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陳友諒為什麼打不過朱元璋?

rocky


陳友諒敗給朱元璋,是歷史的選擇,也是個人戰略戰術決策能力的對比。陳友諒是漁夫出身,也算是個見得大風大浪的亂世梟雄,不過在乞丐和尚朱元璋那裡,就顯得遜色不少了,我們且來分析一番。

姑且以鄱陽湖一戰為例。

按道理說,陳友諒的起義軍所轄範圍最廣,兵力最多,號稱60萬眾,而朱元璋相對較弱,僅有20萬眾,對付朱元璋不說穩操勝券,但是也不至於全軍覆沒啊,這是為什麼呢?

1.戰略決策能力有懸殊

當時的朱元璋處於陳友諒和張士誠兩大集團的夾擊之中,元朝勢力為北方紅巾軍殘餘力量牽制,無暇南顧。朱元璋必須除掉陳張其一才能脫穎而出,選擇先收拾誰成為戰略決策的關鍵。

朱元璋認真分析了局勢,認為陳友諒才是當前最大的隱患,於是果斷制定了“先擊陳友諒,再滅張士誠”的戰略方針。隨後,朱元璋留下部分部隊守住東面的張士誠,進而西出集中20萬兵力挺近鄱陽湖,與陳友諒展開決戰。

然而,陳友諒的戰略眼光就不敢恭維了。為了搶佔地盤,陳友諒將60萬大軍拉去攻打沒有多少戰略價值的洪州,結果攻打五十餘天幾無所獲。要是陳友諒順江東下直撲朱元璋的根據地建康,則朱元璋就危險了。後來朱元璋說:“使友諒趁我出,建康空虛,順流而下,我進無所成,退無所歸,大事去亦。”以此來看,陳友諒攻打洪州成為他戰略失敗的首要。

2.政治權謀能力有高下

朱元璋非常注重政治權謀的利用,且效果十分明顯。當陳友諒在逼近建康的時候,朱元璋為了誘姦陳友諒軍,利用部將康茂才與陳友諒為舊友的關係假裝向陳友諒投降,使得陳友諒進兵之後遭遇伏擊慘敗。

公元1363年7月,在鄱陽湖決戰中,陳友諒左、右金吾將軍歸降朱元璋,朱元璋兩次修書陳友諒,威逼嚇唬,勸誡其投降,否則“喪家滅姓,悔之晚矣。”陳友諒惱怒難當,竟然殺害朱元璋派去的使者,並大肆殺戮被俘的朱元璋將士。反觀朱元璋,對俘虜的陳友諒將士“賜藥療之,皆遣還”,並且嚴令“但獲彼軍,皆勿殺”。這樣的攻心權謀瓦解了陳友諒的軍心,對於朱元璋的軍心卻起到了穩固團結的作用。

公元1364年2月,常遇春久攻武昌不下,朱元璋親自來到武昌,派遣陳友諒的舊部羅復仁前往武昌城勸說陳友諒的兒子陳理降服,因此又兵不血刃佔據武昌,招降了陳友諒全部殘餘勢力。

3.戰術運用能力有長短

陳友諒的戰船在當時是十分先進的,而且船身巨大,朱元璋則舟小勢弱。在鄱陽湖之戰中,朱元璋面對陳友諒的大船,開始也吃了不少虧,要不是侍衛機警,朱元璋只怕也葬身鄱陽湖了。但是朱元璋很快扭轉局勢,充分發揮小船靈活多變的長處,以火攻攻擊陳友諒連成一片的大型戰船,上演了一出“火燒鄱陽湖”的好戲。

在行軍佈陣上,朱元璋調遣三部兵力分別防守在涇江口、湖口和南湖嘴,封鎖由湖區進入長江的門戶,卡死敵軍萬一獲勝後順江東下進攻建康。同時,在武陽渡駐守部隊,截斷鄱陽湖南端出口,形成關門打狗、甕中捉鱉的局勢。

在這樣的戰術配合下,陳友諒被困死在鄱陽湖,前後左右不能突圍,在火攻的猛烈打擊下,死傷無數,自己也中箭身亡。

4.個人品德誠信有偏差

陳友諒嫉賢妒能,野心頗大,他先後殺死了趙普勝、徐壽輝,並自立為帝,從而引起趙普勝徐壽輝舊部紛紛投入朱元璋陣營。《明太祖實錄》中稱:“其將士皆離心,且政令不一。”陳友諒最失德行的事莫過於殺害徐壽輝自立,徐壽輝乃是起義軍的總首領,具有相當大的號召力,陳友諒殺主自立,無異於自取其辱,離心離德。所謂60萬眾真心服陳友諒者並不多。

反觀朱元璋,嚴格要求自己的軍隊“將士一心,人百其勇,如鷙鳥搏擊。”佔領一地,便下令免除元朝苛政徭役,均“務從寬儉”,自然得人心民心。

通過對鄱陽湖決戰的分析,我們可以從一個側面看出陳友諒必敗的原因,同時加上個人德行問題的偏差,註定了歷史終會選擇朱元璋。故,軍隊數量並非問題的關鍵,陳友諒60萬眾也不過爾爾,朱元璋20萬眾也是天將雄獅。


青燈問史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陳友諒真的打不過朱元璋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無月想先問一個問題,袁紹真的打不過曹操嗎?

