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當孩子考試前對你說有點緊張時,你一般都如何安慰孩子?

寒石冷月


孩子的考前緊張有很多種原因,家長應根據不同的原因,對孩子採取不同的溝通方式。

一般孩子考前緊張,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自我制定的考試目標太高。

記得有一次,我在班裡給學生們說這次考試每人都制定一下個人目標,交上來之後發現很多孩子都把目標定的很高,對自己的學習有個高的自信,這是一件好事。到了考試之前制定高目標的學生,明顯的上課和平時都要顯得很緊張。於是我把他們一個個的叫過來說:我讓你們制定的目標實際上是最低目標,而不是最高目標,現在你們你們的考試目標重新設置一下,然後再交給我。絕大多數的孩子都選擇了降低了考試目標,目標降低後學生上課就顯得沒有那麼緊張了。

解決措施:當你問孩子這次考試的目標的時候如果制定的太高,自然會讓孩子緊張,這時你要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制定一個最低目標,千萬不要設置最高目標,這樣對孩子的考試只能添加心理壓力。

第二、孩子的自信心過低。

很多學生是因為對自己的能力過於低估,感覺自己一定考不好。

應對措施:家長要做的就是要給孩子鼓勵,在家可以通過模擬試題讓孩子提前檢驗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讓孩子對自己的能力有個正確的認識,告訴孩子他很棒,一次考不好,並代表以後都差,你自己要相信自己有能力考好。

第三:過於看重結果,而忽略了學習過程。

很多孩子過於看重考試成績,學生很擔心考試的成績不好會讓家長、老師失望,害怕學生的笑話。其實這個讓孩子緊張的原因來自於家長、老師的過高的期望,孩子害怕考不好而影響自己在家長和老師、同學心裡的地位。

應對措施:家長應該告訴孩子:學習過程往往要比考試結果重要,只要你認真了、付出了、努力了,就算是考差了,你在爸爸媽媽心裡都是最好的,我們都能接受,你要相信自己,你也要相信爸爸媽媽最愛的是你,我們更關心的是你,而不是你的成績。


J老師百分課堂


如果平常家長跟孩子是無話不談的那種,那麼你一定很瞭解自己的孩子。 根本就不用等到孩子來說她考試會緊張,你就已經不動聲色的在給他減壓了。

我家孩子就是今年中考的。在上學期剛開始的時候,我就告訴孩子中考是她學習生涯中的第一個轉折點。這個學期可能會很辛苦,但是你一定要堅強,要能扛住。這讓她明白這個學期要比平常更認真對待的同時,也在細心的觀察她的心理動態。當她感到壓力大了,情緒有點波動了。就比如說給她一個擁抱。或者跟她打鬧嬉戲這樣她可以放鬆緊繃的那根炫,也可以適當的減壓。同時她又能深深地感受到你對她的愛和家的溫暖。

當到了離考試還有半個月左右的時候。很多家長和老師都在一個勁的施壓,說時間沒多久了,倒計時了你們要認真對待之類的。要抓緊時間複習的時候。孩子跟我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就會告訴她。你不要把這次考試當成是最重要的一次考試。你要平心靜氣地對待,就把它當成是平常的一次考試,只要做到認真仔細就可以了。至於複習來說就查漏補缺。我告訴她中考雖然很重要,但也不是唯一的獨木橋。

我是採取先緊後松的方式。因為先緊是為了讓她不會荒廢時光。讓她知道這段時間的重要性,讓她心裡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她該怎麼做?

後松是讓她不會感受到來自學校和家裡的雙重壓力。讓她在輕鬆愉快的身心狀態裡面自然而然的全力以赴。

我家孩子今年中考考的特別好。孩子在拿到成績的時候,激動的抱著我說媽媽你太明智了。要不是你告訴我以平常心對待,我絕對拿不到這個成績。這個時候我切假裝很鎮定地給了她一個輕輕的微笑說了一句。孩子你真棒!你是我的驕傲。我跟孩子來了一個會心的微笑。我就轉身進了廚房給她做了一頓好吃的,都是她愛吃的。

其實當時我也特別特別的開心,因為孩子考進了理想的高中。


知心芳姐姐


我在國內讀了本科和碩士,在加拿大和美國讀MBA和教育學博士,可謂“身經百考”。幸運的是,我很少有考試發揮不佳的時候。所有的入學考試(高考、研究生入學考試、託福、GRE和GMAT),都是一考而過。

