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 老祖宗说:人到中年有“三怕”,我全都怕,你呢?

老祖宗说:人到中年有“三怕”,我全都怕,你呢?

人到中年万事忧

上要瞻仰父母

下要抚养女儿

中还有自己的发展

往前途艰辛,后退无路寻

这时候,你会害怕一些东西

01.

老祖宗说,不怕人老,只怕心老。此为“一怕”。

心,指思想意志,这句话是说,年岁大并不可怕,意志衰退才是可怕的。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身边有人说:“我才二十几岁,却感觉自己老了。”

他说的老,不是指容颜,而是那份悍然不顾的闯劲儿。

周肖《霞鸟》二四章说:“这是一种悲观情绪,要不得哦!俗话说,不怕人老,只怕心老。

人到中年,性格、价值观,生活习惯基本定型,习惯了待在各种“安全区”、“舒适区”里,不愿再往外多迈出一步。

生活还没有开始,他的心就已经不想开始。

很多人的失败,并不是因为他能力不行,而是思想意志薄弱,不肯改变,不肯坚持。

人,都是由小变大,从年轻到衰老的,心是支撑我们生活最主要的顶梁柱,无论处在什么年龄,只要有一颗不服命运的心和一颗健康而年轻的心,什么事情都有可能成功。

人老心不老,夕阳无限好。不怕路遥,只怕心老。

老祖宗说:人到中年有“三怕”,我全都怕,你呢?

02.

老祖宗说,不怕人穷,只怕志短。此为“二怕”。

一个人贫穷并不可怕,就怕甘于贫穷,没有一点点想要出人头地的想法和努力改变贫穷面貌的决心。

汉朝的韩信,曾经是布衣,在他最贫穷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还受过"胯下之辱",被满街的人嘲笑胆小。

但他是一个心怀远大理想目标的英雄。这样的一个英雄,绝不会满足于那样的生活,绳营狗苟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所以他不会为了眼前的一点小委屈和小挫折,早早认了命。

他忍辱负重,最终翻了身。衣锦还乡之时,不仅报答了帮助过自己的人,还给当年让自己受胯下之辱的屠夫封赏,封他为楚国的中尉。

李淮《龙马精神》:“常言说:‘不怕人穷,就怕志短。’咱们是穷队,可是我们看到他和长水几个没明没夜往前领着干,心里总觉得有个依靠。”

一个人穷,如果有志向,就会一直努力,坚持不懈,早晚会出人头地。

人到中年,正是事业的上升期,也许各方面都有了一点小成绩,但和成功人士相比,不足挂齿。上有老,下有小,身边都是依靠自己的人,根本没有退路,所以更是不能懈怠。

“扶贫先扶志”,中年男人的上进心,是对身边女人最好的呵护。

老祖宗说:人到中年有“三怕”,我全都怕,你呢?

03.

老祖宗说,不怕学不会,只怕不肯钻。此为“三怕”。

人到中年,遭受着各种压力导致的精神危机,而中年人的危机,大多从出现学习厌倦症开始。

从身边一些朋友的切实历程来看,那些有厌学症的人,不是各方面的体力和精力都在走下坡路,也不是困难有多难,而是在于中年人自己,肯不肯“自己”上心。

同样人到中年,有人失意,也有人得意。

一个大型国企底层员工老王,他从公司技术维修做到办公室,后来做到刊物主编,就是因为他从来都在持续精进自己。

孔厥《新儿女英雄续传》四章:“俗话不是说吗:不怕学不会,只怕不肯钻。”工夫到了,自然熟能生巧,巧能生妙啦。”

所以,在危难到来之前,我们更应该有所准备,这包括不断地学习、钻研,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老化,面对变化的环境,有主动适应的意识和应变能力。

危机,危机,危中有机。机会从来不会拜访懒汉。

钻石靠打磨。只要用心钻研,方能促梦开花。

老祖宗说:人到中年有“三怕”,我全都怕,你呢?

人到中年两不堪,生死容易死非甘。

人到中年,有三怕,我全都怕,你呢?


作者: 向璐(爱好创作和男人,卖艺不卖身)。

转载请关注“玫瑰与狐狸”,或者联系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