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歐洲為什麼不成立一個聯邦制國家統一歐洲?

難得糊塗DAvid


首先英國就不幹,其他國家語言文化差異大,也不容易撮合。

英國是歐洲國家嗎?英國肯定是歐洲國家。但是,英國又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歐洲國家。有人說:英國作為歐洲國家,僅僅存在於地理概念上。在其他層面,英國人對歐洲的認可度並不是很高。

即使是在地理概念上,英國也與傳統的歐洲國家有所不同,因為英國是歐洲最大的島國。歐洲的強國,無論是俄羅斯,法國,還是德國、意大利,都有濃烈的大陸情結。英國作為島國,西面是浩瀚的大西洋,英國的海洋情結更濃。這一點與同為大型島國的日本有差異,日本是一個擁有強烈大陸情結的島國。

日本列島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地震多發。遠古以來就有個傳說:海洋早晚會吞噬日本島的一切。為了“天照大神”子孫們的安全,必須向大陸進發。危機意識強烈的日本在這一千多年來的各種折騰,無非就是想佔據大陸,“逃離”日本列島。

英國則沒有這個擔心,英國人不需要“逃離”大不列顛島。基於此,英國人的大陸情結,主要是防止歐洲大陸出現能威脅到英國利益的國家。如果說有哪個歐洲國家最希望歐洲這樣“四分五裂”下去,最有可能的就是英國。

英國是個面積並不算很大的島國,大不列顛島面積20.9萬平方公里,外加面積1.4萬平方公里的北愛爾蘭,以及其他小島。這也就意味著英國國內的資源有限,嚴重依賴海外資源。再看看法國,僅歐洲本土面積就有55萬平方公里,物產豐富。而且,法國實力強大,有足夠的能力在歐洲大陸上進行擴張,發展資源不成問題。如果讓法國坐大,不說統一全歐洲,就是統一西歐,那也是英國的噩夢。

公元1337年至公元1453年,英國與法國爆發了著名的百年戰爭,前後打了一百多年。戰爭的起因,表面上是因為英國企圖奪回法國佔領的阿基坦(法國西南部)、佛蘭德斯(法國東北)。而究其實質,是英法兩國為了爭奪歐陸的控制權。只不過,百年戰爭的勝利者是法國,英國勢力被驅逐出歐陸。而正為這場戰爭的慘敗,更讓英國意識到一點:歐洲必須四分五裂,才不至於威脅到英國的存在。另外,英國在歐陸的失敗,也促進了英國轉移戰略視線,盯上了北美。

有人可能會說:英國在北美洲東部建立了十三塊殖民地,這裡不是北美大陸嗎?這不一樣,北美大陸當時沒有強大的國家,不存在威脅到英國在北美洲的統治一說。即使是同來北美的法國、荷蘭,綜合實力也不比英國強多少。

英國控制北美洲東部,獲得了大量的資源,英國更有底氣破壞歐陸的整合。十六世紀初(1501年-1600年),英國國王亨利八世的大臣沃爾西斯,向國王提出一個建議。這個建議是:我們要幫助歐陸競爭中的弱者對抗強者,而不必在乎弱者和強者是誰。沃爾西斯的意思很明確:讓歐陸各國的實力保持均勢,誰也吃不掉誰。只有這樣,英國才能在歐陸群雄中有利可圖。

當然,英國的歐陸戰略其實還是被動防禦性質的。如果英國能吞併歐洲,豈不是更好?亨利八世就還抱有吞掉歐陸的幻想,對沃爾西斯的建議並沒有完全採納。英國始終沒有能力拿下歐洲,這時,沃爾西斯的戰略對英國來說就非常重要了。

碎片化的歐洲,始終是英國歐陸戰略的核心之一。法國梟雄拿破崙想統一歐洲,這引發了英國的巨大生存恐慌。從公元1793年,至1815年6月的滑鐵盧之戰,共出現了七次反對法國的同盟(含滑鐵盧之戰),每次都有英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主線都是德國企圖統一歐洲。法國淪為次要角色,已不足以威脅到英國的歐陸戰略,所以英國與法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聯手,共同遏制德國。

英國對於二戰後的蘇聯,那就不更用說了,恨不得將蘇聯大卸十八塊。這很好理解,蘇聯統一歐洲的可能性,遠大於拿破崙時期的法國、希特勒時期的德國。蘇聯的鐵甲洪流,英國人每每提及,都莫名恐懼。冷戰時不用說了,蘇聯結束後,實力遠不如蘇聯時期的俄羅斯,英國都依然懼怕。美國圍堵俄羅斯,德國、法國都是有不同看法的。唯獨英國,是美國(對俄羅斯)打壓最堅定的支持者。二十多年來,要說俄羅斯與哪個歐洲主要國家(不包括幾個投靠美國的東歐小國)關係最差,可能就是英國了。在歷史上,俄羅斯(沙俄、蘇聯)並沒有嚴重傷害過英國,搞過大殺戮。英國之所以置俄羅斯於死地而後快,主要就是防止俄羅斯控制歐陸。

圖-歐盟國家,英國很快就會退群

對於歐洲,英國是沒有什麼歸屬感的,以利用為主。比如英國加入歐盟,卻拒絕廢除英鎊,除了大英帝國殘存的驕傲,主要還是擔心被歐洲“同化”。在反對歐洲一體化上,英國與美國的利益是基本一致的。英國始終把歐洲當成外人,1948年,英國首相丘吉爾曾提出“三環論”。所謂三環,內環是指英國本土,以及英聯邦,以及英國能控制到的一切。中環是包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在內的英語國家。外環才是歐洲(依次為西歐、東歐)。

圖-英格蘭球迷

從英國的利益角度講,英國最能放開“玩”的,首先是外環的歐洲,能控制歐洲最好。實在不行,那就放棄外環,固守中環,死保內環。英國對於歐洲的態度,與清朝有一定相似之處。清朝對於入關的態度是能進去最好,實在不行,退回關外。所以,清朝嚴禁漢人進入東北,就是給清朝留下最後一塊立足之地。


地圖帝


這問題問的,現在的歐洲不是已經統一的七七八八了嗎?


