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胃寒與胃熱怎麼區分?

LHQ666666


胃寒許多胃寒的病人,大多是不良飲食習慣起的,如喜歡吃生冷的事物、三餐不定時等,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胃寒,表現為胃痛伴有胃部寒涼感,用暖水袋暖胃,疼痛就會得到緩解。常因天氣變冷或吃生冷食物後引發胃部疼痛或疼痛加重。

胃寒疼痛又分為實證和虛證,

實證疼痛來勢兇猛,疼痛劇烈,常因暴食生冷之品所致;

虛證疼痛來勢較緩,隱痛持續,常因氣候或飲食不注意所致。

胃寒的人儘量不要吃生冷、寒涼的食物,比如綠豆、冰鎮西瓜、火龍果、柿子、螃蟹等,否則會加重胃寒的情況。寒則熱之,所以在飲食方面可以適當的吃些暖胃的食物,如羊肉、豬肚、南瓜、核桃等溫性食物,也可以在飲食中加入姜、胡椒等調料。

胃熱胃熱,重則謂胃火。引起胃熱的原因有很多,如嗜酒、喜歡吃辛辣和煎炒燥熱的食物等,表現為胃痛、有炙熱感、常伴口渴、口苦、口臭,甚至出現牙齦腫痛、咽乾、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等。胃熱的人喜歡喝冷飲、吃冷食,因為入肚後會帶來舒適感。

胃熱疼痛也分虛實證,

實證即胃火過旺,疼痛較劇烈並伴有燒灼感,有口臭或牙齦腫痛、大便乾結等症。

虛證即陰虛火旺,疼痛較輕,伴口乾微苦或口腔潰瘍等,過度疲勞可誘發或加重症狀。

胃熱的人群與胃寒的人恰恰相反,要適當吃些涼性食物,如綠豆、冬瓜、蓮子、苦瓜等,而且要注意遠離煎炸、辛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少吃羊肉、狗肉、胡椒、花椒等,否則會助長胃熱。


屠醫生


胃寒和胃熱很好區別,胃寒的人喜歡吃熱的食物,喝熱水舒服,用手按腹部感到舒坦,如果吃了涼的食物或者飲料,就會不舒服或者腹痛、腹脹等。

胃寒的人大多口淡無味,胃腸功能都不好,消化吸收功能不足,一般舌苔白膩,大便溏稀,腹部時常隱隱約約的疼痛,臉色一般發白或者發暗,多數手腳冰涼、怕冷怕寒,比平常人穿的衣服也厚,多數都少氣懶言。

胃寒的人陽氣不足,各種功能就會降低,氣血也會不足,因為脾胃是人體的氣血生化之源,消化吸收不好,就會使身體整體功能不足。

胃寒的人喜歡曬太陽,所以治療胃寒的方法是,用寒者熱之的方法,可以用生薑、大棗、山藥、枸杞、黃芪、人參、白朮、茯苓、桂圓等治療,也可以經常喝紅糖姜水,都有很好的治療胃寒的作用。

胃熱的人喜歡吃涼的食物,喝飲料和涼開水舒服,不喜歡吃熱的食物,胃中時常感覺發熱,有口乾口渴、口臭和口舌生瘡的症狀。

胃熱的人一般面色發紅、性格急躁,舌苔黃膩,吃飯較快、較急,經常出汗或者動則汗出,時常會有飢餓感,喜說好動、脾氣暴躁,經常會有手腳發熱或者出汗的症候。

胃熱的人大便乾燥或者大便不通,喜歡在陰涼的地方,吃了熱的食物或者熱性的食品就會不舒服,有的會上火,也有的人飯後噁心嘔吐,這也是胃中有熱的表現,“隨吃隨吐謂之熱,朝吃暮吐謂之寒”。

胃中有熱的人臉上經常會長痘,時常有紅腫熱痛的症狀發生,治療可以用熱者寒之的方法,可以用大黃、牡丹皮、赤芍、枳實、黃柏、黃芩、蒲公英、菊花、川楝子等治療,也可以熬綠豆、生薏仁、百合、蓮子粥喝,這些方法都有很好的治療胃熱的作用。



所以治療胃的疾病,首先要辨別寒熱虛實,只有辯證正確才能用藥有效,辯證錯誤就會加重病情,胃的病以通為順、最怕淤阻,因此可以用攻補兼施的方法,特別是一些虛實夾雜的疾病,就需要補瀉結合、清熱通下同時進行,務必使寒熱下行為宜。當然胃熱的用涼藥,胃寒的用熱藥治療。關注中醫雜症,和大家分享養生保健的方法。


