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機油底殼有沒有防護措施,走爛路會擦到油底殼?

li李師傅


機油底殼如果沒有防護措施,比如發動機擋板,走爛路是比較容易擦到油底殼的,但不一定會擦壞,畢竟油底殼也是比較堅硬的。但建議有條件的話,最好給車裝個發動機護板,價格又不貴,雖然在遇到大的碰撞時,作用有限,但在小磕碰時,是能起到防護作用的,走爛路的時候也不至於這麼沒信心了。下面,我就簡單說說機油底殼防護的這些事,供你參考。

機油底殼是什麼?

機油底殼,全稱是發動油底殼,位於發動機的下部,將曲軸箱密封作為貯油槽的外殼,也叫下曲軸箱。它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雜質進入曲軸箱,收集和儲存發動機內各部件潤滑後流回的潤滑油。油底殼的材質一般是由薄鋼板衝壓而成的,具有一定的抗衝擊能力。


機油底殼到底要不要保護?

機油底殼畢竟是鐵製品,還是比較硬的,小碰小擦是不會出現破損的。但在高速行駛中碰到堅硬的物體,的確容易出現破損,輕則漏機油,重則損壞發動機。

因此,油底殼還是需要保護的,主要的保護措施也就是安裝各種材質製造而成的擋板,當然也不是必須要裝。建議根據自身的用車環境來決定,如果常年在城市內行駛,一般都是鋪裝路面,裝不裝的確無所謂,如果經常在各種路況駕駛,甚至爛路上行駛,還是裝一個擋板防防吧,聊勝於無。

另外,有些良心車型在出廠時就自帶了發動機護板,不過一般都是強化樹脂和塑料的材料。因為汽車在設計時會考慮發動機碰撞下沉,簡單來說就是汽車發生正面碰撞時,發動機自己下沉,防止侵入駕駛室損傷人員。如果安裝了鐵製的護板,發動機下沉時會擋住發動機,影響安全性。

走爛路會不會擦到機油底殼?

走爛路的時候,因為路面高地不平,是比較容易擦到油底殼的。注意我的措辭是,容易擦到,而不是一定擦到。因為這個還跟汽車的離地間隙、駕駛速度等方面有關係。建議在走爛路的時候放慢速度,注意觀察路面,儘量不要走坑坑窪窪的地方。

怎樣發現油底殼破損 ?

油底殼破損了,畢竟是在車的底盤位置,很難像外觀破損引起人的注意。不過還是有跡可循的。

一是機油發生洩漏。油底殼破損了,肯定會漏油。這個現象可以在車子停放一段時間後,觀察地上油底殼位置是否存在油漬來判斷。

二是儀表盤機油燈警示。一般機油燈亮之後,說明發動機的潤滑存在問題,這時的問題是比較麻煩的。因為機油底殼下面都是安裝機油泵粗濾器和機油管道,撞擊力達容易將其它撞斷。平時,機油泵主要就是通過管道從油底殼抽取機油,如果斷了,機油泵就沒法抽取機油來潤滑發動機,導致機油壓力不達標,機油燈常亮。

結語

機油沒有防護措施,走爛路是比較容易擦到油底殼。建議有條件的買個樹脂的防護板撞上。在走爛路時放慢速度,注意觀察路面。如果聽到底盤擦碰的聲音,迅速檢查油底殼是否漏油,當場沒漏,也不代表沒有破損,開回去後也要注意觀察。最後,建議每次去保養的時候,自己也去看看底盤,讓師傅多檢查下,如果發現有破損,及時更換。

大家還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本文系“大眼曉車”撰稿,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大眼曉車


很高興邀請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汽車一線維修技師給你回答這個問題。

現在大多數的車輛,尤其是低配車輛,雖然車輛出廠的時候有發動機下護板的,但是大多數的發動機下護板都是塑料製品。塑料發動機護板在平時城市道路跑起來真的沒有一點問題,但是誰又敢保證一直在城市道路行駛呢,所以一個好的發動機下護板,對發動機的油底殼保護特別重要。


一般的家用小轎車,如果走爛路,或者路況不好的時候,真的容易擦到有油底殼的。擦到油底殼,輕則是簡單的把油底殼擦一下,倒是沒有事情。如果真的把油底殼碰爛,導致機洩露造成發動機的損害,那真的是太嚴重了。現在好多司機都不認識機油燈,只知道開車,等到發動機抱死走不動的時候才意識到問題。就自己的修車經驗來看,經常有司機打電發動機走不動了,結果我們過去一看,油底殼碰爛機油洩漏導致發動機抱死,輕則維修發動機,大則直接更換髮動機的。所以說這些後果真的是特別嚴重的,每個司機都應該認識機油燈的。給大家普及一下機油燈,機油燈在發動機啟動的情況下是不會亮的,如果亮一定要停車檢查機油的。


