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長平之戰後,奄奄一息的趙國,為何還能把燕國打得無還手之力?

用戶65996267


燕趙實力大比拼,趙國完勝!

從實力上來講,無論何時趙國應該都是碾壓燕國的,這就像一線明星即使再被打壓,流量也是狂甩十八線藝人幾百條街。

趙國雖然不屬於中原國家,但還是有一部分地區挨著中原,經濟上較為富庶,雖然比不上其他強國。

在經歷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後,趙國成為軍政國家,軍事實力明顯提升,成為在戰國中後期唯一可以叫板秦國的國家。

反觀燕國,從戰國開啟以來就沒有什麼存在感,之所以稱為戰國七雄,大概就是因為燕國在戰國時期陪跑全程吧!

戰國七雄各有千秋,魏國前期稱霸,齊、楚中期稱霸,秦國中後期一直稱霸,趙國後期崛起,韓國也曾曇花一現,就是燕國始終沒有崛起。齊國曾兩次滅燕,可見燕國的實力。

春秋戰國時期燕國地處荒涼,人煙稀少,雖然在土地面積上不是各國中最少的,但是人口絕對是最少的。

我從網上找到的一份數據來看:秦國面積30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燕國面積20萬平方千米,人口150萬;趙國面積20萬平方千米,人口350萬;齊國面積15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韓國面積9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楚國面積50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魏國面積10萬平方千米,人口500萬。

戰國時期各國領土和人口是不斷變化的,這份資料應該是推斷出的各國在某一時間節點的人口和地盤,權威性上肯定是不夠的,但是完全能夠提供一些參考,燕國人口相比其他國家就是少。

關於燕趙實力的對比,蘇秦曾說:“燕地2000裡,兵甲數十萬,車600乘,騎6000匹 ,趙地2000餘里,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可見,燕國在騎兵數量上就不足趙國。

更為要命的是,相對於趙國,燕國需要面對的遊牧民族的衝擊更強力,燕國周邊強勢的遊牧民族並不少,更加牽制了燕國的兵力,使得燕國成為齊、趙的屏障,而不是威脅。

燕國統治的弊病早已註定了失敗的命運

除了這種客觀條件上的先天不足之外,在統治上燕國也存在很多問題,燕國從立國以來政治體制就較為鬆散,君主並不是強權式的君主。因此經常發展內亂,內耗特別嚴重,並不適合群雄爭霸的戰國環境。

在不和燕國發生戰爭的國家眼裡,燕國就是個賣胭脂的;在趙國的眼裡,每當西邊戰場被秦國打敗或者佔了城池,就到東線的燕國去找回來;在齊國的眼裡,燕國就是自己的小弟,不聽話就要打屁屁的哦!

燕國也曾有過短暫的爆發,那還是在燕昭王即位後發動的變法。

燕昭王即位後,築黃金臺招賢納士,積極改革內政,整頓軍隊,改變了燕國過去鬆散的統治方式,加強了君主的權威,隨後牽頭髮動了樂毅伐齊的戰役,成功的將當時的二強之一齊國給打的一蹶不振。

燕國燕昭王變法後對於燕國來說,也是一次改頭換面,走向崛起的過程,雖然起步晚,但是也發揮了自己的餘熱。

通過樂毅伐齊,我們也能夠看出,即使是巔峰時期的燕國,實力也不過如此嘛。

樂毅伐齊並不是燕國單獨出兵攻打齊國,而是燕國聯合趙、魏、韓、秦四國一同攻打齊國,齊國主力潰敗後,各國開始撤兵。

當其他國家都撤兵的時候,燕國繼續攻打齊國,只剩兩城沒有攻下,結果竟然是被齊國反撲了,可見燕國的力量實在是太弱小,這也是各國允許燕國獨自霸佔齊國的原因!因為大家都想看看蛇吞象的結果是啥樣!

從根本上來說,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後,實力受損的趙國依然能打敗燕國,還是燕國實力不行。

在具體作戰當中,燕國的攻趙計劃也是存在很多問題。

首先是時機的選擇上出現很大的問題

燕國攻打趙國發生在邯鄲之戰後,這個時間並不是很好,最好的時間其實應該在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之間,秦國和趙國打得難捨難分的時候,這個時候燕國如果能夠聯合秦國,一塊針對趙國,不用付出全力,只要施壓就可以了。

秦燕之間本來就是傳統盟友,在長平和邯鄲之戰中,燕國都沒有出頭,反而在邯鄲之戰後,趙國已經騰出手來並且和楚、魏、韓三國達成同盟的情況下,再發動攻趙是十分不明智的,這時候別說是趙國能夠打過燕國,即使是打不過,跟趙國反秦的盟友也不會坐視不管。

