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那些快要失傳的北京小吃

御膳傳人王希富先生,外祖父陳光壽先生是清宮御廚,父親和王先生的幾個哥哥都是民國時期名廚王先生自幼耳濡目染,不但精通烹飪,更重要的是吃過很多傳統美味,所以對所食用過美味都有文字難以準確表達的口腔記憶。王先生本人是前建工大學校長,主業是古建設計,在古建界取得了非凡成就,又是研究三維成圖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王先生父親王殿臣於1941年創辦了“榮華富貴”廚師培訓班。退休後的王先生,繼承起父親的事業,帶徒傳承“富華齋餑餑鋪。為了恢復我國宮廷的糕點製作工藝,王先生,翻閱祖傳菜單,遍尋地道食材,憑藉兒時記憶,反覆品嚐修改,努力恢復到兒時的味道。這種味道的食物是中國人幾千年和自己的腸胃,反覆進化出最適合自己的食物,也是最讓自己的腸胃愉悅的,而這一切,在一個追求食品工業化的時代即將消失,我們將會堅持傳承古老配方,堅持手工製作,讓每一塊凝結祖先智慧糕點在這裡保存並傳遞,同時也希望讓更多人喜歡。我們以此經典糕點向您,向北京致敬!

那些快要失傳的北京小吃

昨日探訪宮廷御膳傳人王希富老爺子富華齋餑餑鋪。老北京人管點心,餃子一類的麵食品都叫“餑餑”。所以過去老北京的糕點鋪子,又叫餑餑鋪。

那些快要失傳的北京小吃

那些快要失傳的北京小吃

那些快要失傳的北京小吃

中間那碗是三清茶,是用梅花,佛手(竹子),松子(松樹)搭配龍井茶的一種飲茶方式。梅花、佛手,松子、代表歲寒三友三君子,所以稱為三清茶,有茶香,花香、果香、堅果香,味道豐富、層次分明。三清茶水是用剪下來的鮮佛手加入幹松子仁和乾梅花沏制而成,倒上水的一瞬間沁人心脾,用精美的蓋碗茶杯喝上一口淡淡的果香、醉人的花香、加上松子仁的油脂香那真是絕了。當年乾隆皇帝和大臣吟詩做對的時候,就常飲此茶。今天用的杯子也不一般,是富貴白頭,天地人三才杯。

宮廷下午茶套餐:宮廷玫瑰餅、玫瑰豆蓉酥、蘇子茶食、宮廷芸豆卷、宮廷豌豆糕、4碗宮廷奶酪或杏仁豆腐。

那些快要失傳的北京小吃

宮廷豌豆糕:上面是新鮮的柿子醬,下面是傳統的豌豆糕。口感軟綿細膩,豌豆味道清新自然~

那些快要失傳的北京小吃

宮廷玫瑰餅:一直遵循王希富老爺子的宮廷御膳工藝,堅持用傳統的手工方法,做酥皮,堅持手工開酥,推卷油酥時要將油酥逐一的融入餅皮,不厭其煩的將顆粒細細推開,均勻擀制,這樣開酥才能層次一致,鬆散暄香,如白鵝毛層層疊疊。

那些快要失傳的北京小吃

蘇子茶食:宮廷配茶的一道點心,口感鹹香,芝麻香味濃郁,可養肝護肝,內含蘇子,蘇子有治氣喘咳嗽功效,比較合適血糖高的人群食用。

那些快要失傳的北京小吃

那些快要失傳的北京小吃

宮廷奶酪:宮廷的小吃,口感絲滑醇厚。奶香味兒濃郁,上面還點綴著草莓冰沙!

那些快要失傳的北京小吃

杏仁豆腐都是鋪子內自己磨製,沒有添加劑,也不像外面的那麼甜,一點甜桂花就滿口留香了。很開心在這裡看到很多快要失傳的北京小吃的技藝,如果你們有興趣也去嚐嚐吧,價格也不貴,點心也就十幾塊錢一份。

王老爺子非常講究,知道我們來,還特意叮囑店裡,不可沒有規矩,幾鮮幾幹幾鹹幾甜,幾湯幾冷都要有規格。雖然只是吃個下午茶,老先生認真的精神卻格外令人感動。點心裡最愛的就是豆蓉玫瑰餅,豆蓉沒有豆腥,滿口奶油香,配上玫瑰花餡,乾溼適口。

富華齋餑餑鋪 新街口街道護國寺街85號護國新天地一層臨街 人均6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