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商人正利用你的畏懼權威和盲從獲取大量財富


商人正利用你的畏懼權威和盲從獲取大量財富



我們從小就在一種絕對正確的環境中成長,家長說的絕對正確,老師說的絕對正確,上級說的也絕對正確,沒有一絲懷疑也不容有懷疑。久而久之,我們在特定的人群前就變得比較容易輕信,失去了判斷。這就很容易產生盲從,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人因為畏懼權威而比較容易輕信和盲從的。


在面對未知的東西的時候,有人信誓旦旦的告訴你正確的答案,你就會毫不猶豫的選擇相信,當然這些告訴你知識的人必須是所謂的專家或者名人,現實中有很多這種事發生,比如參加一堂某某專家的講座,專家在演講中說出了很多我們不曾接觸的名詞,讓你覺得他很懂人生,很專業,他說的每一句話都很正確,然後你就會不加思索接受他推薦給你的任何東西,知識付費那幫人不就是這樣應運而生的嗎?


一般人或者和你平級的人向你推薦一本書一個知識點,你可能有些排斥和質疑他所說的,而當一個在你心目中位置比較高的人向你推薦一本書一個知識點的時候,大部分人會無條件的接受,而且也不會去質疑這些知識的正確與否,對權威的盲從讓我們失去了理性的判斷與思考,這是我們從小沒有受到過的訓練,我們沒有練習過質疑權威,所以當有人包裝成權威的專家或者行業裡的名人時,我們潛意識裡就會對其產生某種信任,而對他口裡講出來的東西也會不加思索的相信。


在權威面前我們很多人就像是一個剛剛入世的懵懂少年,即使那些人信口雌黃我們也深信不疑。不要說你是一個“老江湖”不會輕易受騙,你可能不會相信一個人強行給你加上的世界觀,可是你也會不自覺得去相信某篇自媒體胡亂編造的養生文章。在你未知的鄰域有個專家正等著你。


在我看來有兩種商人,一種是向你販賣價值的商人,一種是向你販賣健康的商人,前者針對那些未經世事,又想提高自我的人,後者就是那些看經歷風雨看淡人性關照自我肉身的人。每一種人的人生裡都有所謂的權威存在,而這些權威大部分都是人造的,是那些精明的商人造出來的,所有的權威都有一種我們不輕易發現的預謀。而不管是哪種商人,他們都是利用了人的“無知”和對權威的盲從。因為知識的不對等,造成了人的“無知”,又因為“無知”所以造成了人的焦慮和恐懼,一個高明的商人就是利用了這些來獲取財富。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獨立的判斷,但把你放到一堆人當中你就會不自覺得放棄自己的判斷而選擇從眾,這個不屬於我今天要討論的點,雖然很多商家也會利用這一點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們會請很多的託,例如水軍或者假粉等。


能在精心預謀下保持一種自我的獨立,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所以我們要不停的去學習好的知識,在學習的同時要保持對知識的質疑,質疑是避免自己迂腐的前提, 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尼采說過:“一切事物的價值必將重新到評估”。對那些好像天生就正確的真理,不能去盲從,需要一種懷疑的態度。

胡適也說過:“懷疑是為了更好的相信”。懷疑是個開始,有了懷疑然後我們才會求證懷疑的事是否真假,然後我們才能接觸到事實的真相,到了這會兒我們再去相信也不遲。面對所有的問題所有的答案我們做的不是馬上相信,而是用我們的思考來確認他們是不是真的值得我們相信,一切真知灼見是經得起懷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