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結婚後女人為什麼不想要孩子?有了孩子又溺愛的不行?

追求自由的人


一個女人結婚後本身不想要孩子,有了孩子又很溺愛,會是什麼原因呢?

同一個女人,結婚時不想要孩子,會有很多原因,有了孩子又很溺愛,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母愛氾濫。

這樣的現象筆者常常見到,現在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那我們來結合實際,分析一下可能存在的原因:

1.我還是個孩子,不想要孩子

身邊的一個女孩,二十七八年紀,每次談到生孩子的事情,都會這樣回答我。我相信這是真實的想法。

不僅她處事像個孩子,她老公給人感覺也像個孩子,兩個人生氣打鬧的時候,沒有一點點成年人的樣子,任性、暴躁、情緒化。

可想而知,這樣的小夫妻倆,怎麼能夠好好撫養一個孩子呢?如此這般的小家庭,不想生孩子就很正常。

2.父母的辛苦,我不想重複一遍

另外一個女孩,也是奔三的年紀,她不願意生孩子,一方面,覺得老公沒有讓她特別有安全感,另一方面,從小眼見父母養她很辛苦,因而對孩子充滿畏懼。

父輩們辛苦養兒育女,我們都能看到,很多人會循著父輩的足跡,該結婚結婚,該生子生子,只是有些人,並不是那麼能夠忍耐辛苦,同時又不願意當一個不夠格的父母,才有很多猶豫。

3.因為沒人帶,所以不想生

有些女孩很獨立,結婚前有著自己的事業,而且發展得不錯。她們獨立自主,願意為自己創造未來,不希望圍著家庭轉。

如果結婚生子,意味著女孩必須放棄自己的工作,全身心帶孩子,這將對女孩的職業發展是種打擊。

這個時候,她們不想生,也是基於對自己未來的考慮,可以說是自私,卻也是女人的正當權益,她不是生娃的工具,意願很重要。

4.孩子和自由,我選擇自由

曾經在一檔節目裡看到,有個女孩選擇和丈夫丁克,一生不去為孩子奔忙。

因為太明白養育孩子意味著什麼,考慮清楚後就選擇不生。

現場很多阿姨唇齒伶俐地指責小夫妻,認為他們沒有責任感,不替老年人考慮,不替家族考慮。

可是,生孩子養孩子都是小夫妻的事情,怎麼就成了對老年人還有家族的義務了呢?真是費解。


從根本上來說,女人天生具備母性,很少有女人會拒絕孩子,但喜歡孩子和生孩子是兩碼事。比如宋美齡當年就明確提出她不生孩子,仍然被狠狠愛了一輩子,特立獨行的女子,很明白自己要什麼。

而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各種各樣的因素,讓女人對孩子有了畏懼、產生猶豫,不管那樣的因素,一定都有合理的理由,需要得到尊重。

大部分的女人,一旦有了孩子,都會母性氾濫,溺愛孩子的女人並不是有意傷害孩子,是因為她們還不懂,如何可以最好的愛孩子,需要對她們進行委婉適當的引導。



素秋慈


謝謝悟空回答,結婚後女人為什麼不要孩子,有了孩子後又溺愛的不行?

結婚後女人不要孩子,一般有4種原因。

1.確實不喜歡孩子,享受二人世界。

2.原生家庭給她留下陰影。

比如,有個女網友說,她從小被祖父母帶大,父母離異,各自找了人。爸爸一個家,媽媽一個家,剩下她自己,好像是多餘的。

她從小飽受被父母遺棄的嘲笑,她內心有個很大的陰影。

她不想要孩子,怕重蹈覆轍。

3.暫時條件不允許。

有些人結了婚,揹負很大的經濟壓力,如果有孩子,誰帶孩子也是個大問題。

如果自己帶,一個人的收入勢必難以為繼一家人的生活用度。

請別人帶,一個不放心,另一方面,經濟不允許。

4.身體原因。

有人身體有這樣那樣的毛病,怕遺傳給孩子,所以選擇不生孩子,怕傷害了孩子。

為什麼有些女人有了孩子又溺愛?

她可能不懂溺愛和愛的分別。

不是有句話說,一想到為人父母不需要考試,就覺得害怕。

她也可能過去吃過一些苦,所以在孩子身上補償。

要不要孩子沒有對錯,只是一種選擇。

但如果不要孩子,你得做好老年孤苦無依的心理準備,年輕時,是無所謂的。身體又好,自己又能掙錢,孩子來了就是負擔。

人老了,情況大不一樣。

一般來說,你先吃了苦,後來就有甜頭。

老年時,你會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萬一有個頭痛腦熱的,還有小輩的端茶送水,噓寒問暖。

如果有小孩,請不要溺愛孩子。

對孩子最好的愛,是有規矩的愛,給孩子的規矩,是帶有愛的規矩。

無論要不要孩子,都希望你慎重對待。要孩子,就請好好愛,教育好他(她),不要,也想好是否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