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有一種我們客家人叫“豬麻鋸”的魚;體形細長如泥鰍,長約20~25公分;身上暗綠有斑點花紋,嘴細長、有細牙;背鰭象烏鱧、羅非般尖銳。
我第一次釣到它們是在我家對面的河裡。它們在珠江漲潮的時候像“藍刀”一般逆水而上覓食,也有人叫它“龍魚”。
它們一般在“龍口水”後,開始成群結隊逆水而上,多在有石灘或岩石溝裡覓食,主食小蝦小魚,吞食動作較大。該魚煮湯是上品,比鯽魚湯還鮮甜。
小時候我一直不知道“豬麻鋸”是什麼魚?不過,我肯定它不是泥鰍,它雖然喜歡吃葷(我們用蚯蚓釣),但它不喜歡泥巴。
只是每次都是把鉤子吞進肚子裡面的,只好剪線,回來殺魚時才能把鉤取出。
現在出去野釣已經很難見到此魚的蹤影了,你們還記得這種魚嗎?
閱讀更多 fay菲兒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