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第三期)~四大石窟

石窟是舶來品,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因為佛教提倡遁世隱修,所以僧侶們會選擇在崇山峻嶺的幽僻之地開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因佛教從西域沿著絲綢之路東傳,故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

石窟藝術是一種宗教文化,它取材於佛教故事,興於魏晉,盛於隋唐。它吸收了印度健陀羅藝術精華,融匯了中國繪畫和雕塑的傳統技法和審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漢化過程,是研究中國社會史、佛教史、藝術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貴資料。

作為頭條旅遊達人、深度自由行愛好者,悠遊君(頭條號:讀圖悠遊天下)評點出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將按照各種數字分組來逐一介紹,今天是第三期,我們要介紹的是全部已經收錄進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四大石窟。他們是: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以及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

敦煌莫高窟

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大泉溝河床西岸,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被譽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第三期)~四大石窟

莫高窟平面圖

總覽:莫高窟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全長1680米,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分為南、北兩區,其中南區是禮佛活動的場所,各個朝代壁畫和彩塑的洞窟492個(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彩塑2400多身,壁畫4.5萬多平方米,唐宋時代木構窟簷五座,還有民國初重修的作為莫高窟標誌的九層樓。蓮花柱石和舍利塔20餘座,鋪地花磚2萬多塊。北區的243個洞窟(另有5個洞窟已編入北區492個號中),是僧侶修行、居住、瘞埋的場所,內有修行和生活設施土炕、灶坑、煙道、壁龕、燈臺等,但多無彩塑和壁畫。

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第三期)~四大石窟

莫高窟

名窟簡介: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築、彩塑、繪畫三位一體的綜合性藝術。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洞窟形制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支提窟)、佛龕窟(覆鬥頂型窟)、佛壇窟(殿堂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廩窟、影窟和瘞窟等。彩塑形式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泥等,圓雕、浮雕除第96、130窟兩尊大佛,第148、158兩大臥佛為石胎泥塑外,其餘均為木骨泥塑,佛像居中心,兩側侍立弟子、菩薩、天王、力士,少則3身,多則11身,以第96窟35.6米的彌勒坐像為最高,最小的善業泥木石像僅2釐米。石窟壁畫富麗多彩,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蹟、經變、神怪、供養人、裝飾圖案等七類題材,此外還有很多表現當時狩獵、耕作、紡織、交通、戰爭、建設、舞蹈、婚喪嫁娶等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畫作,是十六國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風貌和歷史變遷的藝術再現,雄偉瑰麗。

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第三期)~四大石窟

壁畫

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第三期)~四大石窟

臥佛

九層樓是莫高窟的標誌性建築,窟內的石胎泥塑大佛是唐代所建,是僅次於樂山大佛和榮縣大佛的中國第三大坐佛像,它與另一座26米高的大佛並稱南北大佛。

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第三期)~四大石窟

九層樓


旅遊小貼士:

1、進入洞窟參觀只能使用手電照明,不能攝像,不允許帶包,禁止觸摸壁畫、雕塑。正門外有存包處,也提供出租手電服務。

2、在進洞之前最好讀一下關於莫高窟的具體介紹,否則很難看懂壁畫彩塑的妙處。

3、遊覽最佳時間為晴天的清晨,因為光線好,且每日參觀人數是有限制的。

4、洞窟對面的博物館有大量的實物模型,還有按原洞窟比例仿製的代表性洞窟,可以彌補因原洞窟無法照明燈光而看不清的遺憾。


大同雲岡石窟

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第三期)~四大石窟

雲岡石窟平面圖

總覽:雲岡石窟始鑿於北魏興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於北魏遷都洛陽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則一直延續到正光年間(公元520~525年),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石窟依山而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氣勢恢弘,內容豐富。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最大者達17米,最小者僅幾釐米。石窟中菩薩、力士、飛天形象生動活潑,塔柱上的雕刻精緻細膩,上承秦漢現實主義藝術的精華,下開隋唐浪漫主義色彩之先河,堪稱公元5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雲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雲岡中期石窟出現的中國宮殿建築式樣雕刻,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中國式佛像龕,在後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泛應用。雲岡晚期石窟的窟室佈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現了濃郁的中國式建築、裝飾風格,反映出佛教藝術“中國化”的不斷深入。

名窟簡介:中部的第五窟與第六窟為一組雙窟,窟分前後室,後室北壁主像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雲岡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滿雕佛龕、佛像。拱門兩側,刻有二佛對坐在菩提樹已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優美。兩窟窟前有五間四層樓閣,現存建築為清初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個連接窟頂的兩層方形塔柱,高約15米。塔柱下面叫層大龕,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釋迎多寶對坐像,東面雕交腳彌勒像。塔柱四面大龕兩側和窟東、南、西三壁以及明窗兩側,雕出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此窟規模宏偉,雕飾富麗,技法精煉,是雲岡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

