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哪個是棗莊的主城區?

華為國際體驗中心


本人住在老城,在新城工作,也在滕州工作過,談談看法。

所謂主城區,是一個行政區劃單位的行政中心區、城鎮居民主要居住區、文化教育區、商業經濟中心區等非農業人口聚集區。作為地級市,由於不能像一個國家那樣劃分為經濟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等若干大城市,一般就是一個集行政、商業、教育、居住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核心城區。

棗莊歷史上是有主城區,就是現在市中區城區,也是原來的市住地。後來在90年代,棗莊市委市政府啟動城區搬遷計劃。由於規劃過於超前,人口和產業並沒有隨著光明大道一路向西,導致新城和老城之間存在20公里的經濟空白區。現在形成了棗莊新城為行政中心區、棗莊老城為文化中心區、滕州城區為經濟中心區這種奇怪的三足鼎立態勢,這對一個人口只有420萬人,面積只有4000多平方公里、國民產值2000多億、財政收入只有150億元的小型地級城市來說,實在是大大的不利,嚴重的佝僂病。作為小型城市,又是資源枯竭型創新轉型城市,最應該做的是抱團取暖,做大做強。如果各自為政、各自為戰、一國三公,猶如棗莊話:“撒芝麻鹽”“攤薄煎餅”,結果只能是小弱散慢、或為魚鱉。

前有濟寧的正例,後有萊蕪的反例。作為棗莊人,你想明白了嗎?


和實物生


棗莊市目前現行的城市總體規劃是國務院辦公廳國辦函〔2016〕79號文件批覆的2011-2020年版的城市規劃。棗莊定位為山東省重要的現代煤化工、能源、建材和機械製造基地,新興科技創新基地,魯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


一是,依據該規劃,棗莊市域城鎮體系規劃結構是形成“一主、一副、兩軸、兩區”的市域城鎮空間結構。


一主即中心城區;一副即滕州市;

兩軸是依託京滬、魯南兩條區域發展軸,打造棗莊城鎮和非農產業發展軸。在此基礎上,加強城區與周邊鄉鎮的聯繫,形成城鎮聯繫軸,強化東城區、西城區、滕州城區的互動,形成棗薛滕城鎮密集區。兩區即臺兒莊城區、山亭城區兩個片區。

二是,依據該規劃中心城區也就是棗莊主城區的具體範圍如下。

規劃範圍為:西至常莊鎮、沙溝鎮行政西界,東至吳林街道行政東界、棗木高速公路至臨沂延長線,南至沙溝鎮、榴園鎮和吳林街道行政南界,北至常莊鎮、畫莊鎮、鄒塢鎮、齊村鎮行政北界,面積為892平方公里。

三是,規劃的中心城區由西城區和東城區兩大城區組成,兩城區之間以農田、林地為生態隔離帶,加強中心城區南部萬畝榴園及山體的培育和保護,形成“雙城擁山”的中心城區空間佈局結構。


1、西城區:是棗莊市行政辦公中心,商務金融、會展、文體中心,教育培訓和高新技術研發服務基地,城市新門戶、物流新樞紐。規劃人口規模58萬人,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70平方公里。西城區包括薛城、高新區和新城三個城市發展組團。

2、東城區:傳統商業和商貿中心、新興產業和轉型示範產業基地、民族工業遊和休閒度假遊基地,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物流基地。規劃人口規模62萬人,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68平方公里。東城區包括市中老城、市中新城、開發區、嶧城區三個城市發展組團。


城鄉規劃師qal


棗莊五區一市實際上是二縣,嶧縣和滕縣。滕縣在滕縣專屬(濟寧市前身)先後吸納白彥,鳧城,臨城等縣,擴大了滕縣專屬駐地,滕縣專屬搬出改名濟寧專屬時,滕縣區域沒做調整,一直沿用到山亭區成立,將原屬於白彥縣部分鄉鎮劃歸齊村區成立山亭區。嶧縣一分為五,市中區(嶧縣棗莊鎮)嶧城區(嶧縣城關鎮),臺兒莊區(嶧縣臺兒莊鎮),薛城區,山亭區。嶧縣八大家:崔,宋,黃,梁,牛山孫,南常褚,郗山殷,夏鎮的葉(武。)


12396562


作為棗莊人,實事求是地介紹一下棗莊的情況。



棗莊是有名的煤城,是資源枯竭城市,轄內有一個縣級市一一滕州市,還有其他六個區,原來說五個:市中、臺兒莊、嶧城、山亭、薛城,現在增加一個高新區(不過它不是單列的行政區)。市中區原來是棗莊市的中心區,是人員集中的地方,後來市委市政府及大部分市直部門遷往高新區,也就是位於薜城區東部,現在我們稱新城,近年來發展挺快,



修建一條由市中至新城近三十公里的光明大道,開通了城市快速公交車一一BRT,建立了高鐵站,是北京與上海的中點站,交通非常方便,建築及配套設施發展也非常迅速,學校醫院也陸續新建搬遷,比如棗莊三中的新城校區,市立醫院、市婦保院等。估計過幾年應該成為棗莊的中心城市,但現在人員仍集中於老城區較多。棗莊出過很多歷史名人,如匡衡、墨子、賈三近等,也有很多旅遊景點,如臺兒莊古城、



嶧城冠世榴園、



山亭革命老區石板房翼雲部落等等,



棗莊是鐵道游擊隊的故鄉,是馳名中外的臺兒莊戰役的家鄉,



棗莊有名的小吃有辣子雞



、菜煎餅、羊肉湯等,會讓遊客留連往返,棗莊名片為江北水鄉,運河古城。棗莊人具備山東人的典型豪爽,熱情好客,歡迎全國各地朋友光臨棗莊!