既聰明又勤奮的同學很多,相比之下,我過硬的心理素質起到了重要作用。農村娃,天生就是小強。

在培養孩子的心理素質時,我參考了自己的成長經歷,以及習得的心理學和教育學理論。

兒子一年級時,我說“考試不是啥大事”

上小學一年級的某一天,兒子對我說:“爸爸,下週要期末考試了,我有點緊張。”
我說:“考試,多大事啊?你考第一名是爸爸的兒子,考不及格也是爸爸的兒子,有啥好緊張的?爸爸高考前,該打球打球,該下棋下棋,該睡覺就睡覺,和平時一樣。考試答題很放鬆,就當作平時做作業。你也要這樣。”

兒子開開心心去考試,拿回家三個100分!

過來人,都明白考試的重要性。但是,對於小孩子來說,考試又是一件小事。真正值得家長緊張焦慮的,只有孩子的身心健康出問題。

人生中第一次遇上重要的考試,多數孩子會緊張。這時候,家長應當風輕雲淡,舒緩孩子的心理壓力,切不可雪上加霜。

兒子三年級時,我說“每臨大事有靜氣”

兒子三年級時,我問他:“假如你明天要打仗了,今天緊張還是放鬆?”
兒子回答:“打仗,不可能不緊張啊!”
我說:“新兵肯定緊張,但是身經百戰的老兵不會緊張,每臨大事有靜氣。吃好喝好,第二天才能精力充沛打勝仗。你現在是一個新兵還是老兵?”
兒子說:“我還是個小學生,當然是新兵啊。”
我說:“兩年多的‘兵’,既不是新兵也不是老兵。平心靜氣,把水平發揮出來就可以了。”

三年級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考試經驗,也懂事一點了。這個階段,家長和孩子交流時要注意平衡好兩個方面:

一、考試很重要;遇到大事,緊張是正常的,大人也是如此;

二、儘量放鬆,爭取發揮出應有的水平。

兒子五年級時,我說“狹路相逢勇者勝”

兒子五年級時,我問他:“假如你參加奧運會撐杆跳高比賽,握著撐杆起跑的時候,是緊張好還是放鬆好?”
兒子回答:“肯定是放鬆好啊!爸爸,你以前不是告訴我‘每臨大事有靜氣’嗎?”
我說:“‘每臨大事有靜氣’沒錯,今天我還要加一句‘狹路相逢勇者勝’。也就是說,碰上大事要適度興奮,要有霸氣。太緊張會技術變形,太放鬆又達不到最佳狀態。”

在中考高考前夕,幾乎所有學生都會睡眠不佳。如果出於緊張,可能導致發揮失常。如果出於興奮:學習了那麼多年終於等來這一天,可能超水平發揮。

對家長朋友們的建議

許多孩子,平時學習不差,但是一到考試就會吃虧,問題出在心理素質上。心理素質本身就是一項重要的素質,不僅關乎學生時代的學習成績,也對成年後的生活質量和職場成就影響重大。

心理素質的培養,必須尊重規律,按照孩子的年齡段分為上述三個梯度漸進培養,切不可在一開始就施加壓力。


施冬健


都會緊張,包括大人臨考前都會多多少少心裡沒底,學霸亦是如此!

把自己臨考經驗分享給孩子,告訴孩子考試就是對自己挑戰,不緊張不正常,給他找平衡感,慢慢緩解壓力!

本人就是考試前十分緊張,主要表現就是手心額頭冒汗,腹瀉,哈哈😄,小時候我媽就說,這孩子把考試就當減肥了!就在這緊張的氣氛中,我肚子腹瀉從小學一直到大學,多麼搞笑!期間也看過醫生,問醫生怎麼會這樣,醫生說這是神經導致大腦接受信號,為緩解緊張氣氛,肌肉收縮的表現!需要通過排便緩解壓力!哎呀媽呀,我真是個奇葩!

我把這些講給孩子聽,孩子頓時睜大眼睛,驚訝的看著我,原來媽媽比自己還緊張丟臉啊,哈哈😄!

考前綜合徵,緊張,不安,擔心,害怕😨,其實與父母態度,家庭環境,個人成績,掌握知識程度有很大關係!有的孩子因為是學霸,不擔心考不好,只擔心是否還能名列前茅;有的是因為父母給的壓力太大,擔心自己能力打不到父母的預期;有的比較叛逆,專門考0分,來氣父母;還有校園霸凌事件,明明自己有能力考的更好,偏偏被周圍同學打壓,生怕自己考好了被圍攻!