如果沒有貞德,或許英法百年戰爭最後英國會一統歐洲。

如果沒有滑鐵盧,或許拿破崙早就把歐洲統一了。

如果英國堅持綏靖,或許希特勒也能完成拿破崙美完成的偉業。

但歷史沒有如果,歐洲似乎很難統一,但事實也不見得,比如二戰後成立的歐盟,不正用另一種方式,完成祖先們未完成的事業。

1951年,以法國、西德、意大利為代表的6國簽署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

1952年,歐洲煤鋼共同體正式成立。  

1958年,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正式組建。  

1965年,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合併,統稱“歐洲共同體”。  

1973年,英國、丹麥和愛爾蘭加入歐共體。  

1981年,希臘加入歐共體。  

1986年,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歐共體。  

1993年,歐共體正式易名為歐洲聯盟。  

1995年,奧地利、瑞典和芬蘭加入歐盟。  

2002年,歐盟邀請馬耳他、塞浦路斯、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十個國家加入歐盟。  

2004年,歐盟25國首腦在意大利首都羅馬簽署了《歐盟憲法條約》。這是歐盟的首部憲法條約,旨在保證歐盟的有效運作以及歐洲一體化進程的順利發展。  

雖然2016年發生了英國脫歐時間,但自從一戰開始,英國似乎和美國走的更近一些,不僅眉來眼去,利益方面更是穿一條路子,【英美,英美】,而歐洲的統一勢必會影響美國的地位,這一點從歐元出現後就很容易發現。

法國和德國為代表的這些國家,通過一些列事件,也逐漸反應過來了,對英國的態度其實也是愛加入不加入了。其實自古以來英國和歐洲大陸的這群國家就有些格格不入,英美以新教為主,歐洲大陸則以天主教為主,法律體系上也分為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

或許英國更願意跟在美國後頭,去經營自己的英聯邦那一灘,而對歐盟也是可加入,可不加入的態度。【至少從公投結果上來看,民意是這樣】

我們再來看下聯邦制國家的定義:幾個國家聯合成一個主體,擁有最高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擁有統一的憲法和法律。聯邦行使國家的外交、軍事、財政等主要權力。

現如今的歐盟財權已經基本統一,軍事外交以及憲法法律方面也在不斷嘗試,但在現如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很多事情都會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影響,目的雖然已經明確,但道路似乎註定是曲折的。

【歷史長河,溯流而上,怎麼能沒有船伕】


船伕聊歷史


今天歐洲作為一個地理概念是明確的:與美洲以大西洋為界,與非洲以地中海為界,與亞洲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高加索山脈等地理屏障為界。然而歷史上的歐洲並不是一個明確的概念,其邊界外延是經歷了一番變化的:歐洲是歐羅巴洲的簡稱,而“歐羅巴”一詞來自於古希臘神話中的一位人物。最初歐羅巴指的是希臘本土,後來才把愛琴海諸島包括進來。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時期歐洲的範圍一度向東延伸包括瞭如今被歸入亞洲的小亞細亞等地。顯然這時的歐洲與其說是一種地理概念,不如說是一種文化概念——指的是接受希臘文化的地區。公元2世紀托勒密將頓河作為歐洲和亞洲的分界線,這一觀念一直維持到17世紀。隨著俄國的彼得大帝一方面在國力致力於西化改革,一方面積極對外擴張。俄國的西化改革使其與西歐各國的心理認同相對增加,而隨著俄國疆域的向西擴張就使其與歐洲中心的地理距離也日益縮短,最終俄國成為了歐洲均勢格局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歐洲的地理外延也隨著俄國的崛起由頓河推進到今天的烏拉爾山脈。

事實上在地理上分隔歐洲和亞洲的烏拉爾山脈儘管蜿蜒長達2000公里,然而其最高點海拔也不過1895米,這一高度甚至還低於我國五嶽中的華山和恆山,我們不妨試想在數千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華山、恆山就不是諸侯國之間的天然分界線,換句話說即使華山這樣的天險在數千年前就能克服,顯然烏拉爾山脈並不是什麼不可逾越的地理屏障。事實上烏拉爾山脈在歷史上既沒阻擋蒙古人西征的鐵蹄,也沒成為俄羅斯自西向東征服西伯利亞的障礙。同樣從海上將歐洲與亞洲分隔開來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也不是不可逾越的天塹:今天位於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在古希臘時代就和歐洲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著名的特洛伊戰爭就爆發於此。海峽沒能阻止希臘人跨海遠征特洛伊,沒能阻止後來的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同樣也沒能阻止奧斯曼帝國攻陷拜占庭。正因為缺乏天然的地緣屏障,所以從烏拉爾山脈西麓一直延伸到多瑙河的東歐平原自古以來就是匈奴人、保加爾人、蒙古人等遊牧民族入侵歐洲的天然地緣通道。在相當漫長的古代歷史上這一地區與濱臨地中海的南歐地區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文明特質,而作為歐洲文明源頭的古希臘古羅馬文明恰恰就發源於地中海。事實上羅馬帝國是一個典型的地中海帝國——即使在其鼎盛時期的版圖最北只延伸到萊茵河-多瑙河-喀爾巴阡山一帶,至於今天的俄羅斯、烏克蘭、德國等廣大東歐、中歐地區在當時甚至根本不被視為歐洲的一部分。事實上當時這一併不被視為歐洲的地區可不小——這一地區佔據瞭如今歐洲面積的一半左右。當時的歐洲實際上就以萊茵河-多瑙河-喀爾巴阡山為界形成了拉丁文明與日耳曼、斯拉夫等不同族系的分野。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洲大陸的西部被阿爾卑斯山、比利牛斯山、喀爾巴阡山、多瑙河、萊茵河等天然的地理屏障分割成支離破碎的小塊,而在歐洲大陸的西北方向還分佈著三個大島——不列顛島、愛爾蘭島和冰島以及一系列小島。這些地理屏障將歐洲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各自獨立的地緣板塊,由於缺乏一個足夠強勢的核心板塊,所以無論是法國或是德國單純依靠自身體量要想壓制整個歐洲其實是無比艱難的。也許有人會說:中國在自然地理上也有高山大川的阻隔,那麼為什麼就能形成大一統帝國呢?這裡需要注意的問題是:現代意義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有著960萬平方公里陸地國土的遼闊大國,在其境內的確存在著諸多高山大川,然而在中華文明最初發源誕生的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有著適宜農耕的大面積衝擊平原的;相比之下歐洲只有支離破碎在板塊,缺乏大面積的適宜定居農業的沖積平原,所以往往形成城邦割據的狀態。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生存環境塑造了中國人和歐洲人不同的思維模式:中國很早就形成了獨特的大一統思想意識,儘管中國作為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帝國是由秦始皇嬴政所締造的,然而其實大一統思想早已有之——戰國七雄連年征戰、諸子百家縱橫爭辯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實現天下定於一的目的。然而這種思維意識形態卻是歐洲人所不具備的,即使是在形式上締造了一個大一統帝國的羅馬帝國同樣欠缺這種思維意識,事實上羅馬帝國和中華秦帝國有一個顯著的不同:秦帝國具有明確的混一天下的奮鬥目標,正是基於這一目標才使秦始皇嬴政得以奮六世之餘烈;相比之下羅馬帝國的擴張是沒明確目標的——羅馬的歷代統治者總是小心翼翼地嘗試帝國是否還有繼續擴張的實力。

