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網絡上最有爭議的十個歷史人物,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個在中國網絡論壇上一直潛水的吃瓜群眾的話,那你一定會注意到不管是在歷史類貼吧,科普類網站,地方論壇裡面,有一些中國的歷史人物總是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並且只要在貼吧裡出現這些人的名字,都能蓋到幾百樓,這些人裡面有雄才大略的帝王,也有歷經風雨的名。臣



第一個,袁崇煥



網絡上最有爭議的十個歷史人物,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說道袁崇煥大家都不會陌生,此人是明朝的武將,明末的時候對崇禎做出承諾,我一定能五年平遼給你看,深得崇禎的信任,後來殺死了毛文龍,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享年46歲,他可以說是被人給翻來覆去的提到,因為他死了之後,清軍直接南下,逼死了崇禎,大明就此完結。為了感謝袁崇煥的貢獻,滿清給了他很高的評價,說他是大清名臣,一個明朝的武將被清朝的人成為大清的名臣,可想而知,他的歷史定位有多麼矛盾了,隨便在網絡裡一搜,問道,袁崇煥是奸還是忠啊?都能有這麼多的回應,此人的討論量可見一斑


網絡上最有爭議的十個歷史人物,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說完袁崇煥當然要說崇禎了,這也是第二個經常被人討論的人物。最經常提到的問題就是

你為什麼不跑呢? 說實話,好多人都這樣想,你作為一個一國之君,仗打敗了,不丟人,但是你選擇自殺的話就很丟人了,皇帝一死,萬事皆休,皇帝如果還活著,事情可能還有轉機,當時清軍不是從南北夾擊北京,而是完全的南下,崇禎完全可以選擇往南方逃亡,像南宋一樣先苟著再想辦法重回大位,結果他選擇一死了之,既然都是要逃避,那你為什麼不選擇南下呢,這樣使得南明也失去了權威,整個大明的末期被他一個人提前了。


網絡上最有爭議的十個歷史人物,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說完前兩個搭檔,我們把歷史往前翻,回到三國時期,就要提到我們今天要提到的第三位爭議人物,諸葛亮,也叫諸葛孔明。諸葛先生我不用多說,一直都是很多普通百姓的偶像,前兩年出了一部很火的動畫,叫一人之下,相信大家都看過,裡面有一個人就是諸葛家的後裔。

劉備的丞相,被他臨終託孤,是劉備最信任的人,而且還是水鏡先生的學生,能掐會算,人稱臥龍。那麼這麼一個人為什麼會被大家這麼熱烈的討論呢,說的直白一點,就是這個人真的有這麼dio嗎?是的,雖然諸葛亮很有名氣,但是大家都說是三國演義裡吹出來的,本人沒有這麼神奇,做不到呼風喚雨,也不可能預知未來,他的這些偉大事蹟是不是作者為了捧他杜撰出來的,畢竟古人讀書讀的少,文盲率比較高,認識的字也比較少,很少有人會為了查證去買一本三國志或其他信史來驗證這些說法,更何況明朝之後,永樂大典不知去向,很多的史籍資料都已經查無可循,因為名氣太響,所以備受爭議,所謂樹大招風就是這個道理。


網絡上最有爭議的十個歷史人物,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第四個人物就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朱元璋這個人雖然長得醜,但是很有本事,堪稱整個明朝最有本事的人,當然他也留下了很多的漏洞,除了等一下要提到的朱棣之外,他把百姓強制分離成各個小塊的做法也給群眾帶來了很大的不變,出門必帶路引,錦衣衛,東廠,一個個從未有過的制度在他執政的三十年裡迅速的實施,並且為了很多的原因,處死了很多的官員,弄得人心惶惶,但也有網民說正因為他出身底層,所以更加懂得百姓的難處,是對百姓最好的皇帝,太子死後,朱元璋把皇位的重擔交給了朱允炆,希望他挑起這個國家的命運,只是很可惜,朱允炆沒能把這個擔子挑起來,就被第五號爭議人物,朱棣給搶了。


網絡上最有爭議的十個歷史人物,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朱棣是個很好運的皇帝,出身就是皇室成員,享受榮華富貴,錦衣玉食,而且他驍勇善戰,出身在戰場的他當然比那個弱小的朱允炆強大的多,但那是在雙方地位平等的情況下,在朱允炆當上了皇帝以後,他裝瘋賣傻了一段時間,然後找準機會,迅速從南京北上,中間無數次的戰役都沒死,順順利利的登上了皇帝的寶座,但是比較麻煩的事是得位不正,雖然都是朱家人,但是本質上就是造反,所以那個于謙就幫了他一忙,提醒他趕緊到天壇祭祖,百姓一看他是大孝子,而且也是朱家人,當然也就不會在乎這些。朱棣的命運也就這樣一直持續到他去世,坐穩了明朝皇帝的位子。


