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巴曙鬆教授主持,劉武博士主講:數字資產與投資組合

小編語:金融數字資產是什麼?數字貨幣有哪些價值?從投資者的角度如何分析數字貨幣?投資比特幣基金需要考慮哪些因素?跟隨本文,逐步揭秘(本文觀點僅僅代表主講人個人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也不代表任何機構的意見,僅供內部討論之用)

巴曙松教授主持,劉武博士主講:數字資產與投資組合

【本期主題】

Digital Assets in Portfolio Investments

【特邀嘉賓】

劉武 博士

劉武博士擁有18年紐約華爾街投資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金融從業經驗。先後作為公司合夥人,業務主管負責人,董事總經理,公司風險主管,投資委員會成員,高級副總裁,副總裁,金融投資顧問,高級分析師以及金融工程師服務於華爾街投資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包括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紐約銀行,天琴資本,遠見集團資產管理公司,常青藤資產管理,全球商業戰略諮詢公司,雙松投資夥伴公司和金融投資諮詢公司。劉博士擅長戰略和戰術資產配置,複合基金FoF/MoM產品開發,基金投資平臺管理,量化投資,對沖交易策略,金融證券化,金融科技,投資經理和項目盡職調查,CIO外包實施,公司投資風控政策制定,為投資者提供全方位金融投顧服務.自2005年以來,劉博士經常被邀請在國際會議上主題演講和提供基金投資專業培訓。給中美機構包括中國銀行,中國交通銀行,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北京大學,中國招商證券,長江商學院,和清華大學。劉博士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大學研究科學家和博士後訪問學者.劉博士是江西理工大學畢業,擁有東北大學碩士學位,和德國亞琛大學與北京科技大學聯合培養博士學位。

【會議紀要】(文中“我”指主講專家,文中觀點僅僅代表主講人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機構的意見,也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內部討論)

作為投資標的或產品,對沖基金在2015年時就開始進入到數字資產領域。現在紐約幾乎每個星期都有新的幣圈和鏈圈的人在路演,私募投資目前是在看熱鬧的狀態,我們關心的是中央銀行這類機構將怎樣加入這個領域。比如南美洲的委內瑞拉已經開始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很多國家包括土耳其、伊朗、日本、俄羅斯、瑞典、瑞士等都開始排隊要行動了。美國這方面的報道有很多,還有很多專業的諮詢沒有對外報道,只有律師圈、律師事務所在加入討論,現在的紐約就像當年做結構產品CBO一樣。下面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討論數字資產的價值,或者說作為一種資產的演變擴張,如何在投資組合中,作為資產管理戰略的一個成員來考慮它。

巴曙松教授主持,劉武博士主講:數字資產與投資組合

一、對沖基金投資交易組合中的各種資產

傳統的投資組合中包含股票、期貨、外匯和房地產等,digital assets應該作為一個新分類來考慮。對沖基金沒有限制他們可以管理的投資類型或他們實施的產生回報的策略,行業一直比較隱秘,沒有太多監管。儘管許多對沖基金確實持有股票、債券、大宗商品等,但很多對沖基金還持有一些不尋常的投資,尤其是附屬口袋賬戶(side pocket)中流動性不高的資產,包括房地產、古董、場外交易(OTC)股票、基礎設施、農田、遺產資產、森林、設備、庫存、貴金屬、藝術品、交易量極低的股票、從交易所退出的股票和私募股權投資等。例如巴西等熱帶地區擁有很多高檔的木材森林,對沖基金會在那裡買下一片森林,包括土地、樹木,然後把森林中特別貴重樹木的尺寸挨個量好,按照樹木每天、每個月的生長直徑數據在紐約、南美洲等地開發基金產品。這些名貴樹種比較少,市場廣闊,流動性也很好。像耶魯大學的基金就在做澳大利亞的森林,很多小基金也都在做只是沒有傳開而已,像Fortress基金在邁克傑克遜的故鄉有一個大牧場。很多美國的機構都是私人管理,管理權和經營權都有基金參與。還有一種國內不常見在美國很流行的天氣氣象衍生品,芝加哥一帶的基金做的很熱門。

除了上面的有形資產,包括現在經常討論的加密貨幣在內,還有很多無形資產。無形資產是種基本沒有物質的資產(與機械和建築物等有形不同),通常很難評估。它包括專利、版權、特許經營權、商譽、商標品名稱,一般還包括軟件和其他無形的計算機資產。