那麼平時我們怎樣保護我們的發動機油底殼呢?走泥濘路況或者路況不好的情況下,如果是自己是轎車,還是儘量不要走為好,如果自己裝了鐵的發動機下護板,也要緩慢行駛,如果真正的路況不好,跑得又特別的快,就算是鐵的發動機下護板,也還是保護不了油底殼的。

建議司機朋友們,在買新車的時候,可以在網上給自己發一下鐵的發動機護板來安裝,在一般的泥濘路況,確實挺不錯的。如果大家還有什麼問題,記得留言加關注會給大家及時回覆的。


暢談汽車的螞蟻


機油底殼是曲軸箱的底部,位於發動機下部,是用來收集和儲存機油。汽車在運行的時候,油底殼與路面的位置比較接近,在遇到崎嶇的道路時很有可能會發生剮蹭、磕碰,導致油底殼損壞,特別是一些底盤比較低的車。這個時候就發動機護板了,它的作用防水防塵,還能防止崎嶇路面和硬物的碰撞。現在的新車有一部分出廠的時候是不帶發動機護板的。需要自己花錢加裝了,目前的發動機護板主要有樹脂的、鐵質的和鋁合金的。樹脂的發動機護板的缺點是應付小的剮蹭還可以,但是對稍嚴重點的剮蹭就容易破損。而鐵質和鋁合金發動機護板則容易影響發動機下沉(車頭在發生劇烈碰撞的時候,發動機會向斜下方下沉,防止發動機衝進駕駛室對人員造成傷害)。

不過總的來說,如果經常在崎嶇的道路行駛,還是要安裝發動機護板的。


凱哥聊世界


很多新車都是有下護板 ,目的就是為了保護髮動機油底和變速箱,但是原車的下護板基本都是塑料的,所以對於有些路面是不實用的,而且很多人你都吃過虧。

發動機油底殼的作用和材質

現在80%以上的車型都是選擇鋁製油底殼,最簡單的目的就是為了能是發動機散熱,而鐵的油底殼的散熱效果是不好的。

很多車的發動機都是有渦輪增壓,而渦輪增壓除了防凍液給散熱意外,機油也是必須給渦輪增壓散熱的,機油進過渦輪增帶走一部分熱量,在循環回到油底殼中,通過油底殼在給你有散熱,機油泵在把機油潤滑到各個部件,這也就是為了現在很多車都是鋁油底殼。

原車下護板

低端車的下護板都是熟料材質,而且不耐用,甚至於手都可以掰動,如果遇到的路面是可以對底盤有威脅的路面,這中護板其實沒有什麼作用,最簡單的就是給發動機防塵的用處,所以意義不是很大。

而高高端車的下護板都是玻璃鋼材質,相對於塑料護板是比較實用的,但是如果外部衝擊力過大會就會導致下護板的破損,這樣車主就需要在更換一個,所以也不算太實用,經常換就得經常需要花錢。

後加裝的金屬下護板

這種護板相對於原車玻璃鋼的護板要便宜,雖然包裹性不像原車的那麼好,但是最主要的發動機油底殼和變速箱是都保護好的,而且更具不同車型的選擇都會預留放油口。

而且這種下護板比較實用,以同等的碰撞力度,原車的會破損,但是這種金屬的就不純在,並且金屬護板在碰撞以後會有變形,但是車主只需要拿錘子把護板敲幾下還是可以再次使用,相對來說比較使用。

個人建議

低端車可以在新車的時候就安裝好金屬下護板,因為不管是油底殼的破損還是變速箱的破損,所帶來的維修費用都是油底殼幾倍,我們這邊一個下護板最高也就300。

而高端車在原車下護板破損的情況下,就不需要選擇原車的下護板,雖然保護的全面能起到很好的防塵效果,但是幾個太高,還是金屬護板使用。

如果大家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可以評論出來,互相學習。

點個關注唄,點個贊也算支持,長期分享小白車主實用的汽車知識。


汽車維修知識和小技巧


汽車油底殼位置一般沒有防護措施,即使有發動機護板也並不是為了防撞。

發動機油底殼是曲軸箱的下半部分,結構是薄鋼板衝壓製造,剛度和抗撞擊能力還是很強的;即使是走爛路也最多是剮蹭很少能夠撞破,所以油底殼並不用可以防護,除非有特殊用途的越野車。