在鄱陽湖大戰之前,勝利的天平一直傾瀉在陳友諒一側。

無論是人數、還是水軍的規模和建制,陳友諒都穩勝朱元璋。

但是陳友諒最後還是輸了,原因如下:

內部猜忌

陳友諒軍隊內部問題眾多,互相猜忌不信任。

這個怪陳友諒自己,這個人太狠毒了,他是弒主篡位,其後又大開殺戒,搞的軍中上下人心惶惶,互相提防,各軍之間,將領之間,都難以信任合作。

打仗,尤其是大戰,是需要各作戰單位互相配合,互相信任的一場行動,本來就是搏命的事,如果互相不信任,互相掣肘,如何能打好仗?

將寡

陳友諒手下的能人不多,良將不多,光是人數多,其實優勢不明顯。

加上陳友諒自己又過於自負,聽不進意見,不能做到群策群力。

而朱元璋這邊則大不相同,謀士如雲,猛將如潮,可謂人才濟濟。

戰略不當

陳友諒太過急躁,總想找朱元璋決戰,畢其功於一役。


就像袁紹,總想一仗解決掉曹操。

說到底,還是過於自大,對自己的實力過於有信心,覺得一口氣吞下去就好了。

如果陳友諒將朱元璋分而食之,可能結果就大不一樣。

同樣的,袁紹如果不是選擇在官渡與曹操決戰,而是用優勢兵力去分頭侵襲曹操的地盤,兵少的曹操早就疲於奔命了。

綜上,陳友諒最終敗給了朱元璋。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元朝元順帝在位後期,元順帝雖然名義上是天子,但實際上,元朝朝廷的號令,只在北方部分地區有效。而廣大的南方,則為陳友諒、張士誠、朱元璋等割據勢力控制。這些割據勢力中,以陳友諒勢力最大。

陳友諒自我感覺自己勝券在握,於是殺死了天完朝廷皇帝徐壽輝,而後自立為皇帝,國號“漢”。

陳漢政權的滅亡,在於陳友諒發兵討伐朱元璋的過程中,陳友諒遭遇了失敗,最終導致一系列連鎖反應,而陳漢在討伐朱元璋初期,不論是財力還是人力,都遠勝於朱元璋,但陳友諒因何失敗?拋開細節上的失誤,從宏觀角度來看,小編認為:

授人以柄

朱元璋和陳友諒做過同樣的事情:那就是弒君奪位:陳友諒殺死徐壽輝而後自立,朱元璋則是殺死韓林兒。區別在於,陳友諒對徐壽輝的殺害,有些明目張膽的意味,而朱元璋殺害韓林兒,則是暗殺:並且這一暗殺,是在擊潰陳友諒之後。

這就意味著,在陳友諒和朱元璋決戰的時候,朱元璋相對清白,而陳友諒則是劣跡斑斑之輩:畢竟古人觀念,陳友諒殺害徐壽輝是一種不仁義的行為。這一行為,讓陳友諒在道義上被動。

並且,陳友諒殺害徐壽輝以後,天完朝廷分裂,甚至天完部將明玉珍乾脆以討伐陳友諒為名,自立為皇帝建立明夏朝廷。

其餘勢力較弱的部將雖然沒實力公然宣佈反對陳友諒,但是在日後的戰陣中出工不出力也是難免的。

總之,陳友諒殺徐壽輝是一大昏招,即便想殺,也該學朱元璋偷摸暗殺才對。

性格缺陷

性格方面,陳友諒的“太直”,也一定程度上葬送了陳漢朝廷。

在我國古代,成大業的君主,需當禮賢下士。在元末群雄爭天下的過程中,朱元璋做到了這一點,以至於當時很多讀書人認為朱元璋禮賢下士,於是紛紛投奔朱元璋的勢力,為朱元璋添磚加瓦。

而陳友諒則太過孤傲,最終導致陳漢朝廷的文武百官處於人心渙散的局面:鄱陽湖一戰,陳友諒兵敗後,身邊的很多將領見陳友諒敗了,毫不猶豫選擇投降朱元璋。從這一點來看,陳友諒在整合政權方面,無疑是失敗的。

而這一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其性格問題。

能力不足

此外,在陳友諒討伐朱元璋的過程中,存在這樣的一個細節:那就是輕信康茂才的詐降,導致應天之戰的過程中,損失數萬精銳。而這個細節可以看出陳友諒能力和決斷上的不足:急功冒進不顧及萬全之策。

