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高中數學怎樣才能考到130+?

小喵音雪兒~吶


文科生普遍數學不好,想考130分以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也不是不可能,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數學成績也是會提上去的。

首先你要理解130分的概念:選擇題和填空題最多錯10分,答題最多錯10分;你能做到嗎,相信大部分學生無論怎麼努力,最後兩道大題也只能做出來第一問,選擇題也會適當錯兩個。不是不會做,到最後是因為前面耽誤的時間太長了,而沒有多餘的時間做了。

想要到130分以上,首先必須具備淵博的數學學識,這意味著你不要出現知識點的遺漏,重要知識點能夠熟練的運用。

因此我建議你先查缺補漏,從必修1到選修,每一塊的知識點都要記牢,每一種題型都要做幾遍,提高熟練度。

其次具備良好的數學思維,這個可能不是人人都有,因人而異,但也可以通過不斷做題培養,高中數學對於想象力考察較少,主要是考察方法,在高中數學中,基本上不會出現應用題,而是和課本直接掛鉤的題型,這些每次上課老師都會重點講解。

最後勤勞致高分,有天賦的人都在努力,何況我們普通人呢,在高中裡面,每天都要做課時訓練,覺得哪裡薄弱就補哪裡,一定不能知難而退,而且也不能逃懶,多做多學,你和高分只差了一個練習。

熟練度很重要,祝你成功。


創鵬科學堂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我當初上高中的時候,數學成績就很不錯,基本上能保證分數都在130分以上,對於數學的學習,我還是有一定的心得體會的。

首先,我們對數學要有一種全局的觀念。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要把高中數學的知識系統化,不能簡單的認為一道題就是一道題,數學知識都有它內在的聯繫,這就要求我們從全局去掌握它們的知識點,這樣在遇到問題時(尤其是數學後面的幾個壓軸大題),才會有更多的思路、更寬廣的知識去解決它們。

其次,基本功要紮實。這就要求我們對各種公式、各種條件都熟記於心,甚至於書本上沒提到的,我們做某些題目所總結出來的,都要歸納總結好。例如三角函數方面課本上並沒有和差化積、積化和差的公式,你記下來了,對於你做選擇題和填空題有很大幫助,你會發現效率更高、準確率更高,節省下來的時間,可以用在後面大題的思考上。當你的實力達到一定水平了,時間就是決定你分數高低的最直接因素了,所以,背記一些額外公式和結論,對於提高做題速度很有幫助。

最後,要學會總結、找準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我當初學習立體幾何的時候,空間概念、輔助線方面是個薄弱環節,分數幾乎都拿不到,後來我就自己看輔導書,自學了向量,用向量的方法來解決立體幾何的問題,發現既輕鬆,又準確,難度大大降低了。這只是個例子,以此來告訴大家,即使老師講的再正確、再精妙,當你掌握不了,一切都是白扯,所以,做好總結,找準自己擅長的解題思路,確保再出現類似問題,可以立刻形成解題思路,即使很麻煩,但能做出來,就是成功。

題不在多,而在精。一定要保證把歷年各省的高考卷全部做一遍,吃透,這比任何模擬卷子都有用,其中的解題思路、出題套路對於自己數學水平的提高,是做大量題庫所無法比擬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同樣祝你再接下來的任何考試中都能考出理想成績,加油~


情感大本營


高考數學成績大致可分為5段,90分以下,90至105,105至125,125至135,135至150,不是段考成績,段考不遵循這個規律。

135及以上(穩定成績)相當於滿分,或者已經具備達到滿分的水平,影響滿分的因素是能力,僅僅是能力,無他。

多數學生成績達不到135分及以上這個規格,這也是正常情況,2個小時,12道選擇,4道填空,6道大題,時間緊,壓力大,處處是考驗。

努力可以讓成績穩定在125分左右。需要在以下幾點下手。

一,有側重。

即熟悉各部分難點,重點與核心內容,以數列為例,核心在通項公式,其他部分同樣有對應的核心點,有核心才能不偏離方向,有的放矢。

二,熟悉題型與知識點。

僅僅背下來萬萬不可,需要能用,並且能但是各類題型之間如何聯繫,因為高考題型綜合度高。

三,常常反思。

題目總有解決不出來的,不是訂正就結束了。需要考慮問題如何切入,如何轉折,如何分析,自己的錯誤點在哪(最好能歸結到知識點和基本題型上)。

有時題目做不出來更重要,很多人下意識覺得正確的問題無需處理,實際這樣的問題更應處理,從以下幾點下手,有沒有更快的方法,這樣的思路依何建立,我的方向和最優解之間的差距緣何而來!