公元9年羅馬帝國的擴張遭到了一次嚴重的挫敗,也正是這一事件深刻影響了歐洲日後的歷史進程:公元前12年羅馬帝國的奧古斯都發動了對日耳曼人的征服戰爭,隨後羅馬在自己佔領的日耳曼地區建立了日耳曼尼亞行省。如果羅馬的這次征服戰爭取得成功的話,那麼羅馬帝國的疆域將可能從地中海地區擴張到今天的德國,甚至可能進一步向東延伸到東歐地區,那麼日耳曼、斯拉夫等族系就可能被納入到羅馬帝國的統治之下,歐洲就有可能被整合為一個整體。到了公元6年前後如今位於易北河以西的德國領土已悉數被羅馬佔領,大受鼓舞的奧古斯都決定乘勝追擊,於是羅馬軍團兵分兩路:兩支精兵分別從萊茵河上游和多瑙河出發向波西米亞(今捷克)挺近。公元9年9月本來臣服於羅馬的日耳曼僱傭兵首領阿米尼烏斯暗中與其他日耳曼部落聯絡並設計將羅馬指揮官瓦魯斯誘入條頓堡森林,最終將瓦魯斯所率的3個全團全殲。這場戰爭徹底打破羅馬一統歐洲的勢頭,羅馬的疆域最終被限定於地中海地區,而如今的中歐、北歐、東歐等地均不在羅馬的統治範圍之內。

由於華夏民族早就孕育出作為全民共識的大一統思想,所以秦始皇嬴政可以較為順利地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廢分封行郡縣並統一帝國的文字、貨幣、度量衡,實現了”車同軌、書同文“,從此以後中華大地各地區之間就形成了緊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種聯繫。這種統一體系是如此強大,以致於即使是異族入主中原也必須接納這一體系。相比之下歐洲由於缺乏這樣高度統一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繫,這意味著歐洲的大一統帝國必須具備足以壓制各地的絕對軍事優勢,否則一旦當帝國中樞處於衰敗狀態時各地就會出現群雄並起的現象。羅馬帝國在其鼎盛時期得以維持一個形式上的大一統帝國,然而隨著羅馬帝國在蠻族入侵的浪潮下覆滅之後歐洲就進入到了封建采邑制度盛行的中世紀。相比之下中國也曾經歷過與羅馬的蠻族入侵類似的五胡亂華,然而在經歷五胡亂華以及之後南北朝的長期混戰之後根深蒂固的大一統思維仍使中國人得以締造大一統的隋唐帝國。正如中國人的大一統思想一旦形成就對中國歷史的塑造產生了深遠影響一樣的是:歐洲的分裂狀態一經形成就具有強大的慣性,因為始終有力量會試圖維持歐洲的均勢而不希望一個統一的歐洲出現:在中世紀羅馬天主教會為避免有強大的世俗政權崛起威脅神權統治往往聯合歐洲各國打壓勢力強大的世俗霸主;到了近代教會勢力式微後正處於國力巔峰狀態的大英帝國確定了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對歐洲大陸英國嚴防死守可能出現一個足以統一歐洲大陸的國家出現,以免威脅自己的霸權,為此不惜聯合歐洲各國同拿破崙和希特勒交鋒;二戰後英國輝煌不再,世界陷入冷戰格局,歐洲分裂成為分別由美國和蘇聯控制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和東方社會主義陣營,總之誰也不願看到一個統一的歐洲出現。

1833年歐洲歷史學家馮·蘭克在其所著的《論列強》一文中提出了“均勢”概念。歐洲均勢這一概念簡單總結起來就是:列強基於“國家理由”必然因爭權奪勢而發生衝突。在此過程中單個實力較弱的國家將傾向於結成聯盟以抗衡意圖稱霸全歐洲的強國。技術因素的變化會導致霸權覬覦者的新陳代謝,但只要一國出現獨霸全歐洲的傾向就會使均勢自然生成。英國獨特的島國地緣格局使其在軍事上處於一種難攻易守的狀態,這也造就了千百年來英國獨樹一幟的格局。英國面對戰火紛飛的歐洲大陸進可涉足其中,退可置身事外。這種獨特的地緣格局使英國可以在歐洲大陸諸國激烈廝殺之際置身事外坐觀成敗,直到形勢明朗化再選擇加入即將勝利的一方以摘取勝利果實。英國在歐洲大陸儘可能置身事外的同時開始積極致力於海外殖民擴張。以海洋經濟和海軍作為立國之本的英國其實根本沒跨海作戰一統歐洲大陸的力量,即使戰勝其他歐洲國家也沒能力領導整個歐洲大陸。既然英國自己沒有實力成為歐洲霸主,那麼就得阻止其他歐洲國家的爭霸意圖。如果某個歐洲國家統一歐洲大陸,那麼英國將會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脅:統一的歐洲強權會對英國的海外貿易構成巨大的戰略威脅,而這對英國這種海權型國家幾乎就是滅頂之災,況且統一的歐洲強權也會對英國本土的安全構成威脅。如果說英國是流離於歐洲體系邊緣的側翼國家,那麼位於歐洲東部的俄國同樣是這一體系中至關重要的側翼大國:長期以來同時向東、西兩個方向發展的俄國在歐洲事務中總是若即若離,但俄國絕不能容忍西歐勢力的過度東擴,因為這將威脅到俄國在該地區的傳統戰略空間。拿破崙和希特勒曾嘗試以戰爭手段統一歐洲,然而這種方式被證明勢必遭到致力於維護歐洲均勢的各國的普遍抵抗,最終拿破崙和希特勒的武力統一計劃都已失敗告終。