其實考前緊張是心理壓力太大,要給予學生孩子正確的引導,瞭解他們心理到底承受怎樣的秘密和打擊,只有找出問題的根源所在,才能徹底解決考前緊張的問題!


優雅一生


在孩子學業上,我始終是鼓勵肯定式,從未因為考試成績好壞,有過情緒,所以,孩子從沒因為考試緊張過。高考前夜,為了讓孩子放鬆心情,我帶他散了一會步,然後又打開VCD,讓一向喜歡唱歌的孩子,唱了幾首他喜歡的歌曲,睡前沒提考試的事,只笑著祝他好夢。高考日早上,怕孩子緊張,也只是揀重點問題囑咐了幾句,語氣情緒與平時無二,結果,孩子高考平均成績皆高於平時模擬考試成績,順利考取理想的大學。其實,學習亦與任何行業一樣,是有無天賦之分的,不要一味把自己的孩子和學習第一的某某比較,要多多給予鼓勵讚美肯定,切忌諷刺挖苦打擊否定。好孩子是愛和讚美的結果,壞孩子是打罵否定的產物!您把孩子誇得多好,他就真的有多好,這是科學而絕非妄言,所以,您的教育方法正確與否,決定了孩子的是否優秀,因此,成為合格的家長、優秀的啟蒙老師,是為人父母要面對和完成的必修課,如果您沒有重視或沒有做好,那就從現在開始吧[微笑][玫瑰]





歸來193010855


謝謝寒石冷月老師的邀請。

孩子考前緊張,在所難免;父母出面安慰,應在情理之中。但我們要講究效果。

安慰孩子時不要說有關考試的話題。

有的父母總喜歡這樣勸孩子:

  • 考不好不要緊,下一次考好不就行了嗎?


  • 不要太在意成績,就把考試當作一次練兵不就行了?

  • 什麼也不要想,好好做題不就行了?

父母如此勸慰孩子,我覺得“好心不會有好報”。對於孩子來說,這樣的話不但起不到實質性的效果,無意中反而會給孩子“父母在意的就是成績”的心理暗示。不妨冷靜分析一下,這些話語背後句句包含著“看重成績的意圖”。

  • 考不好不要緊,下一次考好不就行了嗎——下次考好,重視的成績。

  • 不要太在意成績,就把考試當作一次練兵不就行了——不要太在意,說明平時很在意。

  • 什麼也不要想,好好做題不就行了?——好好做題,還是為了好成績。


所以奉勸父母,不要說這些無用話,做這些額外功。與其說這些無用的安慰語,還不如陪孩子做一些戶外活動,如散散步,賞賞野外美景;或談談孩子感興趣的話題,陪孩子做一些愛好的運動。當然,也可以通過做一些專業性的放鬆的肢體動作,比如深呼吸配合一些特殊的姿勢,但這需要父母提前學習,平時訓練孩子。

考前不緊張,關鍵在考後。

父母在意、關心孩子的成績,乃人之常情,但一定不要過分外露,成績好喜形於色,又是表揚又是獎勵,有時父母當下就會帶孩子到餐館大吃一頓;考不好呢,沉下臉來,嘴裡不住地責怪,飯也懶得認真做、遷就著吃。平時唯成績是論,考試前想讓孩子不不在意成績,不緊張,簡直是痴人說夢!

在這一方面,我也反對父母和孩子制定有關成績高額獎金制度,獎勵可以,適度就行;不要太過刺激,效果會適得其反。

所以,要想讓孩子考前不緊張,關鍵在於每次考試後父母的正確態度。關心孩子的成績沒錯,但不要把目光只盯在成績上,把重心放在和孩子分析試卷的得失上,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讓孩子在平時的學習中糾正這些錯誤,做到孔聖人所說的“君子不貳過”足矣。

讓孩子考前擁有平常心的秘訣在於父母平時不過分看重成績的心態。

孩子過分注重成績,關鍵還是在於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給孩子施加的壓力太大。 父母應清醒地認識到,優秀成績的獲得不不只是在於孩子的努力,它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智力高低的遺傳因素,比如從小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問題,比如正確科學的家庭教育問題等等等等。父母培養孩子的終極目標是身心健康、態度積極進取,而不是成績至上,唯成績論英雄。

明白了這個道理,父母就會用平常心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就不會在孩子考好後喜氣洋洋,考砸後大發雷霆。父母能正常的態度對待孩子的學業,孩子學業的心理壓力就不會太大,就能養成面對考試的正常心態,面對考試自然不會太緊張。

平時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樂觀的心態。

考試和我們平時處理刺手的問題是一樣的道理,信心和樂觀的心態很重要。士兵打仗,戰前士氣高昂,信心十足,上戰場前緊張的情緒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如果戰前沒有信心,情緒低落,悲觀消極,面臨生死,怎能不緊張?還能打好仗?

