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劉邦為何不處死呂后,來保障戚姬母子安全?

歷史提問官——不死太


漢高祖劉邦和他的原配夫人呂后,都是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劉邦在建國的過程中,呂后被俘兩年,回來後劉邦的身邊已經多個一個年輕貌美的戚夫人,和一個劉邦寵愛的兒子劉如意。

熟悉歷史的都知道,呂后對這個戚夫人恨之入骨,劉邦卻非常寵愛她,還想要將劉盈的太子之位給劉如意,這更是呂后的心結,因此呂后和戚夫人一向不和,甚至公開謀害戚夫人。

呂后的行徑不僅如此,在劉邦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呂后聯合樊噲設計殺了韓信。都知道,韓信是劉邦的盟友,沒有韓信劉邦是不可能獲得大漢江山的。劉邦得知韓信死後“又驚又喜”,驚的是呂后竟然能將韓信殺死,看來呂后的實力不容小覷,喜的是韓信終於死了。

劉邦意識到呂后的權利越來越大,呂氏集團也有可能對大漢造成威脅,但是為什麼不殺她呢?

原來呂后在劉邦還是泗水亭長的時候,就嫁給了劉邦,當時的劉邦一無所有,可以說兩個人是創業的患難夫妻,雖然劉邦比較寵愛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可太子劉盈也並沒有什麼過錯。

在整個政治生涯中,劉邦一直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的殺伐決斷是一般人不能小覷的。他清楚的知道誰是敵,誰是友,誰會給自己造成更大的威脅。左右分析開來,呂后再厲害,不擇手段也好,兇狠也好,說到底無非是想讓自己的兒子劉盈做皇帝,為的都是大漢江山。縱觀整個局面,雖然呂后的行徑讓劉邦不恥,但不至於到殺她的地步。

而對自己江山造成最大威脅的,肯定是最初跟自己打江山的那邦老臣,他們手握重兵,且威望極高,一個謀反,漢朝可能會改姓也不盡然。最終,劉邦還是沒有對呂后下狠手。


匹諾曹jun


戚夫人,一沒朝臣支持,二沒外戚撐腰,自己的父親戚鰓雖然掌管京師北軍,但那是劉邦死的前一年才調任的,無任何根基,戚夫人在沒有自己勢力的情況下,辦的卻是歷代統治者都很忌諱的“廢長立幼”的事兒,有點異想天開,覺得贏得了一個男人,就贏得了天下。

圖為漢高祖劉邦畫像。

殊不知,劉邦是個標準的“懼內”型男人,在對外的戰爭、政權殺伐果斷,但回到家裡,面對妻兒老小,就素手無策了,當年的白登之圍,談的條件是嫁自己女兒給匈奴,回到家,結果呂后不幹,只能隨便找個姑娘代替出嫁,想換皇后,呂后一哭二鬧三上吊,作罷,想換太子,又引起了公憤,不了了之,劉邦曾跟戚夫人說“呂后真而主矣”,勸她不要和呂后爭,結果不聽。

圖為呂后故里的呂后廟。

奪嫡風波告一段落後,劉邦身體每況愈下,對於身後事作了較全面的安排,首先他認可了太子是呂后所生的劉盈,對於下一任皇位的穩固,呂后是最佳看護者,不但不能殺掉,還要給予最大的權利,如果太子是戚夫人所生的劉如意的話,那殺掉呂后一族才有可能,但太子不是劉如意,能夠給於這對母子的,只能是儘可能一系列的安排,來保全母子的安危。

劉恆即位後,建廟紀念戚夫人,稱為“戚姬寺”,圖為戚姬寺遺址。

先安排忠貞耿直的大臣周昌,為趙王劉如意封國的相國,來輔佐、保護劉如意,再封戚夫人父親戚鰓為臨轅侯,掌管京師北軍,也就是拱衛長安城的禁衛軍,外有周昌保護劉如意,內有戚鰓保護戚夫人,結果事與願違,劉邦死後,呂后三下五除二就解決了戚夫人母子的保護者,藉故調周昌到長安城述職,間隙派人毒死劉如意,換掉戚鰓北軍統領,將其趕到封國,戚夫人被做成“人彘”,慘死。


圖文繪歷史


旭哥以《史記》中的一個故事,作為回答題主問題的引子。

是時高帝病甚,人有惡噲黨於盧氏,即上一日宮車晏駕,則噲欲以兵盡誅滅戚氏,趙王如意之屬。高帝聞之大怒,乃使陳平載絳侯代將,而即軍中斬噲。--《史記》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劉邦病重,有人進讒言說,陛下百年之後,樊噲就會誅殺戚夫人、劉如意,劉邦大怒,立即派陳平、周勃前去誅殺樊噲。

樊噲是誰?