儘管目前一般將全世界的人種分為黃、白、黑、棕四種,然而由於歷史上的人口遷徙和種族融合就衍生出若干介於四大人種之間的過渡人種。比如美洲的印第安人種通常和東亞人種一樣被列為黃色人種,不過印第安人的膚色較東亞人種更濃重且具偏紅色調,其血型特徵也與東亞人種不同,所以同為黃色人種的印第安人與東亞中、日、韓等國的人仍存在明顯不同的體貌特徵。東非黑人和西非黑人長得也不一樣:西非黑人身材高大魁梧,肌肉密度大,四肢極為修長,爆發力好,彈跳力極佳,在短跑、籃球、橄欖球的領域都非常具有優勢;相比之下東非黑人東非黑人就顯得瘦弱一些,但東非黑人的耐力更好,在馬拉松和長跑運動上就佔有優勢。事實上東非的埃塞俄比亞人的膚色就沒西非人那麼黑,更像是介於黑人與白人之間的過渡性人種。同樣歐洲儘管主要以白色人種為主,但實際上白人內部也並不是都長一個模樣: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南歐國家的人在膚色、眼色上都比北歐人相對更深,頭髮也多為黑色,這和金髮碧眼的北歐日耳曼人種顯然是存在差異性的。歐洲的種族結構是複雜的,歐洲的語言體系同樣是複雜的:僅歐盟的官方語言就有24種之多。儘管絕大多數歐洲國家信奉基督教,但在基督教內部天主教、東正教、新教三大主要教派彼此之間還是存在不少分歧的,何況歐洲東南部的波黑、阿爾巴尼亞等國還生活著相當多的穆斯林人口。由此可見歐洲的種族、語言、宗教結構都是支離破碎的,所以在歐洲宗教統一沒群眾基礎,文化統一缺乏共同語言,而拿破崙和希特勒的武力統一模式又被證明行不通,所以二戰後歐洲人開始嘗試另一種全新的統一模式。

1945年戴高樂的顧問亞歷山大·科耶夫攥寫的《法國國是綱要》指出:隨著技術環境尤其是經濟規模的變化已使單一民族國家”不夠大“了,只有那些由若干加盟民族國家構成的”帝國“才可能在國際舞臺上佔據一席之地。事實上亞歷山大·科耶夫並沒明確提出歐洲一體化的概念,他的設想是由法國和西班牙、意大利以及法屬殖民地共同組成一個”拉丁帝國“,屆時這個”拉丁帝國“將擁有統一的武裝、一體化的經濟和相近的觀念,從而成為獨立於美、蘇兩極之外的第三極。與此同時科耶夫也承認德國的重要性——在他看來:法國要實現與美、蘇兩極的博弈就必須藉助於德國的力量,與此同時又必須避免使自己再度被德國征服,為此他提出了”煤鋼聯營“的構想:德國向法國出口煤炭以換取建設所需的成品鋼材,而法國則通過對德國戰略資源的控制實現對德國復興的調控,從而使其不至於威脅到本國的安全。亞歷山大·科耶夫的”煤鋼聯營“構想正是日後歐洲煤鋼聯營(ECSC)的雛形,而隨著戰後殖民體系的坍塌迫使法國不得不將”拉丁帝國“轉型為”歐洲聯盟“。二戰後任何一個歐洲國家都不具備與美、蘇兩極博弈的實力,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抱團取暖增強自身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1950年5月法國外長羅貝爾·舒曼建議把法國和西德的煤鋼生產置於一個“超國家”機構領導之下。1951年4月18日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六國根據“舒曼計劃”在巴黎簽訂《歐洲煤鋼聯營條約》:決定建立煤鋼共同市場。1952年7月25日該條約生效。1957年3月25日六國又在羅馬簽訂了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建立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統稱羅馬條約),條約於1958年1月1日生效,如今歐盟的前身歐共體由此誕生。

事實上在各國政治家就成立歐洲共同體的過程中一開始並沒將一體化進程限定在經濟領域,當時他們也提出了一個防衛共同體計劃——說白了就是和如今馬克龍所提倡的打造統一的歐洲軍其實是一個概念。不過這一概念在當時未免過於超前了:要知道50年代的法國和德國剛經歷過慘烈的戰爭,要實現軍事上的互信可謂是難上加難。1954年9月法國國民議會否決了關於防衛共同體的方案,歐洲共同體的職能因此被限定於經濟領域。誰也想不到時過境遷之後當年否決防衛共同體計劃的法國如今卻成為統一的歐洲軍隊最大的鼓吹者。從1973年起丹麥、英國、愛爾蘭、希臘、西班牙、葡萄牙等國陸續加入歐共體。1991年12月歐洲共同體馬斯特裡赫特首腦會議通過《歐洲聯盟條約》。1993年11月1日該條約正式生效,歐共體由此正式升級成為歐盟。1995年1月1日瑞典、芬蘭、奧地利正式加入歐盟,歐盟成員國擴大到15個。1998年歐洲中央銀行成立,1999年歐元作為歐元區的統一貨幣開始替代之前各自發行的馬克、法郎等貨幣開始運作。2004年5月1日馬耳他、塞浦路斯、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10國正式加入歐盟。2007年1月1日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正式成為歐盟成員國。這是歐盟歷史上第六次擴大。2013年7月1日克羅地亞正式成為歐盟第28個成員國。