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第三期)~四大石窟

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第三期)~四大石窟

第16-20窟是雲岡石窟最早開業鑿的五個洞窟,通稱“曇曜五窟”,佈局設計嚴謹統一,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第十六窟為平面呈橢圓形,正中主像釋迦像,高13.5米,立於蓮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龕;第十七窟主像是三世佛中的彌勒坐像,高15.6米,東、西兩壁各雕龕,東為坐像,西為立像;第十八窟正中立像高達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第十九窟主像是三世佛中的釋迦坐像,高16.8米,是雲岡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窟外東西鑿出兩個耳洞,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第二十窟的窟前帶大約在遼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釋迦坐像,高13.7米,這尊佛像面部豐滿,兩肩寬厚,造型雄偉,氣魄渾厚,為雲岡石窟雕刻藝術的代表作。

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第三期)~四大石窟

曇曜五窟

人稱萬佛洞,雕有一萬餘尊小佛坐像的第15窟;窟中共有直達窟頂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窟周壁上佛龕上滿刻造像和小佛的第11窟;還有最大的第3窟也都不容錯過。

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第三期)~四大石窟

雲岡石窟近景

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第三期)~四大石窟

雲岡石窟遠景

旅遊小貼士:

1、5至10月最適宜遊玩,春季風沙較大。

2、可以租一個講解機,10元1個,每個押金100元,比導遊講聽的清楚、仔細,而且每個景點都能聽到。

3、大同是煤城,空氣質量較差,所以建議備口罩、墨鏡,不建議戴隱形眼鏡。


洛陽龍門石窟

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區南面12公里處,為中國現存窟龕最多的石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第三期)~四大石窟

龍門石窟平面圖

總覽:龍門石窟始建於北魏太和年間、遷都洛陽的前幾年。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里,其中以北魏和唐代的開鑿活動規模最大,長達150年之久。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北魏洞窟約佔30%,唐代佔60%,其他朝代僅佔10%左右。龍門地區的石窟和佛龕展現了中國北魏晚期至唐代期間最具規模和最為優秀的造型藝術,這些詳實描述佛教中宗教題材的藝術作品,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

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第三期)~四大石窟

龍門石窟分為兩部分,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時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個。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燒洞、慈香窯、路洞等,為北魏時期的代表洞窟;潛溪寺、賓陽南洞、賓陽北洞(以上兩洞的洞窟及窟頂裝飾完成於北魏,佛像完成於隋和初唐)、敬善寺、摩崖三佛龕、萬佛洞、惠簡洞、奉先寺、淨土堂、龍花寺、極南洞等為唐代代表洞窟。東山全是唐代的窟龕,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個,如二蓮花洞、看經寺洞、大萬伍佛洞(又名擂鼓臺三洞)、高平郡王洞等。

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第三期)~四大石窟

龍門石窟-西山

龍門石窟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這裡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自古以來,為游龍門的第一景觀。洛陽龍門風景名勝區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第三期)~四大石窟

洛陽伊闕

名窟簡介:奉先寺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氣勢磅礴。這裡共有九軀大像,中間主佛為盧舍那大佛(光明普照之意),為釋迦牟尼的報身佛,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達1.9米,佛像面部豐滿圓潤,頭頂為波狀形的發紋,雙眉彎如新月,附著一雙秀目,雙耳長且略向下垂,下頦圓而略向前突,明顯體現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圓滿、安詳、溫存、親切,極為動人。

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第三期)~四大石窟

盧舍那大佛

古陽洞是龍門石窟造像群中開鑿最早、佛教內容最豐富、書法藝術最高的一個洞窟。“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古陽洞獨佔19品(另一個在慈香窯),藥方洞的藥方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刻藥方,共刻有140個藥方,對研究中國醫藥學起重要的作用。

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第三期)~四大石窟

古陽洞

賓陽中洞是開鑿用時最長的一個洞窟(24年),洞內有11尊大佛像,佛和菩薩面相清瘦,目大頸平,衣錦紋理周密刻劃,屬於北魏風格,有明顯西域藝術痕跡,窟頂雕有飛天,洞口唐宰相書法家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

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第三期)~四大石窟

賓陽中洞

看經寺為武則天時期所雕刻,是龍門東山最大的一個洞窟,為雙室結構,三壁下部雕出高均180釐米的傳法羅漢二十九祖,是罕見的不雕佛像僅雕羅漢的大窟。

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第三期)~四大石窟

看經寺

摩崖三佛龕共有七尊造像,其中三身坐佛,四身立佛,這種造像組合在中國石窟寺中極為罕見。擂鼓臺三洞中的中洞是武周禪宗窟,北洞是龍門石窟中開鑿較早,規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此外,萬佛洞、蓮花洞、老龍洞、潛溪寺、惠簡洞等均是知名石窟。