現在說到下半段了,我們要看的人物是秦始皇——嬴政。


網絡上最有爭議的十個歷史人物,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嬴政是個廣受爭議的人物,一方面他因大興土木,讓百姓流離失所,大修長城,另一方面他也焚書坑儒,所以哪個方面的人都不喜歡他,但是正像他名字那樣,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本來就是眾矢之的,他的二世而亡也非常有戲劇性,如果莎士比亞的麥克白一樣,手中獲得了的權利變成了對他家族的詛咒,他的兒子胡亥是個白痴,扶蘇是個呆腦筋,兩個兒子都沒有他的能力,最後是如果風捲殘雲一般改朝換代了,如果他當時沒有那麼激進,把步伐放慢一點,可能不會有這麼大的挫敗,但是歷史就是歷史,哪怕你腦子精似鬼,照樣要喝老天的洗腳水。安息吧,秦始皇。



網絡上最有爭議的十個歷史人物,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誒,你怎麼這麼眼熟

下一個其實大家也已經猜到了,就是劉邦,劉邦的母親劉媼傳說中和蛟龍結合,生下了劉邦,所以他天生就是龍的傳人,具有神秘的力量,劉邦的那個頭上發綠的父親劉老爺子在劉邦當上皇帝后被封為太上皇,這也是中國古代第一位太上皇,其實劉邦雖然在史書上記載對家人不關心,其實他對家人是很好的,劉邦的父親當上太上皇以後移居長安深宮一直悶悶不樂。劉邦詢問的結果才知道太公的朋友是屠夫商販的少年,酤酒賣餅,鬥雞踢球,以此為樂。如今這些都沒有,故而不樂。劉邦於是便營建新豐,移遷諸多故人充實那裡,太上皇方才喜悅。做皇帝做到這份上,劉邦可算頭一個。那他的爭議點是什麼呢?就是他和項羽兩個誰更流氓這件事,一般來說,爭奪皇位,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都是沒什麼說的,但是網上一直傳沒有項羽的話,劉邦打不過秦軍,更不可能奪得天下,所以有些人就對劉邦當上皇帝有意見,而且劉邦原本是秦朝的亭長,屬秦臣,造反的話屬於犯上作亂,也給他帶來了一些詬病。總的來說,也是因為帝王之間的比較而引起的。


網絡上最有爭議的十個歷史人物,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那麼說到帝王之間的比較,當然不能說到李世民,李世民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被稱為天可汗的人,汗就是蒙語“王”的意思,天可汗就是天下的王的意思,既然有這個稱號也就證明了李世民的胸襟廣闊,從他對魏徵的以禮相待上就可以看出李世民是能聽得進意見,而且還是非常的聽,老婆長孫皇后是一代賢后,帶著國家走向了貞觀之治,那麼這麼完美的一個人為什麼總是被人提起呢?那就是很多人懷疑他沽名釣譽,政治做戲,還有就是手足相殘這件事,都給他的名聲帶來了不好的影響,高處不勝寒就是這個道理。


網絡上最有爭議的十個歷史人物,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說到偉大的帝王,有一位不僅在中國有名,在世界上也赫赫有名的大汗,成吉思汗就是這樣的,汗已經介紹過了,成吉思就是大海的意思,那麼成吉思汗就是大海一樣的帝王的意思,我們都說蒙古沒有海,但其實古代是有的,那就是成吉思汗,據人種學者統計,當今世界有1600萬人都是成吉思汗的後代,他不僅播種在亞洲,歐洲,甚至最遠到過非洲,美洲,北美洲等地區,是歷史上影響力最大的帝王之一,為什麼他飽受爭議呢?因為他的孫子忽必烈逼死了南宋的小皇帝和陸秀夫等大臣,就這樣殘暴的讓蒙古帝國統治了將近100年,這裡說一下不停被提起的的一個事,不承認蒙古歷史是中國歷史的中國人很多,但是官方普遍認為蒙古後來形成的四大汗國不屬於中國歷史,但是元朝是屬於的,您可以看看,光是這麼一句話就可以讓人爭吵個半天,更別說其他殘殺漢族人的野蠻事蹟了,真的很為這位蒙古大汗在中國歷史的定位捏一把汗。


網絡上最有爭議的十個歷史人物,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最後一位要講的人是王莽,王莽是歷史上唯一一位連一位都沒傳下去的大一統皇帝,說著真繞嘴。他提倡改革,提出了很多新的建議,但是都沒能對百姓的生活有所改善,只是徒增麻煩,每一位推舉他上去的大臣都很後悔,因為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超越了時代,走在了百姓的前面,這樣的皇帝當然沒辦法獲得傳統君臣關係的好評,尤其是他的土地國有化這一點太過超前,只有他一個人堅持這個,使得百姓起義,他可能做夢都沒想到隕石選擇的不是他,而是另外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