至此歐盟的發展從整體上看是極為成功的:在橫向的規模擴張上歐盟成員國數量增長到28個,成員國國土面積加起來達到了4379963平方公里,人口規模達到了5億多,經濟總量達到了18.749萬億美元,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在縱向的合作深度上歐盟成員國之間實現了人員、商品和服務的自由流通,歐元似乎已向世人證明了歐洲貨幣統一所取得的巨大成功。然而與此同時歐洲一體化仍存在諸多深層次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歐盟的成功經驗一度掩蓋了這些問題,然而目前有的問題已逐漸開始表現出來。首當其衝的問題是歐盟實際上並不能等同於歐洲——歐盟的存在的確反映了歐洲的一體化進程,然而歐盟的發展並不能與歐洲一體化完全劃等號。目前歐洲一共有48個國家和地區,而這其中歐盟成員國只有28個,也就是說還有相當一部分歐洲國家並非歐盟成員國,而這其中最難融入歐洲一體化進程的恐怕是俄羅斯。上文已提到如今俄羅斯所在的這片區域自古以來就是遊牧民族入侵歐洲的天然地緣通道,因此在西歐各國眼中俄羅斯一直就被視為混合著遊牧民族血統的”白色韃靼“。在地理概念上俄羅斯毫無疑問是一個歐洲國家,然而在國際政治中很多時候是被排斥在歐洲體系之外的。即使是將俄羅斯排除在外的統一歐洲體系其實也是很難構建的:即使在排除掉俄羅斯後白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等原蘇聯加盟共和國可是一向被俄羅斯視為自己戰略勢力範圍的,事實上如今的烏克蘭問題正是由於俄羅斯和西方國家的地緣博弈產生的。我們可以設想如果歐盟繼續東擴無疑時將會和俄羅斯發生摩擦的。那麼我們再進一步假設歐盟不向白羅斯、烏克蘭等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擴張,而是建立一個囊括整個西歐、南歐、中歐、北歐以及巴爾幹半島的統一體系是否可能呢?其實仍有難度——這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被歐盟成員國包圍的瑞士出於既定的中立國策而拒絕加入歐盟,恐怕在未來相當一段時期瑞士也並沒特別迫切希望加入歐盟的訴求。

現在我們假設歐盟不僅放棄繼續東擴,短期內也不謀求整合尚未加入的瑞士、挪威西歐、北歐國家,而是著力於深化歐盟內部的合作深度,從而對這些尚未加入歐盟的歐洲國家產生示範效應是否可行呢?應該說這是一種最為務實的選擇,不過依然存在一定挑戰。英國脫歐在某種意義上其實反映的是歐洲一體化進程中諸多潛在深層問題的:事實上在歐盟的持續擴張過程中早就潛伏下諸多深層問題,在英國脫歐之前歐盟成員國之間儘管對歐盟的某些具體運作條款有爭議,但總體上看歐盟無論是在橫向規模或是縱向的合作深度上都是不斷加深,然而英國脫歐開啟了一個先例就是歐盟首次出現成員國減少的現象。在此之前儘管從未有成員國退出歐盟的先例,然而實際上歐盟成員國之間客觀上還是存在諸多矛盾的。英國脫歐既有自身特有的原因,也是長期以來歐盟潛伏問題的爆發:就英國自身來看這個島國其實一直和歐洲大陸國家保持著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同時英國與美國還維持著一種特殊的外交關係,而作為歐盟前身歐共體成立的初衷就是儘可能維護歐洲獨立於美、蘇兩極之外的話語權,當英國試圖加入歐共體時就曾被法國視為美國安插在歐洲的內奸而加以拒絕。儘管在經過一番波折後英國加入了歐共體,然而在此之後英國與歐洲大陸國家的關係仍是糾結的——這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國並沒加入歐元區。

如果說這些因素都是英國所特有的,那麼以下將要談到的問題可就不是英國特有的了,甚至可以說這些問題的存在使歐盟在未來不確定的階段存在一定的解體風險:過去幾十年里歐盟已然發展成為一個官僚的龐然大物:相當可觀的薪酬待遇使歐盟成為各國公務員嚮往的地方,而這些在歐盟機構中得到一官半職的既得利益者自然會全力維護這臺機器。獲得權力的人自然會希望擴張自己的權力,歐盟作為歐洲國家之間的一個國際性組織要擴張權力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歐盟成員國需要上交一部分主權。歐元的誕生背後實際上就是歐盟成員國對自主貨幣發行權的放棄。是不是所有成員國都對此心甘情願呢?實際上有一部分成員國未必那麼心甘情願,只是為享受聯盟帶來的好處而進行了妥協。事實上作為整體的歐盟與各成員國之間是存在一種博弈關係的:儘管歐盟設有外交專員,但迄今為止歐盟很難在外交政策上用同一個聲音說話,畢竟各成員國的核心利益未必完全一致。在出兵利比亞的問題上英、法追隨美國投了贊成票,而德國則選擇了棄權。歐盟說到底只是一個國際組織,而加入該組織的各成員國都有各自的利益訴求。歐盟的東擴使大量原東歐華約陣營的國家成為歐盟成員國,儘管這些國家大多數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轉型以來經濟發展迅速,然而比起老牌歐盟成員國仍有較大差距。由於歐盟成員國之間的人員是可以自由流通的,於是大量來自東歐新成員國的移民開始湧入英、法、德老牌成員國,使這些老牌成員國背上了沉重的負擔,事實上這也是英國脫歐的原因之一。

