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寶寶什麼時候開始攢肚,又什麼時候結束呢?

遊書斌


寶寶一般是滿月後開始積肚。

1.積肚是指排便的間隔時間變長。很多嬰兒會有排便間隔長的情況,尤其是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母乳消化吸收的好,食物殘渣少,排便間隔會變長且大便不幹,排出正常黃色軟便,寶寶的精神狀態良好,沒有漲肚。積肚也稱為攢肚子。

2.寶寶多久開始攢肚子是因人而異的,每個寶寶的個體發育不同。有滿月後開始攢肚子的,更多的是4個月寶寶攢肚子,因為這時候寶寶的需求量大,光吃母乳基本上都會消化吸收掉,產生的食物殘渣太少,無法刺激到大腸產生便意。只要寶寶吃睡都正常,精神狀態良好,排便間隔時間延長不用太擔心,多讓寶寶活動,促進胃腸蠕動即可。

寶寶因為小,所以很多身體的機能都還不完善,各個器官的功能也不健全,因此會出現一些比較異常的現象。比如攢肚的現象。家長們遇到這種情況其實也不必過於擔心,我們現在就先來了解一下寶寶攢肚什麼時候結束?

寶寶出現攢肚的情況是比較普遍的現象,根據每個寶寶體質的不同,攢肚所呈現出來的時間也是不同的。一般寶寶出現攢肚的時間段大多在滿月與兩個月這一階段的月齡,持續的時間也大概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不過每位寶寶持續的時間也不一定是相同的。

因此寶寶出現攢肚之後,根據護理的不同,寶寶的體質不同,都會影響寶寶攢肚的持續時間,如果各方面都做得比較好的話,攢肚現象是有提早結束的可能。反之,攢肚現象持續的時間會延長,對於新生的寶寶來說,還會出現便秘的現象。



90後寶媽育兒記


我家寶寶大概四個多月的時候攢肚的,最多的時候一個星期不拉粑粑,拉出來的時候特別臭,但是不幹,糊糊的,六個月就不攢了,每天拉一次或者兩次,多的時候三四次,也有。不過有的寶寶據說也不攢肚,可能因人而異吧!


蘑菇媽媽1357


先簡單說說什麼是攢肚

常見於2-6個月的母乳餵養寶寶,表現為3-5天排便一次,甚至更長時間,有些寶寶有可能十多天不排大便也無痛苦表現,待到排便時仍為黃色軟便,不幹不硬,這種現象稱為“攢肚”。

出現攢肚子的嬰兒多為母乳餵養的寶寶,有的寶寶滿月以後開始攢肚子,這是因為寶寶在滿月後消化能力逐漸提高後,對母乳能充分地進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比較少,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最終導致的一種常見現象。

什麼時候開始會攢肚?多久結束?

大概瞭解了什麼是攢肚以後基本就能知道攢肚什麼時候開始和結束了。

出現攢肚的寶寶很多都是在月子以後,一般就是2個月左右開始出現這種情況。而大概4-6個月左右很多寶寶都開始添加輔食,這個時候就會發生變化。需要注意的是,不少寶寶在添加輔食以後又會出現便秘的情況。

當然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有的孩子甚至不會出現攢肚。所以持續時間也不同。

攢肚要怎麼辦?

正常來說寶寶攢肚雖然排便次數減少甚至幾天不排便,但是隻要寶寶能吃能睡,精神狀態也良好!同時排出的大便性狀依舊是稀糊狀,排便時不費勁。那麼爸爸媽媽則不需要太擔心。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也有一說是寶寶出現攢肚說明:母乳量對寶寶來說剛夠或略有不足,因此也應調整到理想的大便次數,就是每天1~2次,以更好的保證嬰兒期的快速新陳代謝需求和抓住時機培養小寶寶良好排便習慣,做到有效預防日後的便秘發生。

所以媽媽需要綜合判斷一下自己的寶寶是不是存在餵養量跟不上的問題,進而適當採取一些其他方式保證攝入。例如如果是還處在單一純母乳階段,那就需要增加餵養次數或者延長餵養時間。(體重增加不理想,而母乳又確實不足的情況就一定要考慮添加配方奶或者添加輔食以保證營養攝入足夠)

其他還可以做一些什麼呢?——堅持腹部按摩

1)用手掌輕輕摩擦寶寶的腹部,以肚臍為中心,由左向右旋轉按摩10次休息5分鐘,再按摩10次,反覆進行3回。

2)寶寶仰臥,抓住他的雙腿做屈伸運動,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後單腿屈伸10次。這樣會幫助寶寶的腸蠕動,有利於大便排出。

如果自己擔心手法不正確傷到寶寶的,也可以在進行常規體檢時請教兒保醫生示範。

總之日常多注意觀察,冷靜判斷,不焦慮焦躁,那麼只要是排除寶寶便秘或者其他異常情況,那麼單純的攢肚媽媽都不需要過分擔心!


簡小姐的育兒說說


我們經常聽說的,攢肚子是因為母乳極易消化,寶寶對母乳的吸收能力好,導致食物殘渣少,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是一種正常現象。普通人也都是這樣認為的。但真的如此嗎?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攢肚子。攢肚子本質其實是某些孩子的腸道蠕動功能先天發育不足。

為何有些孩子從不攢肚,有些孩子卻會攢肚??“攢肚”現象的出現主要是由於部分寶寶的消化系統(主要是腸道蠕動能力)先天發育較差,糞便到達直腸的時間比較長,比如:別人24小時到達,他可能要2-5天,所以2-7天排便,但是性狀正常的,而在這期間,寶寶進食、睡眠正常,無明顯哭鬧,體重增長也正常,大便形態也是正常的稀糊狀。

人家新生兒一天幾次大便,腸道蠕動能力差的孩子是幾天才一次大便。隨著月齡增長,孩子生長髮育增進,腸道蠕動能力發育完善,自然攢肚子的現象消失。但是如果發育不好,成人長大後就容易便秘,後期拼命益生菌、膳食纖維都改善效果一般般。


如何改善攢肚子現象?

孩子攢肚不需要處理隨著腸道蠕動功能發育成熟就會慢慢好轉。但除了靜靜等待,難道真的啥都做不了嗎?

在這裡教大家一個方法——腹部按摩法。

無論是孩子攢肚還是脹氣,亦或者是平常撫觸按摩,都可以做。它能促進腸道蠕動,有利於氣體及便便的排出。

以孩子肚臍為中心,雙手分別從左下滑向右上(相當於孩子腹部的右下到左上),兩隻手交替以順時針方向進行按摩,做 3~5 次。

具體手法可以看下面:


攢肚子現象什麼時候會結束?

我們知道嬰幼兒飲食特點:高蛋白、高脂肪,缺乏膳食纖維、缺糖。這也為何添加輔食後——攢肚現象消失,大便開始成型,就因為添加了膳食纖維。

“攢肚”一般會持續到寶寶開始添加輔食階段。 從兩三個月開始,一直到添加輔食(4~6個月),寶寶都會維持這個排便規律。添加輔食以後,寶寶的便便又會多起來,由原來的幾天一次,變成一天一次或者一天兩次。

等到寶寶添加輔食以後,隨著食物種類的增加,寶寶攝入的膳食纖維等成分也會增加,便便的規律又會發生改變,由幾天一次變為一天1~2次,這個規律會一直持續到寶寶兩三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