●劉邦的鐵桿支持者,從沛縣起事時,就追隨劉邦左右,忠心耿耿;

●劉邦的救命恩人,鴻門宴上形勢危急,挺身而出,力挽狂瀾;

●劉邦的連襟,樊噲的老婆呂嬃,是呂后的妹妹;

就是這樣親密的關係,劉邦聽到樊噲要殺戚夫人母子後,根本不去辨別真偽,直接毫不猶豫的痛下殺手。

可見,戚夫人母子的安危在劉邦的心裡,有極其重要的分量。

劉邦知不知道,自己死後,戚夫人母子的命運?

答案是肯定的,作為患難與共的夫妻,劉邦太瞭解呂后的性格和手段了。

哪為何劉邦不處死呂后,來保障戚姬母子安全?

旭哥將從劉邦不殺呂后的原因、戚夫人母子的結局、以及誰該為戚夫人母子的悲劇負責任,三個方面來回答題主的問題。

劉邦為何不殺呂后

旭哥認為,劉邦既殺不了呂后,也不能殺呂后,原因有二;

其一,呂后身上的雙重標籤,患難夫妻、有功之臣;

劉邦能娶呂后,從當時雙方的條件來看,劉邦簡直是祖墳冒青煙了。

劉邦已經是四十多歲的大叔了,一事無成,還在外頭和一個寡婦有了一個私生子,名聲也十分的不好。而當時的呂家,可以算得上是名門望族,更何況呂后正值青春年華。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一個白富美嫁了一個糟老頭子。

而後,劉邦起事後,呂后既要照顧劉邦的老父親,還要養育兩個年幼的孩子,後來又在項羽那裡吃了幾年的牢飯,可謂嚐盡人間心酸。

對於這樣的媳婦,劉邦發達後,能不好好對待嗎!

《史記》記載,呂后為人剛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誅大臣多呂后力。

也就是說,呂后在劉邦打天下和坐天下的過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功勞巨大,要不然司馬遷也不會用“佐高祖定天下”這樣極具分量的詞了,可見呂后也是大漢王朝建立的功勳之臣。

在劉邦平定天下的過程中,圍繞呂后也是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集團,像蕭何、陳平、張良、樊噲、呂后的兄弟們,都是支持呂后母子的,甚至連劉邦一直都請不動的“商山四皓”,呂后都能請來為劉盈壯聲勢。

所以,劉邦就是想殺呂后,也得掂量一下,由此帶來的後果能不能承擔,能不能殺的了呂后。

其二,太子劉盈懦弱,需要呂后扶持,這是國之根本;

通常來講,開國之君都是強勢之人,而守成之君多是仁義之主,但也有一個矛盾,如果二代君主太過柔弱,面對一幫開國功臣,能不能壓得住場面,能不能守住江山,是有很大疑問的,畢竟開國的功臣,個個都是亂世的梟雄。

太子劉盈恰恰就是一位過於懦弱的儲君,這也是劉邦三番五次的想廢劉盈立劉如意的原因,既然廢太子之事不可行,那就得為劉盈以後能坐穩江山找到依靠。

這個人便是呂后,呂后要能力有能力,要手段有手段,最主要的是呂后是劉盈的親生母親,一定會鼎力扶持自己的兒子。

所以,呂后是劉盈以後坐穩天下最主要的依靠,劉邦怎麼會殺呂后呢!

想必晚年的劉邦一定十分的痛苦,一邊是劉姓江山的安危,一邊是自己十分喜愛的戚夫人母子,劉邦不得不做出取捨。

但戚夫人母子和劉姓江山相比,分量還是太輕了。

戚夫人母子的悲慘結局

劉邦死後,呂后便迫不及待的對戚夫人母子動手了。

首先將下令將戚夫人幽禁在永巷,剃去頭髮,頸束鐵圈,穿上囚徒的紅衣,讓她舂米做苦役。

戚夫人舂米時,不時吟唱著一首自己創作的歌曲,“

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

一旦想收拾一個人,理由總是能找到的,呂后以戚夫人想依靠兒子劉如意來報復自己為理由,派人召趙王劉如意進京,用毒酒將劉如意毒死在未央宮,可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而後,呂后派人砍斷了戚夫人的手腳,剜掉眼珠,燻聾耳朵,喝下啞藥,把她扔在窟室裹,做成“人彘”。

就這樣,呂后用前所未有的惡毒方式殺害了戚夫人母子

誰該為戚夫人母子的悲劇負責任

戚夫人母子悲劇人生的罪魁禍首是誰呢?是劊子手呂后嗎?還是戚夫人自己作死呢?