考場如戰場,要想讓孩子上考場不緊張,父母平時就得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樂觀進取的人生態度,擁有正能量十足的三觀。

兩言以蔽之,考前不緊張,秘訣在考後;考場不緊張,功夫在平常。


浮塵微草


當孩子考試前對我說有點緊張時,我會很平靜地告訴他,這很正常,我也經常會感到緊張。

一、告訴孩子考前緊張是正常的,成人在碰到有些事情時也會緊張。

承認考前緊張是正常的,成人在碰到有些事情時也會緊張,孩子會覺得:哦,原來我的反應沒什麼了不起的,大家都一樣,都會覺得緊張。你的共情,會減輕孩子的焦慮。

有的家長會告訴孩子,沒什麼好緊張的,放寬心,認真考,沒考好也沒關係,盡力了就好。看似很體諒孩子,其實讓孩子覺得他的緊張有點不正常,反而會對他的緊張有點焦慮。再說了,你怎麼能肯定孩子緊張的是沒考好呢?再說了,考不考得好沒關係,只要盡力就行,那有的學生就會表現出很努力的樣子,出工不出力。

二、問孩子緊張什麼?告訴孩子化解的辦法。

孩子知道他的情感是正常的,就會願意告訴你他緊張的是什麼。

1、他擔心試題太難,考不好。

你可以問他最近學習是否努力,老師講的內容是否搞懂。如果他的回答是肯定的,你就告訴他,既然該學的你都學好了,就沒什麼可緊張的了,因為太難的題,你不會,別人也不會,大家都不會,是題目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

2、他擔心考試排名下滑,家長、老師批評。

如果他前段時間的學習一直很努力很正常,告訴他,你知道他盡力了,排名下滑,是別的同學比他更努力,比他進步更大。擔心沒用,考完後好好小結,爭取下次考試考回來。

如果他前段時間的學習有些鬆懈,正好教育他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希望他吸取教訓,好好努力。

3、他擔心同學抄他的答案。

有學生平時不好好學,考試時找別的學生要答案或偷看別的學生的答案。告訴他只管認真答題,別人要偷看你也沒辦法,哪怕作弊的同學的成績顯然比你好,相信中考高考也不可能得逞。不要擔心有同學偷看你的答案而影響你答題。

……

三、告訴孩子考試時認真答題,不要想考試以外的事情。

告訴孩子,考前緊張是正常現象,一般拿到試卷做兩道題,注意力被試題吸引了也就不會覺得緊張了。考試時,不管是試題容易還是難,認真答題就好,不用考慮試題以外的事情。

當孩子考試前對你說他有點緊張時,告訴他是正常的,幫他找到緊張的原因,提供化解的方法。


一塔湖圖不糊塗


當孩子考試前說緊張的時候,我會這樣安慰孩子:

第一、和孩子說,這次考試沒什麼大不了,你只要盡力就好,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這樣先給孩子鼓勵打氣,讓孩子把緊張的注意力分散一些,這樣他也會覺得大人在背後的支持,多多少少能起到一定的降壓作用的效果。

