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疫情期間,在沒人的地方鍛鍊身體可以嗎?該注意些什麼?

cdy621189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最新的新型肺炎防護小貼士,並未提及不能進行戶外運動,只說儘量到不要到人群密集的。而且,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都不太可能一直宅在家中。畢竟,相對密閉的家庭環境也容易導致病毒的傳播和感染。所以,能不能進行戶外運動呢?我們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戶外運動和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不同,它是處在一個通風透氣的環境。眾所周知的,通風環境對於病毒防控極為重要。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防控的小貼士裡,也強調了要保持一個通風透氣的環境,因此通風的環境能夠降低病毒的密度,由於少數的病毒時無法造成感染的,所以通風的環境是能夠降低感染的風險的。戶外運動也會讓一直關在家中,心中充滿恐慌的我們獲得一點點的放鬆,比起家中的密閉環境,外界的新鮮空氣更能讓我們心情更好。但值得一提的是,戶外運動一定要選擇人群較少的地方,選擇江邊這些人比較少,空氣比較流通的地方,人多的地方不僅不能夠降低風險,還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如果處於疫情嚴重地區,建議大家在家裡做一些簡單的鍛鍊,保證身心健康,不要出門,風險比較大。


0916趙


可以,完全可以!為什麼?

因為冠狀病毒的傳播是有條件的,一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二是通過密切接觸傳播。所以從這個道理來看,只要是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不到室內聚集和密切接觸,冠狀病毒也沒那麼容易被傳染。

鍛鍊身體時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選擇室外遠離人群,二是選擇空氣質量好的時間段,三是選擇有氧運動,四是注意不要著涼感冒。

適當鍛鍊一下身體,不僅能緩和心情,也能使身體增強抗病能力,我認為沒有什麼不好,也完全可以!

對於疾病的預防,一味懼怕是不對的,採取科學適當的方法才是最正確的!


user摩羯大叔


為“躲開”新型冠狀病毒,大家可以說是嚴防死守、各出奇招。

然而,近來確診的一些病例讓人惋惜又遺憾。

很多時候一些被我們忽略的細節,往往就是導致感染的關鍵。

來看看這幾個病例——

最近確診的6個病例

一、只用了15秒!男子沒戴口罩買菜被感染

據浙江日報2月5日報道,寧波江北區1例新增的56歲病例,在發病前14天內沒有疫區居住及旅行史,沒有野生動物接觸史,也和當地之前的確診患者不相識。

當地公安部門經過公共視頻比對發現,該男子在菜市場買菜時,與確診的路人在同一攤位有過約15秒的短暫近距離共同駐留,並且兩人都沒有佩戴口罩。

無獨有偶,據浙江杭州衛健委2月6日發佈的最新消息,一對杭州夫妻同時被確診新型肺炎。

公安部門發現,丈夫徐某某在發病前三天曾出現在某診所,與確診病例有過50秒的近距離共同駐留,期間兩人都沒有佩戴口罩。

二、1人傳染10人,同一天確診

據江蘇徐州市疾控中心1月31日通報,1月30日10時至31日17時,徐州市新增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檢測陽性19例,其中睢寧縣10人為同一待確認病例密切接觸者,出現一人傳染多人現象。

此前,已有多地出現聚集性感染疫情。

大家應該都知道,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是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播,多人聚集在一起,就等於給了病毒可乘之機。

三、與患者同乘大巴2小時被感染

最近,住在珠海一26歲的年輕小夥兒,於上週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專家開展調查,順騰摸瓜,發現他在發病一週前與病例孫某同乘一輛大巴車,大巴車是從廣州南站到珠海,車程2小時。

四、上下樓鄰居被感染

2月3日,內蒙古一名男士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但他並沒有明顯的外出接觸史,也沒有到往過農貿市場,他也很疑惑自己為什麼會感染。

隨後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他與另外一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是樓上樓下的鄰居,很有可能因為同乘電梯感染。

圖源:新浪微博

看完後,大家是不是都有這樣的感覺——病毒簡直無孔不入、防不勝防!

我們該怎麼與病毒“鬥智鬥勇”?

