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父母一句“沒關係”,孩子心碎30年

小時候有過一陣被小朋友欺負的經歷。

每當遇到那個小男孩,他都會想打我就打我,為所欲為,肆無忌憚。

幼小的我也學習反抗,但每一次都打不過,只得一個人哇哇大哭。

有一次,父親從我的身邊走過,他看見我哭泣,但卻問也不問我一下,就走開了。

而當時我心裡期望的是我的爸爸,他能夠幫助我,幫我出頭,哪怕狠狠的警告一下那個男孩也好啊,可並沒有如願。

父母一句“沒關係”,孩子心碎30年

這樣的場景記憶,一直困擾著我好久好久。

我會想:父親不愛我,不關心我;

我也會想:他喜歡男孩,不喜歡女孩;

我還會想:在這個家裡我是不是多餘的。


成年後,有一次偶然的機會,嘗試給母親談談我當時的感受,希望她能夠從局外人的角度給我理解和支持。

可我剛講完,母親就雲淡風輕的說:“那麼小的事,過去那麼久了你還記得啊。你們都是小孩子嘛,打一下沒什麼關係。我們不可能去找別人父母,都是左右鄰居,惹得大家都不高興。”

當時,我無語。

父母一句“沒關係”,孩子心碎30年

在他們眼裡的沒關係,讓我負重前行了這麼多年。在他們眼裡的沒關係,讓我一次次經歷無能為力的絕望,這份心碎的疼痛又有誰能理解?

無意來討伐父母,成年人當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所以我花了許多年的時間來自我成長,來與過去的創傷和解,來修復和父親、母親的關係。

所以,才希望,已為人父母的我們,不要讓孩子再經歷這些“沒關係”帶來的難以言說的創傷。

01

父母的一句“沒關係”“沒事”

是對孩子情緒的否定

一個孩子在奔跑的時候摔倒,膝蓋皮破未流血,不算嚴重,但孩子已經傷心的大哭起來了。

媽媽這時候非常著急的跑過去,把孩子抱起來,告訴孩子:“讓你別跑你要跑,給你說你也不聽。”

孩子聽了,不但沒止住哭泣,還越哭越傷心。

這時,媽媽繼續說:好了,好了,別哭了,沒什麼大不了的事

其實,孩子的哭泣說明他此時此刻是很痛苦和傷心的。

孩子在奔跑時毫無準備的面臨摔倒這一“變故”,心裡充滿恐懼。

在摔倒那一刻,以孩子整個身體的重量把膝蓋壓倒在地,疼痛的力度很強,孩子只有通過哭泣來表達自己疼痛的感受。

父母一句“沒關係”,孩子心碎30年

孩子覺得自己發生瞭如此大的事故,媽媽責罵自己,好像是自己犯了錯,心裡會感覺到內疚。

媽媽還說,沒事,不要哭,這會讓孩子感到混亂,是聽媽媽的話還是聽從自己的感覺?

傷心、恐懼、疼痛、愧疚的感受被媽媽說成是沒事,是否說明疼痛不重要,“負面”情緒本身不重要,這些情緒就不應該出現?

父母一句“沒關係”,孩子心碎30年

無論是忽視情緒還是讓這些情緒消失,都是對情緒的否定。孩子從小就會認識到,所謂的“負面情緒”沒有理由存在,不應該存在。

即使肉體疼痛,也要強顏歡笑的對著別人說:沒事,我很好,媽媽希望我這樣做

這種“沒事”,是對孩子真實感受和處境的視而不見,是對孩子表現出的“負面情緒”的不接納。

這會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更難以表露真實的感受,即使“有淚”也不輕彈,活在別人的外在評價裡,壓抑、委屈。