其次是在出兵上不具備正義之師的旗號

戰國時期兼併戰爭雖然很多,而且大多不講究旗號,但是大多時候也要象徵性一下,畢竟那個時候還是很在乎這些的。

此次燕國攻打趙國的行為本身就有點背信棄義,燕趙之間本來就是死對頭,互相看對方不順眼是長期間以來就存在的事情,雙方之間的衝突不斷,但是當時雙方是交好的國家。

燕國發動如此大規模的入侵,難免讓趙國上上下下憤怒,在同仇敵愾的情況下,趙國還佔有一定的地理優勢以及軍隊組織形勢,想要打敗燕國也並不是很難。

最後是在燕國獲取的情報存在問題

燕國之所以想要攻打趙國,是因為邯鄲之戰後,燕王喜派丞相慄腹同趙國交好,慄腹回國後向燕王提議:“趙國的壯丁都死在了長平,遺孤還沒長大,可乘機進攻。”

大概燕國就是根據這份情報下定對趙國的進攻的,這句話顯然是沒有毛病的,長平之戰趙國的確死了很多人,但是有一點是要清楚的,那就是長平之戰後,秦兵再次來攻打邯鄲,幾乎是發動舉國之力都沒能攻打下邯鄲,說明趙國的實力還是有的。

燕國只看到長平之戰趙國的大敗,卻沒有看到邯鄲之戰時趙國的奮力抵抗,最終讓自己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五國伐齊和長平之戰,是讓燕國周邊的齊國和趙國都隕落的兩場戰役,如果在這個時候燕國能夠把握機會,勵精圖治,不說成為超級強國,至少可以混成一個小強,奈何燕國外交戰略太差。

燕國在攻打趙國失利後,廉頗率領趙軍又反攻燕國,燕國在割讓了五座城後,趙國才退兵,由此可見,燕國不僅拿了一手破牌,牌技更爛。


史論縱橫


趙國在長平之戰投入45萬人,秦國投入60萬人,戰爭結束時,趙國死傷25萬人投降二十萬人,秦國死傷35萬人,剩餘25萬人!最後坑殺20萬人,趙國才全軍覆沒!


可以看到,趙國的軍隊戰鬥力是極強的,比秦國的戰鬥力還要強,也就是說,秦國軍隊的傷亡比趙國慘重!整個戰國後期,也就只有趙國打敗過秦國,其他國家都沒有過!上一次是趙括的爸爸趙奢打敗秦軍胡傷!趙奢因此被封為馬服君!


可見趙國軍隊的戰鬥力是非常強的,何況還有後來的名將李牧和此時善於防守的名將廉頗!燕國的軍隊也就在樂毅在的時候雄起過一次,在後來燕昭王死後,換掉了樂毅將軍,齊國田單復國,自此之後,燕國又再一次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軍隊戰鬥力也大幅下降,將領也是不行,趙國雖然戰敗仍然有留守的對戰匈奴的軍隊和其他的本國的人民,加上燕國這次是趁火打劫,趙國的戰鬥力更是不得了,殺紅眼!燕國哪裡是趙國的對手!在廉頗的打幾下大敗!


而且即使在後來的秦國再一次發起要攻打邯鄲的戰爭中,趙國也是自始至終防守的非常好,其他國家看到秦國好像也沒有滅掉趙國,就再一次聯合起來攻打秦軍,也就是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秦國攻打邯鄲的部隊再一次被趙國和各國聯合軍隊打敗!


鵬程日誌


話說秦趙長平大戰,趙國四十萬降卒在手無寸鐵的情況下,被白起坑殺,秦、趙原本旗鼓相當的局勢,經此一戰,國力衰微。這一戰,加速了秦並天下的野心。

九月之後,秦昭王又發動了滅趙的又一場戰爭“邯鄲之戰”。面時殺氣騰騰,氣勢洶洶的秦國大軍,趙國危在旦息。平原君趙勝向魏國信陵君魏無忌求援。魏無忌聯合楚國擊敗了圍困邯鄲的秦國大軍。疲弊之極的趙國,得到了暫時的喘息。


數年之後,平原君趙勝去世。廉頗接替趙勝出任相國。燕國派慄腹來與平原君弔喪,並送趙王五百金,約定為兄弟之盟。

慄腹本以為趙王會厚贈自己,沒想到趙王只是如常禮回贈。這讓慄腹非常不爽。回到燕國,時燕王喜說:“趙國經長平之敗,強壯的人都死了,國中只剩老弱殘幼。廉頗已老,加上平原君剛死,正是滅趙的天賜良機”燕王喜是個無腦的人,原本派慄腹出使趙國,是為了與趙結盟。這邊送去金銀,回頭過來又聽信了慄腹的鬼話。準備伐趙。他召昌國君樂閒來問伐趙之事。樂閒是戰國名將樂毅之子。樂閒說:“趙國東鄰燕國,西接秦土,南面與韓國、魏國交錯,北面連著胡貊。四面受敵,其民習兵尚武,不可輕伐。
燕王說:“我以三倍的兵力去伐趙,怎麼樣?”

