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路上看見孩子,她趕緊轉頭,把帽子戴上......

“寶寶,原諒媽媽,今年媽媽不能陪你過年了”。南京市秦淮區朝天宮街道七家灣社區維吾爾族社工古麗米熱·帕拉提對3歲的兒子說。

從四年前來南京七家灣社區工作開始,春節已成為古麗一家團聚的幸福時刻,媽媽和妹妹都會從新疆伊犁趕來,共度佳節。今年的大年三十,疫情突來,在接到指揮部緊急召回的指令後,古麗放下手中忙活的年夜飯,立刻投入疫情防控的應急工作中。

這位看似柔弱,但幹起事來卻風風火火的維族姑娘從年三十起,連續30多天“連軸轉”,奮力衝在社區防疫最前線。

熱情和熱心是社區居民們對這位維族姑娘的評價;踏實、能幹,是她一貫的作風。社區同事們親切的叫她古麗,每當居民問她“貴姓”,她都會甜甜地回答“我是小古”。由於工作期間的優秀表現,2018年當選為共青團江蘇省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代表,2019年被評為南京市優秀共青團員,此次疫情防控期間又因表現出色被區委組織部、區委政法委、區民政局及時性表揚為“最美社工(網格員)”。

新冠肺炎疫情來得很突然。在接到上級要求排查小區外來人員指令後,她立刻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堅守工作崗位,入戶登記,為轄區居民量測體溫,排查湖北、溫州等重點地區返寧人員,耐心宣傳疫情防控要點。疫情防控開始沒多久,七家灣社區成立了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古麗被許多黨員同志衝鋒在前的行動感染,1月28日,在“戰地”鄭重向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並嚴格以黨員標準來要求自己,為社區的防疫工作全力以赴。

因為網格中有從重點地區回來的住(租)戶,需要居家醫學觀察,古麗擔負了網格內兩戶居家醫學觀察家庭的對接與服務。她加了對方的微信,開始對方很不理解,微信也時常不回覆,古麗一直耐心地通過電話去溝通,詢問對方有什麼需要社區幫忙的地方。南京下雪的那一天,這名居家醫學觀察人員告訴古麗家裡的菜都吃完了,古麗二話不說就去菜場幫忙代買了新鮮的食材送上門,臨走還貼心的帶走了這戶居民門口的生活垃圾。剛回到社區,古麗的微信收到了對方兩個字“謝謝”。終於,這戶隔離人員對古麗產生了信賴,微信上除了需要幫忙的溝通外,也增加了很多家常對話。慢慢地,對方瞭解到古麗是維吾爾族姑娘,一面感嘆她普通話說得好,自己一點也沒發現,一面又感慨,第一次親身感受到了民族團結的溫暖。跑腿的維族姑娘,就這樣拉近了居民與社區心與心的距離。

防控期間,許多居民打電話提供外來人員線索,正月初八晚上9點多,古麗接到居民的反映,稱自己家隔壁有人回來了,十分擔心是從重點地區回來的。得知這個消息後,古麗立即和同事上門排查。最後得知原來是小兩口剛從南京市棲霞區的親戚家中返回,小兩口也是南京本地人,這才打消了居民的顧慮。雖然白跑一趟,但每當接到類似的電話,古麗總是認真上門核實,“我們社工要對所有的居民負責,不放過一點線索,確保不漏掉任何一個人”,這是古麗在抗疫期間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在江蘇省將疫情防控級別由一級調整為二級後,街上的人變多了,但社區防控依然不能馬虎,在一次下網格巡查的路上,剛好遇到了古麗的丈夫帶著兒子出門買東西,同事拍了拍古麗,示意她的丈夫和孩子的方向,但古麗卻趕緊轉頭,把帽子戴上,刻意的不讓丈夫和孩子發現自己,“這段時間我都是早出晚歸,我家寶寶很久沒有看到我,我也很久沒有陪他玩了,孩子還小,我怕他看到我會哭著跑過來要媽媽,我還是趕快走吧!”古麗紅著眼和同事解釋到。因為沒有老人幫忙帶孩子,平常古麗都是家裡家外的忙,兒子天天都粘著她。抗疫三十多天,雖然家離社區僅有幾十米的距離,但每天的早出晚歸讓她不得不放棄了許多的親子時光。年輕的媽媽,肯定是害怕孩子的一聲“媽媽陪我玩”,讓她沒法再繼續堅持“拋棄”家人。


路上看見孩子,她趕緊轉頭,把帽子戴上......


路上看見孩子,她趕緊轉頭,把帽子戴上......


路上看見孩子,她趕緊轉頭,把帽子戴上......


路上看見孩子,她趕緊轉頭,把帽子戴上......


路上看見孩子,她趕緊轉頭,把帽子戴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