02

父母的一句“沒關係”,

是允許別人可以不尊重自己

一個心理諮詢師分享了一個他的經歷,他說他喜歡收集杯子,然後把各種收集來的杯子都寫上自己的名字。

有個朋友就問他,為啥你要每個杯子都寫名字啊,畢竟杯子都擺在他家裡,不用寫名字也屬於他。

這個諮詢師後來嘗試自己分析了一下,因為寫上了名字,別人就不會拿了。

他心裡可能會有一種感覺,即使是他的東西,如果沒有寫名字,都可能隨時被別人拿走,他通過寫名字的方式來宣告自己的主權

父母一句“沒關係”,孩子心碎30年

他回憶小時候,父母就是在用一種“沒關係”的態度處理他的東西,這可能讓他一直沒法體驗真正擁有自己東西的感覺。

他有一個玩具,如果弟弟喜歡玩,媽媽會說,你是哥哥,把玩具讓給弟弟玩。

其實,媽媽就是在告訴他:“沒關係,你是哥哥,失掉自己心愛的玩具,吃點虧,都是可以的,畢竟你比他大,需要有做哥哥的樣子,哥哥天生就要愛護小弟弟小妹妹的。”

他說有一次一個同學穿了一件衣服,很眼熟,他就問同學,結果同學說是他送的。

當時他自己都感覺到很驚訝,同學喜歡自己的衣服,他想也不想就送給別人了。

無論是弟弟,還是同學,好像都輕而易舉的在他這裡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

媽媽以這種“沒關係的”態度讓他妥協,讓他感覺自己好像沒權利擁有自己的玩具,讓他在受到不公平對待時默默忍受,讓他一步步失去對自我的統治權。

當然,這位諮詢師通過分析和自我成長為自己在關係裡找到了新的出路。

在杯子上寫上名字,也就是讓所有的人包括自己開始尊重自己的東西,尊重自己可以擁有的權利,尊重自己就是獨立的人。

3

父母的一句“沒關係”,

是讓孩子提前走進成人世界

孩子眼中無小事。

孩子天生充滿探索欲,一片葉子、一朵花、一塊石頭、一顆樹、一粒種子、一隻蝴蝶在他們眼裡,都是一個大大的世界。

他們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大大不同,感受世界的方式也不一樣。

孩子感受世界的方式是敏銳的、具體的、形象的,他在試圖通過自己的視野和理解來解讀這個世界。

成人活在這個世界已有足夠的時間,對太多的現象已經見怪不怪,對情緒、感受、應對方式、衝突、價值觀取向早已有了自己的要求和判斷。

所以,

當孩子動不動哭泣的時候,我們覺得沒什麼大不了,不值得大哭一場;

當孩子的玩具被搶時,我們覺得沒關係,也不是什麼珍貴的東西;

當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發生衝突,處於弱勢的一方時,我們覺得沒關係,吃點虧忍一忍,就過去了。


父母一句“沒關係”,孩子心碎30年


我們害怕流露不好的情緒,害怕別人說我們軟弱,害怕發生衝突,在乎別人眼中的形象和麵子,舉手投足間都希望能夠表現得體,符合成人世界的運行標準。

可我們忘記了,孩子僅僅是孩子。

我們口中的“沒關係”,卻是以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而孩子無力反駁,即使心中憤憤不樂,可能還得面對父母有力的託辭:我們這是為你好

提前走進成人世界,註定會讓孩子失去童年的歡樂、天真、本性、創造力,變成父母眼中的乖孩子、懂事的好孩子,能讀懂成人的感受,在乎成人的看法,失去內在的生命動力。

從這個角度來說,父母的一句“沒關係”,不但讓孩子心碎,也讓孩子不再只是孩子,即使他的生理年齡還停留在孩提階段

我想,作為父母,又有幾人真正的想看到自己的孩子,活在自己的情緒黑洞裡,活在不被別人尊重的人際關係裡,活在讓孩子失去本性和靈光的成人世界裡呢。

父母一句“沒關係”,孩子心碎30年

如果你不願孩子如此發展,那麼請不要隨意對孩子說“沒關係”“沒事”;

如果你希望孩子真實的做自己,就嘗試接納他那些“特別”的情緒反應,遵守孩子的“規則”。

在孩子的世界裡真實的呆一會,什麼也不必說,什麼也不必做,體會孩子心理世界的真實和完整。

如此,你的眼裡會不再有“沒關係”,只有“關係”。如此,孩子的世界也不再有“心碎”,只有“懂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