樂閒說:“不行”。燕王說:“那麼以五倍的兵力可以了吧?”樂閒不再回答。燕王大怒,說道:“你阻擋寡人伐趙的目的,是因為你的父母祖宗的墳墓在趙國,所以不想讓寡人攻趙”。一幫群臣附和吹捧下,燕王興師,殺向趙國。

燕國大夫將渠聽到燕王出師的消息,連忙趕來,對燕王說:“大王切勿被眾言迷惑。這裡剛剛與趙國結為兄弟,卻因使者回報而伐趙。這樣不信不義。出師必然無功”。燕王不理,剛要登車,將渠抱住燕王的腿哭泣道:“老臣之所以留住大王,是對大王的忠心。大王不聽,燕國將有禍來了”。燕王火冒三丈,命人將將渠囚禁。

燕王兵分三路,浩浩蕩蕩,奔趙國而去……

趙王接到戰報,召集群臣計議。老將軍廉頗說:“燕王乘我喪亡兵敗之際,興不義之師來犯,我們把國中年滿十五歲以上的人全部召集,舉國上下同仇敵愾。慄腹乃貪婪無厭之輩,原無謀略之小人。樂閒、樂乘,本為樂毅之子,出於無奈前來,必不盡心。另一個慶秦,乃是無名之輩,老臣舉薦一人,燕軍立破”。
趙王忙問:“老將軍舉薦何人?”廉頗說:“老臣舉薦之人,乃是雁門守將李牧,他可為將率軍抗燕”。趙王以廉頗為大將,率兵五萬迎敵慄腹。李牧為副將,率兵五萬抵敵慶秦。

在廉頗與李牧的指揮下,趙國士兵英勇奮戰,生擒燕軍主將慄腹,副將慶秦為李牧斬首。而樂閒、樂乘果不出廉頗所料,率軍投降趙國。廉頗、李牧乘勝追擊,長驅直入,把燕王包圍在中都。燕王無可奈何,只得向廉頗求和。

至此,燕王喜發動的不義之戰,以慘敗告終。


子衿書法


著名的長平之戰一舉打垮了趙國的脊樑骨,足足四十萬的青壯年(雖然是賬面數據,但實際上這個青壯年呢,確實損失極大,保守估計也得有十萬之上)。趙國自此之後,青壯年的大量損失,直接造就了兵員素質的大規模下滑,以及國防力量的直接衰退,這種情況下的趙國,正是最為脆弱的時刻,當時的白起正在提議抓住這次機會一舉攻滅趙國,但是秦王選擇了拒絕。深層次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此時秦國的國力也遭到了大損傷,都需要修養。


那麼趙國也就因此得到了一絲苟延殘喘的機會,但是北邊上的燕國卻開始動歪心思了,燕國在戰國七雄裡面存在感一向薄弱,屬於戰五渣的類型,但偏偏還特別愛搞事,當年帶頭搞事情差點沒把齊國搞掉,這也成了燕國的一個驕傲,雖然我燕國國力不佳,但是當年可是差點滅亡強齊。


總而言之,燕國打算乘者趙國剛剛元氣大傷,搞一次乘虛而入,反正趙國距離自己實在是太近了,不打白不打啊(這次不抓住機會把平日裡兇巴巴的趙國打個半死,燕國上下肯定後悔不已),所以燕國毫不猶豫的選擇了進攻正陷入全民痛苦的趙國。

按照燕國的想法,這種乘虛而入必然大有斬獲,說不定能一舉把趙國這個大國給一口吞掉也未可知,按如果這樣的話,長平之戰最大的收益者就該是燕國了,這種好事情想想就讓燕國興奮。可是後來現實發生的過程大大出乎了燕國的原本預料——燕國不但沒能在趙國空虛的時候取得什麼像樣的戰果,反而被已經被秦國揍的半死的趙國摁在地上一頓暴打,幾乎被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我們來看當時的具體的過程——燕國軍隊非常得意的宣稱自己出兵六十萬,然後自信無比的兵分兩路,一路去攻打鎬邑,一路去攻打代邑。


趙國得知後,義憤填膺,派出了老將廉頗、樂乘,趙國與燕國剛一交手,燕國就虛了,這哪裡像什麼虛弱的國家啊,打起來怎麼這麼不要命呢,本意是跑過來撿便宜的燕國軍隊一下子就被趙國給打崩了。

在代邑,樂乘活捉燕國大將,燕國軍隊幾乎全軍覆沒。在鎬邑,廉頗直接陣斬燕國大將,不但全殲燕國軍隊,而且還得寸進尺殺進了燕國本土,所到之處片甲不留,把一肚子火都撒在了一心一意想要討便宜的燕國頭上。