其實劉邦才最應該為戚夫人母子悲劇負責人。

正是劉邦常說,劉盈偉人柔弱,不像自己,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聰明果敢,最像自己。

母以子為貴,劉邦的這些話給戚夫人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劉邦不喜歡太子劉盈,喜歡自己的兒子劉如意,加之劉邦非常寵愛自己,所以完全有可能讓劉如意取代劉盈的太子之位。

一個母親為了自己的兒子的前程搏上一 搏,無可厚非,所以戚夫人開始經常給劉邦吹耳邊風,廢劉盈、立劉如意為太子。

劉邦和戚夫人完全低估了呂后母子的能量,三番五次欲廢太子,都沒能成功。

由此導致的後果,就是將戚夫人母子直接推到了呂后的對立面,當一個人成為了呂后的敵人,結局就只能有一個。

所以說,劉邦才是戚夫人母子悲劇下場的最大責任人。


結語:

有一道著名的選擇題,“要江山,還是要美人”,流傳了幾千年的選擇題,實際上答案永遠只有一個,有了江山,還怕沒有美人嗎!

所以,和劉姓江山比起來,戚夫人母子顯然是微不足道的。

戚夫人母子死的冤枉嗎,當然冤;戚夫人會後悔嗎,未必,因為爭奪帝王之位本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賭局,不成功便成仁,從選擇邁出第一步的那一刻起,便無怨無悔。



長安旭哥


劉邦不是不處死,而是不能這麼做,也沒有這種能力去做了。


說出這句話的人,不瞭解男人的心理。男人們拋開原配,為新歡花錢逢場作戲都可以,但是萬萬不可能傷了自己的根本,破壞自己的利益。這就是底線。


題主可能認為劉邦對戚夫人是真愛,所以才好奇劉邦為什麼不幫戚夫人除掉她的心腹大患。


戚夫人不會是一個寵妃罷了。沒有她,還會有別人來補位,哪裡是非他不可呢。


戚夫人在劉邦的寵愛下,自不量力的衝上去,要奪嫡,導致呂后對她恨之入骨。


其實當時在後宮中,已經沒有人能夠動搖呂后的地位了。即使是劉邦,也要三思而後行。和呂后火拼,如果贏了,也要傷筋動骨;輸了,那就更慘,權位什麼都失去了。


呂后是劉邦的原配妻子,在劉邦打江山的過程中,她一路參與。呂后的孃家人,都立下了不小的功勳。他們的功勞比不上蕭何韓信之輩,但是功臣和外戚的身份結合在一起,使得他們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其實是呂后的能力。呂后幫助劉邦誅殺功臣,威懾住一大群元老功臣。這些人在呂后時期,服服帖帖,不敢有什麼異動。直到呂后死後,才敢採取行動。


可以說,呂后自己已經成長為一棵蒼天大樹,不是一個人都能輕易撼動的。


還有一種猜測,隨著呂后勢力形成,有隱隱崛起的時候,是不是劉邦可以扶持出一個寵妃,有一個甘當先鋒隊的人?


這個人就是戚夫人和她的兒子。


這對母子在後宮中絆住呂后,劉邦在時不時地打壓一下,這樣呂后的手腳和精力必然有一部分被人牽扯,劉邦就更加無人約束。


有統計顯示,80%的男人在尋找小三的時候,就是找樂子,和小三小四結婚的男人不到10%。人類社會在文明和科技上進步很大,但在人性上基本上沒有啥變化。


戚夫人就是劉邦拿來平衡後宮的一個籌碼。要為籌碼去傷害下棋的人,怎麼可能呢?


這個問題,只能是大家想多了!


熊沾沾


導語

提起劉邦,我耳邊總是會響起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這令人澎湃的音律!提起呂后,我會感嘆心酸於她的一生勞神勞心,更驚懼於她的狠辣無情,而提起那位戚夫人,更多的是好奇於她的美貌才情,以及嘆惋於她的淒涼結局更甚於成為了“人彘”一詞的主角。而要交給受眾們關於“劉邦為何不處死妻子呂后以保障戚姬母子安全”這一疑問的答卷,我只想說萬物有因有果,是是非非,事實會給你答案,現在咱們就走進這個新生政權漢王朝,親身探秘一下宮闈內辛吧。



其一:劉邦不忍棄多年情分於不顧,不會對呂雉輕易狠下殺手。

這裡我想說二人的曾經。二人不曾結為秦晉之好前,劉邦只是一個小小的泗水亭長,而且極為鄙視農桑,每天一副要做大事的模樣,在當時的街坊四鄰眼中,不過一個四體不勤的閒漢罷了。

而呂雉實在自己父親相看劉邦面相後,一人決定嫁給當時三無的劉邦。如果翻看過歷史,就會發現劉邦和呂雉的結合真的是沒有門戶之見,沒有三媒六聘,只因呂父認為的劉邦的大貴之相,但是這種神秘且虛無的東西,在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時,足以負擔起自己女兒的一生嗎?

