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宇宙大爆炸

文|郭昆山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诞生是由一个超级致密的纯能量点在1亿亿亿分之一秒的时间中爆炸以比光速更快的速度扩张产生的物质形成的,带正电荷的物质与带负电荷的反物质互相接触爆炸的残存物质产生了星系。

宇宙大爆炸


大爆炸后38万年,原子产生,氢、氦、锂产生,10亿年后,宇宙第一个星系形成,又过80亿年后,太阳和地球形成,宇宙中氢燃料将在数万亿年后耗尽,那时宇宙也许向内塌陷,也许会扩张而能量耗尽,暗淡无光。


星云在引力作用下聚集气体和尘埃并形成漩涡,漩涡中心在挤压下核心变小同时温度急剧升高,然后从核心喷射出高温气流,气流在温度作用下进行核聚变,然后释放能量,产生恒星。


恒星组成恒星团,恒星团组成星系,星系组成星系团,星系团组成超星系团。星系产生的原因是引力和暗物质,暗物质聚合恒星成为星系,暗能量则分离恒星从星系。

宇宙大爆炸


恒星的消失过程则可能由于铁元素的产生,恒星内部产生的铁元素争夺恒星核聚变的能量,引力超越核聚变,恒星表面急剧塌陷向恒星核心,从而引起剧烈爆炸,产生伽马射线暴,超新星产生,残留的超高密度内核成为黑洞或中子星,爆炸星尘播撒了生命的种子。


银河系的中心是超大质量黑洞,直径是2400万公里,质量是太阳的400万倍,银河系的恒星环绕中心黑洞飞行。银河系中有约2000亿颗行星,其中400亿颗恒星有行星绕其运行。


太阳是一颗中等质量恒星,每天太阳核聚变消耗6亿吨的氢燃料,在70亿年后,太阳的能量将消耗殆尽,成为红巨星,成为红巨星的太阳将继续燃烧氦,残留物质聚合成为碳,白矮星诞生,白矮星的核心是一颗直径数千公里的钻石。

宇宙大爆炸


行星和卫星是通过引力吸积或者捕获形成的,太阳系中存在四颗气态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它们是太阳的外行星,木星的大气层厚达6.4万公里,太阳的四颗内行星是岩质行星,金星、水星、火星、地球是通过引力聚合爆炸残留物形成的,地球产生于45亿年前,距离银河系中心的超级黑洞25000光年,月球是地球被撞击后爆炸的残片聚合而成的,距离地球40万公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产生海洋潮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