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資治通鑑》10句金玉良言,對我們每個都有用,認真讀17遍都不多

《資治通鑑》是司馬光和他的助手劉攽、劉恕等人一起編撰的,書名的意思是“鑑於往事,資於治道”,就是以歷史的得失作為借鑑來加強封建統治。

《資治通鑑》10句金玉良言,對我們每個都有用,認真讀17遍都不多

一、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

語出宋·司馬光《資治通鑑》。有度的去索取,有節制的去使用,這樣就會長久保持富足。“取之有度,用之有節”,並非不“取”不“用”,而是在“取”和“用”的時候要注意“度”和“節”,這樣才可以做到“常足”。

二、惟以改過為能,不以無過為貴。

語出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只有過而能改最重要,不是不犯過錯才可貴。

《資治通鑑》10句金玉良言,對我們每個都有用,認真讀17遍都不多

三、同惡相濟,自絕於天。

語出宋·司馬光《資治通鑑·晉紀》。同樣邪惡之人,互相勾結相助,就是自絕於天,無可救藥。

四、人主患不推誠,人臣患不竭忠。

語出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唐憲宗元和元年》。君王最忌諱的事情,就是不能夠相互推心置腹。做臣下最忌諱的事情,就是不能夠竭盡忠心。

《資治通鑑》10句金玉良言,對我們每個都有用,認真讀17遍都不多


五、爾不自晦,禍將及矣!

語出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唐憲宗元和八年》。你不能夠收斂自己的鋒芒,禍殃就要到來了!

六、得人者興,失人者崩。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語出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周顯王三十一年》。得到人心國家就會興盛,失去人心,國家就會滅亡。依仗仁德的人就會昌盛,依仗暴力國家就會滅亡。

七、戶口滋多則賦稅自廣,故其理財,常以養民為先。

語出宋·司馬光《資治通鑑》。管理財政,常把養活老百姓作為首先考慮的問題。治理國家,最主要的是把老百姓的吃穿住行作為首要的問題來考慮,並按照一定比例支配錢財;同樣,經營小家,也需要按照吃穿住行來分配錢財。

《資治通鑑》10句金玉良言,對我們每個都有用,認真讀17遍都不多

八、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君子、小人志趣同者,勢必相和。

語出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唐憲宗元和十三年》。事情會以相同類別聚合,事物也會按群體區分。君子和小人如果志趣相同,就會勢必相合。

九、除天下之害者受天下之利,同天下之樂者饗天下之福。

語出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唐憲宗元和十四年》。除去那些危害天下的人,就能夠享受到天下的利益。能夠與天下人們共同享受快樂的人,就能夠與天下人們共同享受福分。

十、天子之道,與天同方,天不以地有惡木而廢發生,天子不以時有小人而廢聽納。

出自《資治通鑑·唐德宗建中四年》。天子的法則與上天的法則是一樣的。上天不會因為地上有惡劣的樹木便停止萬物的生長,天子也不應該因為時常遇到小人便廢棄聽取採納意見。

常有人問我讀什麼書好,我總是建議他去讀歷史書。
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像我們中國一樣有這樣完事豐富的歷史記錄,人類社會活動的所有變數都寫在了中國的歷史書裡,你想看問題更通透,可以去讀歷史,想少踩坑,可以去讀歷史,想搞清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去讀歷史。甚至當心情不好時,也可以去讀歷史

《資治通鑑》10句金玉良言,對我們每個都有用,認真讀17遍都不多


尤其是去讀《資治通鑑》,你不知道幹什麼了,迷茫的時候,去讀《資治通鑑》,想了解社會里的各種關係,去讀《資治通鑑》,甚至想了解權術,也可以去讀《資治通鑑》。
成千上萬人的生死榮枯,被你一頁翻過,多少王侯將相在你的指間滑過,與你對話的都是帝王將相,你還會被眼前的小問題困惑住嗎?

《資治通鑑》10句金玉良言,對我們每個都有用,認真讀17遍都不多


一部《資治通鑑》,寫透了人生百態,寫盡了帝王將相,權術謀略。

《資治通鑑》10句金玉良言,對我們每個都有用,認真讀17遍都不多


點下面的鏈接購買《白話資治通鑑》十套裝,十多位臺灣大學教授合力數年編寫的書。
這套書尊重原文,逐字逐譯,不多增一個字,以求貼近、還原《資治通鑑》本義。不以“現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葉。而且是全本。
一套十大本,原價498,現在頭條讀者只要208,可以說是很超值了。
點下面的橫條購買,中國人的書架,一定要有一套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