關於呂雉父親把呂雉許配給劉邦的記載:

呂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無如季相,原季自愛。臣有息女,原為季箕帚妾。”——《史記·高祖本紀》

這段話翻譯為:呂公對(劉邦)說:“我從年輕的時候就喜歡給人相面,經我給相面的人多了,沒有誰能比得上你的面相,希望你好自珍愛。我有一女願意許給你做灑掃的妻妾。”


當然以後的事實證明了呂父的優秀教育,呂雉嫁為人妻後,操持家務,養兒贍長,從事農作,當然兩人如果只是這樣簡單的相敬如賓,奔波於生活,似乎沒什麼獨特地方,可轉折來得猝不及防。劉邦奉命限時內押送囚犯,但天氣給他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而囚犯也在悄悄地逃竄,劉邦知道,自己不可能按時押解犯人到地,在死罪和逃亡兩個岔路面前,他選擇了後者,同時在芒碭山釋放了囚犯,當然,劉邦的這一舉動為他自己贏來了人心,但也開始了自己的逃竄生涯。


但是,那位婦人呂后又該何去何從呢,其實,她並沒有太多選擇。迎面而來的是牢獄之禍,是重擔在身,是為夫擔憂,現實更加磋磨了這位只想簡單生活的婦人,而呂雉沒有選擇逃避,她甚至不辭辛苦為夫送飯,更是一人借用輿論承擔起了推動劉邦大業的工作。

以史為據,這時的呂雉作為結髮之妻,是盡職盡責的,這是一個女人的前半生,就這樣真心真意的獻給了自己的夫君,這份相伴的情誼,現在的劉邦是動容的,以後的劉邦也會珍視,他自然不會對呂雉下毒手。


其二,劉邦已有應對之策,自認為能助戚姬母子躲開呂后迫害。

這個對策出自年少的符璽御史趙堯。某天,君顏不喜,群臣都不知道什麼原因。趙堯猜透劉邦心思,他知道劉邦害怕自己身死之後,以戚夫人和呂雉兩人的矛盾,會對劉如意不利,被殺死。趙堯出的注意就是讓周昌擔任趙國丞相。周昌剛強耿直,無論是朝中大臣,還是太子劉盈、呂雉,都對他很敬畏。所以,他堪當大任。於是,劉邦召見周昌,說了自己的打算。周昌很難受,哭著埋怨劉邦,“我打一開始便追隨,為何半路讓將我拋棄?”而書中這樣回答劉邦的回答“然吾私憂趙王,念非公無可者。”

而對於戚姬,劉邦就好言相勸,告訴她自己想廢太子劉盈,但太子羽翼漸豐,自己也不能做什麼,史書中還記載了劉邦說的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呂氏真兒主也”。



當然,這裡來看,劉邦的計策是有幾分可取之處的。但是,他高估了戚姬的智商,一首歌讓紅顏凋零,帶來的是悽慘的下場,更是低估呂雉的手段和呂雉身為女人的妒意,而結局只是史書上的一串黑白分明的文字,戚姬成為了人彘,劉如意被毒死,使呂雉狠毒之名更甚。如此,我也只能說,世間最難懂的,便是人心。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呂后所代表的呂氏一族在朝中影響力大,處理好能鞏固好新生脆弱的政權,處理不好則根基不穩,風波再起,所以不能輕易動呂后。

歷史記載:劉邦不好出面處理一些共同打天下但權勢過大的功臣,而呂后用自己的手段完美的解決了劉邦的難題。

呂后為人剛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誅大臣多呂后力。——《史記·呂太后本紀》

如彭越,被流放後路上碰見呂后,湊過去一通哭訴求情,他不用流放了,被呂后帶回長安,他自以為安全了,然而呂后安個謀反的罪名把他做成了一種肉醬。

又比如韓信,也是被呂后騙進宮裡處死。而劉邦知道韓信死訊,又驚又喜,驚於呂氏的手段之高,喜於讓他無比忌憚的韓信終於死了。

而後來晚年的劉邦有廢太子之意,呂后卻找了商山四皓輔佐太子,讓劉邦明白呂后的影響力過於龐大,要廢掉她的兒子,會使朝政產生極大的動盪。或許此時二人夫妻感情已經蕩然無存,有的只是兩個政治同伴角力前彼此睥睨打量的忌憚。

而戚夫人的命運已成定局。

(劉邦)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呂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史記·留侯世家》

另外當時劉邦手下的得力助手也都基本是呂后的舊識,她在朝中有著強勢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基礎。事實證明,呂后是一個合格的統治者。她的臨朝雖然在政治上釀成了呂劉之爭的危機,但是那段統治終究是成功的。

“惠帝垂拱,高後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天下宴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劉邦先是君,再是夫,而為君或為夫,呂后都在他的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劉邦怎麼會因戚姬母子狠下殺意呢?


