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如何让孩子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快乐感?一定从这四点入手(必读)

学习是每个人终身的事业,对孩子而言,更是如此,学习要趁早。可是学习又是一件需要坚持、需要付出、需要不断努力的事,它本身特别考验一个人的意志,所以有太多的人因为怕吃苦而选择了放弃。

我们知道,放弃是最无知的做法,也是最愚蠢的做法,将来一定会后悔的,很多家长,作为过来人,应深有感触。

如何让孩子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快乐感?一定从这四点入手(必读)

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

是因为学习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它不会立竿见影。它对孩子的意志是极大的考验。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这件事呢?

就需要孩子能够不定期地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快乐感。

那么,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满足感和快乐感从何而来呢?从下面这四点入手,一定能够可以住孩子一臂之力。

一 帮助孩子设置一个个小目标,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会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

学习过程漫长而又充满艰辛的,我们不妨让孩子“苦中作乐”,时不时给孩子点“甜头”尝尝,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换句话说,就是学习过程过于漫长,孩子难免有懈怠的时候,如果定一些小目标时不时刺激一下,学习效率就会提高不少呢。

比如:给孩子规定每天读二十分钟课外书,如果孩子做到了,就给予孩子肯定和表扬。给孩子一个星期的时间,让孩子的看图写话能多写十个字,如果孩子做到了,就和孩子一起庆祝一下。

提醒:

一定是小目标,不能太大,对孩子来说,三天一个或一周一个小目标就可以,比如字写得更端正些,多得两个“优”等。不要一个月、两个月那么久的目标,对孩子来说,基本没有刺激作用的。

如何让孩子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快乐感?一定从这四点入手(必读)

二 帮助孩子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习这件事,是需要学习方法的,不可盲从。如何孩子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学习会变得轻松很多。

比如:小学五年级的一名小女生的作文写得特别好,从她家长那里了解到,这位小女生每天都会看半个小时的课外书,并且会做一些摘抄,看到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她都会摘抄下来。长期坚持下来,那些书中读到的文字融入了她的知识体系,她完全可以毫不费力地写出让老师心仪的作文。

提醒:

学习要有方法,方法起指导作用,没有方法的盲目学习注定是低效率。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强项弱项、优缺点制定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

三 家长要适当给予孩子一定的鼓励和支持,树立孩子对学习的自信心

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千万不能吵孩子,一定要耐心引导,有时候你说孩子“你真够笨的”“你考得怎么这么差”诸如此类的话,都可能会伤及孩子的自尊心,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尤其那些经常受打击的孩子,他会丧失自信,认为自己怎么都学不好,很容易“破罐子破摔”,相反,如果家长能够做到耐心地引导孩子,适当地鼓励孩子,肯定孩子的优点,委婉提出孩子的不足之处,那么孩子对学习这件事会更有自信,成绩才可能越来越好。

如何让孩子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快乐感?一定从这四点入手(必读)

四 引导孩子做一个勇敢的人,要有不断挑战自我的勇气

人们常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了自己就战胜了一切。”让孩子做一个勇敢的人,有直面困难的勇气,不要一遇到不会的题就选择退缩,不要轻言放弃,而是努力想办法攻克它,攻克难题的过程也是挑战自我的过程,每一次难题的攻克,对孩子来说,就是一次成长。经历过失败的人才更能体会成功的喜悦。

敢于挑战自我的孩子,终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孩子有目标、有方法、有自信、有勇气,那么学习对他来说,就由苦事变为乐事,当学习成为一件乐事,他才会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获得快乐感的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才会走得踏实,走得长远。

记住:让孩子快乐不是让孩子什么都不做,而是让孩子学会如何能够苦中作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