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如何讓孩子從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快樂感?一定從這四點入手(必讀)

學習是每個人終身的事業,對孩子而言,更是如此,學習要趁早。可是學習又是一件需要堅持、需要付出、需要不斷努力的事,它本身特別考驗一個人的意志,所以有太多的人因為怕吃苦而選擇了放棄。

我們知道,放棄是最無知的做法,也是最愚蠢的做法,將來一定會後悔的,很多家長,作為過來人,應深有感觸。

如何讓孩子從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快樂感?一定從這四點入手(必讀)

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

是因為學習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它不會立竿見影。它對孩子的意志是極大的考驗。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這件事呢?

就需要孩子能夠不定期地從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滿足感、快樂感。

那麼,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滿足感和快樂感從何而來呢?從下面這四點入手,一定能夠可以住孩子一臂之力。

一 幫助孩子設置一個個小目標,每一個小目標的實現都會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

學習過程漫長而又充滿艱辛的,我們不妨讓孩子“苦中作樂”,時不時給孩子點“甜頭”嚐嚐,更能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和學習熱情。換句話說,就是學習過程過於漫長,孩子難免有懈怠的時候,如果定一些小目標時不時刺激一下,學習效率就會提高不少呢。

比如:給孩子規定每天讀二十分鐘課外書,如果孩子做到了,就給予孩子肯定和表揚。給孩子一個星期的時間,讓孩子的看圖寫話能多寫十個字,如果孩子做到了,就和孩子一起慶祝一下。

提醒:

一定是小目標,不能太大,對孩子來說,三天一個或一週一個小目標就可以,比如字寫得更端正些,多得兩個“優”等。不要一個月、兩個月那麼久的目標,對孩子來說,基本沒有刺激作用的。

如何讓孩子從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快樂感?一定從這四點入手(必讀)

二 幫助孩子制定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學習這件事,是需要學習方法的,不可盲從。如何孩子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那麼學習會變得輕鬆很多。

比如:小學五年級的一名小女生的作文寫得特別好,從她家長那裡瞭解到,這位小女生每天都會看半個小時的課外書,並且會做一些摘抄,看到喜歡的詞語、句子、段落,她都會摘抄下來。長期堅持下來,那些書中讀到的文字融入了她的知識體系,她完全可以毫不費力地寫出讓老師心儀的作文。

提醒:

學習要有方法,方法起指導作用,沒有方法的盲目學習註定是低效率。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強項弱項、優缺點制定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

三 家長要適當給予孩子一定的鼓勵和支持,樹立孩子對學習的自信心

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千萬不能吵孩子,一定要耐心引導,有時候你說孩子“你真夠笨的”“你考得怎麼這麼差”諸如此類的話,都可能會傷及孩子的自尊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尤其那些經常受打擊的孩子,他會喪失自信,認為自己怎麼都學不好,很容易“破罐子破摔”,相反,如果家長能夠做到耐心地引導孩子,適當地鼓勵孩子,肯定孩子的優點,委婉提出孩子的不足之處,那麼孩子對學習這件事會更有自信,成績才可能越來越好。

如何讓孩子從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快樂感?一定從這四點入手(必讀)

四 引導孩子做一個勇敢的人,要有不斷挑戰自我的勇氣

人們常說:“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戰勝了自己就戰勝了一切。”讓孩子做一個勇敢的人,有直面困難的勇氣,不要一遇到不會的題就選擇退縮,不要輕言放棄,而是努力想辦法攻克它,攻克難題的過程也是挑戰自我的過程,每一次難題的攻克,對孩子來說,就是一次成長。經歷過失敗的人才更能體會成功的喜悅。

敢於挑戰自我的孩子,終能成為生活的強者。

從這四個方面入手,孩子有目標、有方法、有自信、有勇氣,那麼學習對他來說,就由苦事變為樂事,當學習成為一件樂事,他才會有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

能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獲得快樂感的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才會走得踏實,走得長遠。

記住:讓孩子快樂不是讓孩子什麼都不做,而是讓孩子學會如何能夠苦中作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