小姐姐講史


皇后是國母,廢立皇后是國事而非皇帝家事。且不用說處死皇后,歷史上廢立皇后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唐朝李治廢王皇后立武則天,搞得朝野動盪;英格蘭的亨利八世廢后花了許多年,弄得舉國宗教改革一片混亂。所以,廢后甚至殺後是非常勞神勞力的政治事件,後位尤其是權勢極大的皇后,輕易動不得的。

呂后嫁給劉邦的時候還是十里八縣聞名的大家閨秀,而劉邦則是個泗水亭長,在鄰里看這麼個下等無賴娶了個如花似玉的小姐實在是天上掉餡餅,劉邦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
劉邦在外征戰期間風流韻事不斷,呂后則在家伺候公公孩子,在戰亂和貧苦中照顧劉邦的一家子人。後來劉邦的這一家妻兒老小被項羽俘獲,過了幾年牛馬不如的囚徒生活,幾乎送掉性命。這要換成普通女人,早就受不了這樣的丈夫一走了之了。想呂雉乃一大小姐出身,遵循父命跟了劉邦這無賴後未曾過一天好日子,整日擔驚受怕受苦受難,還要忍受劉邦的見異思遷。但呂后在劉邦發跡前就跟了他,受了很多罪,這一點劉邦的朝臣們是看在眼裡的。
呂后是沛縣人,在劉邦朝臣中是知根知底的自己人。相比之下那戚夫人只是個外來者,從沒贏得朝臣的愛戴和擁護。正是因為如此,呂雉的皇后之位非常穩固,戚夫人只是姬妾而已。劉邦再寵愛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但是廢立太子比廢立皇后還恐怖,劉邦雖是皇帝,但不能一手遮天廢掉呂后之子劉盈的太子位,只能放棄劉如意。

廢后都是做夢,何況殺後呢?
呂雉受朝臣愛戴,是劉邦重要的政治盟友,在這裡,夫妻關係倒是沒剩多少。功成名就的劉邦喜歡年輕美女,男女之事不再待見呂后【呂雉亦如此,否則不會有審食其】,但是在國家大事上,劉邦不能沒有呂后。治國方面,戚夫人沒有半點發言權,她也沒有多少政治頭腦。即便呂后死了,戚夫人也難堪後位。
呂后殺韓信、剁彭越,足見其手腕厲害,是個陰險有決斷的人。她對於劉邦來說是個重要的膀臂而非一個暖被窩的女人,殺死呂后對劉邦絕對是弊大於利。
我想劉邦自己的內心深處,非常懼怕呂雉這個女人。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雖然沒有皇帝頭銜,但是卻是真正的第一位女皇。這樣的女人,上千年才冒出來一個就成了劉邦的老婆。中國帝王那麼多,劉邦也並沒有比其他著名皇帝多出更多的手段和才能,所以這對政治夫妻之間的博弈,呂后還是要更厲害些,劉邦既不敢也沒有能力殺死呂后。

歡迎關注知乎‘雲緋’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雲緋文學號:芳緋文學

雲緋


劉邦如果處死呂后,是保障了戚姬母子安全了嗎?可能會引起一場大亂,劉邦也被落個忘恩負義的小人,遭到眾人的叛離。

1,呂后起初對劉邦的影響

呂后身為一小富人家姑娘,遵從父親的決定,下嫁給中年窮光蛋劉邦,呂后實忠遵守著封建婦女的賢惠勤勞道德行為,相夫教子,善待孝順劉邦的父母,努力做到賢妻良母的角色,劉邦成天忙於他哪些公事,與弟兄們在外騙吃騙喝而周旋,家裡不管不問,甚至出差多日未回,呂后默默辛苦地打理著這個家,亳無怨言。對於劉邦的私生子也不嫌棄,接受撫養,遵守未嫁隨父,嫁後隨夫的封建思想觀念。

後來劉邦當初反秦時,呂后也沒因為劉邦謀反而斷絕關係,做到不離不棄,在背後支持劉邦的起事,到處宣傳:“季所居上常有云氣。”這種神話般的宣傳起到積極作用,至使有很多人追隨劉邦,呂后起到了夫唱妻隨的效應。劉邦避難躲藏芒碭山,在家的呂后獨立支撐著家庭,還長途跋涉給劉邦送衣送食,後來,呂后生下一兒一女。劉邦被封漢王,呂后還在老家沛縣,彭城之戰劉邦大敗,項羽俘虜了呂后全家囚禁在營地,她和全家相依為命三年,在這三年裡呂后磨練出了隱忍趨利的性格。