預防新型肺炎,不要心存僥倖

1. 首先,出入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務必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這幾個細節也別忽略了——

2. 便後衝馬桶前先蓋蓋子

2月1日晚,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透露,該院肝病研究所研究發現,在某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2019-nCoV核酸(新型冠狀病毒)陽性,這很可能提示糞便中有活病毒存在。

建議:大家在上廁所後一定要先蓋好馬桶蓋再衝水,這樣能降低家人、陪護人員和其他人被感染的風險,患者和疑似患者以及密切接觸者尤其要注意。

此外,可以用84消毒液等消毒劑沖洗馬桶,有助於切斷糞口傳播途徑。

3. 使用過的口罩注意處理

使用過的口罩千萬不要一扔了之!

要知道,如果處理不當,這些口罩分分鐘變成移動的“傳染源”。

推薦兩種處理方式——

在醫院、醫療機構:廢棄口罩直接扔到醫療廢物垃圾桶。

在家:健康人可直接將其丟進帶蓋垃圾桶;有咳嗽、流涕、發熱、打噴嚏等呼吸道症狀的人,建議先把廢棄口罩放進密封袋或保鮮袋密封好,再丟進垃圾桶。

4. 使用電梯後及時洗手,或不要直接觸碰

咱們上邊說了,新型冠狀病毒可通過接觸傳播。

在乘電梯時,如果有患者打噴嚏或咳嗽,就可能汙染電梯按鈕等地方;當健康的人在觸摸後沒有及時洗手就接觸眼睛或嘴巴,就有感染的風險。

建議:按了電梯按鈕後,及時洗手;或用紙巾、手套套著手按按鈕,避免直接接觸。

5. 搭乘公共交通注意防護

雖然呆家裡,但有時避免不了外出,不少單位也開始陸陸續續復工。

因此,給大家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幾點防護建議——

搭乘前

出門時佩戴好口罩(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醫用口罩等);

可隨身攜帶消毒溼巾,或一次性手套、酒精含量75%的免洗洗手液;

等候搭乘時,儘量和他人保持1.5米以上的安全距離,避免聚集。

搭乘時

全程佩戴口罩,不要取下;

用消毒溼巾將座位、扶手等會和身體產生接觸的部位先擦拭一遍,避免交叉感染;

搭乘人員較少時,儘量和他人保持距離;

如果可以開窗,建議開窗保持通風;

儘量避免在搭乘時進食,必須進食時,先洗淨雙手,並儘量避免與食物直接接觸。

搭乘後

回到室內,用流動清水和香皂洗淨雙手,20秒以上

若返回家中,可將外套脫下放在通風處晾曬,並取下口罩妥善處置;

若進入辦公或其他室內場所,不要隨意取下口罩。

注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後出現發熱、咳嗽、全身乏力等不適症狀,及時到醫院就診。


電影與書的小屋


現在疫情這麼嚴重,還是不適合出去鍛鍊身體或者健身房鍛鍊身體,因為儘量少去人流密集的地方。

鍛鍊身體沒問題,但是最好儘量天氣好的時候去戶外無人的地方戴口罩鍛鍊,其他時間在家裡自己鍛鍊就好了,避免去健身房這類人多,通風不一定特別好的地方鍛鍊。



知足常樂宋成


抗擊疫情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和責任。在疫情期間我們不但要做好各項防控措施的工作,同時也要重視堅持對自身體質的室外鍛鍊。因為堅持不懈的運動鍛鍊才能更好的提高自身對抗各種疾病的能力。

在這期間,也不必過於憂慮或產生緊張情緒。要特別重視做好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的各項群防群控工作,無論在任何場合出入活動要戴上必要措施的防護口罩以預防各種疾病的感染。


大樹康樂


可以。這次冠狀病毒疫情發展到人傳人的程度,是很嚴重了,所以要儘量少去人員集中的場所,出門要戴口罩。由於易感人群往往是體質較弱者,所以增強體質和抵抗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沒有人的地方鍛練可以更多呼吸新鮮空氣,利於增強體質,增加免疫力,非常有必要。


杉子y


對於每天運動的人來說,這段時間格外煎熬,球館閉館打不到球了。昨天晚上,我就做好防護沿小區泳池跑了幾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