中醫雜症


區分胃熱與胃寒,還是挺簡單的。

胃熱指胃陰虧虛,主要症狀有口渴,口臭。易飢嘈雜,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胃熱化火時,則見口腔糜爛,牙周腫痛等。

胃寒指胃陽虧虛,主要症狀有嘔吐清水或冷涎,口淡喜熱飲,舌苔白潤等。

1、飢餓

胃熱最顯著的特徵是飢餓的改變。胃,主腐熟水谷,胃中熱則腐熟作用過盛,食下不久,即感飢餓,雖多食而身體反得不到營養卻見消瘦。輕微胃火時,一般患者感覺沒有飽腹感,好像永遠吃不飽,其實這是胃熱給大腦造成的種錯覺。當胃火盛至某一個階段時,人體表現出的症狀就是食慾不振,什麼也吃不下。

胃寒則只有腹悶感,飢餓情況不變。因中寒內生、陽氣衰減,進食可使陽氣振奮,故得食痛減。

2、疼痛

胃熱者,它的疼痛是因邪熱蒸之腐氣造成的,所以會有燒灼反酸感。

胃寒則是劇烈疼痛。胃脘疼痛劇烈,突然發作,得溫則舒,遇冷痛甚。這是因為,寒邪直中中焦,胃脈拘急收引,氣血運行不暢,故胃脘部劇烈疼痛,突然發作。寒邪得陽熱則散,遇陰寒則加劇,故得溫則舒,遇冷痛甚。

3、津液

胃熱者,必津虧。因邪熱蒸津,所以會口乾。上蒸的熱邪帶出胃中腐熟之氣,故而口臭。

胃寒者,寒傷人體,未傷津液,寒為陰邪,故口淡不渴,喜熱飲,畏寒喜暖。

4、肢體溫度

胃熱者,無論虛實,不會肢冷。

胃寒者,由於陽氣虛衰,不能溫煦四末、營養神明,故手足不溫,神疲乏力。

5、舌

胃熱者舌紅、少苔;

胃寒者因寒邪客於中焦胃腑,困遏陽氣,故舌淡苔白滑。

另外,胃寒者胃陽不足,脾虛溼盛,不化水谷,水走腸間,故洩瀉;中陽虛弱,不能溫化運行水液,水津輸布障礙,聚而成飲,留於胃腸,古胃脘部常有振水聲。


純鈞LHGR


胃寒與胃熱怎麼區分?

胃寒在中醫裡面又稱為脾胃虛寒,即是指脾氣不足和脾陽虛弱,胃寒一般會表現出來什麼症狀呢?


胃寒的人平時會出現脾胃總是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容易腹瀉,便溏,稍微吃一點寒性食物就會出現腹痛嘔吐的情況,這就是脾胃比較虛弱導致的。胃寒的人平時還會出現怕冷的情況,喜歡喝熱飲。

胃寒的人平時要注意少吃寒涼食物,多吃溫性養胃的食物,可以跟根據自己的體質適當服用理中丸或者附子理中丸。


中醫裡的“胃熱”其實指的就是胃熱。胃熱會有哪些症狀呢?一般胃火旺盛的人平時會表現出過分貪吃,能吃但是餓得很快,而且面部容易長膿瘡。


胃火旺除了能吃,人還特別想喝水,甚至就要喝冷水,如果不控制住,繼續發展的話,就會消耗炷身,消耗身體。這個時候人就會開始變瘦,怕熱,煩躁易怒,很有精神但是都是虛的,是虛亢。屬於中醫裡面講的陰虛。


胃熱的人平時要多喝水,可以按揉降胃火 的滎穴——內庭穴,如果效果不佳,可以服用清胃散。


關注我!帶您正確養生,改善脾虛問題!每日介紹養脾中成藥!


脾胃範兒


你好,我是妙手小聖醫,每日為您分享養生乾貨!