燕國直接接是像土雞瓦狗一樣被廉頗殺得鬼哭狼嚎,廉頗殺得人頭滾滾之後還不過癮,於是又開始在燕國境內攻城略地,勢如破竹之下,居然一口氣包圍了燕國都城,燕王瑟瑟發抖,乞求廉頗放過,廉頗最後逼迫燕國國君簽訂城下之盟,明確割讓燕國五城,廉頗才心滿意足的離去了。

事情的發展為什麼會變成這種情況呢?個人歸納了這麼五條主要原因。


  • 第一條,趙國雖然在長平之戰之後青壯年元氣大傷,但還不至於全國上下都湊不齊一支軍隊,燕國雖然以逸待勞,但是面對曾經能夠與秦國虎狼之勢一戰的趙國軍隊,那未免還是有點不夠看。眾所周知,趙國自打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之後,戰鬥力的增長水平有目共睹,而燕國的戰鬥水平自打齊國反推之後,則是有目共睹的一代不如一代,況且由於燕國所處地方人口本就不多,能湊的的軍隊數量實在有限,而趙國儘管遭受了大量青壯年的死亡,但是那些存活下來的老兵和孩子以及龐大的人口數量,會飛速的補充趙國能拉起來的軍隊。一正一負之下,趙國自然可以輕鬆壓制住不懷好意的燕國。


  • 第二條,燕國與趙國領袖魄力差太多,燕國的統治者比起趙國的統治者就會發現,燕國的統治者很難出幾個像點樣子的君主。反倒是趙國這邊,出一些賢明的君主的概率還算挺高的,一個諸侯國要是很難出一些比較靠譜的君主,那麼會對這種諸侯國的成長帶來許多負面和不利的因素。

  • 第三條,燕國統治者選擇的時機看似是在乘虛而入,實際上實在是在頂風作案,要知道,當時的趙國上下都因為長平之戰而憋了一肚子的氣,所謂的哀兵必勝的典故應該很多人都知道,對於這些個燕國軍隊乘虛而入的賊寇行為,必然會激發趙國士兵的血性,給燕國的進攻事業帶來無窮的麻煩。帶來麻煩也就算了,還會讓燕國上下品嚐到原本是給秦國虎狼之師準備好的防範準備,要知道,趙國可是曾經可以和秦國虎狼四六開的大國,這樣的大國實力自然不能小覷,而且非要在人家憋了一肚子火,準備開大招的時候撞上去討便宜,不輸那是不現實的。


  • 第四條,當時趙國還有大將廉頗這種當時名將坐鎮。在長平戰敗後,趙國深知主將重要性,重新重用廉頗。要知道廉頗這個人就算是虎狼秦國裡面的人屠白起,都沒有絕對把握可以正面擊敗,只能退而求其次,利用陰謀反間之計,讓趙王臨戰換將,換成年輕氣盛的趙括,這才敢堂堂正正的擊潰趙軍(就這種紙上談兵的廢物率領的趙軍照樣重創了秦國),燕國何德何能有可以堂堂正正的派遣軍隊擊敗廉頗這樣的著名老將的自信和資本呢?只是跑過來觸黴頭罷了。

  • 第五條,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條,那就是雙方的目的完全不一樣,就可以拿貓捉老鼠的例子作比較,貓捉不到老鼠無非是少吃了一頓,因此捉不到也就捉不到吧,沒什麼丟人的,可是如果老鼠面對貓咪的虎視眈眈而選擇遊戲人生,不夠搏命,那麼,他付出的可就是死亡的代價了——相對的就是趙國當時的狀態,如果不拿出搏命的態度,禦敵於國門之外,試想一下,趙國在長平之戰之後,短時間還禁得起一次兩次的國內動盪嗎?當然經不起了,所以,趙國在面對這種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爆發出來的搏命能力,自然要遠勝於從一開始就只是打定主意佔佔便宜的燕國上下君臣。


而正是這以上五條原因,使得趙國躲避了一次最接近亡國的危機,讓居心不良的燕國淪為了列國的笑料之餘也警告了其他列國,杜絕了他國曾和燕國一樣有過的不良用心。


夏目歷史君


分為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軍事原因。趙國雖被坑殺四十萬青壯年,但北部的李牧騎兵軍團絲毫沒受影響,因為李牧軍團常年駐守趙國北部邊疆,是為防範匈奴人南下,而且這個精銳兵團主要是在武器質量、兵員素質、戰馬能力等方面都是百裡挑一;

第二,戰略戰術原因。據《戰國策》記載,燕王喜派相國慄腹為趙孝成王賀壽,慄腹回來向喜報告:趙民其壯者皆死於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而後又問樂間,樂間道:不可戰!但姬喜一意孤行,群臣也覺得可以伐,燕逐起兩路大軍,其中一支四十萬大軍由相國慄腹率領攻鄗,另一支由慶秦二十萬大軍攻代。趙以廉頗八萬軍擋慄腹,以樂乘五萬擋慶秦,燕人大敗。