之後陳朱爭霸過程中,陳友諒幾乎再度重複了能力不足、亂決策、亂指揮的錯誤,而鄱陽湖一戰即便陳友諒逃出生天,其能力侷限、性格缺陷問題,也必然會繼續禍害陳漢朝廷。


藤樹先生


陳友諒(陳友亮)是打漁出身,朱元璋是放牛的,都是元朝時期最底層的普通百姓。在元朝末年的起義中各自展露頭角,割據了一片區域。從當時來看,勢力最強的是陳友諒,其次才是朱元璋。在朱元璋和陳友諒對決的大決戰——鄱陽湖大戰中,朱元璋20萬人馬戰勝了陳友諒的60萬兵馬,是典型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朱元璋雕像)

陳友諒60萬兵馬的隱患

陳友諒不按照常規出牌,而且不講道義,這是他的成功之道,也是他的失敗之道。1351年徐壽輝建立天完政權,他手下有鄒普勝、倪文俊、趙普勝、傅友德等四個主要領導,號稱“四大金剛”,陳友諒就投奔在元帥倪文俊手下,因為粗略懂得文字,一直跟隨倪文俊,倪文俊也提拔陳友諒獨擋一面。(陳友諒雕像,湖北)

一、殺倪文俊,收編人馬。1357年,倪文俊意圖殺害徐壽輝自立,結果失敗,率領自己的部下投奔自己的老部下陳友諒,在他這兒覺得安穩些。陳友諒對待對自己有恩的倪文俊是反戈一擊,殺了老領導和他的親信,收編了老領導的部下,壯大了自己,老領導的官位自己也領了。

二、殺趙普勝,收編人馬。這時天完政權的另外一位能征慣戰的將軍趙普勝成為陳友諒的目標,這裡朱元璋使用了反間計,離間陳友諒和趙普勝。趙普勝戰功赫赫,陳友諒以會師為名請趙普勝,結果直接被殺,沒有什麼真憑實據,陳友諒又收編了他的部隊。

三、殺徐壽輝,建立大漢。1360年趁天完軍隊進攻朱元璋時,兵力空虛。徐壽輝意圖遷都,離開陳友諒的控制,陳友諒派將領錘殺了徐壽輝,建立自己的政權。

雖然陳友諒通過這種手段聚集了不少軍隊,但是離心力太高,一旦遇到戰敗這樣的事情就會土崩瓦解,上位的過程大家都看在眼裡,只是暫時屈服於他。

徐壽輝手下的將領明玉珍佔據四川,直接和陳友諒斷絕關係,原來投奔陳友諒的付友德也是心懷不滿,尋機投降他人。

就像歷史上前秦的苻堅一樣,眾多的軍隊來源不一,都是暫時屈服而已,只要機會一到,就會各奔東西了。(陳友諒蠟像)

陳友諒的戰略失誤

1360年,建立政權的陳友諒率領10萬人馬進攻應天府,並聯系張士誠合擊朱元璋。結果被朱元璋使用誘敵之計,將陳友諒的軍艦引誘到狹窄水淺的新河,迫使擅長水戰的陳軍陸戰,陳友諒軍隊遇到伏擊大敗。朱元璋趁機攻略陳友諒的地盤,此時陳友諒佔據地盤的眾多將領紛紛不戰而降,這也是陳友諒不講道義惹來的後果。此消彼長,朱元璋兵力大增,具備了於陳友諒一較高下的資本。

1363年2月,割據江浙張士誠部進攻小明王,朱元璋對這個名義上的上司也是傾盡全力援助,3月份朱元璋出兵援助,4月份,陳友諒號稱60萬大軍進攻朱元璋。按道理應該進攻朱元璋的老巢應天府,此時應天府的兵力空虛。他卻去進攻江西的洪都(南昌),目的是搶地皮,並且洪都有大量的糧草和裝備,等攻佔洪都後再與朱元璋決戰。陳友諒屬於戰略性失誤。

沒有想到的是洪都在朱元璋侄子等將領的領導下,憑藉洪都的防衛城牆頑強抵抗,堅持了85天之久,陳友諒的戰略謀劃和作戰時機全部泡湯了,因為朱元璋已經解決了張士誠部隊的威脅,轉而集中兵力與他決戰。(鄱陽湖大戰形勢圖)

