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小說:雍正稱帝之謎,十三哥為他打下江山?實際有人功勞比他大

小說:雍正稱帝之謎,十三哥為他打下江山?實際有人功勞比他大

第三十二回

飄零客重返金陵地 聊官箴閒吟賣子詩

鄔思道已經不在河南,田文鏡下逐客令,他回到南河窪子下處,連堂房未進,架著柺杖立在當院便叫過管家,立命:“現在就去租馱轎,今晚就動身,先去湖廣,再轉南京!”

“是!”管家一時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一邊答應,又試探著道:“請爺示下,帶多少家人,預備行李的事也得先預備一下。”一邊說一邊偷看鄔思道臉色,卻甚是和平安詳。鄔思道知道他的意思,一笑說道:“我這一去未必回來,家人們去留自便,不願隨行的決不勉強——連你在內——每人送三百兩銀子以盡主僕之情。你呢,送我到南京,自然另有賞賜。既然一古腦都去了,細軟行李自然要帶走,粗重傢什都賞了你變錢——就這樣,去吧!”

蘭草兒金鳳姑正在東廂房裡和丫頭們講究刺繡,隔窗聽得清清楚楚。待管家諾諾連聲退出去,忙出來攙著鄔思道進了堂房。一頭走,一頭緊問:“出了什麼事?”

“沒什麼事,田文鏡開銷了我——取酒來!”鄔思道坐了安樂椅上,適意地將髮辮向後一甩,笑道:“此真一大快事!這帖膏藥糊在身上真正令人難耐!”一頭說,蘭草兒已為他斟了一杯酒,鄔思道“嘓”地一飲而盡,長長吐了一口氣,左右顧盼了一下鳳姑和蘭草兒,說道:“久已有志和你們重返故園,疏食遨遊,長伴梅花,這一次或可解度出來?”

鳳姑和蘭草兒不禁對望一眼,心下暗自詫異。他的這兩個妻子,金鳳姑是他的表姐,也還罷了;蘭草兒卻是他的“續姑姑”,論起來,就似乎有些亂倫。當年鄔思道鬧貢院之後,成了朝廷嚴辭捕拿的要犯逋逃在外。康熙四十六年鄔思道蒙赦赴京,才知道原已許配自己的金鳳姑已經被姑父金玉澤另嫁黨逢恩。在一個雷雨之夜,金黨翁婿密謀殺害鄔思道,又被一直深愛著鄔思道的蘭草兒察覺,偷放鄔思道投奔了當時的雍親王。雍正奪嫡登極,朝廷皆知怡親王允祥立了擁立首功,其實居中運籌帷幄,為雍正決策逐鹿之場的真正幕後人物,都是這個鄔思道!雍正即位當夜便查抄金府,這“母女”二人帶著金鳳姑的兒子投奔鄔思道求救。於鄔思道而言,一則為愛人,一則為恩人,索性一併收留,不分嫡庶都做了自己的妻子。當下沉默許久,蘭草兒終究難忍,咬牙碎罵道:“姓田的真算小人得意!在太原見他當時那副狼狽樣兒,如今想起都叫人噁心——爺可不是救了箇中山狼麼?”

“要我說,這樣倒好。”金鳳姑微笑道,“咱們爺早就膩味透了這齷齪官場。離得他遠遠的難道連口飯都掙不來吃?”

鄔思道吃了兩杯酒,臉上泛出紅光,舒適地向後一躺,閉目搖頭道:“你們不要恨田文鏡,我謝他還來不及呢!也不要安慰我,我高興還來不及呢!這裡頭的事情,不但你們,田文鏡也是不知道的,世上知道我的,只有皇上,怡親王和李衛。我不能說破,‘說破英雄驚煞人’!你們只要懂得,我是累極了的人,根本就不想在名利場中混!好歹嘛,我家有良田三百頃,產業十萬,滿逍遙的——這一回田文鏡算是替皇上撒手放了我……真是如蒙大赦!”說著竟又自斟自飲數杯。他酒量不宏,已是酲然欲醉,抬頭望了望兩個愛妻,怡然一笑,竟自酣然入夢。蘭草和鳳姑雖不知就裡,見丈夫如此坦然,都各自放心,安排家人緊收拾,待到天斷黑行李打好,十乘馱轎也已齊備,乘著暮色蒼茫自朱雀門悄沒聲離開了開封城。

一家四口離了河南境,便放慢了腳步,由武昌珞珈山禮佛,第二日便買舟沿江東下,待到南京,時日已近端陽。這個節令雖是入夏大節,其實並不熱鬧,浮瓜湃李,米粽雄黃,各家打打牙祭而已。南京為六朝金粉之地,清沿明制,這裡也設了應天府,以便閩浙兩地舉子們就近應試。鄔思道攜了鳳姑蘭草兒重歷舊地,在虎踞關、石頭城、老城隍廟、莫愁湖等處轉了一日,說起那年在桃葉渡與鳳姑邂逅相逢,無端捱了鳳姑一耳光的事,夫妻三人大發一笑。因又言及大鬧貢院,兩個女人又要到貢院去瞧瞧,鄔思道卻執意不肯,看著街道上的光景,臉色竟愈來愈是沉鬱。鳳姑料是他乏了,因笑道:“是我們不好,勾起你的心事來。既是乏累,我們且回去,明兒轉轉雞鳴寺、玄武湖——再不然我們帶你秦淮一遊?放心,我們不翻醋罈子的!”鄔思道悵然望著碧波盪漾的莫愁湖,坐了勝棋樓下階石上,似乎心事愈發的重,良久才道:“咱們又不是步行,一起動便是亮轎,我有什麼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