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頸椎病患者做哪些護理有利於康復?

袁小莯


各種類型的頸椎病也都有著各種不同的治療方法。同樣,對於在做相關康復運動時,各種類型的頸椎病也都有著不同的注意事項。

一、椎動脈型頸椎病

椎動脈型頸椎病的典型症狀

1、記憶力減退,血供不足所引起發生率有一半。經治療,特別是手術治療,一般在手術剛結束就可有明顯的減輕。

2、偏頭痛。差不多有百分之七十的椎動脈型頸椎病都會發生偏頭痛。最為常在的是頸部突然旋轉時,頭疼就隨著出現。而且還是以太陽穴處為明顯。經常最為表現為跳痛或刺痛。

3、迷路症狀,這是內耳受侵犯的反應。主要是耳鳴,以及聽力減退等。而且椎動脈型頸椎病大多數都有此現象。由於椎動脈血流受阻分支內耳動脈血供不足。

注意事項:

可以做頸部各方向活動,但避免急速旋轉運動,即幅度小,速度慢。睡倒、起床、坐起都應緩慢,避免眩暈發作。急速旋轉時,引起椎動脈的扭曲、牽張,刺激椎動脈交感神經叢,引起椎動脈痙攣,影響椎動脈血供。

二、神經根型頸椎病

神經根型頸椎病的典型症狀

1、心絞痛:疼痛可放射至上肢和肩頸部,但多為發作性,口服硝酸甘油片等能緩解,病人有冠心病史,一般不難鑑別。

2、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這種疼痛和麻木沿著受累神經根的走行和支配區放射,具有特徵性,因此稱為根型疼痛。疼痛或麻木可以呈發作性、也可以呈持續性。有時症狀的出現與緩解和患者頸部的位置和姿勢有明顯關係。頸部活動、咳嗽、噴嚏、用力及深呼吸等,可以造成症狀的加重。

注意事項:

急性期:神經根炎症水腫,當上臂處於摸枕狀態時,因解除了神經根與橫突溝的接觸和刺激,使神經根處於鬆弛狀態,從而解除了地心吸力時神經根的牽拉,疼痛減輕。引頸運動解除頭部重量對頸椎的壓迫,適當擴大椎間隙和椎間孔的容量,從而減輕了神經根所受的刺激和壓迫。

慢性期:頸部活動不受限制,可以做頸部各方向的運動。頭向健側旋轉30°,然後向健側偏,重複100次,目的是擴大椎間孔,以減輕神經根的刺激壓迫,防止粘連。

三、交感型頸椎病

交感型頸椎病的典型特徵

1、頭部症狀:有著交感型頸椎病的朋友會出現如頭暈或眩暈、頭痛或偏頭痛、頭沉、枕部痛,睡眠欠佳、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等現象。偶有因頭暈而跌倒者也是交感型頸椎病所致。交感神經頸椎病是會引起心悸、胸悶、心率變化、心律失常、血壓變化等。還有噁心甚至嘔吐、腹脹、腹瀉、消化不良、噯氣以及咽部異物感等都是交感神經頸椎病的常見症狀。

2、體表症狀:有著交感神經頸椎病的朋友面部或某一肢體多汗、無汗、畏寒或發熱,有時感覺疼痛、麻木但是又不按神經節段或走行分佈。這些交感神經頸椎病的症狀往往與頸部活動有明顯關係,坐位或站立時加重,臥位時減輕或消失。頸部活動多、長時間低頭、在電腦前工作時間過長或勞累時明顯,休息後好轉。這是關注交感神經頸椎病的患者需要了解的。

注意事項:交感型頸椎病患者頸椎各方向活動均不受限,且要加強,可以採用上述4種方法,但應避免疲勞。

四、脊髓型頸椎病

脊髓型頸椎病典型特徵:

