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若懷疑孩子患有髖關節脫位,需要做什麼檢查確診?

小金魚


家長可以根據寶寶的月齡來選擇檢查,6月齡以內的寶寶通過B超可以確診,6月齡以後可通過X線來確診。

髖關節是連接大腿和屁股餓關節,在腰部下面的稍低位置。髖關節是連接人體軀幹和下肢的重要部分,也是寶寶從行走,坐臥中最需要,也是最關鍵的部位。髖關節發育不良在寶寶出生時即存在,發病率女多於男,比例是6:1;且左側比右側發病率多一倍,少部分的寶寶有雙側問題。

主要是由於髖臼,股骨頭,關節囊,韌帶,和附近肌肉先天性發育不良和異常,導致的關節鬆弛,半脫位或脫位造成的。越早發現,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如何發現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呢?

1.首先家長可以觀察下寶寶的雙側皮紋,家長可以把寶寶餓雙腿拉直,脫掉紙尿褲,觀察寶寶大腿內側及後側的紋路,不對稱的表現為:紋路的深,淺,長,短及位置等不一致。

2.還有一種檢查方法是髖關節的外展試驗,正常的髖關節可以外展到80-90度;而有問題的一側,只能外展40-50度。

如果小時候家長沒有及時發現的話,一般等到寶寶走路,問題就已經非常明顯了。可表現為:一側髖關節脫位可表現為跛行;兩側髖關節脫位可表現為鴨步。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關鍵,另外家長不要給包腿了,多留意寶寶的雙腿皮紋,當然正常的孩子也會有小部分會出現兩側臀紋,腿紋不對稱,按時給寶寶體檢,檢查是關鍵哦。


兒科醫生鮑秀蘭


髖關節脫位按照股骨頭脫位後的方向可分為前脫位、後脫位和中心脫位,以後脫位最為常見;但是大部分的髖關節脫位都是外傷導致並不難診斷,所以題中小孩的情況如果真是脫位的話應該是一種先天性的髖關節脫位,現在稱為發育性髖關節脫位,下面我都介紹一下:

1、後脫位多發生於交通事故,患肢可呈縮短、屈曲、內收、內旋畸形,X線檢查可瞭解脫位情況以及有無骨折,必要時行CT檢查瞭解骨折移位情況;

2、前脫位較少見,多見於交通事故和墜落傷,患肢呈外展、外旋、和屈曲畸形,腹股溝處可以摸到股骨頭,X線可以瞭解脫位方向;

3、中心脫位見於側方的暴力撞擊股骨粗隆區,使得股骨頭水平向內移動,穿過髖臼內側壁而進入骨盆腔,X線檢查可以瞭解傷情,CT檢查可以對髖臼骨折有三維的瞭解;

4、發育性髖關節脫位主要是由於髖臼、股骨近端和關節囊等均存在結構性畸形而致關節的不穩定,直至發展成為髖關節脫位,發病原因至今不明,與種族、地域、基因異常以及內分泌均有關。

下列檢查有助於診斷:

(1).髖關節屈曲外展試驗:雙髖關節和膝關節各屈曲90°時,正常新生兒及嬰兒髖關節可外展80°左右,單側外展小於70°,雙側外展不對成大於等於20°可懷疑髖關節脫位、半脫位或者發育不良;

(2).Allis徵:患兒平臥,屈膝90°,雙腿併攏,雙側內踝對齊,雙足平放在檢查臺上,患側膝關節平面低於健側;

(3).患側股內收肌緊張、攣縮;

(4).超聲檢查,由於超聲靈敏度較高,可以較早檢查到髖臼發育異常,近年來超聲檢查已被廣泛接受並用於篩查和評價新生兒的髖關節發育情況;

(5).X線檢查,對疑有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的患兒,應在出生後3個月以上(在此之前髖臼大部分還是軟骨)拍骨盆正位片。X平片上可發現髖臼發育不良、半脫位或者全脫位。拍X線時注意要加性腺防護板。


骨科小碩


如果懷疑孩子患有髖關節脫位,一定要儘早去醫院檢查,以便儘早確診儘早矯正,以防耽誤孩子學坐、學走。


髖關節脫位、半脫位等也叫髖關節發育不良,家長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方法在家觀察。

題主既然懷疑孩子髖關節有問題,肯定是知道一些普通的判斷知識的,一般家長自行觀察的方法有:

1、讓孩子平趴在床上,如果腹部尤其是小腹無法貼床,雙腿無法很放鬆地以“青蛙狀”趴著,證明孩子髖關節無法打開;

2、讓孩子平躺在床上,雙腳平放在床上,膝蓋屈起,從上下、前後分別觀察兩膝蓋有沒有錯位,如有錯位,髖關節可能有問題;


3、同樣讓孩子平躺在床上,雙膝屈起,然後把兩個膝蓋輕輕向外展開,髖關節良好的孩子一般會輕鬆碰到床面,即使碰不到床面,兩腿打開的角度也是一樣的,如若不然也可能是髖關節發育不良(在展開過程中家長不要太用力哦)。

當懷疑孩子有髖關節發育不良時,及時去醫院檢查。

如果用肉眼觀察到孩子可能是髖關節發育不良,一定要醫院去檢查。

通常醫生會根據孩子月齡大小選擇不同的檢查方法:6個月以前的孩子採用B超就可以;半歲以後就得用x射線檢查,再者有可能還要用到核磁共振。

我家彤寶在第一次體檢時,醫生髮現她腿紋不對稱,便立即安排了B超檢查,結果並不礙事。


這就是說腿紋不對稱並不一定是髖關節發育不良,有可能是孩子較胖的原因。但一定要去醫院經過檢查確診,以防誤診。

醫生還說,一般患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孩子中,女孩比男孩要多,嚴重的需要上支架矯正。

另外,家長在抱小寶寶時,可以採用“蛙抱”的方式,對孩子髖關節發育好。


彤寶媽媽愛彤寶


以下回答摘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兒童骨科副主任醫師陳珽《名醫專訪丨上海新華醫院陳珽: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的診斷與治療》

除了醫生對孩子直接的觀察和一些簡單的體格檢查外,還需要B超、X光等影像學檢查才能確診髖關節脫位,病情複雜時還需要做核磁共振。B超檢查是小於6個月的孩子髖關節脫位最重要的診斷手段,而且沒有輻射的傷害。經驗豐富的超聲科醫生可以根據關節的夾角判斷脫位的嚴重程度。常規骨盆正位X光片適用於6個月以上的兒童。體格檢查中,髖關節穩定的孩子難以判斷是否存在髖臼窩的發育不良,X片一般都能明確診斷。如果想進一步觀察髖臼軟骨發育情況,這時就需要再做核磁共振才能軟骨的變化。


新夢想


如果懷疑孩子髖關節有問題,儘早帶孩子到醫院檢查。讓大夫根據孩子的情況,來決定用什麼方式比較好,一般X光片、CT和核磁共振都能確診。但是涉及病情的事情還是要結合醫生的情況及醫院的設施情況。


雲海abcd


如果只是懷疑,需要做髖關節的ct和核磁共振來確診或排除。謹遵醫囑。


張辰Vlog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dd4000f0486b1d57694\

張逸軒日記


可以行x線檢查,必要可以行CT檢查。


臨床主治


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