巴曙松教授主持,劉武博士主講:數字資產與投資組合

二、數字資產和金融數字資產

數字資產屬於無形資產中的一類,數字資產通常指在計算機,服務器或其他電子設備上以格式存儲的任何類型內容、圖像、文本,多媒體信息或其他個人財產。數字資產很常見,但很多人不會從金融投資的角度來看。比如說微信群裡發表的東西或安排的活動,這些其實都是一種數字資產。數字資產最常見的類型有:①通常設計為可通過網站訪問的財務賬戶互聯網,並且幾乎沒有或沒有連接到物理位置。可能是一家特定金融機構的賬戶或安排支付在網上重複發生的一些規律性賬單。②社交媒體賬戶,如Facebook或Twitter或個人電子郵件賬戶,用於界面,也用於存儲和分享照片視頻或個人電子郵件賬戶。③貴賓計劃。最常見的是飛行裡數,酒店積分和信用卡現金返還計劃。④個人資產。這些通常包括上傳到計算機的信息設備,如照片視頻或音樂播放(Apple iTunes帳戶)。敏感的個人信息越來多地存儲,例如醫療記錄或者所得稅申報表。⑤域名、博客或微信群其中一些可能具有相當的價值但需要密碼。⑥財務帳戶,稅務準備賬戶或幾乎任何其他類型的在線維護賬戶。

巴曙松教授主持,劉武博士主講:數字資產與投資組合

技術安全公司McAfee 2011年進行的調查反映,普通美國人有將近55,000美元的價值歸因於數字資產。數字資產並不一定當時具有貨幣價值,許多數字資產具有情感價值。比如我們在蘋果itunes賬戶裡的錄音、視頻、交流記錄等,甚至價值上千、上萬美元。很多技術公司就在做如何防止賬號密碼丟失後賬戶被鎖。從投資角度這些內容將來都會有價值。

金融數字資產是一種非實物,其價值來源於合同索賠、合同權利、銀行存款、金融權益、債券和股票。金融數字資產是資產發行人確保的某種服務或商品浮動債權,與特定賬戶無關,並且使用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進管理,包括資產發行、所有權和轉 讓,通常比其他有形資產(如商品或房地)更具流動性,可以在金融市場上和網上進行交易。金融數字資產有許多用例,其中包括現金等價物、股票和金融債券、智能資產、權益綁定到法定貨幣、當地社區的代錢幣、優惠券、數字收藏品、會員卡、數字標記產品、金融配額、金融衍生品、指數和指數產品等。

巴曙松教授主持,劉武博士主講:數字資產與投資組合

現在談論的比特幣或加密貨幣、代幣等不同名字的事物在美國已經幾十年了,並不是新東西,只是現在加入了新的特點。美國很多地方都有當地社區的代錢幣,很多公司也都發行過,只是不像比特幣這樣挑戰中央銀行的權利。從某種角度,加密貨幣和指數很類似。目前美國股市很流行的指數就是標普500指數,已經有將近六十年的歷史,更早些的還有道瓊斯指數等。做指數的業務在華爾街一直很熱鬧,不管是大的銀行還是證券公司,同時包括很多基金公司和基金諮詢公司,國內比較知名的像Rusell、Morningstar、LIBOR等有很多指數產品,或跟產品相關的衍生品。除了外部的指數,美國大銀行內部也有很多自己的指數,為自己的客戶服務。現在市場可能沒有以前那麼好,但這些東西已經存在了,從指數的角度來看,會讓人覺得形式有點類似現在幣圈人在做的比特幣或者其他的加密貨幣。像標普500的波動率VIX指數,很長時間的討論在於對它的定性,就是它算不算資產。包括在對沖基金裡,是算一類策略在交易還是作為一個對沖的輔助產品。