第三,經濟原因。趙國有邯鄲平原,太原盆地等糧食主產區,而燕國可耕地卻很少,經濟決定政治,所以燕國會敗,至少拖不起持久戰。

總結以上三點我們還可以得知,當時燕國統治集團內部意見不統一,而趙國面臨亡國之難全民思想統一;趙國處在四戰之地,兵員驍勇善戰,可謂全民皆兵,而燕處蠻荒之地,基本無甚戰事,軍備相對於趙國廢馳一些;趙國是正義的,而燕國是邪惡的,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勝利的天平已經開始傾斜。





北疆刀客


我們先看下這場戰爭,再詳細分析。

燕王喜四年,燕王派國相慄腹和趙國簽訂友好盟約,還獻上黃金五百鎰為趙王祝酒。 估計慄腹看到趙國孤兒寡婦比較多,回國之後對燕王喜說:“趙國在長平慘敗後,青壯年被秦國坑殺殆盡,孩子們還沒長成,此時正是我們進攻趙國,奪取城池的好機會。我請求大王派兵出擊。”


燕王喜就詢問昌國君樂間:“你怎麼看?”

樂間卻給燕王喜潑了一盆冷水,說:“大王,不可,趙國地處四戰之地,趙國百姓經常作戰,軍事經驗豐富,不能進攻。”

燕王喜又問:“我們以多打少,兩個人打一個呢?”

樂間回答:“不可以。”

燕王喜又問:“我們五個人打他一個呢?”

樂間回答:“還是不可以。”

燕王喜詢問眾臣,眾臣都認為可以進攻,燕王喜真的喜了,派出兩千輛兵車,慄腹率領一路攻打鄗,卿秦率領一路攻打代。


這時,大夫將渠阻止說:“我們和趙國簽訂盟約,還用五百鎰為趙王祝酒,使者一回來,我們就去進攻他,如此背信棄義,我們是不會成功的。”

燕王不聽,親率側翼部隊出發,將渠拉住燕王衣服,哭著說:“大王不要前去,我是為了大王啊!”燕王大怒,一腳將將渠踢開,率軍出發。

趙王聽到消息,即憤怒又好笑,沒想到燕王喜膽挺肥的,打秦國我打不過,打你還不是小菜一碟,廉頗,你教訓教訓他。


廉頗領令,率軍出擊,三下五除二就大敗燕軍,殺死慄腹,俘虜卿秦、樂間,燕軍潰退,為了讓燕國長點記性,趙軍一路追殺五百里,包圍了燕國的都城。

燕王喜這才知道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趕緊獻出五座城池求饒,趙王覺得燕王喜認錯態度挺好,下令廉頗撤軍,封廉頗為信平君並代理相國。

由此看來燕國和趙國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我們從以下四方面比較一下:


1、士兵:趙國方面,趙國常年對外作戰,士兵經驗豐富;燕國方面,燕國戰事相對較少,士兵經驗不足。

2、將領:趙國方面,趙國名將眾多,別說還有李牧,單單一個廉頗就把燕國打的落花流水;燕國方面,燕國有啥名將啊?就慄腹這樣的?……

3、道義:趙國方面,趙國自衛反擊,名正言順;燕國方面,燕國剛和趙國簽了盟約,墨跡未乾就背信棄義,在背後捅刀子,簡直是不信不義。

4、腦子:趙國方面,趙孝成王腦子雖然不怎麼樣,但是在這場戰役中他不需要用腦子;燕國方面,燕王喜利令智昏,手下有明白人勸阻,他卻聽不進去,不僅之前送的黃金五百鎰打了水漂,還損失了五座城池。

燕國和趙國對比,士兵比不過,將領比不過,道義比不過,腦子也比不過,自然是被趙國吊打的份。(謝謝“品嚐”,歡迎關注,史料來源於《史記》等、圖片來源於網絡。)


探索真歷史


趙國自長平之戰敗於秦國之後,國力大為削弱,不僅40萬趙軍被白起坑殺,而且國內所能供給前線之軍資也在戰前與秦國長達數年的對峙中幾乎被消耗殆盡。

此後,趙國屢受秦軍進犯,而其他諸侯國亦想乘機侵趙獲利,其中,尤以燕國滅趙或者說至少要從中漁利的慾望最甚。也就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燕王姬喜在群臣的鼓動之下,於公元前251年,命丞相慄腹為主帥,帥大軍60萬,分三路進攻趙國,趙軍在廉頗、樂乘的指揮下,緊急應戰,並最終以13萬趙軍擊潰了來犯的60萬燕軍,創造了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看到這裡,人們不禁要問,為何在公元前260年,趙國剛大敗於秦國,而且國力幾乎被掏空的情況下,僅僅是時隔9年之後,卻又能以區區13萬的兵力,大敗60萬燕軍,何也?

