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他是新中國繼徐悲鴻、齊白石、傅抱石、李可染等大師之後的第二代中國畫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稻香季節》在1966年就與齊白石、徐悲鴻、黃賓虹、傅抱石、李可染、潘天壽、黃胄等近現代大師的作品在日本東京都美術館舉辦的“中國現代美術展”共同展出。60年代是絕對沒有炒作的年代,完全要靠作品本身的藝術高度才能代表國家出國展出,由此可見楊德衡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

1939年9月出生,遼寧丹東人。筆名半聰,著名花鳥畫家。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先後在中國美協遼寧分會創作室、遼寧美術館、遼寧畫院從事專業美術創作。曾任遼寧畫院副院長、遼寧湖社書畫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遼寧中國畫研究會副秘書長等職。

出版有《楊德衡畫集》、《楊德衡從藝50週年寫生作品集》、《楊德衡花鳥畫集》。著有《寫意鶴技法》、《鶴的畫法》、《楊德衡畫鶴》、《楊德衡畫沒骨畫》等。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目標是“雅俗共賞”。我在藝術實踐中儘量使花鳥畫與山水畫相結合:工筆畫與寫意畫相結合:中國畫與西洋畫相結合;繪畫與姐妹藝術相結合。以求繼承而不泥古,創新而不失宗。

走深入生活這條路苦不苦呢?當然要比“閉門造車”苦得多。例如:在扎龍,看蒼鷺那次,當水齊胸深的時候,水衩緊緊地箍在身上,感到呼吸有些困難,腳下踩著由無數葦根交織在一起浮沉不定的筏子,稍不注意,偏離了路線,就可能有沒頂之災。有幾張速寫就是在齊腰或齊胸深的水裡畫的。1984年四月我到向海保護區,為了親自觀察野鶴,住到離保護區二十多里外的“窩棚”(觀察站)。有一天帶上面包、望遠鏡,從早上五點多鐘走到下午四點多鐘。觀察站的同志為我擔心,因為這一帶有狼,當時常發生狼掏牛犢、吃驢、咬死狗之類的事。

堅持走這條路,思想上不是沒有鬥爭的。不下去,靠過去的老底和手頭的資料也能畫它幾年。似這樣費事費力究竟有沒有必要呢?工筆畫費工,我的作品少,似這樣一張構圖要推翻幾次、十幾次,甚至幾十次,速度就更慢了,這樣做究竟划得來划不來呢?我想,我是一個專業美術工作者,我的主要任務是搞創作,寧肯生活不寬裕,也要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精力放在創作和深入生活上。

藝術的創新,生活是基礎,內容是依據。為了內容的需要,形式上儘可以求新,這才是正途。我這個人,才智平平,但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和教訓告訴我這條道路是正確的。生活是創作取之不盡的源泉,它會用甘甜的泉水滋潤你,離開了它,創作就會枯萎。生活是一個大花園,藝術家要像蜜蜂一樣到生活花叢裡去採蜜,採百花而後成蜜。創新就從這裡起步。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稻香季節》 楊德衡 1964年

1964年楊德衡完成畢業創作《稻香季節》。當時國家處在困難時期,人們普遍吃不飽飯。1963年的寒假楊德衡回老家丹東畫這張畫的草圖。看楊先生畫得辛苦他的三妹有時候就給他做一點小灶,這點糧食實際上是她從自己那也少得可憐的口糧裡省下來的,所以楊先生就一再推辭不吃小灶。但是他的妹妹特別執著,就非要他吃。她說:“哥你吃吧。你好好畫,如果有一天真像你畫裡畫的這麼豐收就好了!”當時千千萬萬的老百姓都是這樣一種心情,所以這張畫楊德衡是在餓著肚子畫豐收,是帶著他自己的真實的感情去畫的。

繼畢業創作《稻香季節》在全國花鳥畫壇產生強烈反響之後,其作品多次入選國內外重大展覽,獲得不少獎。有20餘幅作品由中國美術館、國務院中南海紫光閣、北京市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外交部釣魚臺國賓館、軍事博物館、總參謀部京西賓館、總後勤部京豐美術館、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等國家級單位收藏。先後在新加坡、韓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瀋陽、青島、煙臺、珠海、中山、江門、東莞等地舉辦個人畫展。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作品欣賞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楊德衡:我在藝術上追求的是“雅俗共賞”(110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