簡單介紹下VIX指數。最初,房地產公司擁有很多基礎設施、森林、以及地面上的樓房、庭院等生活設施,公司管理這些設施就會有發行債券、貸款、上市等需要。這些公司多了以後就開始出現ABS這樣的金融產品。標普500指數包含五百家公司,這些公司在指數內會不斷變化,當我們看到公司的樓房建築時,會覺得很實在,這就是有形資產。但到了標普500指數,就變成了無形資產。在標普500上再衍生出的標普500波動率VIX指數,以及交易的指數期權產品,就碰不到實物了。金融市場中的現金交割如果是在手機或計算機帳戶上,就是一個典型的金融資產。銀行裡還有很多指數都是無實物交割,只能進行現金成交。回到波動率指數上,大家感覺就像個數字遊戲,當然它是個市場指標,下面沒有實物,是個典型的金融資產,有點類似現在討論的加密貨幣。加密貨幣中比特幣比較特別,幣圈中很多人在做各種各樣的應用場景,有商業意義的加密貨幣更務實一些。這些東西可能與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手段的發展有很大關係,以至於現在出現很多創新產品,不像我們原來想象中的可以碰觸到底層資產。做金融的人需要接受這種觀念,或者說這種潮流。

巴曙松教授主持,劉武博士主講:數字資產與投資組合

三、加密貨幣和比特幣

下面從投資者角度來談談加密貨幣。圖1這張比特幣的價格曲線,從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期間變化很大,但總的說來還不算什麼。很多人將比特幣看作一種貨幣,金融圈的人只是覺得它挺熱鬧,而很多投資比特幣的人並不知道比特幣到底是用來幹什麼,存放在哪裡。真正擁抱科技的人是將比特幣推崇為一種類似於黃金的商品的人,但顯然市場還沒接受它。

巴曙松教授主持,劉武博士主講:數字資產與投資組合

圖1

現在很多的紐約中心機構,新的金融圈子裡如果不談談比特幣的話,好像已經落伍。我常常參加各種活動,感覺周圍對比特幣的投機性時尚已經達到了很熱的程度。我更傾向於比特幣將會成為一種未來數字金融資產。數字金融資產有很多,比特幣的一個特點是屬於純數學的數字資產。前不久美國一個法院的法官從財產稅的角度考慮,基本上已經接受了把比特幣作為一種商品來處理。繼2018年2月6日、2月14日美國國會舉辦了兩場虛擬貨幣、區塊鏈聽證會後,3月14日,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舉行了一場主題為“檢查加密貨幣和首次代發行市場”的聽證會。審查加密貨幣和首次代發行可能為企業和投資者提供的經濟效率和潛在融資機會,並審查適用法律的情況,以便投資者獲得聯邦證券法提供的全面保護。此外,聽證會考慮監管機構(如SEC)用現行法律來監督加密貨幣和首次代幣發行,以及如何進一步實現清晰監管。一方面的議員認為數字代幣不是黃金,不是商品。數字貨幣是一種騙局,它被用來各種違法用途,如犯罪分子在世界各地轉移資金,被逃稅者用來逃稅,被創業公司用來募資詐騙等;另一方的業界認為現有制度已經很全面,但各機構需達成一致。目前存在全面的聯邦監管制度,認為國會不需要建立新的監管機構或新的監管機制,因為聯邦監管機構已經有足夠的權利來有效地管理這一空間。中間人認為加密貨幣發行日益普及,鑑於加密貨幣的複雜性和異質性,以及時間的侷限性,需要更多討論、更好地保護投資者。


巴曙松教授主持,劉武博士主講:數字資產與投資組合

作為投資標的,我自己對加密貨幣的印象和感想是,在過去一年中,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的流行激增,將有效性和使用的話題、爭論帶入了金融、商業和媒體焦點。加密貨幣是沒有物理形式的虛擬貨幣,沒有像美聯儲這樣的中央機構,它可以在點對點的基礎上運作。作為投資標的,它們沒有物理形式,它們是數字化的,與美元不同,也沒有中央存儲庫。人們用不同方法定義和估價加密貨幣,但無論如何分類,加密貨幣仍然是一個實驗性概念,不受全球絕大多數中央銀行監管或支持,沒有實際的內在價值。與1999年的互聯網形勢比較,那時95%以上互聯網企業被收購或被兼併或垮掉,但互聯網這個行業發展起來,越做越大,影響到整個經濟,改變我們現在的生活,加密貨幣是電子時代的必然產物,市場參與者一般相信再有3-5年的話,加密貨幣會是交易儲蓄中的主要支付手段之一。加密貨幣是有前途的,但到那一天,是否一定是比特幣,目前還不能確定。加密貨幣作為投資標的,一個技術發展產物,重要的是它對商業邏輯的理解和業務應用。目前可以看到,大部分團隊正在尋求ICO來賺快錢,而無暇具體應用,加密貨幣現在存在的問題和挑戰還包括透明度、可交換性、匿名性、波動性、欺詐、操縱和黑客行為治理。

