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他多次轉型謀變迎合行業發展,9家母嬰門店效益年年攀升


他多次轉型謀變迎合行業發展,9家母嬰門店效益年年攀升


山東青島愛優購連鎖總經理於清喜,從快消品起家,以進口母嬰商品直營連鎖立足膠東。愛優購成立三年來,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目前合計已有9家直營店。在與時代洪流的搏擊中,於清喜既有大刀闊斧的魄力,又能細膩感知時代脈搏的跳動,最終在母嬰行業脫穎而出。


立志創業,快消品起家


於清喜早年在外資快消品企業負責銷售工作,期間得到了很多系統的市場營銷的培訓及鍛鍊,“在職業發展方面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也得到公司團隊領導的認可。”早年積累的經驗和人脈,為於清喜日後進入母嬰行業創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但於清喜卻不甘於此,內心有夢想在流動,“我想到更大的市場上去實現夢想,但遭到家人反對,他們覺得我當時工作穩定,收入還不錯,不應該再折騰了。”一邊是家庭的壓力,一邊是自己的理想,於清喜左右為難,平日裡果敢堅定的的市場銷售老手,此時卻躑躅不前。


再三思量後,於清喜終於下定決心:創業。


於是2000年,於清喜正式辭去外企的銷售工作,懷著滿腔激情和魄力到青島創業,瞄準了自己熟悉的快消品。“在青島創業後,我組建團隊,代理了自己比較熟悉的快消品品牌,上海的卜凡帝糖果、光明乳業、飛鶴、伊利奶粉等品牌。”輕車熟路,有多年來積攢的快消品行業經驗助力,於清喜的事業很快就有了起色。


於清喜借力使力,又搭上了連鎖超市擴張的幾年快車,這給公司爭得了一個高起點。“我們一開始就給大型連鎖企業合作, 得到穩步發展,一直到2010 左右,公司規模最大時銷售收入過億元,利潤也非常可觀。”於清喜說。


立足膠東,做母嬰直營連鎖


隨著市場大環境的變化,2012 年左右,KA 渠道的銷售已經滿足不了奶粉品牌的發展需求,開始進入瓶頸期,此時勢必要出現一種新型消費模式取而代之。


2013 年單獨二胎政策放開後,中國人口出生率明顯增長,直至2015 年全面二胎政策放開,迎來了一波生育小高峰,母嬰家庭群體規模迅速擴張。


新進母嬰家庭的育兒理念和消費理念不斷升級,迫切需要的已不僅僅是孩子吃飽穿暖,而是需要更加科學安全的專業育兒知識,這時就需要湧現出更加專業的母嬰團隊來滿足母嬰家庭群體的需求。此時的於清喜,展現出了細膩的一面,察覺到了母嬰零售市場蘊藏的商機。


他多次轉型謀變迎合行業發展,9家母嬰門店效益年年攀升

山東愛優購連鎖總經理 於清喜先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於清喜絕不打沒把握的仗,他迅速展開母嬰市場全方位的考察與研究,在考察過程中,他發現我國南方母嬰店相對成熟,門店多,整體經營水平也更高,無論是從質量還是數量上都優於北方。於清喜正是從母嬰行業南北差距上,率先感知到了北方市場潛藏的商機,並立足膠東地區,從快消品銷售代理果斷轉到更專業更垂直的母嬰零售領域。


精準的判斷,加果斷的執行,讓於清喜再次走在了所在行業的前列。善於抓住時代機遇的人,更容易也更有可能把事業推向前進。


從2012 年起,於清喜開始步步為營,穩紮穩打,打造自己的母嬰直營連鎖王國。“2012 年開始,我成立單獨的公司,組建團隊,開始開自己的直營連鎖店,在濰坊、青島、煙臺,最多的時候, 有17 家門店。”在市場考察期間,於清喜也感覺膠東半島的母嬰店太少,開母嬰連鎖比做代理機會更多。


他多次轉型謀變迎合行業發展,9家母嬰門店效益年年攀升

愛優購門店風采展示


2012 年的時候,母嬰行業雖然紅利尚存,但已是強弩之末了,黃金時代將很快過去。先前隨便開個店就能賺得盆滿缽滿的時代將一去不返,商品供不應求將讓位於供大於求,賣家時代也將轉變為買家時代,不確定性也增加了。


行業風向的大轉變,給母嬰渠道帶來了大挑戰,但對於有備而來者,又往往意味著全新的機遇。


這讓於清喜身上感受到了明顯的壓力,也促使愛優購進化升級。


“面對行業壓力以及隨之而來的不確定性,我們決定主打進口品類,商品90%以上是原裝進口產品,重點發展高端會員,以高端化打造差異性。為此,我們還聘請了臺灣的設計公司,專門為門店做裝修設計。”


最近兩年,愛優購除了招兵買馬,引進人才,加強團隊力量, 還調整了發展模式,比如調整門店佈局,發展直營+加盟的模式,繼續強化自己,以應對未來的挑戰。

他多次轉型謀變迎合行業發展,9家母嬰門店效益年年攀升

一系列的強化措施,也讓於清喜和愛優購看到了成效。“目前的直營店效益明顯提高,高端客戶佔比非常高。”於清喜欣喜地對我們說。


當前愛優購正加快開店速度,增強團隊核心人員培訓,提升團隊競爭力。“一幫志同道合的小夥伴,熱情高漲地做著我們喜歡的事業。”於清喜這樣評價愛優購團隊,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就在採訪期間,於總還向我們透露,愛優購兩家新店即將開業,主打“進口商品直營中心”的招牌,現在正開展招聘工作。


於清喜們的魄力和細膩


當前中國母嬰行業再一次走到了拐點,新生兒持續下滑,新客銳減的情況下,存量市場也被挖掘殆盡,更兼電商衝擊的餘波仍在,外來資本進入加劇競爭等等。


這一切,都讓中國母嬰人再一次踩在了顫巍巍的風口上。


對身在母嬰行業中的於清喜來說,母嬰行業雖行至拐點,但仍是一個有增量可挖掘、有領域可細分的行業,只是從業者必須調整自我,尋找適合時代主流的方式。


於清喜,以及更多像於清喜這樣的人,他們既有大刀闊斧的魄力,又能細膩感知時代脈搏的跳動,既有闖勁,又不乏謀略,最終在母嬰行業脫穎而出,引領行業繼續前進。他們親眼見證了中國母嬰行業的轉變,更全身心地參與其中。


我們祝福他們!


◎快問快答

1.您對自己的現狀滿意嗎?

答:基本滿意。

2.您認為您公司最核心的競爭力是?

答:團隊。

3.您覺得母嬰門店平效達到多少算及格?

答:2000 以上。

4.如果讓您選一個產品作為未來母嬰行業的爆品,您的選擇會是?

答:輔食,營養品。

5.您認為同行中哪家最值得您學習?值得您學習它哪一點?

答:北京麗家寶貝,商品,陳列。

6.就母嬰行業而言,您認為您做的最成功的決定是?

答:“母嬰用品+家庭”的進口商品組合銷售。

7.您未來會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哪個方向?

答:招聘,開店。

8.請用幾個詞來概括一下您的2018年?

答:團隊重組,開源節流,新店開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