如果說歐盟東擴的進程加深了歐盟內部的東西矛盾,那麼其實一直以來歐盟內部還潛伏著南北矛盾。這一矛盾表面上沒東西矛盾那麼明顯的,但其實一直存在。儘管歐洲的文明起源於南歐,然而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統治歐洲的是來自北歐的日耳曼人,從此南歐在政治上不得不附屬於北歐。大航海時代到來後歐洲的貿易航線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至此南歐繼失去政治上的主導權後又失去了經濟文化上的優勢,從此北歐人就形成了一種對南歐人的優越感。長期以來南北歐之間在種族、宗教、文化等各方面都潛伏下了對立情緒。事實上歐盟內部一直存在兩大不同的經濟體系:一種以德國和北歐國家為代表,一種以希臘、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南歐地中海國家為代表,兩種經濟體系之間的摩擦使歐元區存在分裂為南、北兩大區域的風險。客觀上目前南歐國家在經濟上的確與北歐存在差距:在2008年的歐債危機中南歐的希臘、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幾個所謂的”歐豬國家“在經濟危機中可沒少拉整個歐盟的後腿。2016年9月當歐元區財長在布拉迪斯拉發討論希臘改革進程是否符合債權國要求時7個南歐國家卻在雅典召開反緊縮政策峰會,這實際上正是歐元區南北方之間矛盾的反映。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如果這樣的話,歐洲成立一個統一的國家,那各大洲豈不是紛紛也可以成立一個國家,所以這個想法是不現實的。

歐洲有四十多個國家,如果都合併在一起,就成了一個龐大而非常複雜的體系了。從我們各國曆史來看,歷代執政者的體系都不是分分合合,哪有一直統一到現在的。所以,分裂才是正常的規律。如果歐洲統一了,遲早是要分裂的。

還有在統一的道路上阻力巨大,不但要克服歐洲各國的利益衝突,還要擺脫美國的控制。現在的歐盟也是呈現走下坡路的趨勢,歐盟經濟從受到美國開始的金融危機影響以來,一直是在邊沿上掙扎,給出的應對措施也是沒有多大好的效果。最近,有報道稱作為有實力之一的英國要脫離歐盟,這無疑對於歐盟來說是有害的。歐盟經濟出了問題,有實力的成員要退出,歐盟未來的發展道路都是很迷茫的,更不用說要成立一個歐洲統一的國家,歐盟這歐洲唯一的團體都已經成問題了。

再者,美國擺在這的最大的阻礙,本身歐盟美國都是一直打壓的,更不要說讓你歐洲擰成一股繩了。所以,美國不希望歐盟變強威脅到自己,更不會讓歐洲統一起來,美國都會極力反對和打壓的。

總而言之,歐洲所有國家組成一個國家是不合實際的,也會有很大阻力的。


每時每刻都不一樣


中國56個民族56朵花都可以在一起爭奇鬥豔、相映成輝、和諧友愛、共襄盛舉,歐洲宗教統一,語言接近,人種高度相似,為什麼沒有在一個大家庭裡攜手並肩、締造輝煌呢?歐盟的確是一次大膽嘗試,但為什麼步子不邁得再大一點,乾脆成立一個聯邦制國家?

一、文化差異。

由於歷史原因,東西方文化有非常大的差異。東方講究集體協作,西方講究個人英雄主義。比如拿破崙有一句名言: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雷鋒也有一句名言:我願做 革命車床上一個永不生鏽的螺絲釘。

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地球。而中國有句名言,叫紅花還要綠葉襯,願做綠葉裝扮春天。

西方人認為上帝看重個人的靈魂,人的肉體和靈魂、人與人、人和自然之間存在著相互對抗的關係。在這種價值觀念支配下,西方人有很強的個人奮鬥和競爭意識。

但丁認為,沒有個人無所謂家族,而家族的光榮和高貴,首先在於有光榮和高貴的個人。而中國文化則注重團體,集體,強調合作的重要性。比如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眾人拾柴火焰高。在高深莫測的大自然面前,中國人更喜歡抱團取暖來抵禦自然災害和外來入侵。

二、河流原因。

很多年以前,有個學者從地理的角度分析了東西方不同文化和價值觀形成的過程,其中一部分觀點很有見地,值得參考。

眾所周知歐洲的河流多為南北走向,比如萊茵河與多瑙河;而亞洲的河流則是東西走向的,比如中國的長江黃河,印度的恆河,起源都是青藏高原。

由於大氣環流的緣故,南北走向的河流是分段進入雨季的,東西走向的河流是全段進入雨季的,而東西走向的河流更容易發生洪澇。

大水氾濫成災,就需要抗洪救災,洪災就成了地震之外影響重大的災害。地震無可抗拒,洪災卻可以降服。地震頻率很低,多年才發生一次,而洪災從未缺席過,每年準時來襲。

祖先們恐懼洪災,從大禹治水的傳說,就可以看出洪水在中國人心目中看起來多麼恐怖,治理洪水多麼重要。

但傳說終歸是傳說,洪水還是要人類自己治理。因此要大家團結,要齊心協力,要集中優勢資源,所以大家要聚集在一起。這樣國家滾雪球式的發展,大帝國形成就有了民意基礎。久而久之,犧牲小我為大我,天上星星向月亮,地下葵花向太陽的價值觀就產生了。

所以,在中國,分裂不得人心,分裂就是過街老鼠,不管你有多少理由,分裂就是賊,分裂就沒有正當性。統一就是人心所向,不管你採取什麼方法,經過多麼慘烈的過程,統一就會贏得萬民稱讚,就會流芳百世。

三、地貌原因。

如果說中國一隻完整的大公雞,歐洲就是一群紛飛的小鳥。如果說中國是"鐵板一塊",歐洲就是被一刀一刀切割的蛋糕,山脈河流就是一把把利刃,橫在蛋糕中間成為分離的催化劑。

歐洲大陸一直在打個不停,即使是在不同時期出現過不同的帝國,但完整的外殼下面都是分崩離析的碎片。早在古羅馬時代就有了輪流執政,人民嚮往分權。奧匈帝國的時候容許下面的小弟們各自稱皇帝,分工治理國家,在中國是不可想象的。

上帝把阿爾卑斯山放在了歐洲的心臟就是讓歐洲各國自強自立、各自為政,發揮自己的個體潛能來創造奇蹟的。

所以,即使相對完整的俄羅斯帝國也都是靠著蠻力而不是靠凝聚力和向心力而滾雪球一樣成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但蠻力維持的穩定表面是一顆顆桀驁不馴的心,一旦時機成熟就分崩離析,分道揚鑣。

小小的巴爾幹分裂了多少次,前蘇聯解體後分出了多少國?哪怕是彈丸之地格魯吉亞也有兩個共和國鬧獨立。而北愛爾蘭這麼多年了一直"賊心不死",嚷嚷著要獨立出去。而英國政府竟然允許他們進行獨立公投,也是醉了。