下肢症狀下肢症狀出現早,而且較重,主要表現為緩慢進行性的雙下肢麻木、發冷、疼痛、僵硬發抖、行走不穩、步態笨拙及無力等。經常打軟腿,易絆倒,有的患者有行走踩棉花感、頭重腳輕,步履蹣跚;嚴重者下肢痙攣、行路困難、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上肢症狀出現較晚,某些較輕的或較早期的病人可能沒有上肢症狀,或症狀被病人忽視。症狀多為雙側上肢的感覺運動障礙,如:麻木、酸脹、燒灼感、疼痛發抖、無力以及活動不靈活等;甚至不能用手執筆、握筷子、端碗、係扣子等雙手的精細動作。上肢的疼痛及麻木可發生在一個或多個手指,手的橈側(拇指側)或尺側(小指側)的幾個手指,也有在肩部、上臂和前臂者,也可有沿神經走行方向放射的。

軀幹症狀胸腹部麻木、疼痛、身上如有緊帶子捆綁的感覺(專業術語叫做“束帶感”),以致感到胸悶憋氣不適。膀胱、直腸括約肌障礙也較常見,表現為尿急,一有想排尿的感覺時便急不可耐,有時排尿控制不好,甚至可以尿褲子。排尿無力、尿不盡感以及便秘等,嚴重者小便瀦留或小便失禁。部分男性病人還可以有性功能障礙。

注意事項:

頸部活動要異常小心,避免過伸,過度運動。脊髓型頸椎病患者不能不動,不能大動,在短距離、小範圍內做輕微的運動,要持之以恆。不能從事體力勞動,頸部活動只能是維持日常生活的活動,不能夠進行劇烈的、快速的、用力的運動。

但是,除了頸部之外,身體其他部位仍然要堅持有節奏、有規律的運動,運動的強度、範圍都要與患者病情輕重、體質強弱相適應,應注意天氣變化及勞累均能影響患者病情。


華絡健康


護理期間要注意多抬頭,保持昂首挺胸的姿勢,也可以考慮使用斜面床墊,用它來給你的頸椎做牽引。每次一個小時左右,這樣是有利於頸椎病恢復的。當然,因配有定製枕頭,斜面床墊也能當普通床墊用。



駝不起


頸椎病的治療包括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主要是使用一些藥物,以及物理康復、運動等治療手段。



1.藥物治療有助於緩解急性期頭痛、頭暈等不適症狀,

主要藥物:

(1)非甾類消炎鎮痛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賽來昔布等) 阿片類止痛藥物(可待因製劑);(2)神經營養藥物(甲鈷胺、維生素B12);(3)脫水藥物(如甘露醇);(4)類固醇類藥物(潑尼松龍等);

藥物的使用需要根據臨床症狀的嚴重程度以及個體情況,由醫師指導進行合理選擇。


對於頸椎病的緩解、康復有很大幫助,有助於擴張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痙攣,消除神經根、脊髓及其周圍軟組織的炎症、水腫,減輕粘連,促進神經和肌肉功能恢復 。



主要包括牽引、理療、按摩。不過這些都需要在專業的康復治療師指導下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頸椎病是不建議進行推拿治療的。

因為頸過伸會使椎管和椎間孔進一步狹窄,刺激椎間軟組織進一步腫脹,壓迫脊髓。


是指採用合適的運動方式對頸部等相關部位以至於全身進行鍛鍊。

運動治療可增強頸肩背肌的肌力,使頸椎穩定,改善椎間各關節功能,減輕肌肉痙攣,消除疼痛等不適,糾正不良姿勢。


頸椎運動療法常用的方式有徒手操、啞鈴操等,有條件也可用機械訓練。類型通常包括頸椎柔韌性練習、頸肌肌力訓練、頸椎矯正訓練等。

此外,還有全身性的運動如跑步、游泳、球類等也是頸椎疾患常用的治療性運動方式。


由於手術治療,創傷性大,危險性高,所以頸椎病首選非手術治療,且絕大多數可以通過非手術療法是其停止發展、好轉甚至痊癒。

除非非手術治療無效,病情嚴重的,可能需要手術治療,這需要有明確的手術指徵,應該諮詢專科醫師。


如果覺得本文有用,請分享給更多的人。點擊右上角關注,我會與您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識。

無名藥師


頸椎病形成有其內因和外因,二者互為因果,相互影響。內因是頸椎椎間盤的退行性變化,外因則是急、慢性損傷,均可形成椎間盤、韌帶、關節囊不同程度的損傷,從而使脊柱穩定性下降。