巴曙松教授主持,劉武博士主講:數字資產與投資組合

雖然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的未來仍有待觀察,但背後的概念和技術會影響未來的創新包括智能合約和數字金融抵押品等。我們本應期待加密貨幣的幣值會相對穩定,因為加密貨幣去政府去中心化,遠離政府操作,反映真實的供求關係。但現在的問題反而是加密貨幣自己的幣值膨脹,例如比特幣的幣值變化幾乎失去控制,變成沒有控制的炒作商品。儘管我們不樂意看到政府2008年金融危機後印出大量額外貨幣,但政府可以控制傳統貨幣的額外發行問題,而今加密貨幣市場,成千上萬的新幣通過ICO形式上市,有點朝失控方向發展。儘管少數政府自己也開展加密貨幣業務,但加密貨幣業者把貨幣業務從政府手中拿走,相信大多數政府一定不高興,會嚴加管理,且法規和監管力度會越來越大。

現階段,加密貨幣與傳統貨幣和網絡支付之間存在重大差異,比特幣/加密貨幣具有獨特的風險。對傳統貨幣來說,如果銀行出事倒閉,在美國可以拿回保險,保額是25萬美元。而這些數字貨幣,一旦被黑客入侵,甚至都不知道向誰去追索。比特幣雖然具備美聯儲的一些貨幣特徵,但很多特徵其實並不支持它成為貨幣,還是作為一種大眾商品出現的可能性比較大。

巴曙松教授主持,劉武博士主講:數字資產與投資組合

圖2 網絡支付、加密貨幣和傳統貨幣的主要分別

巴曙松教授主持,劉武博士主講:數字資產與投資組合

圖3 加密貨幣與貴金屬的主要分別

巴曙松教授主持,劉武博士主講:數字資產與投資組合

圖4 比特幣的特徵

從圖5可以看到比特幣的交易波動性其實和VIX差不多。

巴曙松教授主持,劉武博士主講:數字資產與投資組合

圖5比特幣的波動性

投資比特幣基金需要考慮哪些因素?不管是自己做比特幣的加密貨幣基金還是投資加密貨幣基金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在行動前應該著重瞭解5點:

1.法規。有關加密貨幣的規定正在快速實施。美國國稅局IRS、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在制定法律來持續監管加密貨幣資產類別。由於加密貨幣基金部分被定義為來自眾多無關投資者的資金池,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某些規定確實適用,如果你的加密基金在交易CME或CBOT期貨聯繫人,可能需要根據情況註冊CFTC和NFA。在所有情況下,IRS報告都是必需的。

2.交稅。國稅局對加密貨幣最初指導(IR 2014-36)是將所有虛擬貨幣視為財產而不是貨幣,應交稅。美國國稅局向Coinbase發出了一封“John Doe”傳票,要求遞交2013年至2015年間進行交易記錄,這表明國稅局尋求積極對加密貨幣交易所交易的執法。2017年11月28日,加利福利亞州北部地區聯邦地方法院簽署命令,要求Coinbase向IRS提供許多從事超過兩萬美元交易的客戶的數據。

巴曙松教授主持,劉武博士主講:數字資產與投資組合

3.波動性。加密貨幣市場目前非常不穩定,應考慮在投資組合中使用CBOE和CME提供的期貨合約來幫助管理風險和波動性,例如CBOE期貨交易所XBTSM比特幣期貨的交易於2017年12月10日推出。自推出以來,XBT期貨盤中一度上漲至45%,如果評估1月份期貨結算數據,峰谷範圍僅為31%。應該清楚的是潛在的市場是不穩定的,波動產生機會也帶來風險。

4.託管。隨著更多的資金進入加密貨幣基金領域,缺乏監管措施是目前增長的障礙。這是因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要求註冊的投資者(總資產超過1.5億美元的註冊投資者)僱用合格的託管人來保護客戶資金和公開交易的證券。目前託管服務只可從少數交易所和少數獨立信託公司獲得。