在歐洲人看來,能分就分,分得越小越好。為了抵禦虎視眈眈、對領土異常貪婪的俄羅斯,歐洲人寧願結盟都不願意組成一個統一的國家。

而擁有毀滅世界幾百次核武庫的俄羅斯對歐洲的危險是迫在眉睫的、隨時都會發生的。可是英國人卻全然不理會,表決通過了脫歐協議,這才東方人看來簡直就是昏了頭。

總之,你說歐洲大陸一盆散沙也好,說歐洲人沒有大局觀念也罷,反正他們恐懼大一統,敵視整體。希特勒稱霸歐洲,想一統歐陸,受到了大夥的強烈反抗,突破了歐洲人的底線,(如果他僅僅吞併波蘭和捷克,大家是不會介意的。)所以大家要群起攻之,戰後要肢解德國。

俄羅斯貪得無厭,野心勃勃,要稱霸歐洲,建立大俄羅斯,也讓整個歐洲大陸視為公敵,不遺餘力要進行北約東擴,擠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要將第二個希特勒扼殺在搖籃。


歷來現實


這是什麼意思呢?中國的大一統,並非一蹴而就的,是經過幾千年的經營得來的。並非是秦始皇一個人的功勞。華夏至少從炎黃就經營統一了。自然有殘酷野蠻的戰爭。但是文明的韜略那也是儘快的佈局了,那就是名治天下。一套天下一統的理論自從炎黃時代就有了,從此便持之以恆往下傳的。自夏朝,天下一王,分封制是不錯,但只有一個天子,天下是統一的。到秦始皇實現郡縣制的統一,真正的統一。大一統成為文化。

儘管如此,秦始皇被罵暴君幾千年,武力統一的殘酷是原因之一。

而歐洲從來沒有大一統過,連名義上的也沒有。統一的歷史文化都沒有,而不統一反而成為文化,覺得也不錯的。近代想統一歐洲,那是大有人在,但反力太大,文化沒有,野蠻不能用。那麼還有什麼好用的?沒有了。歐洲統一。難,難於上青天。希特勒不是武力統一嗎,他是法西斯。


東風別業


不是沒有 是沒有成功 當年的古羅馬 當年的 奧斯曼土耳其 當年的法蘭西 當年的沙俄 當年的德意志 都想統一歐洲 奈何他們自古就沒有大一統 也就沒有大一統的基礎 好不容易有幾個眼看著就要統了 沒幾年 就四分五裂 最終導致變成了現在這樣 歐洲各王室全是親戚 和中國戰國時七國一樣 互相聯姻 各有各的政治經濟制度 各有各的語言

沒有秦始皇 中國大陸也跟歐洲一樣 最可能的就是戰國七雄一直延續 當然秦末如果劉邦未統一天下 延續大漢400年的話 那麼大一統的思想也不會在中國人眼中根深蒂固

如果劉邦未統一 按照項羽的分封制 還是各地草頭王 只不過是原七國換了姓而已 所以 沒有大漢 就沒有現在的大一統中國


kenny70192362


統一從來都是血腥的和平統一可能嗎?誰服誰呀?所以歐洲註定成不了一級不做戰爭策源地就蠻不錯了!


cc732


為什麼沒有一個聯邦制國家統一歐洲?這個提問實際上對應一個概念、兩個問題以及相應的答案,希望理解了背後的歷史和發展邏輯後對類似思考有所幫助。


到底什麼是統一?


所謂的統一概念,在中華文化中亦有分歧。理論上秦朝完成了中國的大一統,元朝也是中華歷史中有名有姓的朝代,版圖大小顯然不同,但我們都認為可以叫做統一。

【秦朝元朝版圖差異巨大】

不討論複雜的學術概念,只為了解釋歐洲為什麼沒有統一起來。不妨把“什麼是統一”的標準定為:一個受到所轄區域認可,長期執政的中央政府,能夠有效的支配各地方資源,完成中央政權/國家的利益目標。


從這個定義中,可以看到疆域、文化、語言、宗教乃至政體制度,都不會干涉“統一”的實現。以中國為例,千年來版圖大小多變,各地風俗文化語言大不相同,宗教共融,一國兩制。我們發現,完成統一就是為了在我們認可“中國”這個實體有其利益和發展,並願意以統一行動的方式集體奮鬥,以實現中國的發展。


那麼同樣的道理,如果歐洲有共同的認同、目標,以及有效的中央政府,就可以說有了統一的可能。


歐洲有沒有統一過?有,甚至不止一次

以中國人的視角,似乎疆域過小,隔壁國家和自己種族先進文化語言相近,是稱不上“大一統”這樣的大詞的。那麼就以幾個例子表明,作為一片巨大的大陸,不同時期都誕生過統一行動的願景,其中一些實現了,又以不同的原因失敗了。


  • 羅馬帝國

公元前44年,凱撒成為羅馬共和國的終身獨裁官,共和選舉的時代結束,凱撒大帝征戰的時代來開帷幕。到公元前27年屋大維成為帝國君主“奧古斯都”,羅馬城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而後羅馬帝國遷都拜占庭,人數增長到9000萬,是當時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羅馬帝國存續了一千多年,從公元前27年到1204年(中後期分裂為東西羅馬,東羅馬又演變為拜占庭帝國)。羅馬帝國的強權與文明一直影響著歐洲的政治軍事、文化宗教。歐洲人將羅馬視為歐洲的源頭和正統,中世紀時期為了爭奪正統之名興起了多次對羅馬帝國的復辟(如神聖羅馬)。羅馬帝國的疆域和人口都曾為世界之最,但落後的統治方式只能通過分封地方君主(類似唐代推恩制)的方式維持統治。帝國過大時輕易地導致地方政權離心,羅馬帝國在192年就開始有分崩離析之兆,戰爭掠奪的土地終不長久。

