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英國間諜拍攝的百年前新疆:64歲左宗棠帶著棺材收復,圖8左宗棠


【新疆官員和俄國將軍】這是一組反映百年前新疆地區的老照片,拍攝者為英國間諜。晚清時期,由於清廷軟弱無能,沙俄、英國等勢力開始向新疆滲透,尤其是中亞浩罕汗國軍官阿古柏在英國和沙俄的支持下,於1865年至1877年率軍入侵中國新疆,史稱“阿古柏之亂”。

【駐守新疆的清軍】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組成部分,早在公元前101年,西漢王朝在天山南部的輪臺、渠犁等地駐兵數百人進行屯田,並設“使者校尉”地方官員統領之,後“使者校尉”改稱“護鄯善以西使者”。到了漢宣帝神爵二年,漢廷設置“西域都護府”,這標誌著新疆正式成為我國的一部分。

【官員妻妾在練習射擊】隋唐時期,中央政府加強對新疆的統治。隋文帝即位之初,派遣吏部侍郎裴矩到張掖、武威主管與西域的互市,調查西域民情。公元608年,隋軍進駐伊吾,建築城郭,設鄯善、且末、伊吾三郡。


【官員下基層視察】隋朝滅亡後,唐朝繼續加強對新疆的統治。當唐軍打敗西突厥,統一西域各地後,於公元702年在庭州設置北庭都護府管理天山北麓及新疆東部地區的軍政事務,而安西都護府管理天山南部和蔥嶺以西的廣大地區。

【坐在廢棄城牆上的孩子們】滿清入關之後,繼續對新疆有效管轄。乾隆二十二年,乾隆終於平定長期割據西北的準噶爾政權。兩年後,清朝平定伊斯蘭教白山派首領大、小和卓叛亂,鞏固了對西域各地的軍政統轄。清廷吸取之前教訓,設立“伊犁將軍”,統一行使對天山南北各地的軍政管轄,下設都統、參贊、辦事、領隊大臣管理各地軍政事務。

【古城牆】1884年,清廷正式新疆地區建省,並取“故土新歸”之意,改稱西域為“新疆”。1912年新疆積極響應辛亥革命,成為中華民國的一個行省。在新疆歷史上,最值得大書特書的就是左宗棠收復新疆。鮮為人知的是,當年左宗棠收復新疆是歷經艱辛,除了軍事上外,還有面對以李鴻章為首的“海防派”的不斷詆譭。


【牧民們】當李鴻章認為新疆為“不毛之地”時,左宗棠立即給予強硬反擊,“新疆不固,則蒙部不安,匪特陝、甘、山西各邊時虞侵軼,防不勝防,即直北關山,亦將無晏眠之日。”左宗棠還認為,“新疆天山南北兩路糧產豐富,牛羊牧馬成群,所謂千里荒漠,實則是聚寶盆。”

【民族英雄左宗棠】1875年5月,慈禧太后以光緒的名義發佈上諭,任命左宗棠欽差大臣,全權督辦新疆軍務。權力是有了,可打仗需要軍餉的,當時國庫空虛,怎麼辦?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各省協餉有遲有速,有應有不應,有能匯兌不能匯兌,有宜用犢催,有宜用緘懇,人地各殊,情事各異。”左宗棠想到了借高利貸。

【物品交易市場】在“紅頂商人”胡雪巖的幫助下,左宗棠先後六次向洋人借款,達到1870萬兩白銀。這些軍餉都被用於西征大軍,儘管胡雪巖收穫頗豐,但是左宗棠也非常感激他,“弟餉事全賴東南協解。論採運轉輸之勞,雪巖、苦農之功偉矣。至無中生有,絕處逢生,則雪巖之功,實一時無兩。”


【新疆官員全家福】歷史早已證明了左宗棠的遠見,新疆也確實是一個聚寶盆。要知道當年,64歲的左宗棠是帶著棺材西征的。有人說,“唯有左公乃清庭一明人,其膽其心其智皆為聖者之殊,實乃中華之鵬翅是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