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有人說一手持盾,一手持長矛的步戰方式在西方影視中很常見,但在中國武術槍法裡卻沒有,這是為什麼?

莫折念生


不請自來的回答下這個問題。

一手持盾,一手持長矛的步戰方式在西方影視中很常見。

這個情況是有的,不過這個情況主要集中於古希臘時代。當時希臘方陣的主要作戰方式就是一手持盾一手持矛進行作戰。而且要說明的是,希臘方陣那種不是長矛,而是短矛。

當時一個希臘武士的裝備是這樣的:

18公斤重的胸甲,在小腿上穿上脛甲;直徑一米,包裹著青銅的阿爾戈斯盾是他們的左手武器。1.5米或2.5米的白臘木短矛是他們的右手武器。

而當時希臘方陣的主要作戰方式是古希臘重步兵列陣衝鋒。而給造成敵人嚴重傷亡的真正殺手鐧,其實是由一面面沉重盾牌所組成的盾牆,以及其所帶來的衝撞、擠壓和踐踏。

希臘方陣的集群衝鋒就像一排排盾牌和長矛組成的波浪,依靠重裝士兵的裝備優勢和密切配合擠壓對方的陣線,讓對手的戰術無從施展。具體到每個士兵身上由於阿爾戈斯盾牌只能保護士兵的左側,因此希臘方陣中所有的士兵都必須盾牌相互交疊,靠著自己戰友的保護衝鋒,靠著盾牌頂著盾牌,肩並肩地向前推擠。當成排的盾牌擠壓過來之時,敵人個人的武勇也無從發揮。而在這種緊密隊形下,希臘士兵也無法在身側使用長矛,因為缺乏使用的空間,而且矛尾鋒利的青銅尾釘還可能傷到身後的戰友。因此,希臘士兵基本只能將長矛舉過頭頂來刺殺,更多則是用矛尖或尾釘殺死被擠到的敵人。

顯然,這種戰術非常簡單笨重,是一種“一力降十會”的套路。特別適合古希臘那種多山地丘陵,中間有間或有小平原的地形。因為這樣的地形,你不需要考慮側翼和身後,平推過去就可以了。

一開始,後來著名的馬其頓方陣和羅馬軍團也都使用這種盾牌+短矛的戰術。

但隨著騎兵的發展和作戰環境的改變,馬其頓方陣因為需要在大平原作戰,採用了雙手長矛的戰術,最後裝備了著名的4~5米,甚至長達6米的薩里沙長矛。

與此相對應的是,中國兵馬俑的一號坑,也以類似這樣的長矛步兵方陣為主。體現了當時中國北方軍隊的特點。

而羅馬軍團由於需要在崎嶇的山地和密佈的森林裡作戰,於是走向了劍盾兵之路。

與此相對應的是,中國在春秋時代,南方的軍隊就開始走劍盾兵之路了。“吳師皆文犀長盾,扁諸之劍,方陣而行”。

說到底,戰術和武器都是為作戰環境服務的,中國地域廣闊。歐洲有的地形,中國有,歐洲沒有的地形,中國也有。所以,武器和戰術的異同就很明顯了。


那麼,中國就沒有一手持盾,一手持長矛的步戰方式了嗎?

這說法可太武斷了。

首先,“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大家都聽過吧?

裡面的人可是一手矛,一手盾的。當時要沒有這種戰術和武術,他這麼拿和這麼賣幹嘛?

其次,明代兵書上就有一手持盾,一手持矛的作戰方式與記載。

所以有時候說話不要武斷,因為有時候很多事物不是沒有,而是說這話的人不知道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