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中國證券報:基金“爆款”牛氣襲來

新年伊始,公募發行市場即現“爆款”。

新加入“爆款”陣營的是交銀施羅德基金公司,旗下交銀內核驅動基金不僅一日售罄,而且從限售60億元、有效認購申請確認比例為11.06%來推算,當日該基金吸金近600億元。值得關注的是,此次不再是招商銀行的“獨角戲”,而是多個渠道共同發力的結果。

這意味著,有些事情正在發生變化。

此前,睿遠基金與興全基金在新基金髮行市場連現“爆款”,震動之餘,業內人士窮究其因,得出的結論多是其品牌力強大、招行不遺餘力地推廣等。但2019年底至今,“爆款”陣營擴容明顯,除了廣發科技創新基金引來300億元資金追逐、交銀內核驅動基金熱賣600億元外,諸如匯添富大盤核心資產5日間悄然首募破百億,景順長城品質成長4天拿下67億元等。“爆款”基金這種若雨後春筍般的增長速度,顯然不能再簡單用品牌力、渠道優勢等因素來解釋。

變化之一,源於2019年公募基金業績強勢領跑之後,投資者認知的悄然重構。雖說2019年其實是個結構性牛市,但落實到各個參與者身上,業績表現卻大不相同。根據Wind數據,公募基金中普通股票型基金2019年平均收益率超過40%,相比之下,私募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遠遠落後,個人投資者賺了指數不賺錢的更是大量存在。這倒逼很多投資者反思並認可公募基金的專業理財能力,從而考慮從“自營”轉向“持基”。

這個變化反映在渠道上,便是洶湧的申購潮此起彼伏。更多投資者變身基民,令“爆款”由點及面,悄然地在公募基金業蔓延開來。這是存量資金的變化。

變化之二,則源於居民大類資產配置可能重構。在“房住不炒”基調背景下,原本是居民財富最大蓄水池的房地產行業,近年來出現資金擠出效應,2019年A股的財富效應呈現在人們面前,輔以政策暖風,極有可能成為不斷從房地產中擠出資金流入的對象。

這也並非虛言。從記者與多家銀行人士的交流中,可以明顯感覺到這種變化正在升溫。而有鑑於A股市場的高風險和高波動,這些資金借道公私募基金入市的意願會更強烈。這是增量資金的變化。

雖然從歷史上看,“爆款”基金有可能意味著市場階段性高點來臨,但敢於眺望牛市的投資者,依然願意將其視為新一輪慢牛的中繼。在他們眼裡,“爆款”的牛氣,不僅溢於自身,也在襲向A股。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