尤其持續不良姿勢形成的慢性損傷更多見,特別是中青年低齡患者,在手機等電子設備越來越高能,我們的頸椎老化或退化的更快。

頸椎病可以康復,若不徹底治癒也很容易復發。

日常生活中,在睡覺時枕頭不易過高、過低、過硬,還應避免頸椎受傷,如避免抬過重之物,不要緊急剎車等。還要防風寒,潮溼,北方秋冬季應注意頸部保暖,南方炎夏時應減少空調直吹頸部。

還要防治咽喉部感染。

糾正不良姿勢,減少頸部勞損,在低頭或伏案工作1小時,需做頸部活動或頸保健操。

也可在睡覺前行大椎穴膏貼。


頸S椎醫生



龜壽集


頸椎牽引可有效緩解疼痛症狀

頸椎牽引能減輕神經、血管、脊髓的壓迫,可有效緩解頸椎病的症狀。具體的講,頸椎牽引可:

  • 解除頸部肌肉痙攣,緩解疼痛症狀;

  • 增大椎間隙和椎間孔,有利於已外突的髓核及纖維環組織復位;

  • 緩解和解除神經根受壓與刺激,促進神經根水腫吸收;

  • 解除對椎動脈的壓迫,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局部淤血腫脹及增生消退;

  • 鬆懈粘連的關節囊,改善和恢復鉤椎關節,調整小關節錯位和椎體滑脫,調整和恢復已被破壞的頸椎內外平衡,恢復頸椎的正常功能。

頸椎牽引適用於輕度頸椎病、經常落枕、頸椎生理曲度改變患者。


頸椎病早期帶頸託可幫助糾正不良姿勢

頸椎病早期帶頸託可糾正不良姿勢。對長期低頭者、頸椎不穩、容易落枕的患者效果較好。對於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因常有扭頭時眩暈,頸託保護可以防止症狀發作。


在家做頭頸部康復動作有助於頸椎恢復

絕大多數頸椎病患者可通過姿勢調整,特別是睡姿調整、適當休息以及正確的頸肩背部肌肉鍛鍊,來恢復健康或緩解症狀:

  • 頸部運動:頭向前傾十次,向後仰十次,向左傾十次,向右傾十次。然後緩慢搖頭,左轉十次,右轉十次;

  • 搖動上肢:左臂搖動二十次,再右臂搖動二十次;

  • 抓空練指:兩臂平伸,雙手五指作屈伸運動,可作五十次;

  • 局部按摩:可於頸部尋找壓痛點、硬結點或肌肉繃緊處,在這些反應點上進行揉按、推掐。


頸椎病可以推拿按摩嗎?

頸椎按摩可刺激人體的特定部位,以改善血液循環,去除炎性介質,提高免疫活性,從而達到預防頸椎病或促使患者頸椎康復目的的治療方法。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推拿按摩時一定要到醫院或正規診所進行治療。如果治療不當,嚴重的可能會導致癱瘓。


恰當的運動有助於頸椎病康復

恰當的運動能夠增加自身體質、鍛鍊肌肉、堅固骨骼,而且能使處於緊張狀態下的肌肉得到鬆弛,從而達到防治頸椎病的效果。適合頸椎病患者的運動包括太極拳、羽毛球等:

  • 太極拳的招式中非常重視站姿及頭、眼、頸和四肢的配合和協調;

  • 在打羽毛球的過程中,頭部會隨著羽毛球的運動做前屈、後伸、 左轉、右轉等放鬆性運動。在回接高球時,抬頭看球的動作還可以很好地起到“反向治療”的效果,因而能很好地防治頸椎病。





黃小噠帥帥


頸椎病是退行病變,個人認為就算要做手術,之後也離不開日常生活的護理。現在的人得病原因主要是玩手機電腦,一定要注意遊戲之間間隔時間也不能玩的時間過長,姿勢也一定要注意。已經得了頸椎病的人要注意頸部的保暖,可以戴圍巾保護,不能讓冷風直接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