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監考老師發現學生用手機作弊,把手機沒收後交給班主任,結果學生就不做題了,怎麼辦?

靜老師初中地理微課堂


問題基本分析

監考老師發現學生用手機作弊,將手機沒收後交給班主任,結果學生不做題了,問怎麼辦?

這個事情可以說是非常典型的考場紀律事件,事情發生後尋問怎麼辦,應該是有幾個層面的意思:

  • 作為監考老師,看到學生不做題,心中有疑惑,想尋求解決辦法,怎麼辦?

  • 班主任收到手機後,如何處理學生作弊事件,怎麼辦?

  • 家長得知孩子考場作弊,如何教育孩子,怎麼辦?

  • 學生考試結束,面對各方教育,怎麼辦?

抽絲剝繭,細心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之前,我們要確立一個做人做事的核心價值,人的行動是建立在價值觀的基礎之上,價值觀正確,行動才會正確。對學生的教育一定要給予正確的價值觀教育,如此做對學生的教育才真正落到實處。

♦做人做事的基本價值觀

第一,無規矩,不能成方圓。說的是萬事萬物都是有規矩的,要按照基本的規則做事,這個道理相信大家知道的很清楚。

第二,不學禮,無以立。《禮記》中說到“勿不敬”,禮的核心就是做什麼事情都不要不敬重。換句話說就是對人、對事、對物都要生起敬重之意。對老師有敬意,自然而然說話謙遜;對學習有敬意,自然而然會用心學習;對考試有敬意,就不會用手機作弊……禮的核心就是敬。

♦運用價值觀解決實際問題

一、監考老師怎麼辦?

監考老師繼續監考,必須維持考場紀律。監考老師對學生可以採取兩種辦法,一種是較輕的處理,讓學生繼續考試,考試分數仍然有效;另一種就是取消學生考試資格,請出考場,將學生交給學校德育辦處理。

從題主的問題上來分析,監考老師選擇了較輕鬆的處理辦法,應該考試的重要性並不是太重要,對學生可以適當放寬一些。一般來說,如果在重大考試上,這種事情的處理會更加嚴格,取消考試資格都算是輕的了。所以學生方面還是要學會知足,老師也在給予機會。

二、班主任怎麼辦?

班主任根據實際情況,考試結束後用心疏導,嚴肅處理。監考老師手機沒收後就交給班主任,說明兩人在同一考場,或鄰近考場。如果在同一考場,先與另一監考老師共同維護好考場秩序。看到違紀學生不做題,班主任可以把他叫出去訓一頓,疏通心理,然後進入考場繼續考試。

考試結束後將基本的價值觀告訴學生,講明規矩的重要性。現在在學校裡講規矩,是以後對社會規矩的一種預備學習,社會不講規矩就是法律制裁,那樣的損失是現在的十倍、百倍之多。

然後告訴學生做人的基本原則,對人、對事、對物都要有敬意,學會謙遜地與人相處,做好分內之事。

最後,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情況決定是否請家長協助對學生進行教育。如果請家長,不要用問責的方式要求家長怎麼怎麼做,那不是在做教育。請家長來,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醒悟過來,將學習態度擺端正。

三、家長怎麼辦?

如果班主任請家長到學校,家長應積極配合對自己孩子的教育。以規矩、敬重為基本原則,對孩子進行積極的引導教育。最好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瞭解孩子為什麼作弊,明確告訴孩子家長不以他的成績為導向,更看重的是孩子人品。作弊投機取巧,心中已失去基本的敬重之心,這在將來做事都不會輕易成功的。

家長來到學校,就是跟孩子交心、談心,讓孩子在親情上體會到關懷,然後再啟發學生的良知認知到規矩的意義,認識到對人、對事、對物敬重的價值。

四、學生怎麼辦?

學生要調整心態,勇往直前。學生自己要堅強一點,不要因為遇到挫折就氣餒,而是要在挫折中讓自己的意志更堅強、更有力。

面對人生逆境,我們要學會去直面,不懼怕任何的困難,通過各種挫折讓自己的內心強大起來。一件事情成功與否不重要,考試成績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面對困難、挫折的時候,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當我們氣餒不前,內心的成就必然萎靡不振;當我們勇往直前,內心的成就必然如泰山一般巍然而立。

結束語

學生犯錯往往是教育的契機和關鍵點,學生犯錯正是內心困惑、迷惑的表現,不清楚事情的根本原則。藉此機會,讓學生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則,是我們老師在教育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學生考場作弊,班主任要充分的調動各方面因素將學生從偏離的軌道拉到陽光大道上來。

其實仔細回想起來,在我們讀書期間經常犯錯的學生,總是受到老師的批評,有時甚至是破口大罵和鞭子炒肉,當這些學生出到社會後,反而對老師更加敬重。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於老師在恰當的時機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走上了人生大道。

【我是童教雷老師,以上僅個人觀點,歡迎在下方評論區交流討論您的看法,更多優質教育內容請關注哦,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