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綜合國力:

戰國後期,論國力之強當屬秦、趙兩國,儘管趙國在與秦國長達三年的對峙中以及在後來的長平之戰中損失慘重、元氣大傷,但還沒有到亡國的時候,在隨後的戰役中,秦國非但沒有滅亡趙國,反而多次被趙軍所擊退,這充分顯示出趙國的綜合實力還是很強的。況且經過9年時間的修養生息,儘管國力不能恢復至鼎盛時期,但起碼有了一個較好的戰略緩衝期,對國力的修補和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為後來大敗燕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燕國對時局的戰略判斷有誤:

先說此戰的發起國燕國,燕王姬喜及其大臣慄腹僅僅只是看到趙國青壯年在長平之戰均被秦將白起坑殺,國內盡是孤兒寡婦,無力再戰的一個表面現象,據此就武斷的認定乘此良機攻趙必勝,並沒有聽從燕國名將樂毅之子樂間所提出的:趙國連年同秦作戰,百姓熟悉軍事,若興兵攻趙,燕軍一定會敗,故堅決反對出兵的正確建議。所以說從一開始,燕國的決策者就已經對時局做出了一個錯誤的判斷,在這種錯誤的戰略思想的指導下,燕軍戰敗也本是在預料之中的事情。

三、燕趙兩軍統帥對比:

同樣,還是先說燕軍。次役燕軍統帥為慄腹,此人官至燕國丞相,也是燕國攻趙的積極慫恿者、策劃者,此前無軍功。也正是此人,以五百金奉於趙王祝壽之名,行窺探趙國國力之實,此舉就連燕國自己的大夫將渠也認為頗有不妥,言之:“與人通關約交,以五百金飲人之王,使者報而反攻之,不詳,兵無功成。”如此一根本不具備戰略眼光也無任何軍中資歷之人,何以擔當60萬大軍之統帥,又何以取得此戰之勝利?

反觀趙國,單說主將廉頗,那便是戰國後期非常著名的軍事家,戎馬一生,戰功彪炳,早在趙惠文王初年,便屢敗秦軍,甚至迫使秦軍改變戰略,實施合縱。後又率趙軍伐齊,長驅直入齊境,威震諸侯,也正是由於廉頗的存在,秦國虎視趙國多年而不敢貿然來犯。

兩軍主將差距如此之明顯,再加之燕軍自恃人多,準備充足,頗為驕縱,而趙國傾全國之力應戰,頗有寫破釜沉舟之味道,因此,驕兵必敗,哀兵必勝的結果,也就不足為奇了。






Zz安徒生Zz


戰國末年,群雄逐鹿中原,秦趙兩國大戰於長平,趙國因紙上談兵的將軍趙括指揮不力,慘敗於長平,趙軍被秦將白起坑殺四十萬餘人。

兩國北方都是少數民族,有時還要聯合作戰。長平之戰後,趙國國君趙孝成王在邯鄲為自己辦了個生日宴,當時的燕國國君派宰相前往燕國賀壽。宰相至趙國都城後,發現趙國長平之戰後確實國力不如從前,國內大多隻剩下老弱病殘,宴會後立即回到燕國,向燕王喜彙報了自己的結論。燕王聽了宰相的彙報之後,大喜,燕國位於中原版圖的東北方,也就有趙國和齊國兩個鄰國,戰事並不多,而燕國也樂得安逸,雖然國土並不肥沃,但也算是韜光養晦。如今燕王發現趙國衰弱有利可圖,貪圖利益的燕王喜如何能放過。

當初由燕國投奔趙國的大將樂毅的兒子樂間因為比較熟悉趙國,被喜召見,樂間以趙國人驍勇善戰為由反對對趙戰爭,燕王嗤笑樂間膽子小,說:“我燕國出動於趙國兩倍的兵力,何愁不勝?”樂間毫不猶豫表示反對,燕王又說:“那我出動多於趙軍五倍的軍隊!”,樂間還是表示反對。利令智昏的燕王不聽樂間的意見,轉而詢問其餘大臣,大臣們也都是一丘之貉,紛紛表示贊同。於是燕王大喜,立即出兵攻打趙國。

燕軍兵分兩路,一路由慄腹率領的四十萬燕軍,一路由慶秦率領二十萬燕軍合力伐趙。趙王得知此消息,心急如焚,重新啟用大將廉頗,令其與將軍樂乘分兵抗敵。在面對數倍於己的燕軍,趙將廉頗運籌帷幄,與樂乘相互配合,大敗燕軍,並且擊斃燕將慄腹,俘虜慶秦。燕王喜聽聞燕軍大敗,頓時就慌了神。而此時廉頗不愧為戰國名將,他帶領趙軍一路追擊燕軍,居然一路到了燕國都城並且包圍。此時的燕王喜總算醒悟了,心急如焚的他也不顧屈辱,最終派使者出城求和。