鄱陽湖大戰中陳友諒失敗的幾個問題。

朱元璋大軍集結進攻陳友諒軍隊的消息很快被陳友諒知道了,雙方都想畢其功於一役,此戰決定兩個人政權的命運。陳友諒立即撤圍洪都,全部人馬準備於朱元璋決戰於鄱陽湖。

1363年7月20日,兩軍在鄱陽湖內相遇,展開了生死大決戰。

一、朱元璋版“火燒赤壁”。展開決戰時,雙方旗鼓相當,難以分出勝負。朱元璋採取部將郭興的建議用火攻,陳友諒的戰船為了作戰需要,將大船都串聯在一起。22日傍晚,等到東北風起的時候,用小船載著火藥和木柴,臨近陳友諒的戰船時縱火,風借火勢將幾百艘戰船燒燬,人馬死傷過半,陳友諒的兩個兄弟也陣亡了。是屬於明朝朱元璋版的“火燒赤壁”。

二、俘虜政策。雖然燒死了陳友諒的不少兵馬,在兵力對比上還是比朱元璋的兵馬多。陳友諒為了洩憤,將3000多俘虜斬殺;朱元璋思考再三,卻反其道而行之,將俘虜們都放歸。

陳友諒殺俘虜反而激起朱元璋軍隊的鬥志,釋放的俘虜回到陳友諒軍中成了發酵的種子,朱元璋軍隊的政策明顯優於陳友諒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開始時只有三三兩兩的士兵投奔朱元璋,隨著戰事焦灼,也有不少將領率軍投降,勝利的天平開始發生傾斜。這些都是陳友諒當初收編軍隊時所作所為的後果。

三、糧草問題。本來陳友諒幾十萬大軍攜帶的糧草不多,準備攻下洪都收集糧草,但是洪都沒有攻下,相持一個多月後,陳友諒軍隊的糧草補給眼看就要斷了,陳友諒率領自己親信殘軍突圍。

這麼多軍隊朱元璋一口也吃不下,反而損失不少兵馬。他採取分段阻擊的辦法,在陳友諒突圍的沿途伏擊,陳友諒非核心部隊大都散的散,投降的投降。

四、涇江口之戰,陳友諒戰死。陳友諒核心部隊還是有幾萬人馬的,他企圖突圍回到自己的老巢武昌,在江西湖口被攔截,只好退入涇江,遭到原來投奔過他的將領傅友德的攻擊。也是趕巧了,陳友諒在戰船中指揮作戰,一支箭從眼部射入,貫穿頭顱身亡,餘部五萬人馬投降的投降,潰散的潰散,鄱陽湖大戰落下帷幕。

這場以少勝多的鄱陽湖大戰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水戰,自1363年7月20日到8月26日結束,為朱元璋統一江南地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張士誠、方國珍、明玉珍等割據勢力不足為懼。


穿越再現彼岸


陳友諒60萬大軍為何打不過朱元璋20萬?

陳友諒(陳友亮)是打漁出身,朱元璋是放牛的,都是元朝時期最底層的普通百姓。在元朝末年的起義中各自展露頭角,割據了一片區域。從當時來看,勢力最強的是陳友諒,其次才是朱元璋。在朱元璋和陳友諒對決的大決戰——鄱陽湖大戰中,朱元璋20萬人馬戰勝了陳友諒的60萬兵馬,是典型的以少勝多的戰例。

陳友諒60萬兵馬的隱患。

陳友諒不按照常規出牌,而且不講道義,這是他的成功之道,也是他的失敗之道。1351年徐壽輝建立天完政權,他手下有鄒普勝、倪文俊、趙普勝、傅友德等四個主要領導,號稱“四大金剛”,陳友諒就投奔在元帥倪文俊手下,因為粗略懂得文字,一直跟隨倪文俊,倪文俊也提拔陳友諒獨擋一面。

一、殺倪文俊,收編人馬。1357年,倪文俊意圖殺害徐壽輝自立,結果失敗,率領自己的部下投奔自己的老部下陳友諒,在他這兒覺得安穩些。陳友諒對待對自己有恩的倪文俊是反戈一擊,殺了老領導和他的親信,收編了老領導的部下,壯大了自己,老領導的官位自己也領了。

二、殺趙普勝,收編人馬。這時天完政權的另外一位能征慣戰的將軍趙普勝成為陳友諒的目標,這裡朱元璋使用了反間計,離間陳友諒和趙普勝。趙普勝戰功赫赫,陳友諒以會師為名請趙普勝,結果直接被殺,沒有什麼真憑實據,陳友諒又收編了他的部隊。

三、殺徐壽輝,建立大漢。1360年趁天完軍隊進攻朱元璋時,兵力空虛。徐壽輝意圖遷都,離開陳友諒的控制,陳友諒派將領錘殺了徐壽輝,建立自己的政權。

雖然陳友諒通過這種手段聚集了不少軍隊,但是離心力太高,一旦遇到戰敗這樣的事情就會土崩瓦解,上位的過程大家都看在眼裡,只是暫時屈服於他。

徐壽輝手下的將領明玉珍佔據四川,直接和陳友諒斷絕關係,原來投奔陳友諒的付友德也是心懷不滿,尋機投降他人。

就像歷史上前秦的苻堅一樣,眾多的軍隊來源不一,都是暫時屈服而已,只要機會一到,就會各奔東西了。


小馬談古今


陳友諒和朱元璋,就實力和能力而言,其實不相上下。甚至於說,陳友諒比朱元璋更強一點。那麼,為什麼陳友諒最終輸給了朱元璋呢?