紅皮書1


目前來看棗莊的主城區還是市中區,雖然市駐地已經搬遷薛城近十五年了,單從城市人口、購買力來看,薛城或者新城區都沒有達到主城區的實力。

不過隨著新城的不斷髮展,教育、醫療等方面傾斜,市中區人口有向新城搬遷的意願逐年增加,五年後的新城將會是棗莊的主城區是鐵定無疑的啦。


市井阡陌


看了很多朋友的專業分享,真是漲見識了。下面談談本人愚見。

說到棗莊的主城區,退回十幾年前那肯定是市中區了,市中區是棗莊的政治文化中心,政府各機構,醫院、學校都在市中區。


再說現在,首先,市政府及各大部委辦局都搬到了新城,隨著棗莊高鐵站的開通使用,新城的人氣迅猛發展!各大樓盤,學校、商場、醫院也是建設的如火如荼。所以,現在要說棗莊的主城區在哪裡,答案是肯定的,非新城莫屬。

有朋友要問了,那滕州發展這麼好,為什麼不是棗莊的主城區呢?的確,滕州的經濟在全國都是排名靠前的,當然也是棗莊市其他城區比不了的。但是,正如青島在山東的地位一樣,青島總想著是中國青島,而滕州也從來沒覺得自己是棗莊的,所以……咱就不談滕州了。


小強匯生活


棗莊五區一市,可以說是山東省最小的市之一。感覺棗莊區多,是因為棗莊只有一個縣級市,滕州市。滕州市是棗莊實力最強的縣區,曾經多年都是全國百強縣,人口也最多,城市面積最大,只是2017年落榜了,不知道因為什麼。所以滕州很自負,一直有傳聞說滕州想脫離棗莊,也不知道真假。五區分別是市中區,薛城區,山亭區,臺兒莊區,嶧城區。市中區原先是棗莊市政府駐地,是棗莊的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之一,可以說是主城區,現在有點沒落貴族的感覺。現在市駐地搬遷到了薛城區,隨著新城區(非行政區,市駐地新搬遷地的習慣叫法),高新區(非行政區,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無行政權)和薛城區的整合,目前薛城區成為棗莊的政治中心,由於基礎條件好,配套優,吸引力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山亭區面積大,人口少,曾經一直是棗莊經濟條件最差的,不過城區全是新建的,統一規劃為歐洲風情,建築風格統一,非常整潔,是一座小而精小而美的養生聖地。臺兒莊區,因為臺兒莊古城,近年來後來居上,臺兒莊古城是聚全棗莊之力而建的,非臺兒莊一區之力所為。嶧城區就尷尬了,近年來城區幾乎沒有變化,兩條東西路非常窄,不對是三條東西路,近幾年新修了一條新路,城區建築非常陳舊,整個感覺黑乎乎的,幸好2017年,該區抓住了棚改政策的尾巴,要將幾個老片區全部進行棚戶區改造,相信兩三年後,嶧城區一定會大放異彩,成為新星。

以上僅是我個人看法,不當之處別當真,就當沒事閒拉呱了。


八股文害死人


建國後,主城區依次為,滕縣(50年代),嶧城區(60年代),市中區,薛城新城


樂山爺


我感覺是滕州,滕州相對來說比市中,薛城要好很多,更不要提嶧城,山亭,臺兒莊了。


加速度奔跑在路上


關於棗莊主城區是哪個區的問題。實話實說我也弄不清楚。以前是市中區,因為棗莊的政府駐地原來在市中區。二十多年前時任棗莊領導提出建設棗莊新城,把政府駐所由市中區遷往薛城區與市中區的中間。結果二十年後的今天,因為城區框架拉的過大,造成市中區和薛城區耽誤了發展,新城區沒人氣,三地之間僅有一條光明大道相連。兩區三地並沒有聯結在一起。因為沒有主城區,城市形不成很好的聚攏效應。造成城市發展嚴重滯後,各項發展指標在魯西南三城中墊底。反觀鄰居城市濟寧,依託老城區採取東拓西跨南連北延的擴展模式,已發展成建成區面積205平方千米,城區人口約170萬的一類大城市。就算魯西南三地市發展最差的菏澤市,城市建成區面積和城區人口也遠超棗莊。且各項經濟指標也是逐年提高。因為當年的決策失誤,棗莊市已徹底沒落。棗莊若想發展,就要徹底拋棄原來的思想觀念,以五區一市發展最好的滕州市為中心,以攤大餅的模式以點帶面的進行發展。否則難逃被撤消地級市資質 ,被兄弟城市肢解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