題外話:奇蹟不是不會產生,就看你是否相信,135分很難,依然希望你能嘗試,但是量力而行,單科再好不如總分更高。


李解數學


高中數學是最令人頭疼的科目了,上課的時候明明聽懂了,但是做題的時候往往還是會出問題,作為一名高中數學老師,我從學習方法上給大家做了全方位的經驗分享!

首先:課堂上效率一定要提高,上課掌握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基本上考試重點,在課堂上老師都能講過,如果不能把握課堂的學習機會,僅憑自學只能說事倍功半。一定要記住數學概念數學性質,比如學習函數,一定要掌握其概念,會畫函數圖像,同時能從圖像研究函數的性質,所以一定要精讀教材,熟記基礎知識內容。

其次:掌握常見數學學習方法,高中數學中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數型結合,這種方法在學習函數,向量,三角函數等內容尤其重要。在掌握方法的同時做一定的題目,題目不是越多越好,要做精題比如高考題就是最好的題目,把近幾年的高考題多做幾遍,邊做邊總結,特別是做錯的題目更要總結,嘗試用幾種方法做。當然有很多數學方法,靈活熟練的運用這些方法,可以提高解題的效率。

再次: 養成“知行合一”的數學思維

數學思維的養成和游泳類似。要學會游泳,只要你不下水,無論學習再多的理論知識,掌握再多游泳方法,不下水一樣會溺水。 學習數學也是, 如果你不動手去練,你聽再多的課, 看再多的視頻掌握再多的解題方法,也不可能考到130+。因此我強烈建議同學們在聽老師講每一道例題之前,先利用這幾種數學思維方式自己試著做一下。如果做錯了,做不出來,這時候去對比老師的思維,並反覆思考以下問題: 為什麼他想得出來我想不出來,他是如何思考的?我做錯了是粗心,還是數理邏輯以及做題不錯原則沒有把握好?通過對比,找到差異,從而取得長足的進步。

那麼,大家在平時學習數學以及考試時應該注意什麼?

1,不要把時間花在難題上。

有些同學喜歡攻克難題,花上一節課的時間把題做出來,會很有成就感。但是對於考試來說,這種做法就太不划算了。

記住:永遠不要在考試的時候陷在難題裡面出不來。你用一節課攻克一道題,其他題目怎麼辦,你時間夠用嗎?

2,學會歸納總結。

歸納總結,其實就是解題聯想,就是書寫解題筆記,就是總結“條件反射”。要提高對關鍵詞彙的敏感度,能夠通過關鍵詞彙,迅速建立起條件反射,找到解題突破口,這就是所謂的解題聯想。這是數學高手的必修課。

3,會做的題不失分

考場上需要穩中求進,穩就是快,欲速則不達。還要培養自己讀題能力和解題能力,提高答題的準確性。

4,適應考試模式

有的同學平時學習很好,一到考試就發揮不出來,這種情況年年都有發生,所以要適應考試模式,平時做題的要規定時間,在規定時間內做規定的題目。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劉牧巖老師說數學


如果你剛剛才高一高二,建議你打牢基礎,多刷題,一個錯題本,然後錯的題型再刷,刷到你自己真的懂這一類題型了。考試知識點都是平時學的。平時的積累和努力最重要。

如果你已經高三了,基礎不好,學校老師高三基本上也是點到為止,很少再細講。你可以多問問老師。也可以在外面報補習機構。補習機構要篩選一下,也要針對你自己選。高三了你再選一些補基礎的機構,很浪費錢了。選一些教答題技巧的機構,可以快速的把分提起來。了一先生就挺不錯的,你微博上搜他解題視頻看一下,看看適不適合你再決定。


我的wahaha


數學思維的養成和游泳類似。要學會游泳,只要你不下水,無論學習再多的理論知識,掌握再多游泳方法,不下水一樣會溺水。 學習數學也是, 如果你不動手去練,你聽再多的課, 看再多的視頻掌握再多的解題方法,也不可能考到130+。因此我強烈建議同學們在聽老師講每一道例題之前,先利用這幾種數學思維方式自己試著做一下。如果做錯了,做不出來,這時候去對比老師的思維,並反覆思考以下問題: 為什麼他想得出來我想不出來,他是如何思考的?我做錯了是粗心,還是數理邏輯以及做題不錯原則沒有把握好?通過對比,找到差異,從而取得長足的進步。


桭芭


我自己感覺。首先基礎比較紮實才行,多做題找找感覺。如果是偶爾題目簡單考130多分較容易,題目難得時候就不行了,那就說明基礎可以了,多去練習練習難題。


灰貨


基礎+學習能力+堅持不懈+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