我覺得主要還是陳友諒籠絡人心的手段太差,沒有朱元璋高明,最終落得個人心盡失,四面楚歌,導致最後一敗塗地的下場。


根基不穩殺徐自立

有野心並不為過,想當老大也很正常,亂世之中,誰都想逐鹿中原,成為天下至尊。從長遠來看,陳友諒取徐壽輝而代之,是一件勢在必行的事情。但是陳友諒錯就錯在並不高明。在自己勢力並不穩固,徐壽輝還有一大批心腹將領之時,明目張膽的殺徐自立。

陳友諒的這一舉動,直接導致一大批將領對他心存異見,大家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內部矛盾重重,軍心十分不穩,這也成為了他在鄱陽湖大戰中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朱元璋倒是後來也殺了小明王韓林兒自立,但是卻比陳友諒高明得多。


氣量狹小脾氣暴躁

但凡握權掌軍者,一定不能氣量狹小,最起碼在表面上不能氣量狹小。為了自己的江山和天下,成大事者必須暫時放棄自己心中對別人的嫉恨,特別是非常有能力的人,需要花費精力去籠絡人心。

而陳友諒恰恰做不到這一點,他其實和項羽一樣,氣量十分狹小,而且脾氣暴躁易怒。他為人驕橫,對待將士十分苛刻,絲毫不知道籠絡人心。在攻打南昌的戰役中,陳友諒將朱元璋的戰俘全部殺掉,而朱元璋卻是全部放還,並且祭奠了陣亡將士。二者相比之下,籠絡人心的手段高下立判。


我之結語

政治界有一句經典名言:人心即是最大的政治。此處的人心並不指民心,而是指的人才的心。誰能夠籠絡人才,誰能夠讓有能力的人為己所用,誰能夠駕馭和控制人心,誰才會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各位親愛的網友,你們覺得呢


史話漫漫


陳友諒打不打得過朱元璋,從一件事情中可以窺視出一二。

朱元璋和陳友諒龍灣之戰後。第二天私訪至一寺院,主持看其面非善類,煞氣很重,便想化解他,打問其姓名。朱元璋在寺院牆壁上賦詩一首,大笑而去。和尚一看詩詞大吃一驚,只見寫到: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山僧不識英雄主,只顧嘵嘵問姓名。

我關注過很多說洪都之戰,鄱陽湖之戰的文章,這二場戰鬥可謂是精典中的精典,在這二場精典戰役中,我個人認為朱元璋之所以能勝利,完全憑藉的就是這股子豪氣。

朱元璋影視劇中,有一個影視片段,說朱元璋聚攏大將開會議論怎麼對付陳友諒,等諸位將領全部到齊,朱元璋故意躲在後面不讓大家看見,他在聽大家議論,議和的將領很多,以李善長為首,同意戰的只有常遇春等少數幾個人,在這些將領中居然還有議論投降的。

朱元璋躲在角落,他拿出個小本本一個一個記錄大家的意見。

輪到藍玉出場,就他一個人居然力主主動進攻,被大家好一頓奚落嘲諷。

說到這裡,我想說的是,沒錯,朱元璋他就是打算主動出擊,影視劇中藍玉是假,但歷史上常遇春,朱文正是真。

至正二十年(1360年)閏五月初一,陳友諒率水軍10萬越過朱軍佔據的池州(今 安徽),攻佔太平,奪取,並派人和張士誠聯繫,企圖上下夾擊,一舉吞滅朱元璋。

朱元璋決定利用應天城池堅固、地形複雜的有利條件,防止張士誠乘機襲擊、陷入兩面受敵的困境,又針對陳友諒求戰心切、驕傲輕敵的心理,採取誘敵深入、設伏聚殲的方針,誘使陳軍鉅艦由大江深入較狹窄的新河,舍舟登岸,以揚己之長,迫使陳軍舍長用短。

為了誘使陳軍速來,朱元璋讓陳友諒的老友、元朝降將寫信向陳友諒詐降,表示願為內應,並約定在江東橋(今南京附近)會合,以呼“老康”為暗號。

康茂才透露情報給陳友諒,說此橋為老朽木頭橋,大船可以撞開通過。

與此同時,朱元璋根據應天的地形條件作了如下部署:常遇春等率兵3萬埋伏於石灰山(今南京)側;徐達等率兵列陣於南門外;趙德勝率兵橫跨新河(今南京城西南)駐虎口城;楊璟駐兵大勝港(今南京城西南15裡);張德勝等率水師出龍江關(今南京外);朱元璋自率主力埋伏於(今南京)。並派自、衢州率兵西攻信州(今江西上饒),威脅陳友諒側後,進行牽制。

