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九子奪嫡”後,雍正除掉了“八爺黨”,為何老十卻能倖免於難?

我們都知道,康熙時期著名的九子奪嫡最後以四阿哥胤禛的勝利降下了最後的帷幕。胤禛即位以後,對其最大的對手"八爺黨"展開了一系列冷酷的報復行動,其中以對八阿哥與九阿哥的報復最深。可奇怪的是,同為八爺黨的核心一分子,十阿哥胤䄉受到的打擊卻輕了許多,僅僅只是圈禁革爵,甚至還在乾隆年間得以釋放。

那麼,九子奪嫡後,雍正把"八爺黨"都除掉了,為何老十倖免於難?

“九子奪嫡”後,雍正除掉了“八爺黨”,為何老十卻能倖免於難?

筆者認為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十阿哥胤䄉的個人能力並不突出,對雍正沒有造成太大威脅。相比八爺黨中其他幾位個人能力出類拔萃的皇子來說,十阿哥顯得太過平庸了,既沒有獨樹一幟的政績,更沒有長遠卓越的政治目光。從小在讀書上就遠輸其他皇子,再加上行事咋咋呼呼,不夠穩重,經常將差事辦得一團亂,可以說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了。不僅如此,他還給自己贏得了個"草包十"的諢名。個人能力這一短板,我們從很多影視上都可以看出來,雖然不乏藝術的誇張,但也從側面體現出十阿哥在個人能力上的欠缺。但也正是因為個人能力的欠缺,才令十阿哥逃過一劫。"槍打出頭鳥"這句老古話是不錯的,太優秀的個人能力終究是太過扎眼了。

“九子奪嫡”後,雍正除掉了“八爺黨”,為何老十卻能倖免於難?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十阿哥的母族勢力要比八爺黨其他的皇子大得多。雍正投鼠忌器,不敢對十阿哥下狠手。在這裡我們得先分析一下清朝的統治模式,它很大程度上是和元朝一樣,是一種貴族政權。這說明清朝皇帝他必須維護滿族貴族的利益,一個清朝皇帝若想當得穩,就離不開滿清貴族的擁護。

事實上,八爺胤禩的背景可以算是八爺黨中幾位皇子最低的了。其生母衛氏,屬漢軍旗,地位很低下,其父親也只是管理辛者庫的一個小官。衛氏不但很晚才被封為良妃,甚至後來還被乾隆稱之為"辛者庫賤婦",足見其出身的低微,所以,不論在八阿哥胤禩奪位過程中或是被囚禁的過程中,其母族能發揮的力量都是十分有限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至於九阿哥胤禟,生母是康熙的寵妃宜妃,宜妃出身於郭絡羅氏,郭絡羅氏本身的勢力並不算特別雄厚。再加上雍正繼位後,康熙帝已經去世,沒有康熙的照拂,宜妃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太妃,也沒能給九阿哥很多的幫助。

反過來看看十阿哥胤䄉,生母是歷史上頗有名氣的溫僖貴妃,孝昭仁皇后的親妹妹,也是清代唯一有諡號的貴妃,這是一種多大的榮耀可想而知。他也是康熙年間四大輔政大臣遏必隆的外孫。其母氏家族之顯赫可見一斑。俗話說得好呀"背靠大樹好乘涼",有一個如此強大的姥姥家,在這種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雍正不看僧面也看佛面,就算不顧念手足之情,看在其強大的姥姥家份上,也放了十阿哥一馬。

“九子奪嫡”後,雍正除掉了“八爺黨”,為何老十卻能倖免於難?

還有就是得益於十阿哥憨厚,沒有城府的性格了。大家都知道,十三阿哥是雍正的親信,曾為了維護雍正而被囚禁於養蜂夾道十年。雍正心中對十三阿哥自然是感激的。而在十三阿哥被誣陷謀反的事情中,十阿哥與他雖然為競爭關係,卻義無反顧的站出來為十三阿哥說話,力陳十三阿哥不會是反叛之人。這一切雍正當然是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雍正雖然冷酷無情,卻也不是一個不懂感恩的人。這大概也是為什麼雍正一直沒有嚴厲處分十阿哥的一大原因。

還有就是,雍正也不希望給外界留下一個冷酷無情,暴戾嗜殺的名聲。八爺黨中十四阿哥與雍正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雍正自然不能完全棄手足之情不顧。八阿哥和九阿哥悽慘的結局已經起到了良好的敲山震虎的作用了,與自己有最大仇恨的也是這兩個人。雍正也懂得見好就收的道理,恩威並施方是正道,一味打壓其他皇子,不免被人詬病。即使當朝無人敢提起,那後世呢?哪個皇帝願意在青史上留下一個殘害手足的名聲呢?

“九子奪嫡”後,雍正除掉了“八爺黨”,為何老十卻能倖免於難?

"最是無情帝王家",當在至高無上的權力的誘惑之下,即使是血濃於水的手足也不免拔刀相向。雍正放過十阿哥胤䄉,固然有著其政治考量,但我們也願意相信,在皇室紛擾的爭鬥之中,依舊存在著一點可貴的親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