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兩個邏輯值,三種運算,九個符號,越簡單的越有趣

兩個邏輯值,三種運算,九個符號,越簡單的越有趣!

大家好,今天帶來分享的是EXCEL中常見的邏輯值和運算符,下面是詳細講解。

兩個邏輯值,三種運算,九個符號,越簡單的越有趣

一、 邏輯值

(1)“TRUE”表示運算結果為“對”、“成立”、“真”、“是”等含義,有時等同於數字“1”

(2)“FLASE”表示運算結果為“錯”、“不成立”、“假”、“否”等含義,有時等同於數字“0”

在A3、B3中分別對A1:A2;B1:B2內容進行求和,觀察運算結果。

操作:在A3單元格中輸入公式“=SUM(A1:A2)”>> 回車( Enter )>>

拖動A3右下角填充柄“+”到B3單元格

兩個邏輯值,三種運算,九個符號,越簡單的越有趣

我們會發現A3單元格運算值為5,B3單元格運算值為4

這裡“TRUE”就代表了數值“1”,“FLASE”就代表了數值“0”

二、 比較運算符

EXCEL 中的比較運算符有“等號(=)”、“大於號(>)”、“小於號(=)”、“小於等於號(<=)”、“不等於號(<>)”

在A1單元格中對π值與3.142是否相等進行判定

操作:在A1單元格中輸入公式“=pi()<>3.142” >>回車(Enter)

兩個邏輯值,三種運算,九個符號,越簡單的越有趣

結果我們可以發現在A1單元格中返回值為“TRUE”

注:在對兩個數值只進行大小比較時,直接進行運算判定就行,無需引用IF判定函數。

三、 文本連接運算符

“&”是指連接一個或多個文本字符串,以生成一個新的文本字符串的運算符

(1) 連接文本時需加雙引號

(2) 連接數值、公式或單元格時無需添加雙引號

在E2單元格中運算得出結果為“張剛總成績╳╳分”的格式

操作:在E2單元格中輸入公式“=A2&“總成績”&SUM(B2:D2)&”分” >>回車(Enter)

兩個邏輯值,三種運算,九個符號,越簡單的越有趣

四、 引用運算符

引用運算符是指與單元格引用一起使用的運算符,用於對單元格進行操作從而確定用於公式或函數中進行計算的單元格區域

“冒號(:)”表示範圍,指兩個單元格間的所有區域,入A1:B2指引用A1、B1、A2、B2四個單元格中的內容

“逗號(,)”表示聯合,指多個單元格或範圍組合成的合併區域,如“A1,B2:C3”指A1、B2、B3、C2、C3五個單元格的內容

“空格”表示交集,指兩個引用中共有的單元格區域,如:”B2:B6 A5:C5”指B5單元格的內容

在E1單元格中隊B1:C5 A2:D3的共同區域進行求和

操作:在E1單元格中輸入“=B1:C5 A2:D3”>>回車(Enter)

兩個邏輯值,三種運算,九個符號,越簡單的越有趣

這樣我們便對兩個單元格區域的重疊部分,也就是B2:C3單元格進行了求和。

注:選定單元格區域B1:C5後,需按下空格後再選定A2:D3。

好了,今天的內容到這裡就要跟大家說再見了,歡迎閱讀學習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