輕敵的陳友諒接到康茂才的信後,信以為真,不待張士誠答覆,便於五月初十率軍自採石進抵大勝港。待到江東橋連呼“老康”不應,大船撞上朱元璋連夜拆掉的木頭橋,一頭撞上重修的石頭橋上時,橋巋然不動,橋上箭如雨下,方知受騙,倉促派萬人登陸立柵。

朱元璋看到陳軍進入伏擊圈,乘其登岸立足未穩之際,發出信號,伏兵四起,水陸夾擊,陳軍大亂,爭相登舟而逃。時值退潮,陳軍鉅艦擱淺,士卒被殺和落水而死者甚多,另有2萬餘人被俘。陳友諒遺棄鉅艦100餘艘,乘小舟逃回江州(今江西九江)。朱元璋揮軍乘勝追擊,奪回安慶、太平,又繼續取得信州、(今江西宜春)等地。陳友諒自應天之戰失敗後,內部矛盾激化,朱元璋乘其內顧不暇,不斷向西推進,僅僅一年間,就攻佔了、黃州、興國、黃梅、、樂平、等地,收編龍興(即洪都,今南昌)守軍,連下、吉安和臨江(今江西),實力大大增強,控制區迅速擴展。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張士誠派兵圍攻的最後據點安豐。小明王向朱元璋告急求援。安豐是應天的屏障,救安豐即是保應天,朱元璋於是於三月率兵渡江救援安豐。四月,陳友諒乘朱軍主力救援安豐,江南空虛之機,以號稱60萬的水陸大軍於十一日圍攻洪都,佔領吉安、臨江、無為州。洪都地處平原,位於贛江下游,由贛江向北經鄱陽湖與長江相連,軍事地位甚為重要。

陳軍登陸後,用各種攻城器械從四面八方向洪都城發起猛攻。守城朱軍浴血奮戰,死守洪都,堅持月餘。此時,朱元璋已回到應天,但主力仍由徐達率領正在圍攻。當朱元璋獲悉陳友諒全軍出動圍攻洪都而未直取應天,並悉江水日涸,不利陳軍鉅艦行動,以及陳軍缺糧,士卒多死等消息後,認為這正是消滅陳友諒的大好時機。遂一面命洪都守軍再堅守一月,疲憊陳軍,爭取時間;一面命徐達撤廬州之圍,回師應天。

七月初六,朱元璋親率水軍20萬,往救洪都。十六日進抵江西。首先派兵守住涇江口(今安徽南),另派一軍屯於南湖嘴(今江西湖口西北),切斷陳友諒歸路;又派兵扼守武陽渡(今江西南昌縣東),以防陳軍逃跑;朱元璋則親率水師由松門(今江西南)進入鄱陽湖,形成關門打狗之勢。

陳友諒聽說朱元璋大軍來援,即撤洪都之圍,東出鄱陽湖迎戰。一場規模空前激烈異常的生死大決戰,就此在鄱陽湖面展開。

二十日,兩軍在康郎山(今江西鄱陽湖內)湖面遭遇。時陳軍鉅艦聯結佈陣,展開數十里,“望之如山”,氣勢奪人。朱元璋針對其鉅艦首尾連接,不利進退,將己方艦船分為20隊,每隊都配備大小火炮、火銃、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槍、神機箭和弓弩,下令各隊接近敵艦時,先發火器,次用弓弩,靠近敵艦時再用短兵器進行格鬥。

次日,雙方展開激戰。朱軍大將徐達身先士卒,率艦隊勇猛衝擊,擊敗陳軍前鋒,斃敵1500人,繳獲鉅艦一艘。乘風發炮,焚燬陳軍20餘艘艦船,陳軍被殺和淹死者甚眾。但朱軍傷亡也不少,尤其是朱元璋座艦擱淺被圍,險遭不測。戰鬥呈膠著狀態。從早晨至日暮,雙方鳴金收兵,戰鬥告一段落,雙方互有傷亡,不分勝負。

二十二日,朱元璋親自率領水師出戰。但陳艦巨大,朱軍艦小不能仰攻,接連受挫。這時朱元璋及時採納了部將郭興建議,決定改用火攻破敵。黃昏時分湖面上吹起東北風,朱元璋選擇勇敢士兵駕駛7艘漁船,船上裝滿火藥柴薪,迫近敵艦,順風放火,風急火烈,迅速蔓延。一時烈焰飛騰,湖水盡赤,轉瞬之間燒燬陳軍數百艘鉅艦,陳軍死傷過半,陳友諒的兩個兄弟及大將陳普略均被燒死。朱元璋揮軍乘勢發起猛攻,又斃敵2000餘人。