當楚漢交換兵將呂后出來後,發現劉邦身邊多出了寵愛的戚夫人。這時的呂后心生怨氣,但在哪封建社會里,以男人為主的生活模式中,呂后只能忍氣吞聲地隱忍下來,只能接受實時,種下了憎恨戚夫人的種子。

2,呂后為劉邦誅殺異姓王韓信

呂后為人剛毅果斷,又擅長經營管理,劉邦稱帝后依然寵愛著戚夫人,常常出征帶在身邊,呂后因年長色衰留守後方,但是呂后還是安排後方井然有序,為了鞏固劉邦帝業,呂后趁劉邦出征討伐叛軍時,與蕭何定計殺死了韓信,後來,又遊說劉邦殺死異姓王彭越,為劉邦帝業穩固起到震懾作用,使劉邦的誓約:“非劉氏為王,天下共擊之。”得到鞏固。

呂后做事果斷,以強有力的鐵腕手段協助劉邦,為帝八年期間,鎮壓叛逆,打擊割劇勢力,對漢朝政權統一穩固起到積極作用。

3,劉邦去世後,呂后害死戚夫人母子

劉邦死後,太子劉盈繼位,呂后尊為太后執掌朝政大權,這時對劉邦後宮侍寢和寵幸的妃子進行打擊報復,特別對恨之如骨的戚夫人,瘋狂慘不忍睹地報復,先是幽禁在永巷,剃去頭髮,頸束鐵圈,穿上囚犯紅衣,讓她做舂米苦役。

後來呂后又毒殺戚夫人兒子趙王劉如意,下令把戚夫人斬去手腳,薰聾雙耳,挖去雙目,用啞藥把她毒啞,拋入矛廁之中,稱為“人彘”。手段極其殘忍,把戚夫人折磨而死。

呂后隱忍這麼多年,終於把殘酷無情的壓抑暴發出來,把情敵戚夫人殘害而死,終於出了多年的惡氣。

總結一下,身為劉邦的結髮妻子呂后,在劉邦起義治國期間,起到輔助作用。劉邦也明白不能因為他的一時寵愛,把一起同甘共苦的結髮妻子處理掉,劉邦心裡更明白愧欠呂后的太多太多了,他無任何理由殺死呂后。如果真處理掉呂后,劉邦知道呂后的為人和人際關係,哪他的皇權也未穩,死後也保證不了戚夫人母子的安全。劉邦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非常瞭解呂后的能力,還得指望呂后來維持辛苦打下來的漢室江山,至於戚姬母子安全只能順其自然了。


趣談漢史


劉邦去世後,太子劉盈繼承皇位,就是漢惠帝。由於惠帝年紀尚小,性格柔弱,身為皇太后的呂雉實際掌握了朝廷大權。呂后當權後,將劉邦生前最寵愛的女人戚姬,製成“人彘”,摧殘至死,悲慘之極。同時,還將戚姬年幼的兒子趙王劉如意,從封地趙國召至京城長安,將其毒死,手段極其殘忍。於是,世人就有了這個疑問,劉邦生前為什麼不處死呂雉,來保障戚姬母子的安全呢?其實劉邦不是不想,只是很難做到。

呂雉是鞏固大漢皇權的需要

劉邦的大漢王朝建立時間不長,還面臨著諸多內憂外患。外部環境,匈奴虎視眈眈,隨時都有可能犯境,劉邦生前雖然親自帶領大軍前往征討,想一舉打敗匈奴,卻不料反被匈奴圍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差點全軍覆滅。內部環境,跟隨劉邦打天下的一幫功臣悍將,都在蠢蠢欲動,隨時都有可能舉起反旗奪取劉氏的江山。劉邦生前雖然不斷地在剪除異姓諸王,先是楚王韓信,再是趙國丞相陳希,後來又是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最後連劉邦最親近信任的盧綰也反了。

太子劉盈,在劉邦看來,一點也不像自己,性格柔弱、不堪大任,實在是不放心將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大漢江山交付給他,但又沒有更好的選擇。而呂雉英明果決、性格剛強、頗有政治智慧,太子繼位正需要呂雉這樣一位皇太后的扶持。有人也許會問,劉邦的大臣中不是還有張良、蕭何、曹參、陳平等忠貞之士嗎?不可以任命輔政大臣嗎?在劉邦眼裡,其實他是誰都信不過,曾經殺白馬盟誓“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後來又大肆封王劉氏宗親,不斷征討幾個異姓王,就是很好的證明。在劉邦看來,功臣悍將都不可信,太子也駕馭不了,呂雉是太子生母,雖有可能幹政,但終究不會改朝換代,不會奪了自己的劉姓江山。