【羅馬帝國橫跨整個西歐和地中海沿岸】

  • 哈布斯堡王朝

歐洲歷史上最為顯赫的貴族皇室,多位家族成員出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各國國王、大公等身份。以奧地利與西班牙兩個核心,向歐洲開枝散葉,統治了德國、匈牙利、波西米亞(今波蘭、捷克等中歐國際所在地區)、克羅地亞、葡萄牙等地區。此時歐洲真正的統治集團實為羅馬教廷,封建教廷與皇室千絲萬縷的聯繫彼此保衛。不能讓家族徹底統一歐洲大陸的唯一對手,在法國的波旁家族。當然近親結婚的皇室血脈充滿了健康和心理問題,最終在18世紀中期斷絕男嗣,走向衰落。

【哈布斯堡家族成為統治範圍最廣的皇室家族】

  • 拿破崙法國

從羅馬帝國的榮光下走出的歐洲,不會滿足於四分五裂的現實。封建政治下的國王最高的理想就是不斷征戰擴大自己的領土,奧地利大公,哈布斯堡皇室成員查理五世想做而沒做成的事,拿破崙皇帝險些做到了。兵敗沙俄前的拿破崙扛住了6次反法同盟的阻擊,將法蘭西的統治擴張到幾乎整個西歐大陸。但隨著反法同盟核心力量的英國不斷增大戰爭投入和對法國的海上封鎖,拿破崙也最終不敵,流放海島。

【第6次反法同盟行動前的法國勢力,包含同盟幾乎已經統一歐洲】

  • 歐盟

起源於法德兩國倡議的OPEC煤鋼共同體的歐盟,可以說是當今世界探索國家存在新形式的先鋒。儘管在“歐洲人的歐洲”這樣口號下曾凝聚歐洲奮起的力量,但近年來難以提振經濟、彌合裂痕,揹負著“統一歐洲”的陳舊期望的歐盟去往何方,是遠超一個問題所承載的討論量。


歐洲版圖為什麼如此分裂?聯邦制與歐洲土壤不搭


儘管美國的早期制度靈感來自於法國,政治經驗和結構來自英國,但仍是聯邦制共和制國家的首創者。為什麼聯邦制沒能在歐洲的土地上開花,而今天的主要聯邦制國家全部在南北美洲大陸?仍然要回歸歷史。


聯邦制的核心在於:每個州、邦,甚至國家,在加入聯邦前都是一個已經獨立的政治實體,在“我們成立一個聯邦吧!”這個念頭出現之前,都必須已經獨立擁有主權。

因為擁有了主權,才能由州政府(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讓渡部分主權,如外交、稅收和部分司法權力。而地方政府本身,也已經是所在地方最恰當的代表者,沒有其他統治集團代表他們,空降的聯邦政府統領一切管轄也不會被當地人接納。所謂強龍難壓地頭蛇,在當地已經有所代表的情況下,聯邦制是促使一個地區不同政府集中統一的最好答案。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沒有隸屬關係。

【由圖可見聯邦制國家的分佈非常特殊】


這樣的事實,決定了聯邦制出現在:地域遼闊(多個政權實體已經存在)、有被殖民被瓜分歷史(不同政權曾同時統治)、或經過大規模政治力量整理的國家(前蘇聯,在布爾什維克政黨的理想下組成聯邦,執政失敗後演化為現在的俄羅斯聯邦)。顯而易見的例子,就是被法國、西班牙、英國等傳統列強國家分別瓜分土地的美洲大陸。殖民者們畫地而治,將原生態的族群區分為不同的殖民地,而在殖民者被擊退或自然放棄殖民後,興起民族獨立和統一運動,在保持當地治理(殖民統治通常為當地留下一定的治理組織和經驗)的前提下,共同讓渡出部分權力組成國家。就有了我們看到的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印度等聯邦制國家。德國儘管沒有被殖民的歷史,卻也在二戰後被東西方兩大陣營豎起一道柏林牆分別治理,最終統一的當代德國,就是在東德西德的基礎上組成的聯邦國家。


分析過所謂聯邦制的發展方式和特性後,就可以看到,除了被戰後協議劃分的德國,和曾經參加蘇聯共同體的東歐國家外(蘇聯解體後也取消了聯邦制,如捷克斯洛伐克脫離蘇聯後兩國又分裂為單獨國家)歐洲並不存在其他的聯邦制國家。


19世紀就不斷興起的歐洲的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運動,希臘、意大利、等國家的人民就是為了逃脫封建皇室或反動教廷的統治,從所謂統一的奧匈帝國、哈布斯堡王室、土耳其奧斯曼帝國中逃離出來,付出了幾十年血的代價。這種反動的“統一”,儘管當地也有各種政黨和實際當權者,但實際是一種封建邦國統治。


這才是歐洲延續了千年的統治方式,封建領主制:中央皇室不斷征戰獲得土地,派遣親戚或心腹到當地進行統領,榨取稅款人力以供中央政府的繼續征戰。馬基雅維利在其《君主論》中就表示,戰爭是君主唯一的專業。那麼當一個有戰爭天賦的君主上臺,土地就會異常擴大,乃至在以土地為標準的“統一”概念下,完成了某種統一。比如成吉思汗和拿破崙的時代,遼闊的疆土包含了數十個我們現代的獨立歐洲小國。但問題都在於,面對戰爭,沒有人處在真正的不敗之地,當戰爭女神的光芒離開,帝國也會瞬間崩潰。


另一個歐洲曾經統一的辦法,就是嚴酷的宗教審判和宗教壓迫,帶來黑暗的中世紀。國家之間沒有明顯的邊界,獨立國家和國家主權的概念要到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會議後才逐漸被接受,中世紀就只有神秘的教廷統治,各地皇室貴族向教廷貢獻權力,教廷通過壓制人的生活方式來向皇室保證穩定。


顯而易見,英吉利海峽隔開的英國就較少受到這種強硬的政教統一的影響,同樣還有荷蘭等北歐國家,教廷鞭長莫及而商業精神繁榮,最終較早的與保守教廷分割開來。


看過這樣長的一篇答案,你還認為這樣已經分家太久的一家子,能夠重新回到大院同堂的時候嗎?


Olive大事記


歐洲太民主了,都覺得自己很行,都想當老大,沒有太硬的,出了個希特勒還被大家揍趴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