二十三日,雙方又有交鋒,陳友諒瞅準朱元璋旗艦展開猛攻。朱元璋剛剛移往他艦,原艦便被陳軍擊碎。

二十四日,俞通海等

人率領6艦突入陳軍艦隊,勇敢馳騁,勢如游龍,如入無人之境。朱軍士氣大振,發起猛烈攻擊。最後,陳軍不支敗退,遺棄的旗鼓器仗,浮蔽湖面。陳友諒只得收攏殘部,轉為防禦,不敢再戰。當天晚上,朱元璋乘勝進扼左蠡(今江西都昌西北),控制江水上游,陳友諒亦退保諸磯(今江西星子南)。兩軍相持3天,陳軍屢戰屢敗,形勢漸越不利。陳友諒兩員大將見大勢已去,於是投降了朱元璋,陳軍內部軍心動搖,力量更加削弱。陳友諒又氣又惱,下令把抓到的俘虜全部殺掉以洩憤。而朱元璋卻反其道而行之,將俘虜全部送還,並悼死醫傷,瓦解陳軍士氣,從而大得人心。陳軍內部分崩離析,士氣更加低落。朱元璋判斷陳軍可能突圍退入長江,乃移軍湖口,在長江南北兩岸設置木柵,置大舟火筏於江中,又派兵奪取蘄州、興國,控制長江上游,堵敵歸路,待機殲敵。

經過1個多月的對峙,陳友諒被困湖中,軍糧殆盡,計窮力竭。於是孤注一擲,冒死突圍。

八月二十六日,由南湖嘴突圍,企圖進入長江退回武昌。行至江西湖口時,朱軍以舟師、火筏四面猛攻,陳軍無法前進,復走涇江,又遭伏兵阻擊,左衝右突,打不開生路,陳友諒中箭而死,軍隊潰敗,5萬餘人投降。“友德操輕舟蕩其鋒,身被數創,戰益力,手殺數百人,復與諸將遨擊邀於涇江口(今安徽宿松南),陳友諒敗死。

我這裡有很多詳細細節複製自網上,內容詳實,可信度高,有一點需要補充,朱元璋遇險,朱元璋的船當時擱淺,被陳友諒的幾艘大船追殺,眼見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時候,被朱元璋的愛將,一個常遇春,一個降將丁普朗,特別是這個丁普朗,他原本是陳友諒的人,因為不滿陳友諒的暴政,他同時也是為了給自己的好友報仇,他瞅著老朱眼見得不敵,關鍵時刻,他來了一次大爆發。

他在船頭豎立了一條白布,他只殺陳友諒,然後開船往人堆裡扎,明史記載,他身受重傷,頭已經掉了,人還拿兵器穩穩站立,陳友諒的士兵以為天神下凡(首脫猶直立,持兵作鬥狀,敵驚為神)。

丁普朗用自己的悲壯,幫朱元璋穩住了陣腳,提高了士氣。

洪都戰役是六十萬對二三萬,鄱陽湖也是以寡敵眾。

為什麼贏,就是常遇春常十萬說的,給我十萬兵馬,我將橫行天下。

逆風戰打的那個悲壯,神采飛揚!


創新國學


我是花木童說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元朝末年,群雄並起,以陳友諒、朱元璋最為勢大。但在一戰定江山的鄱陽湖決戰中,陳友諒六十萬“無敵戰隊”卻敗給了只有二十萬兵力的朱元璋,我覺得有三大原因。

過早稱帝 天下未定,便急不可耐的擊殺自己的老上級徐壽輝, 在採石磯稱帝,國號漢,可笑的是竟改元叫大義。這樣不光在群雄中當了靶子,過早跟部下分蛋糕,利益分配不均會不利於內部團結。歷史上好像也沒有成功案例。

失去人心 僅因懷疑部下不忠就殺了自己的得力干將趙普勝,急於上位殺了老大徐壽輝。在鄱陽湖決戰中,抓到俘虜一律殺掉,而朱元璋抓到俘虜善待,該治傷的治傷,能就下就留下,不留髮放路費回家。一對比就能顯現人心背向,結果造成了大量將士倒戈或叛逃。

戰略失誤 陳友諒的漢軍一直都保持對朱元璋部隊的絕對優勢,而陳友諒沒有利用好這個優勢跟朱元璋打消耗戰,總是幻想一戰定輸贏。終於在重鎮洪都(今江西南昌)失守後,犯了巨大的錯誤。他置大本營江州(今江西九江)而不顧, 傾巢而出尋找朱元璋決戰,斷了後路加上指揮失誤,造成鄱陽湖決戰一敗塗地。

所以只能說陳友諒一世梟雄,自己把一把好牌打的稀巴爛。

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區討論。如果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花木童說史。


花木童說史


陳友諒的確打不過朱元璋。不只是在鄱陽湖沒打過朱元璋,在1363年鄱陽湖大戰前的幾次交鋒中,陳友諒都吃了虧。

陳友諒佔據湖廣地區,定都武漢;朱元璋佔據江浙安徽部分地區,以南京為老巢。陳友諒的地盤比朱元璋大,人口比朱元璋多,士兵比朱元璋多,但是陳友諒就是失敗了。為什麼?