考試,不止是孩子緊張,是大人同樣也會遇到類似的反應和緊張。

這屬於非常正常現象,一定的緊張,只要把握分寸,更利於孩子考試集中注意力、能減少很多的分心。

第二、告訴孩子,它只是一種普通考試而已,考試真的沒什麼好可怕的,又不會讓自己缺近半兩、要保持好和平時一樣學習的心態、認真答題就好。

也不要想太多,現在可以深呼吸,放鬆放鬆、把考試看淡一點,也不必要和別人攀比,考多少分都沒關係,重在參與。

相信孩子緊張的程度會有所減少,頭腦也會清醒很多,重要是讓他適當放鬆,調整好心態至關重要。

第三、給孩子加油助威,給他足夠的信心和鼓勵!和他講,考試只不過是一種形式而已。

平時在課堂上怎麼考試,現在就怎麼去對付!不必大動干戈,也不要把成績看得太重,重在參與就好。

這樣孩子會有更大的勇氣和動力,也會積極勇敢的面對目前考試的困難、焦慮和不安,會起到更好的效果和信心。

第四、和孩子說,如果考試真的失敗了,也沒什麼關係,父母和你一起承擔,一起面對。

我們都經過這些考試,其實他比你上課的考試的內容容易得多,你放心去考就好了。

一點也不用擔心、也不用把它想得那麼可怕,放一百個心去應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

這樣孩子緊張的情緒也會慢慢變緩、信心瞬間爆發,精神抖擻,對他們考試非常有利。

所以,當孩子前說他緊張的時候,可以用上面幾種方法,不斷地去給他激勵、給他足夠的信心和勇氣,讓孩子適當舒緩緊張氣氛有非常好的效果和作用。


讀教育


考前緊張,尤其是升學或才藝過級之類的考試,學生一般都有一些緊張,這是人遇到重大問題時的心理應激反應,再正常不過了。但是這種反應如果足以影響學生應對考試的情緒,勢必影響考場上的正常發揮和優良成績的取得,那就要進行必要的考前心理疏導。

首先消除孩子對考試過強的功利性和使命感的認識。由於受社會環境及老師同學和部分家長的影響,認為這次考試非常重要,直接關係到自己的前途和將來的命運。因此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而精神緊張。考前你應告訴孩子,這次考試考好了當然好,能獲得比較合適的深造條件和機會,有利於今後繼續努力學習。所以我們要重識它,考不好也不是什麼壞事,對前途和命運的影響也不會很大,我們還有機會下次重考。還可以尋找新的路子和辦法,只要努力了,我們一定有收穫。告訴孩子條條道路通羅馬的道理,讓孩子以一顆平常心對待這次考試,或許就不那麼緊張了。

一般來說,考場的肅穆氣氛和監考老師不苟言笑的嚴肅表情常會使孩子心理緊張。要告訴孩子考場佈置得莊重嚴肅是考試的需要。說明這場考試大家都比較重視罷了,沒啥好緊張的。至於監考考師,他主要是維持考場紀律和考場秩序的,咱又服從管理又不不違犯考場紀律,監考老師是不會亂批評人的,沒有麼可怕的地方。況且老師還真心希望每個考生都考出好成績而熱心關照每一個考生。在看到老師不忙時,舉手告訴老師自己渴了,老師會熱情地為你遞一杯茶水過來。告訴老師自己熱得有點頭昏,老師會詢問你頭昏的程度,還會遞溼毛巾給你降溫。老師外表嚴肅是工作需要,內心也是像家長一樣對你可親切了,所以對監考老師不要怕,也不要因為他板著臉你就心情緊張。

告訴孩子進入考場後,如果覺得自已還有些緊張的話,坐下來之後放慢速度做幾次深呼吸,可以比較有效地緩解緊張情緒。

考試之前指導孩子提前看一下考場,熟悉一下考試環境,合理安排孩子的飲食起居,對孩子態度親切些兒,說話的語氣和緩些兒,都有助於緩解孩子的緊張心情而使孩子取得比較好的考試成績。




天涼好個秋A


不論誰參加考試,考之前都會緊張。我上學20多年,參加考試不下百場,可再遇到考試還是會緊張。

(1)適當的緊張是好事,有利於保持精力集中

如果考試之前非常的放鬆,要麼是準備的非常充足,要麼是對這次考試在心理上不重視。一般情況下,後者居多。

考前緊張,說明對這次考試非常重視,害怕考不好。保持適度的緊張,身體分泌一定量的腎上腺激素,能夠保持頭腦的清醒。

(2)緊張過度,不利於正常發揮,需要減壓

當緊張過度,已經影響到正常的複習,大腦已經靜不下心來複習的時候,就需要進行減壓了。

如果考試之前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那就是緊張過度了。告訴孩子不要緊張,其實一點用也沒有。緊張是一種不受控制的心理現象,不是孩子說不緊張就能夠不緊張的。

對我來說,當緊張的時候我選擇出去跑步。適量運動能夠使身體釋放內酚酞,能夠明顯的減輕壓力。

不喜歡跑步的,也可以選擇快走、打球等活動,都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

總之,當緊張的時候,通過語言勸說效果是不大的,運動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