胃熱和胃寒,區分除了通過症狀,還有就是舌苔。一般來說,胃寒舌苔多白膩,而胃熱則會出現舌紅苔黃的情況。

同時,胃熱還會出現以下症狀

  1. 餓得快,胃口大增,消化快。
  2. 有口臭,容易口渴,扁桃體腫大
  3. 便秘,有的甚至帶血。
  4. 頭痛,牙痛。

……

胃火重,除了飲食要清淡,忌口戒酒等以外,同時還可以配合穴位——內庭穴 清熱去火,降胃火。

胃火過於旺盛,並且實在太嚴重,可以配合中成藥:清胃散


而胃寒的人如果伴有大便稀溏、小便清長、怕冷喜歡暖和氣、女性宮寒,脾胃虛寒,用附子理中丸。


感謝關注!每日為您推送中醫養生知識。


用戶82314583398


今天就這兩個問題,給大家分享一下個人意見。

如何養胃呢?給大家三條建議。

1.胃怕刺激,各種辛辣刺激的食物都容易傷害胃部。如烈酒,濃咖啡,酸性過強的食物,過冷的食物,過硬的食物,過熱,過分粗糙的食物,都容易引起胃黏膜受傷。如果要吃可以防治常溫或者是在口腔多次咀嚼,空腔適應之後在咽入胃中。

2.多吃一些營養價值高,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有助於胃部的護養和吸收

3.胃部最大的敵人就是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工作節奏比較忙,有的時候不吃飯,有的時候吃完就睡覺,有時候吃的也比較單一都容易讓胃部缺乏營養,傷害胃部。

平時養胃注意以上三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護胃部。那麼怎麼區分胃寒和胃熱呢?

1.也是最明顯的特徵,胃寒的人喜歡吃熱的食物,胃熱的人喜歡吃冷的食物。身體是一個超級智能的系統,你缺啥它就讓你補啥這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胃寒的人,消化慢,血液流動也慢,身體也偏寒,所以身體本能喜歡一些熱的食物。胃熱的人剛好相反。

2.胃寒胃熱的人排便也不一樣,胃寒的人消化不好吃東西容易拉肚子,所以表現為大便比較溏稀。胃熱的熱火力大,胃火旺盛大便比較乾結。

3.看舌苔胃寒患者舌苔白滑,邊有齒痕,胃熱患者舌紅苔黃或舌紅少苔

4.從口氣上判斷,胃寒胃熱都會有不同 口氣,由於胃寒的人消化慢,食物容易在胃裡發酵反酸,胃熱的人則會出現惡臭,濃臭的口氣

養胃重在平時。胃部是人體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更是關乎營養吸收,身體健康的關鍵。所以平時注重胃部保養,才能防病於未然


山起在線


胃寒、胃熱如何區分,說到底還得回到中醫“望、聞、問、切”四個基本看病方法中,去一一對比區別。

但凡患者胃寒症狀,

面色蒼白,舌苔白潤,有時還會口泛清水。


而胃熱呢?

還沒等患者開口,你就能聞到一股臭味,等他開口,那股口臭就會更加濃重,他們的牙齦經常腫大潰爛,或是習慣性出血,舌呈紅色,上面的舌苔則如同炙烤後的焦黃。


聞主要聞患者身上的味道,胃熱的氣味明顯,胃寒的,則有股酸腐味,主要因噁心嘔吐引起。


那問什麼?

主要問痛,痛的程度,灼痛還是冷痛,問胃口飲食情況,問大小二便...


胃寒,一般噁心嘔吐,不思飲食,便秘或是便瀉清稀,長久不喝水不覺得渴。

胃熱,沒有胃口,吃完飯後胃經常隱隱作痛。經常口乾舌苦,吞酸嘔心,咽喉腫痛,大便秘結,小便短赤,出現一片火象。


切,不單只是把脈,還得觸摸病痛處。


胃寒,脈象為弦或沉緊;胃熱,則是滑數,脈搏跳得很快。

只有從這四方面,你才能真正把握誰是胃寒,誰是胃熱!


本草百曉生


胃寒是指吃涼的東西容易拉,易反酸,胃熱表顯在臉上有點熱手心有點熱。胃熱口氣有點 味道。


手機用戶94816705186


很好區分。胃寒;喜熱畏寒,喜吃熱飯、喝熱水,肚腹喜按,厭食納差,大便稀溏,小便清長等,舌淡苔白,脈遲緩。治療:平時多吃點生薑,山藥,大棗,胡椒粉,茴香等,忌生冷食物。胃熱:喜冷惡熱,喜吃涼飯、喝冷飲,口乾舌燥,口鼻生瘡,喉痛牙痛,頭昏腦脹,胃腹脹滿,大便乾燥,小便黃赤等,舌紅苔黃,脈洪數。治療:平時多吃點綠豆,粳米,蕎麥麵,白蘿蔔,黃瓜,大白菜,梨,柿子等,忌辛辣食物。


郗金民新號


很簡單,胃寒不能吃涼食物,胃熱喜歡吃涼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