呂雉是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

呂雉在劉邦還沒有起事時就嫁了他,特別是在劉邦晚年,常常是劉邦在外征戰討伐,呂雉在大本營留守主持大局。因此,呂雉與劉邦的一幫員老大臣如張良、蕭何、曹參、盧綰等人都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係。同時,呂氏的兄弟子侄,常年在劉邦軍擔任重要職務,樊噲、審食其等一幫文臣武將又與呂氏一族結成牢固的利益共同體。再加上呂雉非比常人的政治智慧和領導才能,在她身邊凝聚了一大批忠心的人員。總體來說,就是在大漢的朝堂之上,呂雉已經是一股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也是劉邦的政治盟友,貿然殺了呂雉,必將引起政局的動盪,這是晚年的劉邦不願看到也很難做到的事情。

呂雉勞苦功高沒有誅殺的理由

劉邦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誅殺皇后特別是太子的生母,是需要一個在眾人面前說得過去的理由的。呂雉自嫁給劉邦以來,一直忠心輔助劉邦成就大業。早年時,獨自一人在老家,幫助劉邦照顧一家老小,為劉邦除去後顧之憂;楚漢相爭時,又被項羽掠至軍中,淪為囚徒人質達三年之久,始終沒有背叛劉邦;後期與蕭何等人留守後方,管理朝政,井然有序,沒有任何失誤;最後幾年幫助劉邦,設計誅殺了淮陰侯韓信和梁王彭越,為鞏固大漢的天下做出了重大貢獻。呂雉在劉邦去世之前,勞苦功高,沒有任何過失,劉邦誅殺呂雉實在找不到任何藉口。

劉邦對呂雉懷有愧疚之情

劉邦總是以一副流氓痞子的形像示人,其實其本性還是善良的,對呂雉始終懷有愧疚之意,終究下不了殺手。呂雉出身於大戶人家,下嫁給劉邦時,劉邦還是街頭的一個小混混,一事無成,而呂雉卻沒有絲毫嫌棄之情,對劉邦一心一意,幫助劉邦打理一家老小的生計。劉邦常年在外地東征西討,呂雉獨自一人為他撐起一個家,讓劉邦沒有後顧之憂。劉邦打下天下之後,呂雉已經年老色衰,常人處於冷宮之中。站在劉邦的角度,對呂雉雖然沒有了濃烈的男女之情,但多年的夫妻情份仍在,常情的親情仍濃,特別到了晚年的劉邦,又很看重這份親情,這也決定了劉邦不可能對呂雉痛下殺手。

劉邦無法預測身後事

雖然劉邦已經預感到,在他死後呂雉可能對戚姬母子不利,但他也認為自己已經做好充分的應對工作,自信不會有大的問題。劉邦在臨死前,命令陳平和周勃去軍中誅殺呂雉的妹夫樊噲,斷呂氏的臂膀並以此來警示呂雉;選定了御史大夫周昌為趙王劉如意的氶相,來負責保護趙王劉如意與戚姬;斷定後繼之君劉盈雖然性格羸弱,但同時也心地純良,絕不會做出傷害戚姬母子的事情來,也一定可以保護戚姬母子的周全。


綜上所述種種因素,劉邦在生前是不可能誅殺呂雉的!


晨風曉月趣歷史


劉邦為何不處死呂后,來保障戚姬母子安全?這個問題得從三方面來看:

1、呂后是劉邦的結髮妻子,對劉邦奪得天下有功,劉邦不可能殺了呂后

呂后是劉邦的結髮妻子,並且劉邦稱帝后,呂雉被封為皇后。呂后對劉邦取得天下是有幫助的。一方面,在劉邦剛剛造反的時候,呂后經常給劉邦送飯,幫著照顧孩子和劉邦的父母,對劉邦是有恩的;

另一方面,在劉邦爭奪天下之時,呂后經常與蕭何鎮守關中,幫著劉邦籌措糧草、照顧家庭;在劉邦奪得天下之後,又幫著劉邦殺了韓信和彭越,免除了劉邦的心腹大患。

呂后年長,常留守,希見上,益疏。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呂后對劉邦奪得天下,並且坐穩天下是有功的,劉邦不可能殺了呂后。

2、呂后是皇后,呂氏家族在劉邦政權裡面是有勢力的

呂后的兩個哥哥,呂澤和呂釋之,都是劉邦的部將,雖然呂澤死了,但是呂澤有兩個兒子,呂臺和呂產。呂后的這兩個哥哥都是跟劉邦一起打仗的,並且是將領,在劉邦軍中也有一些地位。