其原因不在乎以下幾點:

趙國人四面八方都有鄰國,西有秦國,北有狄戎,東有燕國,南有魏國,趙國四面都是敵人,長期如此也就養成了尚武好戰的民風,加上胡服騎射之後,趙軍戰鬥力再一次提升,足以於秦軍虎狼之師分庭抗禮,而燕國地處東北,地理位置比較偏僻,平時並無什麼戰事,久而久之,燕國軍隊戰鬥力逐漸下降,史料記載,在少有的燕國對外戰爭中,鮮有勝績。所以兩國對比,雙方戰鬥力根本不在一個層次。

一個軍隊的戰鬥力,並不僅僅依靠士兵的匹夫之勇,更多的時候,是需要一個出色的指揮官,燕趙之戰,趙王重新任用廉頗為將與樂乘相輔相成,而燕國派出的是狂妄自大的宰相慄腹,廉頗為何人想必大家都應該瞭解,戰國中無數將星閃耀,廉頗算是其中一個,其用兵之道堪稱無雙,所以慄腹兵敗乃至被殺都屬於正常。


窯峰禾口王


“長平之戰”,大家是不是很熟?關於長平之戰趙括“紙上談兵”的典故,打小我們就學習過,那時候僅僅是聽個故事、感嘆一下白起的牛B,趙括的書生氣質。可現在再回過頭去再想想,毛骨悚然!作為中國古代史上規模最大一次殲滅戰,白起一夜坑殺四十多萬趙軍,這是何等的心性和心理素質!再者,如此規模的戰爭,在經濟還不發達、道路也不通暢的2000多年前,國家動員能力、後勤保障能力就已經一流了嗎?即使是很多史書、歷史學家給出了一些解釋,我感覺還是很不可思議、感到人的創造力是無限的,為我們古人的牛B點贊!

言歸正傳。

根據《戰國策》、《史記》等史料的記載,公元前251年,長平之戰後九年,燕王派遣大臣慄腹和趙國訂立盟約。慄腹回國後,表示看到趙國的主力在長平之戰、邯鄲之戰中損失殆盡了,燕王大喜,決定對趙國趁火打劫(由此看出,盟約得有多不靠譜!),派慄腹帶軍攻趙,趙國啟用名將廉頗率兵抵禦,慄腹遭斬,廉頗趁勢包圍了燕國的都城。燕國派任命將渠割五城求和,趙國聽了將渠的調處,解除了對燕國的包圍。

趙國為什麼還能把燕國打得無還手之力?那是因為長平之戰後趙弱,是相對秦國而言;至於燕國,跟趙國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為什麼這麼說?

一、優秀將領之間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趙國有廉頗、龐煖、李牧三位名將,燕國自樂毅之後再無名將。

各位來看,戰國四大名將的兩位廉頗、李牧都在趙國(另外兩位是秦國的白起、王翦),趙國夠牛吧?廉頗是誰?對,沒錯!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將相和、負荊請罪、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典故的主角,軍事統帥力沒得說,如果不是趙王中了離間計由紙上談兵的趙括撤換了廉頗,長平之戰的結局還很難料、中國歷史可能由此改寫!可惜後來被小人離間,逃至魏國,在魏不得志又跑到楚國,客死他鄉。李牧是誰?李牧是戰國末期各國中最傑出的軍事將領,是比肩白起的偉大存在。他一生戰功無數,無論是早期抗擊匈奴,還是後期回朝抗秦,都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可惜最後還是被小人害死。龐煖雖然沒有上兩位名氣大,但也是一個牛人:趙武靈王時期就被重用的四朝元老,廉頗出走魏國後,挑起了趙國軍事大梁,他死後,才輪到李牧走上了名將的歷史舞臺。這三位,都為長平之戰後趙國的短暫中興立下汗馬功勞、做出了重要貢獻。反觀燕國,兵弱將寡,攻趙鎩羽而歸,典型的“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二、趙國的軍事強國底蘊仍在,越挫越勇。

這要從“胡服騎射”說起。自趙國一代雄主趙武靈王不顧外界反對和嘲笑走上了“胡服騎射”道路開始,趙國就開啟了強國的開掛生涯,一躍成為當時的頂尖軍事大國,成為了六國中敢和秦國正面硬幹的國家,此時的趙國到達了巔峰期。即使長平之戰趙國損失慘重奄奄一息,第二年又經歷了邯鄲大戰,遭受了巨大損失,但趙國軍民“哀兵必勝”扛過了這一劫(也有盟友的支援),反而使軍民上下一心、同仇敵愾,激發了趙國軍民的士氣、將士之間更加團結,“瘦死駱駝比馬大”!這個時候燕國攻趙,焉能不敗。只能說:“沒有最弱,只有更弱!沒有最差,只有更差!”形容的就是燕國。

有優秀的軍事將領指揮,軍人戰鬥力遠勝於燕國的趙國,即使經歷了長平之戰、邯鄲大戰的重大挫折後,打敗燕國沒商量。不僅如此,李牧還在後來的戰爭中重創秦軍,不得不說趙國的軍事實力確實不錯!