巴曙松教授主持,劉武博士主講:數字資產與投資組合

5.公司結構。擁有合適的會計和業績審計至關重要,對於吸引投資者和減少基金運營商的負債和風險勢在必行。就目前瞭解的情況來看,約有200到250家對沖加密貨幣基金。說明很多錢要進入這個領域,很多基金經理、專業人士在關心這個領域會不會有下一步的推動。在美國對沖基金的交易是最自由最活躍的,根據調查,這250家對沖加密貨幣基金大部分都是最近六個月才開始啟動,有的基金近兩年的回報達到上千倍。加密貨幣交易所之間已經可以進行高頻交易,這是不可思議的。業界考慮的問題已經不是做不做,而是衝擊有多大,怎樣找到退出點。另一種對沖基金策略是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其他量化交易策略,此外還有Pre-ICO、ICO。2017年12月在CBOE期貨交易所和CME集團交易所推出的比特幣期貨是里程碑,為這些市場對沖和投機添加了堅實基礎。投機者和套期保值的生態系統已經開始在期貨市場形成。越來多的客戶正在通過受監管的市場,經過考驗的交易平臺和支持每筆交易的結算中心尋求保持美元交易的便利性和熟悉性,而不是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貨幣。由於許多交易是為買賣雙方設立的,並且規模不斷擴大,目前他們的技術水平和穩健性都遠遠優於建立的期貨或股票平臺,他們可以在幾微秒內處理大量的高頻交易。值的注意的是,加密貨幣的電子錢包也沒有任何成熟的保險公司或再保險公司,而美國的FDIC似乎並不感興趣。

巴曙松教授主持,劉武博士主講:數字資產與投資組合

四、問答環節

Q1雖然數字資產的類別很多,目前對沖基金配置的數字資產是否主要是數字貨幣(尤其是ICO)?其風險如何評估,如何對沖?

A1:對沖基金配置的數字資產主要不是數字貨幣,數字貨幣是一種新類別的資產。我們真正要理解的數字資產的類別還是很多指數基金。如果你是登記註冊的對沖基金,要去跟這些產品打交道,還是有很大的風險,特別是監管問題,遠遠不是你的技術風險。做對沖的話,芝加哥有幾個期貨對沖產品,這也是目前為什麼高頻交易能夠流行,這些產品的效率還挺高。

Q2coinbase應該是有和保險公司合作,提供保險。

A2:coinbase是比較老牌的,大約有三到四家是提供保險的,當然不是大的保險公司,也不是我們所指的FDIC那樣的保險。現在的情況是大多數不提供保險,這是一個技術上的障礙,做幣的人很多隻願意幣與幣之間交換,不太願意cash out,不願意變成美元或別的。從保險公司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大障礙,因為幣本身就沒有被接接受,提供的保險就沒有基礎。

Q3您談到ICO正在美國大量發行,ICO是以數字貨幣為基礎的,而美國官方對數字貨幣持謹慎看法,是否意味著ICO的前景也存在不確定性?

A3:前景始終是不確定的,但是現在的感覺ICO越來越多,很多人參與進來。前景應該說越來越確定吧,只是確定的方式是什麼樣,這可能會有很多修正。前面提到很多ICO希望做Public ICO,做公眾眾籌,這可能會受到限制尤其在美國。如果只是籌錢,從籌錢的效率來看,其實Private ICO不亞於Public ICO,只是很多做ICO的人是技術出身,不太懂金融監管,這只是目前一個技術上的障礙,原則上都沒什麼問題。

Q4:美國這邊ICO私募對法幣或加密貨幣、國籍有具體限制嗎?

A4:私募ICO幾乎沒有任何限制,只是要去跟審計、律師事務所等打交道,基本上框架是沿襲著私募基金。以前的私募基金,如果在五千萬以下,可以向私募眾籌,就是籌錢不需要很嚴肅地走很多程序,在美國這方面已經很寬鬆。所以我為什麼看好在美國的ICO不會有太大的麻煩,就是因為私募基金的籌款已經是很寬鬆。在美國,基金規模在1億5000萬以下時,不需要去登記註冊,也不需要什麼很嚴肅的條款,當然一旦過了線就要求。最近SEC的調查也好,詢問也好,和現在的上市公司是同樣的原因,就是你說的跟做的不一致。如果是公開的登記註冊十個人來token或者說在IPO之後再來提供ICO就沒有問題。

