個地方不但能切斷曹魏與羌人的少數民族的聯繫,曹魏經常鼓動羌人一起進攻蜀漢。更為關鍵點額是這個地方離河西走廊非常近——河西走廊產戰馬。


這麼說,守住了街亭。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成功了,克復中原僅僅是一個時間問題。而且在滾雪球的效果下,會越來越快。

可是,歷史沒有如果。


嘟嘟讀讀


首先歷史沒有如果。但,如果馬謖真的守住了街亭,諸葛亮雖然未必真的能夠北伐成功,恢復漢室,但至少可以讓蜀國的地盤擴大,不至於被別人關在蜀中出不來,成為待摘的羔羊。



諸葛亮北伐,雖然打的是恢復漢室,北進中原的旗幟,但他第一次北伐的目的卻是佔領甘肅等西北地區。

諸葛亮未出茅廬的時候,曾經幫劉備制定三分天下的戰略的時候,是以荊州與益州為根據地,進而北伐中原。可在關羽死後,荊州已失,僅僅只有一州之地的蜀國,要想撼動強大的曹魏,只能學習螞蟻搬家,一點點的蠶食曹魏的力量。諸葛亮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佔據隴右,就成為了蜀國發展所不得不做的事了。

諸葛亮在北伐前夕,深入南方蠻夷之地,對地方土司、酋長等反覆作戰,目的就是為了穩固蜀國的後方,便於自己安心北伐。

街亭座落在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稱東45公里的隆成鎮,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具有得失隴右安危關中的戰略地位。

蜀漢建興六年,諸葛亮為了實現“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大業,親率大軍北伐魏國,攻打祁山,接連攻克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為預防魏國派兵增援,諸葛亮命令馬謖與王平帶兵守街亭,諸葛亮帶領主力繼續進攻其他郡縣擴大戰果,趙雲率軍出箕谷作為疑兵,四處出擊。



有些人認為街亭是兩山夾一谷,地理位置是很重要,但卻絕不好守,無論是駐軍山上,還是駐軍在谷中,都可能被敵人攻破。

馬謖之所以失敗不是因為他指揮錯誤,是因為兵力不夠。 這點說的很有道理,但卻不能成為馬謖無能的藉口,馬謖不是因為戰敗而丟的街亭,是因為逃跑而丟的街亭。

張郃大軍圍山後,本以為會和馬謖有場大戰,卻不曾想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馬謖竟然會選擇逃跑。

自古以來,守城在於地勢,要懂得借勢,馬謖到達街亭之後,不僅沒有想辦法彌補街亭在守勢上的不足之處,相反還把自己的大軍駐紮在沒有水源的山上,自己把自己置於死地,確實是無能。

如果馬謖真的能按照諸葛亮的行軍佈陣之法步兵擺陣,雖然未必能夠成功阻止張郃增援,但卻絕對可以給諸葛亮爭取到平定隴右數郡的時間。也就是說,其實馬謖只要能夠遲滯張郃的援軍,他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



如果馬謖能夠成功守住街亭,那麼就等於關閉了隴右的門戶,進可攻,退可守,隴右數郡也皆將成為諸葛亮的囊中之物。以諸葛亮的才智,在隴右發展幾年,出街亭,北伐中原戰勝魏國也未可知。

可街亭丟失,隴右數郡無險可守,諸葛亮縱使得到了,也不得不放棄,狼狽逃回蜀中,等待下次戰機的到來。


東方有風


諸葛亮本來也沒指望馬謖能夠真的守住街亭,他給馬謖的軍令是守住街亭十天,這是因為他做了一件事之後需要擦屁股,當時的諸葛亮剛剛攻下天水,他需要毀掉天水城,徹底破壞掉魏軍這個攻蜀的前沿基地。

夷陵之戰敗光了蜀漢的所有家底,魏國在公元226年時候單單國內生產總值就大約是蜀漢的16倍左右,而各種物資庫存更是取得了碾壓式的優勢(這一點從諸葛亮動不動就缺糧可以看出來)。這時候曹魏便開始著手滅蜀計劃,而曹真跟司馬懿則分別被委任為大都督跟副都督,共同負責滅蜀大計。

司馬懿認為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他在著手滅蜀的時候首先是想要在攻蜀前線建立城堡設立糧倉,而諸葛亮則是以破壞魏軍前線堡壘為目的進行北伐。司馬懿每在前線建立一個城堡,諸葛亮就會發兵去攻打這些城堡,然後破壞掉這個城堡後立馬就撤退了,這樣的話,曹魏就無法在前線集結足夠多的兵力對蜀漢形成威脅。所以呢,不要去糾結為何蜀漢實力明明遠不如曹魏還屢屢發兵犯境,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諸葛亮連花費30兩的事都得親自過問,這足以說明蜀漢的國庫透支得多厲害了。

因此,即便馬謖能夠守住街亭,那也不過是給諸葛亮拆毀天水城贏得時間。當然,除了無法達成破壞天水城的目的之外,馬謖守街亭總共損失了2000多人的部隊,這對於蜀漢來說也是個大損失(蜀漢總兵力也不過6.4萬)。


優己


諸葛亮六出岐山,姜維九度伐魏,總的來說只有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最成功,因為第一次居然讓曹睿御駕親征打算跟諸葛亮決戰,由此可見曹睿也知道了長安如果丟了,魏雖不能亡,但是卻有亡國之患,如果諸葛亮得長安,就可以效仿董卓據雍涼,守潼關。

第一次北伐諸葛亮已經打到長安了,如果馬謖守得住街亭,或許為諸葛亮多爭取一點時間,我相信諸葛亮不一定會失敗。

第一次北伐魏國並沒有正確對待,所以讓諸葛亮有機可乘,之後的魏國從大將軍曹真,驃騎將軍司馬懿對蜀漢的進攻都是採取的防禦戰略,國力懸殊蜀漢耗不過魏國,個人認為蜀漢的戰鬥力強於魏國,但是魏國地大物博,蜀漢耗不起。

諸葛亮過後的費禕蔣琬對魏國都是採取的防禦戰略,魏國經歷高平陵之變,淮南三叛,公孫源的遼東之亂。其實這些都在給蜀漢和吳國機會,但是沒有人把握住,之後的姜維九度伐魏,雖有小勝,但無大功,是因為魏國已經穩定,司馬昭掌權,鄧艾,鍾會,陳泰等人已經崛起,蜀漢沒有任何機會。

所以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可以震動整個魏國,足見第一次北伐的威力所在,馬謖如果守住了街亭,諸葛亮是輸是贏真的還是個未知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