某些越野車會為油底殼或電機位置加裝護板或防撞架,這種車的整備質量相當高且行駛的路面非常複雜,不排除有車輛起伏時有撞破油底殼的情況。所以這類車多為車輛安裝鋁合金和鋼製的護板或防撞架,不過這類的姿態一般是以下幾種:

不是這些車也沒有這種通行能力的話不建議安裝金屬護板,沒有哪款車會提供所謂的“原廠金屬護板”,加裝的副廠護板開孔和固定位置並不一定會很合理。

如固定位置影響發動機下沉軌道雖然保護了發動機卻有可能傷害駕駛員,在車輛正面碰撞且撞擊力過大時防撞梁損壞後會直接衝擊發動機,發動機為不擠入乘員艙會設計下沉功能,發動機在碰撞後鑽進車底才能相對保證安全;如果加裝的金屬護板影響了發動機下沉功能後果會相當嚴重。

普通的代步車如轎車、SUV、MPV即使有四驅系統也基本沒有越野能力,真正的越野車是ORV·off road vehicle,駕駛這幾種車不要嘗試越野因為嘗試後也會敗興而歸,所以也就沒有安裝金屬護板的功能。

原車的發動機護板多為工程塑料材質,其韌性和剛度較差基本一撞就碎,塑料護板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為防撞而是導流和防止濺水。

大部分量產車的發動機護板只有前面一小塊、只有少數護板會開槽後整體覆蓋;護板主要在前部的原因是防止濺起的水對保險盒、大燈通氣孔造成影響,可以理解為防止電路出現問題。

其次導流的作用也比較好理解,車頭撞風面下面如果沒有任何導流板空氣進入車底後會形成紊流,車速越高紊流越大、車輛行駛會愈發不穩定;所以在保險槓下方設計一塊有傾角的護板既能保護髮動機艙又能起到擾流作用,讓進入車底的風形成固定流向的角度,車輛不僅行駛穩定而且有一定節油效果。


這是工程塑料護板的主要作用,發動機油底殼還是很“堅強”的,不用過於在意。




天和Auto


現在很多汽車都是有發動機護板的,不會輕易擦到油底殼的,而且大部分油底殼都是鐵質或者鋁材的,都是比較堅硬的,輕微的碰擦是不會損傷油底殼的。

而且現在加裝一塊底盤裝甲也不是很貴,對於經常走爛路的車型來說,是一種很好的防護。還有就是油底殼不是底盤的最低的地方,一般最低的地方是汽車的大梁,汽車在設計時就已經考慮到了。

還有就是如過汽車走爛路的時候也儘量要降低車速,這樣就算刮到油底殼,傷害也小得多。

另外,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家早已啟動村村通工程,很多地方甚至是戶戶通,路面早已硬化,刮到底盤的機會也是越來越少了。

所以,請廣大車主大可放心,車子沒有人那麼嬌貴的,你能想到的汽車廠商早就想到了。不用太擔心,畢竟油底殼是金屬做的,不是泥捏的。如果還擔心刮油底殼,要麼換個底盤高的車型,要麼每次過爛路之前先下車看下。希望我的建議能幫助到各位車主!


烈燕雙鷹


誠邀

我們先來說說油底殼。

油底殼的材質有鋼材以及鋁合金兩種。其作用就是容納發動機機油,並且在發動機運轉過程中冷卻機油。

一般情況下,走爛路油底殼輕易不會刮到,因為汽車在設計的時候,油底殼的最低端都會高於副車架以及車子下樑,所以,在車底有掛到的情況下,一般都不會掛到油底殼。不過,有交叉軸,或者炮彈坑的情況下,油底殼還是有極大可能被刮到。

鋼質油底殼被刮到輕微變形,影響不大,嚴重變形,就會造成機油供油困難,從而使發動機故障。

鋁製油底殼刮蹭力度大的話,則會造成油底殼破損,機油洩露,從而造成發動機故障。

所以,保險起見還是安裝發動機下護板。


一峰公子


裝個護板,能扛一下,主要是能擋泥,


snkqoai


一般現在的車輛都會在發動機底下加一塊護板,有塑料件,鋼板,或者鋁合金護板,如果遇到坡度比較大或者凹坑比較大 的地方,確實可能會擦到油底殼,以前偶爾遇到油底殼撞到石頭。結果機油漏了一地,加個護板還是有必要的。



別摸我修理工


可以加裝底殼防護板啊,修車的地方、4S店很多地方都可以加裝,價格也不貴,我當時裝的好像一百多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