奉先寺下的

禮佛臺是虔敬觀佛,欣賞西山全景的最佳位置,站在此處既可以欣賞西山崖壁上尤如蜂巢般密佈的石窟全景,又可以遠眺對面奉先寺的壯觀偉岸。遠望千龕飾壁,俯瞰水波粼粼。伊水碧波,石窟倒影,讓人驚歎不已。

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第三期)~四大石窟

龍門石窟夜景

旅遊小貼士:

1、西山石窟:大石門(景區入口)--松林--禹王池--潛溪寺--賓陽三洞--摩崖三佛龕--萬佛洞--蓮花洞--奉先寺--古陽洞--藥方洞;東山石窟:擂鼓臺三洞--千手千眼觀音像龕--西方淨土變龕--看經寺--二蓮花洞--四雁洞。

2、龍門石窟景區有觀光電瓶車和觀光遊船兩種交通工具,乘坐這兩種交通工具,不僅便利出行,更能欣賞鍾靈毓秀的龍門兩山與微波盪漾的伊水構成的如畫美景。

3、龍門石窟景區實行一票制,包含西山石窟、東山石窟、香山寺、白園(白居易的墓地)四個景點。


天水麥積山石窟

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麥積山石窟,地處甘肅省天水市東南方50公里的麥積山鄉南側西秦嶺山脈的一座孤峰上,因其形似麥垛而得名。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第三期)~四大石窟

麥積山石窟

總覽:麥積山石窟始創於十六國後秦(384年),爾後屢有修葺擴建,至公元六世紀末的隋代基本建成,並完整保留至今。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餘平方米壁畫,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世界,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約在唐開元22年(734年)的時候,因為發生了強烈的地震,麥積山石窟的崖面中部塌毀,窟群分為東、西崖兩個部分,東崖保存有洞窟54個,西崖140個。東崖的石窟以涅槃窟、千佛廊、散花樓上的七佛閣等最為精美。西崖聚集著萬佛堂、天堂洞、121窟、123窟、127窟、165窟等最有價值的洞窟。

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第三期)~四大石窟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洞窟所處位置極其驚險,大都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間全靠架設在崖面上的凌空棧道通達。

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第三期)~四大石窟

石窟棧道


名窟簡介:

在涅槃窟前有四根粗短的石柱,柱頭有蓮瓣形的浮雕,柱頂不用斗拱,而代之以浮雕的“火焰寶珠”,設計構思極其巧妙,這座崖閣是北魏晚期建築的,是石窟寺建築中的珍品。千佛廊長32米,崖壁上分兩層整齊地排列著258尊石胎泥塑的神像,神情各異,栩栩如生。

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第三期)~四大石窟

萬佛堂(133窟)又叫“碑洞”,跨進門,迎面是一尊3.5米高的接引佛,雙目微合,雙手作接引之姿。窟內現存泥塑30多件。窟龕中有許多製作精巧的彌勒、沙彌、供養人的雕塑。窟內共有泥塑27尊,造像碑18通(尤以10號佛傳故事碑珍貴),飛天、千佛像共3000餘尊,是麥積山石窟中造像最多的洞窟。

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第三期)~四大石窟

萬佛洞

天堂洞(135窟)是兩崖上最高的石窟,前壁上洞開三個明窗,窟內全是大型的石刻造像,中間一尊,高1.95米,左右兩尊,高1.28米,每尊像約有二、三噸重。

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第三期)~四大石窟



人一生要去的100箇中國古蹟(第三期)~四大石窟


上七佛閣,也稱散花樓(5窟)。位於東崖三大佛上方最高處,距地高約70米,為麥積山規模最大,位置最高的石窟,也是最輝煌壯觀的殿堂式大窟,是全國各石窟中最大的一座摹仿中國傳統建築形式的洞窟,是研究北朝木構建築的重要資料,真正如實地表現了南北朝後期已經中國化了的佛殿的外部和內部面貌,在石窟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麥積山周圍風景秀麗,攀上山頂,極目遠望,只見千山萬壑,重巒疊嶂,青松似海,雲霧陣陣,遠景近物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景,被稱為天水八景之首的“麥積煙雨”。在中國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麥積山為最佳。麥積山風景名勝區佔地面積215平方公里,包括麥積山、仙人崖、石門、曲溪四大景區和街亭古鎮,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旅遊小貼士:

1、最佳的遊覽時間是剛下過雨後的時間,天水春秋季節雨水多,所以建議這個時候來,尤其是秋天,真的是各種顏色都能看到,但建議避開旅遊節假日。

2、到了仙人崖下往上要攀爬山,所以不要帶太沉的東西在身上,不然會很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