壯哉中華民族


趙國在長平之戰後一年的時間又經歷了邯鄲之戰,在這兩場戰爭中,趙國元氣大傷,輕壯幾乎一空,趙國岌岌可危,但在這種時候,趙國仍然將圖謀不軌的燕國打的滿地找牙。

戰爭過程

邯鄲之戰結束五年後趙孝成王過壽,燕國派出丞相慄腹前來祝賀,實際上是來打探趙國虛實,畢竟趙國虛弱,不止燕國,大家都想咬一口。慄腹回國後,向燕王喜說趙國虛弱,國中幾乎都是半大孩子,可以攻打,燕國朝堂一片贊同之聲,除了樂間反對,但被燕王無視,燕國發兵六十萬攻打趙國。

燕國軍隊分為兩路,一路由丞相慄腹帶領,攻打鎬邑,一路由燕國將軍卿秦帶領攻打代邑。趙國派出了廉頗、樂乘組合,廉頗守鎬邑,樂乘守代邑,就這樣兩方對上了,戰爭形勢最先在代邑發生改變,樂乘擊敗並俘虜卿秦,緊接著廉頗就在鎬邑打敗並殺了慄腹,廉頗乘勢進兵,包圍燕國都城,燕國割讓五城趙軍才作罷退走。

作戰意識不同

對於趙燕兩國來說,雙方對於此次戰爭的態度不同,趙國作為一次衛國戰,而燕國是當做一次痛打落水狗的機會,而態度的不同對戰爭雙方的意志也有著重大影響。

趙國自長平之戰失敗後,全國上下陷入一片悲痛之中,畢竟長平之戰失去的四十萬幾乎涉及到趙國全國的每一戶家庭,所以當秦軍再度攻擊邯鄲城時,趙國雖然此時國力衰微,但全國百姓眾志成城,反秦意志極其堅決,最終才能堅守邯鄲城,等來了魏、楚兩國的援軍。當燕國來襲時,趙國明白這是燕國趁人之危,邯鄲之戰剛剛過去不久,趙國上下堅定一戰的情形剛去不遠,對於燕國的侵略,趙國自然會堅定意志,奮勇殺敵。

燕國對於此次戰爭的態度並不堅決,可以說只是想趁著趙國虛弱撈上一筆。燕國朝堂上定議攻趙時,燕國就有不同聲音。在戰爭過程中,燕軍在代邑失敗,廉頗偷襲慄腹,雖然慄腹穩住了陣腳,但燕軍內部還是不很穩定,以至於慄腹謀劃好了攻擊方案卻被叛徒出賣,廉頗將計就計,誘敵深入,一舉殺了慄腹。

主帥的能力不足

燕國的丞相慄腹其實並不是一個草包,他少年時曾經在齊國的稷下學宮學習,和趙國最後的名將龐暖是朋友,他還曾經輔佐燕王打敗胡人,拓地千里。

慄腹在和趙國的戰爭中,慄腹一開始也並沒有什麼重大失誤,但他的隊友卿秦在對上樂乘卻是個豬隊友。卿秦兵敗被俘,燕軍士氣受到打擊,當天夜裡廉頗就突襲燕軍,慄腹帶兵撤退,收攏殘兵後和廉頗連戰三次,竟然士氣大振,這其中固然有趙軍軍力下降,戰鬥力已經大不如之前的原因,畢竟曾經的趙軍能夠和秦軍作戰不落下風,但慄腹的才華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雖然慄腹有才華,但是他對比身為戰國四大將的廉頗又差得遠。廉頗最擅防守,慄腹攻不下廉頗,在隊友兵敗後,自己軍心大亂之時被廉頗找準機會打敗,雖然後來收攏了敗兵,有了謀劃,但還是被久經戰事的廉頗輕鬆拿下。一頭獅子帶領一群羊也能擊敗一頭羊帶領的一群獅子,況且燕軍還不是獅子。

戰爭開始前燕國對於此次戰爭的意識就不足,燕國只是覺得趙國國中兵力不足,有機可乘,準備並不充分,趙國在經歷過邯鄲之戰後基本人人都經歷過戰火洗禮不能小瞧,燕國雖然有人看出問題,但無奈燕王不聽。到了真正面對趙軍的時候,慄腹卿秦又根本不是廉頗樂乘的對手,所以燕國才會在趙國虛弱之時進攻卻仍然落得個慘敗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