【“全球市場與中國連線”-各期活動回顧】

第二百四十三期2017年宏觀經濟與投資展望

會議時間:2017年1月12日

主講嘉賓:博海資本董事長兼首席投資官孫明春博士

第二百四十四期金融科技的發展歷程及核心應用場景探索

會議時間:2017年2月20日

主講嘉賓:招商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經理白海峰先生

第二百四十五期2017年美國房地產市場展望——美國市場、中國視角

會議時間:2017年2月28日

主講嘉賓:盛世神州基金董事長張民耕先生

第二百四十六期 人工智能帶來的中國機會

會議時間:2017年3月14日

主講嘉賓: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李開復先生

第二百四十七期小微金融

會議時間:2017年3月22日

主講嘉賓: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許小年教授

第二百四十八期中國經濟展望:週期與結構性變化

會議時間:2017年4月4日

主講嘉賓:瑞信私人銀行高級顧問 陶冬先生

第二百四十九期美國退休養老金投資市場與產品:Target Date Funds的作用以及對中國的借鑑意義

會議時間:2017年4月10日

主講嘉賓:美國Fidelity富達投資全球資產配置部首席分析師夏晴曦

第二百五十期 中國大健康領域跨境投資的趨勢與機遇

會議時間:2017年4月25日

主講嘉賓:元明資本管理合夥人 趙穎

第二百五十一期 美國REITs歷史演化和投資分析框架

會議時間:2017年4月24日

主講嘉賓:紐約對沖基金Capra Ibex創始成員朱江

第二百五十二期 中國併購基金的現狀、運作模式及發展前景

會議時間:2017年6月15日

主講嘉賓:華泰瑞聯併購基金管理合夥人、總經理 陳志傑先生

第二百五十三期 FINTECH,重塑保險價值鏈

會議時間:2017年7月6日

主講嘉賓:華夏人壽副總裁 劉冬先生

第二百五十四期 人民幣利率與匯率觀察與展望

會議時間:2017年7月13日

主講嘉賓:交行香港分行 肖華先生

第二百五十五期 人與數據——一些沒被充分討論和理解的數據基本概念和過程

會議時間:2017年7月27日

主講嘉賓:國際數據管理協會中國分會主席 胡本立先生

第二百五十六期 新零售+X超級物種,從線性增長到指數增長

會議時間:2017年8月3日

主講嘉賓:富基控股董事長 顏豔春先生

第二百五十七期 如何用第四張報表評估數字化效果

會議時間:2017年8月18日

主講嘉賓:易觀國際創始人、董事長 於揚先生

易觀金融高級分析師 馬韜先生

第二百五十八期 Clover革新醫療保險

會議時間:2017年8月25日

主講嘉賓:秦嶺資本合夥人&首席運營官、新希望-秦嶺一級市場投資管理合夥人和投委會委員劉亦婷及合夥人蔣佔鵬先生

第二百五十九期 區塊鏈公鏈平臺以及ICO市場的發展

會議時間:2017年9月14日

主講嘉賓:郎瑞資本合夥人唐志剛、鄧柯先生

第二百六十期 潛在的美股危機

會議時間:2017年9月23日

主講嘉賓:華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應玉明

第二百六十一期 中國的不良資產投資市場:現狀及機會

會議時間:2017年10月12日

主講嘉賓:中金資本困境資產投資負責人 畢明強先生

第二百六十二期 電子支付與金融科技新趨勢

會議時間:2017年11月2日

主講嘉賓:易寶支付聯合創始人及總裁 餘晨先生

第二百六十三期 量化策略在A股市場

會議時間:2017年10月19日

主講嘉賓:闞睿 中金睿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第二百六十四期 內地企業外匯和司庫管理在香港的發展

會議時間:2017年11月28日

主講嘉賓:崑崙國際集團創始人 劉欣諾先生

第兩百六十五期 超越線性迴歸——大數據時代下的量化金融

會議時間:2018年1月3日

主講嘉賓:物理學博士、註冊金融分析師 李葉

第兩百六十六期 國際宏觀審慎政策與資本控制

會議時間:2018年1月16日

主講嘉賓: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管學院副教授 王健

第兩百六十七期 區塊鏈與ICO

會議時間:2018年1月23日

主講嘉賓:萬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 肖風

第兩百六十八期Digital Assets in Portfolio Investments

會議時間:2018年3月15日

主講嘉賓:劉武 博士

本文為內部交流紀要,未經主講嘉賓本人審閱,所載信息均為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機構的意見,僅供“全球市場與中國連線”的活動參會人員使用。紀要根據參會者發言整理,不保證相關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紀要中所述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對所述資產的投資建議。

本文版權為“全球市場與中國連線”會議秘書處所有,本團隊對本紀要保留一切權利,未經事先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印、發表或引用本紀要的任何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