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大遼石窟——赤峰寧城福峰山


大遼石窟——赤峰寧城福峰山

福峰山,遼代稱臺香山,或稱香台山,清時為福峰山,俗稱阿圭山,近代稱為喇嘛洞山,位於赤峰市寧城縣甸子鎮西南8公里處。

大遼石窟——赤峰寧城福峰山

福峰山由難以盡數的山峰組成,它像一株巨大的仙人掌,底部高大巍峨,葉掌則傲然兀立,直插雲天。金代文人杜元曾形容它“萬壑千崖,群峰爭出,鹹不相讓,唯仙台峰玉立特秀,迥出霄漢之外”。杜元所謂之“仙台峰”即福峰山的主峰,望兒城盤踞其上。

相傳,後唐時晉王李克用的第十三個義子李存孝,人稱“十三太保”,他奉命駐守黑城,雖然老家就在福峰山下,但他很少有空回家看望母親。母親思念兒子,於是就每天登上山頂,朝黑城的方向眺望,希望能看到自己的兒子。後人感於這種母子親情,就把這座主峰稱為望兒城。實際此峰是漢代的一個軍事要塞,現仍有遺蹟可尋。

大遼石窟——赤峰寧城福峰山

望兒城下有座山峰,就像一隻臥鳳,頭東尾西,恬靜、安詳地靜臥在仙台峰下,當地人稱其為鳳山。鳳山之巔有遼天祿五年(公元951年)所建的五大石窟,即響洞、娘娘洞、十八羅漢洞、朝陽洞和馬王爺洞。洞窟依山而鑿,形狀各異,有的備有煙道、窗戶,可居住。洞窟內佛像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現僅存洞穴。

大遼石窟——赤峰寧城福峰山

大遼石窟——赤峰寧城福峰山

福峰山上怪石嶙峋,美景遍佈。著名的有“海豹出水”、“玉兔望月”、“金龜攬蛋”、“駱駝立崖”、“試劍石”等惟妙惟肖。而山脊上比比皆是的第四紀冰河期形成的“冰臼”群,不但具有觀賞價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使人嘖嘖稱奇,流連忘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