呂后兄二人,皆為將。長兄周呂侯死事,封其子呂臺為酈侯,子產為交侯;次兄呂釋之為建成侯。

另外,呂后為人剛毅,心狠手辣,即使劉邦,也不敢輕易對她下手。

3、戚姬雖然深受劉邦喜愛,但是政治手段比呂后差遠了

劉邦在世的時候,雖然喜愛戚姬及她的兒子,並且還想立戚姬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但是無奈,呂后讓張良給出的計策,請來了商山四皓給太子站臺,所以就沒換成。

劉邦於是告訴戚夫人,說:“我想換掉太子,但那四人輔佐太子,太子的翅膀已經長硬了,再難以動搖他的地位了。呂后真要作你的主人了。”

於是,戚夫人知道自己命運已定,哭泣不已!

四人為壽已畢,趨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呂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

結語

劉邦雖然喜歡戚姬及她的兒子,但是為戚姬而處死自己的結髮妻子呂后,他還是不會的。一方面 呂后對劉邦有功,另一方面呂后也不是吃素的,心狠手辣不說,呂氏家族還是有些權勢的,不會任人宰割!您說呢?


管理故事會


對於這個問題,實際上很多一開始都是心存疑問的,如果你仔細的深入探究,就會發現,換做你是劉邦,在這個問題上也不會以殺呂后的方式來保障戚姬母子的安全,最多會以其它的形式來保護她們母子的安全,至於能不能實現這個目標,劉邦沒有時間考慮了。

為什麼這樣說哪?我們從劉邦後期主要勢力強弱構成和維護劉氏統治這一最終目標的角度來分析一下。

一、主導力量,自然是劉邦一系

做為漢家江山的擁有者,西漢初期劉氏皇族的力量自然是最強大的,除了京城的勢力,就是分封在各地的劉姓諸侯王了,他們構成了劉氏政權的最主要力量,是整個漢室的主導者。

對他們來說,誰上臺都是劉家人,選擇不是問題。

二、呂后一系

作為外戚後族,呂后一系的力量是僅此於劉氏勢力的存在,尤其的呂后,是跟隨劉邦起家打天下的重要參與者,在文臣武將中同樣積累了巨大的政治威信,同時具有非常的權力手腕,劉邦就是借她的手解決了不少對劉氏統治具有潛在威脅的異姓王和其他勢力的。

對呂氏來說,是劉盈上臺還是劉如意上臺,意義絕對不一樣,他們會全力以赴,把劉盈扶上去,尤其是呂后,在立儲問題上對戚姬是恨之入骨的。

三、朝堂上那些大臣們組成的勢力

這股勢力也同樣不能小覷,雖然他們並不是皇親國戚,但是構成朝堂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建議與意見同樣會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劉邦的決策。

對戚姬來說,這些大臣可不是她的後援,而是劉盈的堅定支持者,他們是反對廢長立幼的,因為這不符合禮制。

四、戚姬一系

由於出身問題,戚姬一系並沒有可以依靠的強大外戚勢力,除了劉邦安排的汾陰侯周昌,但周昌並不是戚姬一系,僅僅是劉邦讓他照看戚姬母子而已,另外就是掌管京師北軍、戚姬的父親戚鰓,可謂勢單力薄,在是否另立劉如意為太子,他們是插不上話的,只能是戚姬在劉邦那裡吹枕邊風。

五、劉邦為什麼不以殺呂后的方式保護戚姬

1、我們根據上面幾個方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如果劉邦立了劉如意為太子,面對朝堂的反對與呂后家族的反撲,戚姬一系是毫無反手之力的,劉邦不能保證身後劉如意可以順位。

2、劉邦與呂后的個人感情與呂后的影響力,雖然戚姬年輕漂亮、能歌善舞,但在政治上沒有靠山、而其本身沒有多高的政治頭腦和手段,在朝堂和軍隊沒有影響力。

畢竟呂后是和劉邦一起打天下過來的,在立儲問題上並沒有什麼錯,保護自己的兒子上臺,也是人之常情,再說,呂后的兒子不也是劉邦的兒子嗎?雖然性格軟弱些。

而且,從劉邦與呂后的個人情感上來說,因為立儲矛盾殺了呂后不但於心不忍,也難以服眾。

3、劉邦因為征服英布之戰負傷,不久就病死,也沒有更多的時間來周密安排戚姬母子的安全保障。

基於以上的分析,劉邦是不能以處死呂后的方式來保障戚姬母子安全的。劉邦死後,劉盈上臺,戚姬的結局也就註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