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三塊廣告牌》:高曉鬆最愛的電影,沒有之一

我們每個人都被傷害過。有些傷害可以補償,可以報復,可以據理力爭。但還有一些刻骨銘心的傷害,永遠都沒有辦法補償了。

甚至連一個公道都討不回來。這種時候,你怎麼辦?

這個問題,保姆縱火案的受害者林先生遇到過,江歌媽媽遇到過,為母報仇的張扣扣也遇到過。

事已至此,只能放下?生活還要向前?

也只能如此了,還想怎樣。

接納,放下,過自己的生活,是今天這個時代的政治正確。

但是《三塊廣告牌》這部電影,提供了一個反向的答案——

不,絕不放下。

《三塊廣告牌》:高曉松最愛的電影,沒有之一

這是一個刀鋒一樣冷硬的故事。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母親的女兒被謀殺,然而當地的警察似乎對迫害黑人比尋找殺手更感興趣,於是她公開叫板這些警察,並拿出三塊廣告牌譴責他們的不作為。

《三塊廣告牌》:高曉松最愛的電影,沒有之一

母親租下的廣告牌

正如片名,影片的故事開始於三塊廣告牌。

彪悍的女主租賃了三塊閒置的廣告牌,分別寫著一句話:「愛女被強姦致死」;「兇手至今逍遙法外」;「威洛比警長,你到底想怎樣」

這一舉動引起了警察局甚至她周圍人的反對,警察局警長由於身患癌症、有心無力。

女主的前夫燒掉了這些廣告牌,性情衝動又暴力的警員甚至把廣告牌租賃公司的老闆直接推下二樓。

女主甚至遭遇了年輕警員狄克森的威脅、神父帶著民意的勸解、牙醫缺乏職業道德的報復、前夫和兒子的不理解.......

即便如此,她也沒有放棄。

就是這麼一個幹,硬,倔強的故事。

在警長死後事態更是白熱化,最後這位女主忍無可忍,一把火燒了警察局。也正是這個時候,強姦犯的身份漸漸浮出水面……

《三塊廣告牌》:高曉松最愛的電影,沒有之一

母親與警員對峙

高曉松對《三塊廣告牌》這部電影的愛非常決絕:“本年度看到現在最喜歡的一部電影!沒有之一!”

《三塊廣告牌》:高曉松最愛的電影,沒有之一

這部電影的標籤是犯罪片,神奇的是最後也不知道兇手是誰。

母親和助手開著車、帶著槍,跑去愛荷華打算殺掉嫌疑犯,其實已經證實那人根本不是姦殺女兒的兇手。但如助手所說“他也是個強姦犯。”

影片結束在他們驅車前往的路上,帶著糾結與不確定性。

影片中所有的感情都被處理的冷靜、俐落,讓觀眾很難有淚點或笑點,但這正是生活中真實的狀態——淚水與歡樂是稀少的,更多時候是釋放過後的隱忍。

《三塊廣告牌》:高曉松最愛的電影,沒有之一

出生於1970年的馬丁·麥克唐納一向擅長黑色喜劇,被譽為“鬼才”導演。《三塊廣告牌》是他自編自導的第三部長片,也是一個典型的馬丁·麥克唐納式故事。

片中的人設都有著強烈的雙面性,女主尤其如此。

雖然這位母親看似站在法理的制高點,內心深處卻藏著深深的愧疚,如果不是她對女兒的刻薄,悲劇也許不會發生。

而因為負責該案件的警長身患癌症,又把她置身於道義的低谷。

在這位母親堅強、倔強的性格背後,也能看到她做事不計後果的一面,正是這種衝動將事件帶入不可預期的境地。

而與此同時,電影最讓人感動的片段,卻是她唯一一段深情流露的情節,當她在廣告牌下看到一頭鹿時,展現出母性的光輝相當動人。

《三塊廣告牌》:高曉松最愛的電影,沒有之一

遲鈍暴力的警員

導演用荒誕的手法直接刻畫憤怒、暴力、偏見等人性黑暗面,借惡的邊緣來刻畫惡,借暴力本身反暴力。

他把幽默、荒誕、痛苦同情感、人性、美德融合在一起,打造出這個充滿戲劇張力又引發觀眾深思的黑色幽默電影。

因為劇情和人物表現又總是令人始料未及,即便少有情緒渲染,觀眾也會被故事一直吸引,確實做到了全片無尿點。

《三塊廣告牌》:高曉松最愛的電影,沒有之一

當然,影片還有其他人物、副線貫穿其中,包括《權利的遊戲》著名的小惡魔扮演者提利昂·蘭尼斯特。

值得一提的是,《三塊廣告牌》不僅從劇情到演技都可圈可點,電影裡的四首插曲也非常好聽。

女主放火燒警察局時助手帶著耳機在警察局裡讀著警長寫給他的信,屋外火光四射,此時背景音樂His master’s voice響起,旋律溫柔緩慢。

他破窗而出、身上火焰跳躥,懷裡抱著逃出時帶走的唯一一樣東西——女主死去女兒的案件記錄冊。裡面有句歌詞,There's evil that must be put down!

那時你會覺得,人性,很美。

我是社長,感謝關注,一個有趣的年輕人聚集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