陳友諒原本姓謝,因為祖父入贅陳家,改姓陳,他出生於1323年,比朱元璋大5歲,陳友諒小時候讀過一些書,文化水平還過得去,長大後在當地縣政府當政務秘書,1355年,反元鬥爭已經風起雲湧的時候,陳秘書終於下定了決心參加起義,加入了徐壽輝的起義軍。

後來,憑藉自己在基層官場積累的本領,陳友諒在起義軍混的如魚得水,一路殺了自己的老領導倪文俊、徐壽輝等,獨掌了這支起義軍的大權,1360年建立大漢王朝,稱帝。5年時間,陳友諒從辦事員做到皇帝,真是太快了。當然也說明這個人是有本事的。

陳友諒並不滿足,他要消滅朱元璋,要建立統一的王朝。1363年,陳友諒幾乎傾巢出動,率領幾百艘戰船60萬大軍順長江東進,打算先解決朱元璋管轄的江西南昌。結果,被南昌守將朱文正死死拖住,後來朱元璋親率20萬大軍從南京趕來支援,兩軍在鄱陽湖大戰一個月多,陳友諒兵敗身死,兒子陳理帶殘部討回武昌。

從陳友諒參加起義,到當上皇帝才5年,到他被朱元璋的手下射死才8年。用曇花一現來形容並不為過。幹大事,真的需要好好磨練,需要慢慢修身養性,需要在磨礪中不斷增長才幹。不在艱苦環境、複雜領域經受一定時間的磨練,苦其心志,這樣的幹部是難以獨當一面,難以處理利好全局關係的。

陳友諒這樣火速上位的人,歷史上這樣的人並不少,後來的明朝末年的袁崇煥也是這樣,袁崇煥35歲中進士,45歲官至明朝兵部尚書、薊遼總督,46歲被崇禎皇帝處死。悲劇的形成,不是沒有原因的。

陳友諒天資不錯,加上有些文化基礎,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快速膨脹、快速當上老大,但是時間太短,基本盤沒有穩固,沒有建立自上而下的效忠體系,所以他的部隊戰鬥力就跟不上,打不了持久戰,打不了硬戰。

朱元璋呢?比陳友諒參加起義早3年,朱元璋的隊伍都是朱元璋一手帶起來的,從無到有,組織嚴密,記錄嚴明,指哪打哪,打起仗來嗷嗷叫;朱元璋一開始雖然沒有陳友諒書讀的多,但朱元璋特別好學,特別上進,特別愛惜人才,網羅了徐達、常遇春、李善長等一大批文武奇才。所以,朱元璋才能以少勝多打敗陳友諒。


坐看東南了


陳友諒弒君奪位

我們都知道古人非常重視綱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無論你權利再大,都不可以違背這個,當然你說,兄弟我就要違背呢?那我只能勸你句:兄弟,不想早死,就別違背了。

你又跟我說:那古代篡位的多了去啦,怎麼不說,我只能再無奈的回你:兄弟,人家那是時機到了,你確定你現在時機到了麼?

根據史料記載,朱元璋與陳友諒都曾弒君,他們區別就是時間不同,陳友諒那是在與朱元璋發生戰爭之前殺的徐輝祖,而朱元璋則是打敗陳友諒才暗殺的韓林兒。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這就意味著,在陳友諒和朱元璋決戰的時候,朱元璋相對清白,而陳友諒則是劣跡斑斑之輩:這一行為,也徹底讓陳友諒在道義上處於了被動。

陳友諒殺害徐壽輝以後,天完朝廷分裂,甚至天完部將明玉珍乾脆以討伐陳友諒為名,自立為皇帝建立明夏朝廷。

性格缺陷,不懂得政治

為什麼我要這樣講呢?

我們來講首先作為一個要一統天下的帝王,最基本的一點就是愛民與不肆意殺戮,而陳友諒卻絲毫不具備這些才能,

比如說在攻打南昌的時候,陳友諒將朱元璋的戰俘全部殺了,而朱元璋做法卻是相反他全部放還了俘虜,並且祭奠了陣亡將士。二者相比之下,誰高明,誰低能,不而喻了

陳友諒他能力不足

在陳友諒與朱元璋交戰的過程中,陳友諒輕信康茂才的詐降,從而導致了應天之戰損失數萬精銳。而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陳友諒力和決斷上的不足,不然怎麼可能中計呢?

之後戰爭中,陳友諒幾乎再度重複了能力不足、亂決策、亂指揮的錯誤,這也成了他為什麼總是打不過朱元璋的因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